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當上了大將軍就那麼有兵權,難道皇帝都比不了一個印信兵符嗎?那為什麼傀儡天子那麼有價值?

回覆列表
  • 1 # 邵傳東

    在當時三國亂世,中國的人口銳減,只有幾百萬,可以說是封建歷史上人口最少的時代。而軍事軍營生活是那個時代人們生活的最主要組成部分,軍事的位置十分重要,高於一切,所以當上了大將軍,掌握了軍權,就變相的掌握了一切。

  • 2 # 劉坤忠120

    曹爽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司馬懿發動高坪陵事變後,奪取了曹魏政權。但他不敢廢主稱帝,曹魏還有不少反對的聲音,像王陵就出來反對,只是無力與司馬懿抗爭,被鎮壓了。。。司馬懿歷侍曹魏四代,勞苦功高,門生故吏遍天下,當上大將軍後,實際掌握魏國軍政大權,皇帝曹芳只是傀儡,代皇帝發號施令,是有其實而無其名,也不是實際皇帝,是無其名而有其實。就像當年曹操對漢獻帝一樣,曹氏不過三代,欠人家的總得還回去。

  • 3 # 天晴愛睡覺

    挾天子以令諸侯一般發生在王朝還有民心的情況下,架空皇帝讓皇帝做民義上的領袖!權臣來掌權!

    皇帝還在,但是訊息傳不出宮外,外地的將軍誰敢私自起兵;起兵就是謀反,百姓官員誰都不會依附;

    一個人要控制你並不一定要控制你的手腳,直接控制你大腦傳輸的訊號就好了!

  • 4 # 青牛70448403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司馬懿成為大將軍前,其勢力早已盤根錯節,其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剪除異己,培植羽翼的過程,一旦有變,乃以泰山壓頂之勢迅速撲滅夏侯一族,曹爽曹氏勢力,成為真正的至高權利者,而傀儡天子的價值也逐漸喪失 ,只是棋子罷了

  • 5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司馬懿成功控制曹魏政權,是通過高平陵政變實現的,司馬懿在高平陵政變中,打著太后的旗號,聯合朝中被曹爽排擠且出身士家大族的大臣們,通過誘騙的方式,引誘曹爽投降,隨後編造藉口,以曹爽謀反的罪名,誅殺曹爽三族及其黨羽合計五千多人。

    司馬懿就是通過屠殺政敵來消除朝中的敵人,然後控制了朝廷,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的當年,為何天下沒有人反對他?

    天下不服司馬懿的人肯定有很多,但要反對司馬懿首先得有實力,也就是有兵權,說到這裡就得說說曹魏的兵制了。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時,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隨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原本屬於曹爽的兵權,聯合朝中大臣控制了曹魏的中央軍,同時也控制了皇帝曹芳,就算曹魏內部有人想要反對司馬懿,必須得具備兩個條件:

    二是有準備。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有兵權有實力反對司馬懿的只有邊防軍,比如西線都督雍涼諸軍事的徵西將軍夏侯玄,都督荊州豫州諸軍事的徵南將軍王昶,都督揚州諸軍事的徵東將軍王凌,事實上,有能力反的只有這三人,其他邊防軍將領實力均不及這三人,更不及司馬懿掌控的中央軍了

    夏侯玄、王昶、王凌等人雖然有實力反對司馬懿,但因為事出突然,都沒有準備,謀反是一件技術活,看看司馬懿隱忍了多少年就知道,謀反不僅要有旗號,也就是名正言順的合法性,還要有實力,也就兵權,更要有準備,夏侯玄、王昶、王凌等人都沒有準備好,不是不想反,是沒有準備。

    但是夏侯玄沒有辦法,雖然手握重兵,但那是朝廷的兵,就算夏侯玄敢反,他也得出師有名,他能打什麼旗號呢?清君側嗎?皇帝掌控在司馬懿手中,夏侯玄一來沒準備,謀反要徵集糧草,調動軍隊,況且雍州和涼州原本是司馬懿都督過的地區,還有不少司馬懿當年的下屬,比如郭淮,夏侯玄需要時間來搞定這些人,可司馬懿的調令就到了,如何反抗?

    所以,夏侯玄迫於無奈被司馬懿調入洛陽任職,實際上是被看管起來,失去了兵權,雖然後來與皇帝曹芳有過謀反的念頭和預謀,但缺乏實力與可行性,最終夏侯玄被司馬師殺害,滅三族。

    除了夏侯玄之外,王凌也不滿司馬懿,但是王凌一直在暗中作準備,並聯合曹氏宗親的楚王曹彪預謀反對司馬懿,王凌等人準備了一年,但還是被司馬懿提前知悉了計劃,其實司馬懿早就盯著手握重兵的將領,王凌有暗中反對之意後,司馬懿一面寫信安撫王凌,一面率領大軍圍剿王凌,王凌無法抗衡,只得投降,後被司馬懿誅滅三族,包括王凌準備擁立的楚王曹彪也被司馬懿逼死。

    在司馬懿政變成功後,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所有邊防軍將領全部聯合起來對抗司馬懿,才能在軍事實力與司馬懿較勁,但那是不可能的,誰也無法把所有立場不同的軍事將領全部聯合起來,同樣也無法讓這些軍事將領為了同一個目標而選擇危險性極高的謀反,失敗了可是要誅滅三族的。

    司馬懿控制皇帝和京城後,其實最不滿的應該是曹氏宗親皇族,但是從曹丕開始,為了防備宗族篡位,就開始疏遠新親,任用遠親,比如曹丕、曹睿棄用曹植,而重用曹真和曹爽這樣的遠親,就是為了鞏固皇權,這樣的好處固然是鞏固了皇權,但壞處是曹氏宗親有能力的大多失去權力,無論是政權還是兵權。

    所以司馬懿政變時,曹氏皇族固然不滿,但是沒有權力又能做什麼呢?只要是反對司馬懿就會死,還要被滅亡三族,比如楚王曹彪就是榜樣,所以他們只能忍氣吞聲。

    所以,高平陵政變,司馬懿解決了曹爽一黨後,再也沒有勢力能夠獨自與司馬懿抗衡,就算有,也被司馬懿給滅亡了,比如王凌,雖然後來不斷髮生的淮南三叛,都是打著反對司馬懿的旗號,但是都以失敗告終,原因一是實力不濟;二是能力不足;三是司馬懿及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能力超強,能夠控制局面,所以最終形成了司馬家篡位的局面。

  • 6 # 公明淏

    還要早。

    原本朝廷讓司馬懿便道往鎮關中。但當到達白屋時,有詔書召他火速回京,三日之間,詔書五至。魏明帝手書說:“間側息望到,到便直排閣入,視吾面”。

    據說,司馬懿在襄平時,曾夢見魏明帝枕在他膝上,說:“視吾面。”他俯視,見魏明帝面有異色。如今一見詔書此語,大驚,乘追鋒車晝夜兼行,從白屋到京城,四百多裡,一夜而至。至則徑人嘉福殿內御床旁邊,滿眼流淚,指問疾病。

    魏明帝拉著他的手,目視太子齊說:“以後事相托。死乃復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見,無所復恨矣。”曹叡忍著死?我聽說過有忍著痛的、忍著笑的、忍著氣的,還有忍著死去等一個人的,如果是真的能忍住不死,誰還不去忍呢?

    然後,這個人來了,曹叡就死而無憾了。曹叡已經把後事託付給了司馬懿!曹叡忍不住了死了,他的事就要由司馬懿去替他辦!等於就是在這個時候司馬懿已經具備皇帝的權利。

    所謂控制京城,不過是另一個託孤大臣曹爽違背曹叡的旨意,欲排擠司馬懿,而失敗了而已。

    曹芳才8歲,郭皇后多大不知道!而且被曹爽給打入永安宮,郭皇后是曹丕的老婆,曹爽算個什麼東西!敢對郭皇后下手?司馬懿幹掉曹爽沒有毛病。

    一共倆託孤大臣,一個被另一個幹掉了,剩下這個當然行使皇帝的權利了。

  • 7 # 痴語呢喃1988

    並不是事實上的皇帝,即使高平陵之變成功之後,司馬懿行事還是有諸多限制,就像當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樣,僅僅掌握了中央控制權。用皇帝的權利給自己自己辦事,然後一步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待到時機成熟,才能登上帝位。曹操沒有稱帝而是他兒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而司馬懿也沒有逼宮,輪到他孫子司馬炎才改國號為晉。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只能算是內亂,之後整個北方還是以曹魏的名義去和別的國家開戰,國家性質方面是沒有變化的。這個期間,有很多受過曹家恩惠的人,無時無刻不想殺掉司馬懿,重新恢復曹家的權利。淮南三叛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三次分別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儉文欽之叛(255年正月)及諸葛誕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亂分別被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三人平叛。

    如果說當上大將軍就是事實上的皇帝了,明顯是不合理的。從249年(高平陵之變)到265年(司馬炎稱帝),司馬家三代人花了16年時間一步步架空皇帝,之後又是滅掉蜀國,才邁出了關鍵的那一步。曹睿還沒死的時候,司馬懿已經是大將軍,後來升為太傅,實則明升暗降,所以官職並不能完全等同於權利。

    第三次平叛成功後,這時司馬家是真的完全掌控魏國了。即使司馬昭敢命成濟擊殺曹髦,但是他仍不敢去稱帝。他還是覺得沒到時候,最後決心伐蜀,建立一定功業,稱帝之事似乎就變得名正言順了。公元263年,鄧艾滅蜀,魏元帝曹奐封司馬昭為晉王,加九錫。歷史上達到這個位置的人,基本上就和皇帝沒有多大區別了。265年,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逼迫曹奐讓位,建立晉朝。

  • 8 # 史中求真

    樓主的問題實際是又是中國歷史上的中央集權制和分封制的矛盾,這也是貫穿中國歷史的矛盾。

    曹魏實行的是中央封建集權制,這種制度由秦朝開創,這種制度的特點就是把行政,軍事,財政等權力高度集中在以皇帝為首的中央政府手裡,地方政府的所有權力源於皇帝授權。這種制度有一個天然的缺陷,就是一旦皇帝愚弱,就容易被權臣控制,只要權臣控制皇帝,就能控制國家權力。比如秦朝的趙高就是通過控制秦二世進而控制國家權力。那麼權臣為什麼不直接行使權力,而要通過傀儡天子的名義呢?這是因為只有皇帝才能擁有合法號令天下的權力,只要還沒有改朝換代,權臣就不能直接發號施令。有些權臣在實力不足時,就妄自稱帝,結果必然招來全國反對,最後身敗名裂。比如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就是由於遭到天下的反對而失敗。後來的曹操在沒有實力控制全國時,也只能挾天子以令諸侯。

    司馬懿控制了京城,就等於控制了曹魏皇帝,再通過皇帝當上大將軍,就控制了兵權。在司馬懿還沒有絕對實力控制全國時,就通過傀儡天子發號施令,然後通過司馬師,司馬昭的努力,順利實現改朝換代。

    但是,西晉建立後,司馬炎吸取曹魏亡國教訓時,又矯枉過正,實行分封制,大肆分封親族子弟為王,結果造成八王之亂,西晉滅亡。

  • 9 # 溫明昊

    三國末年,隨著第一批創業先鋒的相繼逝去,三國鼎立的局面逐漸失衡,曹魏馬上就要成為最後的贏家。

    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曹魏內部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兩個輔政大臣之間的奪權行動。魏明帝英年早逝,沒有留下子嗣。不得已,只能立自己的養子曹芳為太子,並命令司馬懿和曹爽為輔政大臣。

    而對於他的那些狐朋狗友,曹爽則是大加封賞,將這個朝堂儼然當成了他的私人地盤。更誇張的是,曹爽為了替自己增加威望,前去征伐蜀漢,卻沒打過,平白消耗了曹魏的國力。

    因此,曹爽攝政期間,無論是朝堂內部,還是民間,對其怨氣都頗深,這為他後面高平陵事變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此時的曹爽,身攜天子,又有許昌為後盾,完全能夠絕地反擊。可惜,曹爽之前的一舉一動都已經說明了他不僅沒什麼自己的想法,還猶豫不決,否則也不至於放任司馬懿“頤養天年”。

    司馬懿也深知曹爽的性格特點,於是以洛水為誓,承諾可以保曹爽富貴一生。果不其然,曹爽收到了司馬懿的承諾後,就投降了。

    曹爽手持天子,為何向一個只控制京城的司馬懿投降?

    高平陵事變中的曹爽,他手上掌握著天子曹芳,又有許昌和大司農桓範這個掌握全國糧草的後盾在手,可謂是名正言順,兵多將廣。

    而司馬懿手上僅有三千死士,儘管他掌握了整個洛陽,但是洛陽城中能夠主次大局的僅有一個太后,且洛陽也完全是一個孤城。

    那麼曹爽究竟為何向司馬懿投降呢?

    一、曹爽的能力早已展現無遺,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屬難辦

    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在是一門技術活。東漢末年,局勢瞬息萬變,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人不在少數,但卻只有曹操成功了,董卓和袁紹皆身敗名裂。

    二、曹爽近些年來的所作所為早已惹得眾人不快,眼下危局當頭,如何服眾?

    司馬懿那邊,借用的是郭太后的名號。此前曹爽得勢,一方面聽從何晏的建議,將郭太后遷到永寧宮,得罪了郭太后;另一方面,曹爽對魏明帝時期的一干重臣,一再打壓,得罪了不少人。

    對於曹爽的這些行為和舉動,明眼人都看在眼裡,哪怕曹爽真的退居許昌,徐徐圖之,其他人會心甘情願被曹爽剝削嗎?

    自家人知曉自家事,曹爽對自己的能力,應該是瞭解的。因此,當司馬懿承諾,只是削去他的官職,可保其一世富貴之時,曹爽很快就動搖了。

    事實上,司馬懿的這個條件對於有野心的人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做慣了權臣的人,會甘心做一個富家翁嗎?

    可偏偏曹爽就動心了,這也從側面驗證了曹爽的胸無大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就覺得不聰明,但是在實際接觸後才明白這就是個大智若愚的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