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哭鬧不止,哄都不行!
6
回覆列表
  • 1 # 蜜桃姐姐
    什麼是噩夢?

    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會被噩夢嚇到,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孩子重新學會睡得香甜。

    做噩夢在6到10歲的孩子中最常見。雖然學齡前兒童的想象力很活躍,他們對床下的怪物也很擔心,但大一點的孩子會把現實生活中的恐懼——比如吵架、電視、電影——融入他們的夢中。荷蘭的一項研究發現,在7歲至9歲的孩子中,96%的人說他們做噩夢,而在4歲至6歲的孩子中,這一比例為68%,在10歲至12歲的孩子中,這一比例為76%。

    噩夢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很多孩子在睡眠後不會醒來。然而,夢可以喚醒孩子,部分原因是它們會觸發身體的反應,從而提高心率。

    噩夢的來源

    任何壓力的來源——甚至過度疲勞——都可能增加做噩夢的風險。因此,噩夢可能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對是否要做噩夢感到緊張會讓人更有可能做噩夢。當孩子醒來感覺害怕,他會覺得房間看起來嚇人,很難獨自再睡回去。孩子可能很難區分夢和現實,並抗拒試圖入睡,因為他認為他會回到噩夢中。

    夢的功能似乎是白天的自己的體驗。如果孩子時常做噩夢,他只是在做一些事情,這是正常發育焦慮的一部分。但如果他連續幾周都做噩夢,那就想想家裡或學校裡可能存在的壓力來源,父母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具體可以按照以下幾步來幫助孩子發展自己睡覺所需的技能。

    家長能做什麼緩解給予理解。

    如果孩子做了噩夢,父母需要很自然地表示理解。對孩子來說,夢境似乎很真實。父母可以撫慰孩子並驗證自己的感受。可以說:“我可以想象到XX是很可怕的,但在你的房間裡沒有壞人,別擔心。”

    練習放鬆。

    平靜的身心更容易入睡。可以教孩子學會如何做“迴圈呼吸”。想象呼吸從右鼻孔進入,從左鼻孔出來。下一次呼吸透過左鼻孔進入,然後從右鼻孔出來。來來回回,很有用。

    不要逃避可怕的事情。

    當小蜜桃害怕她洋娃娃時,她讓我把它的臉轉過去——我照做了。但這是一個錯誤,我只是在向她確認娃娃確實很嚇人。不要總是“保護”孩子,幫助他逐漸學會容忍自己所害怕的一切也很重要。關鍵是,孩子越想或看到讓自己害怕的事情,害怕的事情可能會變得越不可怕。這就像嚼口香糖:一開始,味道很濃,但如果一直嚼下去,味道就消失了。

    重新訓練孩子的大腦。

    噩夢很容易成為孩子的思維習慣。在噩夢之後或者睡覺的時候,孩子應該想一些開心和有趣的事情。孩子可以想象自己正在換頻道,遠離自己的恐怖想法。

    父母還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區分幻想和現實,並以更合乎邏輯的方式處理問題。一般情況,如果孩子說床下有怪物,我們可能會看看床下,然後說:“這下面沒有怪物”。但是實際上我們可以讓孩子更確信它們是真的。比如,拿出計算器,數一數他在家裡睡了多少個晚上,然後問他:“有多少次強盜闖進來了?”如果他害怕地震或火災之類的事情,大人可以幫助他專注於解決問題。例如,練習家人的逃生計劃,一起更換煙霧報警器中的電池。

    下一步是鼓勵他為他的噩夢想出一個新的結局,可以是不可思議、異想天開的。只要想想改變結局的夢,孩子就不太可能做噩夢。也許壞人掉進了裝滿面條的浴缸,或者孩子把怪物推下了懸崖。

    考慮外界的幫助。

    如果這些策略在幾周後都不管用——或者孩子的噩夢讓他白天感到害怕,干擾了正常生活,那孩子可能需要專業的幫助。這可能是一種睡眠焦慮。

    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噩夢常常憑空出現,但它們也可以憑空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藝考生該如何補習文化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