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月初翹
-
2 # 雨暖江南
1,韭菜盒子
2、紅燒肉
3、水絡饃
4、餅子鍋貼雞
5、韭菜寬面葉
6、疊野菜饃
7、花捲
8、魚湯
-
3 # 水上晨陽
我們這兒管金蟬叫截留爬兒,小時候最愛吃媽媽炸的截留爬兒。
截留爬兒一定要提前醃好,炸出來才會更加好吃。把截留爬兒從鹹菜缸或鹽水裡撈出來,用清水洗乾淨,特別是靠近肚子的泥要仔細洗去。孩時一年到頭很少吃到肉,每當媽媽炸截留爬兒的時候,鍋臺邊,灶火坑旁圍了一圈孩子。
媽媽把很多的截留爬兒,倒進大鍋裡,用鏟子不停翻炒,炒至金黃出鍋,晾涼再炸一遍。炸好的截留爬兒,酥脆美味。我很佩服媽媽的廚藝,炸得金黃的截留爬兒,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飄到院子裡,吸引了鄰居的小孩也會到來,跟著吃,幾大碗足夠孩子們吃個夠。
說到逮截留爬兒,真是漫山遍野的回憶。
現在的樹種,人們只栽種有經濟價值的速生楊,生長快,樹皮光滑,截留爬兒不好往上爬。小時候的樹木繁雜,有楊樹,柳樹,榆樹,槐樹等,樹皮皴裂,截留爬兒最鍾愛的就是楊樹和柳樹了。
孩子們趁著落日的餘暉匆匆走出家門,房前屋後、灣沿溝邊的樹上都能看到截留爬兒的影子。爬到樹上的,用手把它捏下來,放到罐頭瓶裡;有的還沒從地裡鑽出來,剛剛拱破了一點皮兒,孩子們就像發現了新大陸,耐著性子蹲下來,用手把小洞周圍清乾淨,一點一點摳開那個小洞,就會看見那個褐色的鼻子頭兒,小心翼翼地伸手把它摳出來。如果深一些,手指伸進去,小東西就會抱著手指被提上來;有的已經快蛻完皮了,背上裂開,高高的隆起,露出嫩綠柔軟的幼體。一般這樣的,孩子們都捉回家餵雞鴨了。
當夜色深沉,家家晚飯飄香的時候,心滿意足的孩子們抱著自己的戰利品陸續回家了。
四五天之後,很多庭院裡就會飄著炸截留爬兒的香味兒。
鄉村的好多夜晚被孩子的熱情點燃了,大人在樹下點著一抱麥秸,樹上的截流兒(蟬)就會紛紛往下飛,孩子們歡呼著,見一個捉一個,還不忘扔一個給鴨鴨,活著的蟬到了鴨嗉子裡還在叫。
每每吃到這小小的昆蟲,都不免勾起兒時的回憶,在那個年代,樸實無華承載著單純與快樂,是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
回覆列表
我媽不太會燒菜。但是兒時的味道已經根植於內心,所以每次回家,媽媽做的菜還是非常喜歡,吃的時候總是能夠找到兒時的感覺。
最喜歡媽媽做的各種各樣的羹。我媽炒菜一般般,但羹做得非常好,我可以不吃飯,只吃羹就可以吃得非常過癮。我媽可以拿隨意的幾樣菜搭在一起,再放一點海鮮或者肉碎,就變成了我喜歡的羹,而且花樣繁多,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