-
1 # 柔柔春風1
-
2 # 陳武魁
東方文明是基於多神教的國度,所謂古人的道義理性的中國家法成為支配人們認識的一元化理論。導致中國功利主義的中國知識分子從事文字的遊戲式的研究。正如中國科舉時代的八股文,對聯式的文字作為功名利祿的敲門磚。而名揚天下,光宗耀祖的所謂經天緯地的雄才謀略。而且直到近百年前的漫長曆史。於是轉移一切國家學術的研究傾向。更何況這種不具有現代理性氣息的學術,根本成不了現代科學的方法和理論。由於中國長期對所謂的道德文章而成為天經地義的不可違背的意志,於是在歷史直接扼殺了自然科學發生的萌芽。正如中國早期就有算術九章和雞兔同籠的演算法。再如化學的火藥的發明,卻中國運用於禮儀的喜慶日子。中國列代的國家學術一般都是結論,見不到原理分析邏輯性,正如道德經很難找出他的根本原理。正如易經是存在辯證法的對立,但見不到運動。所以只能產生正如自然的白天和黑夜無限迴圈的理性意義。所以始終超不出這種形而上學的圓圈。更何況為素稱禮儀之邦。於是這種禮儀的文明依然見不到世上超自然的先驗的品質和智慧。於是不過是逃避世俗的所謂世外個人的隱士或處士而在人世發揮不了什麼價值。不過虛有其名罷了。因為中國所崇拜的多神教,始終是人性所謂至高的道德和智慧的化身,是地地道道不能發揮出今天科學進步的輝煌。至於中國近代的成就,離不開中國近代偉大的革命洗禮。因為中國現代的執政黨始終在學術上離不開現代的科學辯證法。而不是中庸方法。西方是一直從事一神教即基督教聖經的研究。正如黑格爾辯證法是客觀唯心主義的方法。而且達到了科學認識的頂峰。所以是自有永有神的智慧。此外,聖經不僅僅從感性和現象上理解。而是從人們的達到理性上的理解。華人是不瞭解聖經的力量。因為華人迷信多神教的國度。於是網路上對聖經的說三道四,不過從書生知識的單純理論以語言見識而已。應該深入自我的生活實踐中。所以毛澤東有一句名言,鬥爭長才智,實踐出真知。所以這些知識分子空有理論,純粹是中國系統文化的氣息。於是西方的哲學家在聖經上成為自我意識的革命,應該在中國知識分子同樣可以找到這種自我意識的唯心主義的哲學開端或哲學的根本原理。
-
3 # 李廷明5
華人意識之構建:儒(為主)、道、佛;西方:多受希臘文明、義大利文化復興之影響。東方,爺愛孫刮痧療病,美華人卻認為乃虐待兒童;華人餐菜多,食講色、香、味,歐洲人餐菜少,重實際營養;西方人餐以刀叉,華人用筷子;西方人分食,重獨立,華人共食,重家庭;東方人紅色表喜慶,西方紅色表衝動;華人思維較抽象,西方較具體;華人偏重感受,西方注重實用;中國畫寫意,西方講比例、光學原理;西方契約社會,華人講仁愛、義氣;美國家長不幫孩子輔導功課,注重孩子們之自信心,中國父母以子女學習成績為榮。(引資料如此)不知回答正確與否?老舍先生曰:自中世紀起,西洋文學離不開靈之生活,靈之文學成了歐洲文藝有力傳統;中國文學,專談人際關係,未有一部和《神曲》類似作品,縱有涉及靈而不深刻。有導人向善文字,只屬勸世文,總不是文學作品。北韓戰場,美軍言:他們軍善群體戰;中國士兵勇敢,除善群體戰,猶善單兵式列戰。
-
4 # 歲月如梭水如歌
我個人認為,東方文明受深遠的意識影響,已形成了特殊的東方形態思想,與意識思維物質形象。它本質上是遠古文明的現代意識變體。深深地植根於民族心態,一脈相承的習俗與語言特性,追根的文明。紮根在心中,乃存在自然的意識與客觀主體需要情感物化於民族態度。根的形象,淮南的橘子,變化枳子,有些是水土不服。但是,文化的主流反映的是民族的本質與心態,東方仍然深刻著未來的形象內涵。這種內涵的深度,已形成了民族的總體文明特徵。
內涵的深度理解,即歸根。根是力量,深深紮根,才能深刻。才能勃勃生機,而枝葉繁茂,這東方文明的文字典章,人文大樹,櫛風沐雨,磅礴呼吸。
科學的思想本質是自由的,它的根從心靈出發,用無上的自由與想像去理解,這根的妙處,即人性化自由而自然而科學。以自我為中心,即西方文化自由的根與人性。它沒有心靈的束縛,飄忽,遊離,處延人性的自由的靈魂。
西方文明的本質,源於自我的心靈。自由的處延,雲捲雲舒,大氣磅礴。
-
5 # 質躍
所謂東西方文明是現代人意識創造的產物,是個抽象概念體,你很難說清楚所謂東方文明具體是什麼,西方文明具體又是什麼,文明又是如何界定的,究竟什麼樣算是文明?不論現代人如何定義文明,有多少種文明,文明有沒有共同性的東西?是的,必須先解決這些呀,等等,
其次,東西方又如何界定?無疑也是意識抽象體而已。所謂,東西方文明如何形成的,“如何形成”能不能脫離自然脫離了現實人的社會活動的過程?等等。這些也得注意也得交代清楚。
以上這些基本的基本說清了,所謂,如何形成的,也就基本涵蓋在其中了。
當然,且拋開以上這些,採取更高一個角度而言,人類社會是自然的範疇,是客觀自然環境誕生進化了人類,是人類創造發展了人類社會。自然、人類社會與人類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風俗的特殊性。這也就是所謂東西方文明區別的內在原因所在。具體是如何呢,不脫離社會活動的具體事實過程分析歸納總結就是了,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結論。吾認為有一種,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分析更具有普遍性的解釋性,
當然,結合具體事實,這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此不論。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6 # 文刀沐子
簡言之,東方是農耕文明,帶有食草動物的特徵;西方是漁牧文明,帶有食肉動物的特徵。
特別指出:食草動物不一定就牛羊,目前世界上的動物之王是食草大象,吃肉的獅子老虎絕對不敢惹它,惹毛它,踩死一頭老虎和踩死一隻螞蟻沒啥兩樣!
-
7 # 恆心75658
就其起源看,歐洲文明形成於遊牧,東方文明形成於農耕;就其發展看,歐洲文明得力於工業革命,東方文明延續於漫長的封建社會。
-
8 # 古城金地140787426
文明形成的原因是資訊表達需要更加簡單,人與人之間交流不需要用事物傳遞資訊。
比如某人在很遠地方看到了很多事物,他要告訴別人,總不能把那裡的實物搬過來讓大家看,如果沒有別的辦法說明,就需要引導大家去看,這樣就太難了。如何把事物的資訊傳遞過來?這時就產生了符號代替了事物本身,這就是文字資訊傳遞。
文明首先要有文字表達清楚明白叫——文明,這就是定義。
離開了文字,文明就不存在。
大家都說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了。
為什麼只有中國了?中國和別的文明古國有哪些不一樣嗎?
對比以後就明白了什麼叫文明。
國際上認同文明的三個條件:1,城市遺址不存在了嗎?答案不是。2,是他們的文字不存在了嗎?答案也不是。3,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存在了嗎?答案還不是。
上面的條件各個古國都存在,為什麼說他們的古代文明失落了?只有中國文明還存在呢?
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三個依據 不正確。
正確的答案就是: 他們的古老文字現在沒人使用了,文不明瞭。只有中國的古老文字還在使用。
他們失落文明的原因就是文字已經看不懂看不明白了。中國的文字還能看懂看明白。這就是 區別。
中國文化的根就是文字的使用。離開了這個根文明不存在了,文化不存在了。
原始和文明是兩個大家認為相反詞意。如果,在原始大森林裡有人迷失了方向,那麼他就很難走出去了。但是,有一個符號出現在他的面前,上面有個↑箭頭指出方向,如果能明白他就會得救。原始和文明就從這裡分開了。那個有↑就是象形文字。沒有字的是原始森林,有了文字就能看明白出去方向。
人與高階動物比,人本身就是高階動物。智慧接近人的猩猩,還是海豚人和它們比,人有文字,它們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物記錄下來,把世世代代的經驗記錄下來,傳給後代,而別的動物不能。
人和動物的腦子記憶有侷限,不可以記很多的事情。
人使用了文字記錄,可以幫助記錄更多的東西。一個人靠人腦一生學習,能夠掌握的學科幾種就很了不起了。一生拿到幾個博士就不簡單。而學科有幾十種,靠腦子記是不可能的。文字在這方面使人腦增加了幾十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翻閱。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人和動物的區別不能用道德來衡量。原始人也是人,他們為了爭奪食物打的你死我活,遠古的原始人連個遮羞布都沒有,還談何道德廉恥。
中國字文明在於指向明確,馬字讓人看了就是馬這個動物。鳥看了就是鳥這個動物。不會把鳥看成馬。不會馬字看成鳥。這就是文明。如果兩個字看了分不清,就是文不明,就會出現混亂,是非不分,指鹿為馬。特別是在法律法規方面,容易造成怎麼解釋都可以,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 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混亂局面。造成文字獄的悲劇。
金屬沒有文字不是文明,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三星堆的銅疙瘩,誰能說說是誰鑄造的,到現在也不明。城市遺址也不是文明,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過。有人強求有國家的出現就是文明。這是不講理的說法。國家是什麼?是一個組群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集體社會。如果沒有文字就不是文明。像這樣的社會有很多,像螞蟻,蜜蜂。能說它們文明嗎?它們文在哪裡?怎麼明?文明重點是,文,要明。不是城市明,不是國家明,不是銅器明,也不是石器明,而是文明。強調的是文。
就拿繪畫來說中西方也有區別。
東西方的繪畫就不是在一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的畫是水墨畫。而西方的畫是油彩畫。
油彩畫和水墨畫比,一個是西方文明比較細膩,精準,認真關注每一個微小變化。
從他們的油畫,就可以觀察到,他們認真的做事態度和一絲不苟。
他們發明的油畫可以隨時反覆修改。他們的油畫可以描繪出很小的細節。
而中國的畫是水墨畫就無法修改,必須要胸有成竹一氣呵成。中國畫注重雲裡霧裡,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看的人也只有難得糊塗了。就像有的人說話說一半留一半,讓你去悟另一半。如果,是領導的話就是害怕負責任。
西方的油畫可以畫出來一樣的作品,因為他可以修改。
中國畫就無法畫出來一樣的畫,因為無法修改。
-
9 # 小仔她爹
這是上帝的安排。因為上帝想讓東方獲得智慧,祂也想讓西方獲得知識。這是考慮到人的自在能力有限,不可能在人類文明初級階段中讓人類一方同時獲得知識的情景下而獲得智慧,所以西方科技發達,而東方將智慧更宏達。最終人類必將由東方智慧來引領世界進步,從而使西方科技正確迴歸智慧靈性,為靈性服務。這是人類進化中知識和智慧合一的必然需要的安排結果。不然以西方當前科技德行,那是將人類引入戰爭的手段,是毀滅文明的武器而已。因為西方缺智慧,缺和平!
-
10 # 艾誰誰FM
西方起源於環地中海文明,埃及,古亞述皆農業大國,這是因為他們的地盤適合發展農業,兩河流域如同中國的黃河流域文明,所以那個時期他們盛產的小麥就成了其他地區的生活必備品。為什麼?翻開地圖,檢視地理地貌環境,你很容易發現希臘等地區大面積不適合發展農業,主要還是放牧,他們想要吃飽肚子只能做貿易交換,拿自己的東西去換取埃及的小麥或者從其他倒賣小麥的商販手中換取糧食.
最早起源於古腓尼基,也即是今天的黎巴嫩地區,他們是早於希臘時期的,也正是他們的航海貿易推動技術和工商業的交流,象形符號逐漸向抽象符號轉變,什麼意思?也就是具象文字向拼音過度,因為交流便捷和效率的需要,這裡我不細說,篇幅不夠。古腓尼基人的字母是最早期的拼音文字,後來由希臘人改進成為希臘字母,再後來由羅馬人改進成為羅馬字母,為什麼講這個過程,是介紹兩個資訊點:
第一:他們的地理地貌是開放的,多民族互相紛擾,貿易往來頻繁,商品經濟發達。之前我們介紹過中國的地理地貌和埃及以及西方,三方的對比,這裡不贅述。
第二:他們的語言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不如象形文字直觀,但是使用的時候非常高效,象形文字是畫,可是每個地方的人還不一定都畫的一樣,因為理解的不一樣,所以用音來註明意思,這就導致拼音文字必須得有一個體系來進行嚴格規定,這就是最早期的語法邏輯體系,語言會產生很重要的影響,什麼?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所以不難想西方最早期為什麼產生了早期的演繹邏輯這種東方或者說農業文明不具備的東西,在哲學上管這個叫語義邏輯,中國古代為什麼沒西方的邏輯,很簡單,你用的是象形文字,具象的東西無法產生如此抽象的邏輯符號,儘管哲學家們有這樣的能力,比如老子,但是普通人不具備,所以中國古代無邏輯。另外西方的文明型別是早期工商業,他們的社會型別不同於我們,這就導致思考和認識世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宇宙觀不是一回事,在自私的基因節目的前面我聊過這個內容,往期也有,但是我不記得是哪期了,各位自己翻著看吧。
第三:工商業貿易的頻繁往來導致血緣社會,血緣關係被打破,你總是向外不斷的去探索的,而不是父母在不遠游,所以導致他們必須得具備冒險精神,這是其一。其二,工商業的製造去換取人家埃及人的糧食,埃及人又不傻,如果這個東西自己也可以造,憑什麼把寶貴的小麥和金幣給希臘人?所以希臘等地的人必須想盡辦法,能盡其巧去奪得埃及人的目光,也就是他們必須創新,並且不斷的創新才能換來埃及人的親睞。其三,工商業講究契約,其社會結構要建立在相對自由和平等之上,否則工商業無法發展,為什麼?很簡單,在強權政治之下,你的任何東西隨時會被剝奪,你覺得如何?亦或者你的財產無法被絕對保護你為什麼要做生意?再或者如果你們之間不建立在一個契約關係之上,而是對方天然壓迫你的關係之上,工商業貿易如何進行下去?所以人權的最早期觀念在此誕生,這也就是希臘人和雅典人為什麼那麼奇怪,各自的小城邦一個地方是一個想法,一個城邦內一片地區是一個想法,一個地區一家一戶是一個想法,一家一戶中一個人是一個想法,典型就是希臘和雅典地區的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西方文藝復興要尋回古希臘思脈,尋的就是這些東西,因為後來歷史的發展,霸權政治將這些東西都搞丟了,帝國統治加上神學思想籠罩致使這些東西全部丟棄漸進。
基於上述簡單的介紹,我們很容易理解古希臘的貴族們為什麼那麼有錢,或者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古希臘的神就是鬧著玩的,而不像埃及地區,中國的天帝,印度的婆羅門那種森嚴的體制,就是因為以上我講的部分原因,當然篇幅有限沒辦法詳細說,這都叫什麼?文明型別的地理發生學淵源。
希臘人既然不種地,那麼就不需要臉朝黃土背朝天,其實說到底,社會壓迫較少,在同時期比較人們相對自由,只不過分兩種人,一種是隻顧著溫飽也就是隻在乎和重視與胃有關問題的普通人,另外一種就是天天閒的沒事,有錢任性的貴族子弟們,這些貴族子弟們天天聚集到一起探討奇思妙想,探討宇宙,這就是最早期的school,翻譯為閒暇,他們在這裡幹嘛呢?吃飽了撐的,對沒錯,就是吃飽了撐的所以不用考慮胃的問題,於是大傢伙為了助消化,那麼就想一想石頭和自己啥區別,為什麼它是石頭,而自己是人,這個問題你絕對見不到農業文明地區的老百姓想,就連他們那的老百姓也不想,這就是著名的自然哲學,也就是對本體論進行探討。
有水本源、氣本源、火本源、邏各斯本源的伊奧尼亞派。有數本源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所謂萬物皆數。有理神論和是者的艾莉亞派。有四根說和種子說的元素派。有原子論的德謨克里特和留基伯。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一個問題,這些人怎麼不考慮社會、政治和經濟問題啊?對,你說的這些問題在他們眼中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字“俗”,兩個字“俗氣”。這背後說明什麼?說明這些哲學家所處的社會是沒有多少矛盾的,也無需太多注意這些問題,人們的競爭不是很激烈,政治的惡性演化沒有到一定程度,所以無法引起這些高檔哲學貴族們的目光。
中國土地激烈的種內競爭
中國古代同時期諸子百家因為種內競爭太激烈,人與人、必須透過殺死對方,國與國之間必須滅國才能求存進行一個橫向對比你發現了嗎?說明我們的生存危機比他們要大得多,生存緊張度和壓力也比他們大得多,原因很簡單,人口數量太多以及人均佔有比低,所以中國哲學系統一直在處理人與人的問題,除了老子一人深思天道,其他人其實不是哲學家,而是社會活動家、政治家。
而西方直到今天都沒有多少人口,古代你想想能有多少人?而中國同時期多少人?今天多少人?直到乾隆年間中國農民和西方農奴就糧食和佔地面積做個對比,資料顯示18世紀工業革命前期,英國漢普郡農場的一個普通僱工,一日三餐的食譜如下:早餐是牛奶、麵包和前一天剩下的鹹豬肉;午飯是麵包、乳酪、少量的啤酒、醃豬肉、馬鈴薯、白菜或蘿蔔;晚飯是麵包和乳酪。星期天,可以吃上鮮豬肉。工業革命後,英華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1808年,英國普通農民家庭的消費清單上還要加上2.3加侖脫脂牛奶、1磅乳酪、17品脫淡啤酒、黃油和糖各半磅,還有1英兩茶。而乾隆年間的華人吃的是什麼呢?
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的主要食物一直是粗糧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憐,通常情況下,在春荒之際,還要採摘野菜才能度日。乾隆時代,民眾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為什麼華人愛吃雞鴨的副產品,愛吃牛羊等的下水,四川的火鍋最早為什麼出現?這背後都表達著我們的生存之艱難。
據《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民卷》介紹,普通英國農戶一年消費後,可剩餘11鎊,約合33~44兩白銀。而一箇中等中國農戶一年全部收入不過32兩,而年支出為35兩,也就是說,辛苦一年,還要負債3兩,才能過活。所以一旦遇到饑荒,普通人家會立刻破產,賣兒賣女的情況十分普遍。
中國的全部土地,只有極少數例外,主要是種植人吃的糧食。中國沒有大的牧場,也沒有專為種植牲口吃的燕麥、豆類和蕪菁等等。除了皇帝的御花園外,全國很少公園和其他公共娛樂遊玩地帶。中國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公路既少又窄。全國沒有公地。大地主們也不肯劃出大塊土地來不事生產而改作娛樂或者運動的場所。所有耕地從不休耕。(斯當東《英使謁見乾隆紀實》)
確實,傳統中國似乎從來沒有“公園”和“休耕”的概念。土地在我們眼中,唯一的使命就是生產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口,當然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一就是之前介紹過的因信風等原因致使中國的黃土層厚度居世界之最,適合發展農業文明。其二就是我們這地方太容易生育了。當然這個原因還可以細說很多內容,但不是今天的主題,我們不談。
歷史學家們認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實際的人口數比政府統計的還要多。乾隆晚年華人均耕地的樂觀估計是3.5畝,而同時期的英國,人均佔有耕地10畝,是中國的3倍。此外,當時英國還有800萬英畝荒地,也就是說,全英國每人尚能擁有1英畝(合6畝左右)的土地儲備。整個歐洲情況與英國相似,“歐洲是一個遍佈草原、休耕地和森林的地區,它從來不缺少可耕地”。(謝和耐《中國社會史》)瞭解了這個事實,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英華人對中國的耕地緊張狀況如此驚訝了。
英華人來到中國的第一天。就開始持續不斷地驚歎中國的人口眾多。使團總管巴羅說:“要說有什麼令人驚歎的話,那就是人口之眾多。自到達之日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天都蜂擁到岸邊來。”(約翰·巴羅《我看乾隆盛世》)每到一處,大路邊總是站滿了看客。根據一路上的見聞,副使斯當東判斷,中國的人口密度比歐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還要多1/3。也就是說,馬戛爾尼到中國時,華人口估計在3.5億左右。
如果你知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什麼發生,或者聽過我往期節目的聽眾,一下子就會明白除了我剛才介紹的文明型別造成的思維方式和社會制度等原因除外,為什麼我們這邊沒有產生資本主義或者說明朝就算有萌芽,也不可能生髮的原因,所以明朝粉的幻想並且將這全部怪到清朝,其實是不客觀的,完全沒必要。
王在法下
大憲章運動與資產階級革命,在 1640 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前四百多年,公元 1215 年,英國發生一個著名的政治運動,叫自由大憲章運動,一聽就跟契約有關。所謂“大憲章運動”是什麼?實際上是英國各封建領主聯合起來,跟當時的英王簽了一紙協議。這紙協議嚴格限制英王的權力。其中 83 條說,英王只有宣戰權和外交權,其他所有治權基本上歸屬於各封建領主,甚至英王的稅收權都不完整,稅收都必須跟封建領主協商,由此建立了英國曆史上最早的“王在法下”的政治觀念和社會習俗。這個東西最終鋪墊了英國資產階級得以發展壯大的社會基礎。
因為資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它相當於平民,是第三等級。第一等級:僧侶。他們控制人類的精神,有基督教解釋權,所以他們社會地位最高。第二等級:貴族,他們世卿世祿,世襲制掌握國家政權。第三等級就是平民老百姓。
而當時資產階級作為第三等級,由於各封建領主更關心自己的經濟收益,因此他們不壓抑資產階級或者第三等級平民老百姓進行經商活動,尤其是各封建領地之間統治薄弱區,更成為第三等級經商和階級意識逐步發生的空白地區,這造成資產階級逐步壯大,最終成為發動資產階級革命和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社會力量所在。
但是!由於中國過早地消滅了封建社會,致使秦始皇之後開啟的帝制集權時代之後王權勢力極大,直到隋唐之後無法逆轉,明朝君主專制,清朝君主獨裁成為了中華文化最終定型樣態無法產生社會變革。
而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又不能在分立的文化搖盪中被疏散,導致中國近代或者說宋以後上千年,無法發育真正的近代思想體系、文化體系和政治結構力量。這才是原因,不怪秦始皇,不怪某一個朝代,這個原因背後的原因最重要的有三點:
第一:黃河以及遊牧民族等原因導致中國必須走向大一統,這是集權為什麼發生的原因。
第二:封閉的地理地貌環境導致在大航海時代之前避免了西方民族和人種的大肆侵擾,中華漢文化以及和遊牧民族結合的文化得以儲存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發生的新文化運動之前。
第三:佛教文化和思想從漢朝傳入之後對中國民性塑造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這個來自東方另一個國家的哲學系統,使我們的目光無法再次向中國的外部看去。
以上這幾點後續我們講佛教會再細談,咱回到古希臘,他們一直很輕鬆嗎?不是,也只是早期古希臘哲學家們輕鬆,我們來看看蘇格拉底時期、他和弟子柏拉圖就已開始了對文明的反思。
這就是西哲史上著名的智者運動:智者學說首先是一種文化哲學,他們對當時文明社會提出了懷疑,什麼懷疑?也就是說自己的制度是否唯一可信賴的,而且在所有的時代都是有效的。
什麼叫現代文明?
這句話華人聽不懂的,或者說看哲學的時候咋就想不明白的一點,為什麼?我先問一個問題:什麼是文明?文明的進步意義在哪?社會進步的意義在哪?為什麼我們自詡文明人?
華人大多會回答當然是“法治社會”!其實搞錯,你看“法制”和“法治”的區別,為什麼我們今天難以理解法律?因為華人的思想中從來是“法治”而不是“法制”,古代的法家和今天的法律是兩回事,古人的法叫“治理”的“治”指的是君王治理子民的工具。
什麼叫子民,什麼叫人民?從這兩個詞就能看出,前者是皇帝的財產,後者是由公民組成國家,法律只不過是君王治理天下的工具,於是前者的財產如何被治理,那就要透過“法”去“治”,之前我講過這方面內容,回去聽權力和特權的區別那期節目。
一個人的國家歸屬感和國家責任真的是在道德上優先於一個人的世界歸屬感和世界責任嗎?
那麼“制度”的“制”,這個“法制”是什麼?是西方建立的是法制的制度,中國古代建立的是法治的手段。
我講過,西方基本全部內容建立在人性惡、人本自私的基礎之上,包括他們的經濟學,所以他們從來不信人性,只信制度,他們建立的制度法制,叫“王在法下”,所有人都在法制下,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其實你以為這個是英國搞出來的嗎?不是,是古希臘!今天西方的民主制度叫兩院民主制,上議院叫參議院,下議院叫眾議院。
(元老院)
要知道早在 2600年前,古希臘就是兩院民主制,上院叫貴族院,也叫元老院,下院叫公民大會。西方今天例行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早在 2600 年前的古希臘,就以不成文法通行天下,也就是到一個地方還是一樣的用法,沒有變化,他們沒有約束,就像是封建領主對底下人發展工商業貿易不會加以任何干預,反而覺得是一件好事。
(公民大會)
古希臘人不信任法官,認為法官也是人。他憑什麼像上帝一樣決定被告的生死?因此古希臘人要找一群不懂法律的普通老百姓,組成陪審團,法官沒有定罪權,公訴人和律師都面對陪審團辯論,陪審團的普通老百姓不是用法律知識,而是用生活常識判定被告是否有罪。法官沒有定罪權,陪審團確定被告有罪,法官只有量刑權,根據當時的長文或非成文法,確定被告被判若干年的監禁或者被驅逐流放。所以把陪審團翻譯成陪審團完全搞錯了,其實法官才是陪審,所以這個翻譯應該叫參審團。
最早的刑法很簡答就是《聖經》中那個著名的扔石頭的故事,這也就是投票的意思,所以英語中JU開頭的單詞一般都是和法律有關,而JU的意思是判斷、裁決、扔出去、甩出去的意思,所以你看他們從來不覺得一個人能定誰的絕對生死,只有一群人可以,所以西方在蘇格拉底之死這件事情上一直在不斷討論,直到後來基督思想的原罪等內容加之有了他們的司法制度,所以我之前才說,他們的死刑理解和我們這邊所謂代表正義殺死對方是不一樣的。他們基督裡的原罪和中國講的公德、道德、甚至可以和孝這個詞的作用做個類比理解,是有著類似的效果。
(蘇格拉底之死)
你從我上面講的這些內容能發現,2600 年前在古希臘把這些東西基本都搞成型了,只不過有一些細節內容還需要時代的發展去處理,也就是說西方人的民主和法制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訓而得出的規律,法律的英文是Law,這個詞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自然科學裡的規律,同是一個詞。法律這個東西是一個純理性的產物,就像你發現自然律一樣,是一個純理性純邏輯的推演。它不是根據某人的需要,而是根據整個社會的社會結構,用理性排佈一個法系。
康德把這個東西稱為純粹理性的道德命令,它是指道德和法律都是在這個系統上展開的。這跟中國法家理論為當局政治控制服務是全然不同的概念。
西方的民主法制經過兩千多年的磨練和琢磨,才逐步形成完善體系。要知道古希臘當時的學者,比如柏拉圖,比如亞里士多德,曾經對各種不同的政治體制做過專門的分辨性討論,比如君主制,僭主制,寡頭政治,民主政治,他們不斷地進行比較,說每一種政治形態各自具備的優點和缺點,他們在講什麼?講制度,講法制。我們古代的諸子百家在講什麼?看似是制度,其實是法治和倫理框架,這些其實都是為君王提供的工具。
在古希臘雅典實行民主政治曾經其實是很荒唐可笑的,以至於很多人在那時候都說民主是個壞東西,是個可怕的東西。這就是著名的問題:蘇格拉底之死,他居然是被雅典公民一票一票投票給賜死的,今天你聽著這叫野蠻,但事實上他們一直是這樣判決的,有點像《三體》中雷迪亞茲被砸死,大劉喜歡野蠻但簡單的方式。
這種扔石頭砸死人的事情是過去的一種刑法,以至於《聖經》中也有一個扔石頭的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女人未婚先孕,人們很憤怒,說她淫蕩失貞,應該用石頭砸,這時候耶穌說,只有從來沒有做過壞事的人,只有真正無罪的才能懲罰她,才能向他扔石頭,可事實上誰沒有做過壞事?人們很羞愧,紛紛放下了石頭,這是基於基督思想中的人有原罪。
還有說到西方歷史的制度,尤其是說到民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不斷地探討伯羅奔尼撒戰爭,所謂伯羅奔尼撒戰爭就是古希臘的很多城邦分為兩個集團,一個以雅典民主製為首的集團,一個以伯羅奔尼撒半島上斯巴達獨裁政權為首的斯巴達陣營,兩者發生過兩次戰爭,史稱伯羅奔尼撒戰爭。
這兩次戰爭民主雅典全部戰敗,西方探討伯羅奔尼撒戰爭探討什麼?探討民主制的缺陷。在雅典發生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雅典公民對於任何將軍,如果作戰能力極強、戰功極高、威望超眾之人,他們居然在戰爭正在進行的時候,就用瓦片投票法把這些將軍解職並且流放。為什麼?害怕他們權力太大,聲望太高,有一天成為獨裁者,結果導致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城邦不斷失敗,還有就是羅馬時期對陣漢尼拔,元老院制度的問題都在於此,這裡推薦日本作家鹽也七生的作品《羅馬人的故事》《伯羅奔尼撒戰爭》儘管主觀評價過多,但是不妨礙你作為基本的瞭解。由此可見西方民主法制不是一簇就成的,它是經歷兩千多年從粗糙到精緻的琢磨,直到這些種自灑到了新大陸,美國把過去歐洲爭論不斷地東西給定死成為立國之根本。
而我們這邊也有人性惡的理論,古人相信制度嗎?這是個極其難以說明白的話題,我們留在以後的節目中探討。
先說我們邊基於人性惡所匯出的但社會思想以及政治格局卻和西方截然相反。西方的憲政這個社會走向也就是工商業社會結構的走向是防止權力的上層積累,什麼意思?抑官,抑君主,也就是誰都知道官員不是個好東西,要把權力裝在籠子裡,並且對政府系統嚴加管控,這個法律叫憲法也叫大法,專門管政黨政府和軍隊。
所以在西方,國王從來沒有過於誇張的權力以及能量,如果讓他們知道中國皇帝能夠動輒上百萬人修長城、挖運河,修墳墓,還有朱元璋的禁海令,大移民這都會讓他們瞠目結舌的,今天我們驕傲於自己的這些文化遺產,可你要知道這背後都是人命和鮮血,都是壓迫和苦難,所以這也是我從來不對故宮、長城等各種遺蹟感興趣的原因,我看到的不是它的雄偉、不是驚歎先人的技藝精巧等等,還請讀懂什麼是文化。
中國的法家自古以來叫惡民,人性惡指的是老百姓,法律不管官方更不管天子,法律管的是咋樣把人民掐死管好並且管住,你去看看法家的全部內容,究竟在說什麼,你就知道兩邊的區別了,在法家的觀念中人民是暴民。這種觀點都是從荀子這兒開端的,所以你知道為什麼孔子那麼討厭法家了嗎?
因為孔子覺得法家是把人不當人!你翻開孔子的文字,探討到相關問題的時候,孔子對法治社會,對法家是堅決抵制態度,各種引經據典,甚至直接告訴國君用法將亡國,他提倡用德,德才是良方,他認為法治社會嚴刑峻法的管控是對社會和人類文明的戕害,他很明白,法只能將君王和統治階級的權力不斷放大,並且難以被束縛住,他很明白嚴刑峻法只能使老百姓將全部的惡行調動出來。
為什麼?咱們前面介紹過:民免而無恥,也就是法律不規定的只要有利可圖,絕不考慮道德,這是不是在不斷調動人們的惡性呢?所謂老子師傅告訴他的“反者道之動”。
剛才我們問問題說什麼叫文明,現在大家明白了嗎?由現代視角來看一定是制度!西方以人性惡、人性自私為起點出發,信制度而不信人性,並且他們有宗教思想“原罪”的管束。我們則是法律和傳統道德雙管齊下,各自都有辦法,我不做評價,我也不會評價,只是做事實陳述。
但是人類之所以用法是為什麼?或者說法為什麼出現?我們想一下這個問題,大家知道人類在遠古時代,從來沒有法律這個東西,沒有嚴刑峻法,那個時代叫以德治人,畢竟周圍都是自己的親戚,血親社會,直到今天你也不會太好意思跟家人凡事講法吧?周天子分封制也就好比這樣的關係,家族企業,周圍都是自己的親戚,同姓異姓的區別罷了,所以在最開始法這個東西是個不好聽的詞,這也就是孔子為什麼討厭法,因為他夢想是周制,老子為什麼對法不感冒,因為老子夢想的時代,原始氏族部落壓根就不存在法,那叫慈,那叫愛,那叫儉,那叫不敢為天下先。
法治社會在人類文明中只產生了三千年左右,把直立人和猿人都算作人類的祖先,他們存在上百萬年,社會型別是氏族社會,我們根本沒見過他們用法來管理同類,你也見不到猴子或者猩猩社會有法律,既然不用暴力的嚴刑峻法來管理。他們用什麼?或者說動物社會用什麼?他們用一種柔和且彌散的血緣親情關係來維繫,他們用一種親情和互幫互助,這是最初始的道德來維持社會穩定,我之前在《鯨歌》節目中跟大家講過,道德永遠是小範圍內你和你親屬之間存在的東西,兩點:第一,小範圍。第二,與親屬之間。除此之外的道德你顧不上的。
所以你會發現人類社會文明程度越低,社會穩定度越高,社會柔和度越高,社會暴力層面的顯現度越低,你也見不到猴子和猩猩會把對方置於死地,打服氣就行,鬧矛盾了,一方跑過來示好抓個蝨子順個毛啥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家庭裡夫妻矛盾的時候也是這樣,給做個飯,噓寒問暖一下,倆人就都笑了,於是和諧了,兄弟姐妹也是一樣,稍稍一方主動的示好,表示歉意等行為都會換取到對方的理解,其實說真實的,動物社會不到發情期他們一般是不起衝突的,非常和諧的關係。
由此今天人講什麼叫文明,他來一句“法制社會”甚至他會打錯字“法治社會”,其實這個打錯恰恰是打對了,我們深思一下自己腦海中關於法律的觀念,看看到底哪一個詞適合。
如果高歌“法律”,恰恰說明人性的淪喪和道德的淪喪到達什麼樣子的程度,為什麼我說道德?因為中國沒有神學,你頭頂的青天和神明不過是實用性崇拜的產物,本質上跟西方的上帝、伊斯蘭的真主這樣造物主的存在是兩回事,所以你看到很多人大罵華人只看重錢和利益了,說歸說,事歸事,人總要想著進步的,這個進步是什麼?不是很多人大喊的西方那種,照搬不合適。
我看有的人舉例子日本,麥克阿瑟給他們把美國法律照搬,現在也沒改多少內容不是好好的,我想請你仔細瞭解和思考下日本的蘭學和明治維新之後的社會轉型與制度變化再說,我聽太多這樣的話,一直抬高西方,其實你瞭解下古希臘你就知道,西方除了近代科學的一部分內容,其所有發展皆為古希臘的火種延續罷了,就連我們常說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等內容也是,所以最怕憤青沒腦子,我們需要的是與咱們相匹配的制度!這其中還要重視一個獨特的文化產物,什麼文化產物?就是中國古代血緣宗法性傳統倫理社會結構的產物:道德。
你總不希望法律細分到連你上廁所都要用什麼姿勢,不對就收了你那玩意。這豈不是走向了一個極端嗎?
什麼是封建制度?
再補充一點,商代周之後,這是中國社會第一次大轉型,也就是封建制度的開始,什麼叫封建?不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封建迷信,這是由於近代日本和中國的學者由西方翻譯錯誤所導致的,因為西方的皇帝類似封建制度,但是咱們這邊是帝制集權,倆回事。
封建制度、封建時期僅見於周朝八百年。“封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第一本書中,也就是《尚書》之中。什麼叫“封建”?分封建制才叫封建、分封土地給諸侯彼此之間是親戚關係來論才叫封建,這一點要涉及周朝天命觀我們這裡不擴充,回聽宗教節目去。我們只說武王克商之後,不能再繼續用氏族部落邦聯制,但是這種輪流執政的狀態有可能一直延續到周代早期,並不是一下子就能扭轉過來的。
不管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封建制總歸發生了,周王他把自己的血親和重臣七十一人分封在中原周邊乃至中原中樞用以屏護中央,也就是我們之前說的周天子,從商朝的天帝的客人變成了天帝的兒子,你可能會覺得這不是惡化了嗎?從此之後豈不是更加霸權了?不是,不然孔子也不會這麼喜歡周朝,因為周公旦制禮做樂後所給予的天命觀叫”以德配天“,聽出來堯舜那個時期的禪讓味道了嗎?也就是說周天子如果幹不好,失德了,天命就轉移了,天帝不讓他當老大了,如果做的好就是合德,天帝就會讓他繼續當老大。你可能會問,這不還是白說,他是老大了,誰還敢反對,恰恰相反,如果周天子不好好做人,犯渾,底下人是很容易反對和推翻他的。
因為這個分封制,也就是封建制度指各封國它有自己完全獨立的治權,也就是它有完全獨立的統治權、外交權,有自己獨立的軍隊,只不過是他們屏護中央的關係,聽你周天子發號施令,至於大家聽不聽那不一定由你周天子說了算,這叫封建制度。
為什麼周幽王討褒姒妃子笑點烽火臺呢?為什麼一點烽火臺諸侯們就帶著士兵保護他來了?就是因為軍權很大一部分都在諸侯手裡,周天子只不過是大家擁護或者說保護的物件罷了,到後期甚至就是個吉祥物,好比東漢末的皇帝形同虛設,周天子的分封制這和後來的秦始皇開啟的帝制那是兩回事。你到明朝你皇帝點烽火臺找你兄弟姐妹來帶兵打仗?不可能。
所以自中國到公元前221年秦老大統一中國,建立秦制,什麼叫秦制,指的就是中央集權的帝制,最大的政治舉措就是建立郡縣制。所謂“郡縣制”,就是打掉各封國,或者各部落分封,然後由中央朝廷向地方委派命官,這叫“中央集權制度”,政治學上叫“君主專制制度”,所以你看不到秦朝有什麼諸侯,連秦老大的兒子也才被稱呼公子,都沒有得到侯這個稱號。
所以你看帝制集權實際完全是封建制度的反面,封建指的是權力的分散,而帝制則相反。後來項羽幹翻秦朝之後,劉邦奪得天下,漢朝最開始也是很多個諸侯,類似封建但其中有很多秦朝的制度,所以是個半吊子,為什麼?因為打天下之後你想收回諸侯的許諾和兵權沒那麼容易,劉邦辦不到,所以劉邦晚年實際一直在恐懼和焦慮中渡過,天天擔心有人謀反,直到漢武帝時期,才算真正的恢復帝制集權。
其實我們也可以直接也就是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的封建制度徹底結束。這叫中國社會第二次大轉型,即封建走向帝制集權,後來的咱們篇幅不夠了,不能一直說下去了,反之自從這之後,基本換湯不換藥,直到1840年清朝獨裁統治衰落下臺。
商周之變(原始氏族部落輪流制度統治的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
周秦之變(封建社會到帝制集權,奴隸制消失)
唐宋之變(豪族社會到平民社會,中國歷史再無長期分裂,大統一成了一個不可逆的歷史程序)
古今之變(清末至現在還沒結束,也就是農業文明轉型到工商業文明的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古希臘哲學家他們對當時文明社會提出了懷疑,什麼懷疑?也就是說自己的制度是否唯一可信賴的,而且在所有的時代都是有效的。聽懂上面我說的西方人的思路,你就能明白為什麼他們重視制度大於人性,而我們重視人性大於制度。
篇幅有限,只能從這個角度敘述,如果想要了解文明型別的差異原因,一定要追溯本源去重新理解東西方文化,瞭解一個文明的如何,最基本的就是從他的哲學系統開始,因為文明的思想是在哲學家們建立的思想通道中執行的。
回覆列表
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考察探究,“東西方文明形成的原因”只能從歷史源頭社會的生產關係中去尋找。
存在決定意識,即人們的社會存在形式(形態)決定人們的思想意識,包括對事物的認識方法、認識途徑和認識水平。而人們的社會存在,最關緊要的是生產關係。在歷史的長久程序中,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但在歷史的某段時期中,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既可能推動也可能阻礙或倒拖)。可見,生產關係有很大的人為(主觀)因素。
生產關係要適合生產力,既是規律也是學問。總體上看,人類組成社會、組織生產,群體(集體)集中力量共同合作是必須的。但是,如果過分強調群體(集體)作用,一味強調‘’集體主義‘’,則可能扼殺個性,即個人(個體)作為微觀經濟生產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社會生產關係中群體(集體)與個人(個體)的關係處理應該予以高度重視。
東方文明(實際就是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比較,東方文明沒有進化發展出理性邏輯思維。不善於分析、綜合、求證,不窮根究底,不能用全面的觀點、聯絡的觀點、運動發展的觀點考察分析問題、探索規律,其科學精神欠缺就勢所必然了。這樣的例項舉不勝舉,這裡僅舉一例加以說明。據記載,大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的商朝,商高發現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與斜邊關係的一個特例:‘’勾三股四弦五‘’。可是,他和以後歷代的先賢們卻就此止步了,沒能進一步拓展深思、探索論證,然後找出三邊關係的必然規律,即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斜邊的平方)。而比商高晚很多的希臘人畢達哥拉斯(公元前六世紀)卻用演譯法證明了勾股定理。這就是明顯的中西文明(文化)差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