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田講電影
-
2 # 二匠先生
相機真的有那麼難造嗎?為什麼我們國家沒有出名的相機品牌?
也不是造不出來,因為造相機涉及的領域是非常多的,相機最難的是光學系統,這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非常寬廣,中國在光學技術研究領域比較落後。
特別是中國的民用光學的鏡片,研發相對落後,造是不出來的,就算造出也未必達到人家的成像水平。
首先你沒原始材料和技術,鏡頭中的螢石鏡片是一種特殊材料,我們國家是沒有原材料的,也生產不出來,有錢也買不到,因為人家不賣。
再跟你科普一下這個螢石鏡片,由於自然界中純淨的大塊螢石很少存在,在國內極少,或者說根本沒有,並且其物理特性,硬度較低,易劃傷,導致加工不易,因此使得采用螢石鏡片的鏡頭造價極其高昂,異常珍貴,屬於稀有石材。
相機光是鏡片的材料和研發都夠你幹好幾年,鏡頭的研發成本大到你無法想象,造相機前期是沒有盈利,從研發到釋出,加上一個團隊的研發經費不是一般公司所能承受得起的。
造相機沒有成熟的技術和龐大的資金,風險是非常大的,也沒有人願意去這樣做,搞不好相機還沒賣出去,公司就已經倒閉。就比如說支付寶,為什麼其他國家不自己研發,比如說大疆,為什麼其他國家不自己造,道理是一樣的。
因為市場已經有成熟的產品和使用者,你很難分到一杯羹。
-
3 # 2020流星雨
先別扯光學技術和感測器這些精密科技 能完全獨立自主造出保底10萬次壽命的8000分之一秒快門的機械再說吧
-
4 # 張永春737
1985年,美能達推出全球第一款自動對焦單反相機,然而,自動對焦模組是美國Honeywell公司,於83年在全球範圍註冊了專利權,但它沒宣傳,所以別人如果不查也不知道。美能達賣了幾年後,美華人跳出來打官司,美能達為此賠償了了1.25億美元,從此一蹶不振,直至被索尼收購。之後,所有的自動對焦相機制造公司,都只能乖乖交專利費。那些傳統相機公司沒有辦法,要嘛自殺,要嘛交過路費。所以現在從零開始去投資相機生產研發,除非腦子有病。
-
5 # 青島小武房產
還是市場有限所致,手持倆手機的平常的很,既便有大把時間的退休老年人背個單反的也是少之有少,這才事實!另外萬元以下的所謂入門級單反拍攝效果連個紅米也趕不上早以是個不爭自事實,單反的作業系統資料線更是一成不變,落後到不能再落後
-
6 # 江波64466859
數碼單反照像機屬於高精密儀器,研製它涉及光學、機械、電子、數碼、精工等多領域的塔尖部分,每一項的核心技術都高大上。
以鏡片為例,高純度、高透光率、高精度的成像玻璃,它採用的原材料、配方、工藝均屬企業的核心機密,德國在這方面一直穩坐世界頭魁。但他們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夜成名的!而是一百多年來,透過大量的實驗,探索,積澱,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不知經歷了多少次失敗和挫折,才有了今天的輝煌。現在,我們既使在公開論文中瞭解玻璃單晶體成型技術,也僅僅才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需要什麼的溫度?溫度在冶煉過程中,需不需要恆溫,溫度其中需要幾次變化?每次又持續多長時間?能不能助氧升溫?又會不會破壞玻璃的屬性?等等,等等,非一日之功能知曉!需要大量的投入,大量的試驗,大量的失敗,最後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中國製造現在今非昔比,各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並不代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製造強國了。特別微小零部件的精細加工,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精密機械加工技術,瑞士和日本居世界領先的地位,和他們比,如果是100分衡量,他們是95分,中國最多75分。
其次,相機市場被德日所壟斷,他們產品廣泛被市場接受,所以,中國如果一定要造民用相機,也一定能造出有一定水準的數碼單反相機,這是勿容置疑的,但我們沒有生存的生態環境,很難再去佔據市場了。再加之,手機的普及,照像功能不斷強大,即使是德日的老牌相機廠,也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和挑戰,使照機市場不斷走向了衰退。
-
7 # 柳梧新區扎西嘉措
第一,沒技術積累,有一定難度;第二,沒市場,低端數碼相機已經被手機搞沒了,單反市場本來就小,花大力氣去培育,沒啥前途。
回覆列表
首先要說一下,不是中國的技術和硬體達不到,而是一個企業,一個品牌的誕生需要太多彎路與挫折,還有龐大的資金支撐,現在主流的單反相機品牌都被佳能,尼康,索尼,吃下了,高階的飛思,哈蘇,萊卡。況且還有鏡頭這一陣地,現在起步開始,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完善還要追趕技術創新,想要在這裡打市場,實在是太難,而且風險也太高。就像是A和B賽跑,A30米/小時,B31米/小時,但是A比B領先了1000米,B要多久才能追到A。這個時間太長了。感謝邀請,以上純屬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