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牛頭馬面兩鬼

    美國已經是原油大國,為啥反而壓低石油價格?因為這是美國的一種反退為進的手段。為什麼?

    美國對石油的掌控也是步步高昇,美國不光有自己的頁岩油成為了原油大國,對外還掌控著世界上大部分原油出口國家,所以美國再借助自己美元支付系統,對世界原油價格有著覇道的調控權。

    不過世界上仍有少數幾個原油出口大國不把美國放在眼裡,所以受到了美國的一系列打壓制裁,像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等,美國想在經濟貿易上讓他們賺不到錢,要把他們經濟搞崩盤;而原油是這些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美國壓低原油價格就是不想讓他們翻身,讓他們的外匯減少;經濟崩潰,最後向美國低頭;所以壓低原油價格對他們也是一種經濟打壓。

    美國控制原油價格也是想把像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的原油進口客戶拉到自己的陣營中來,先以低價來養客戶,建立起美國這一方的原油煉油體系(世界上各種油質的煉油方法是不同的),等到你建立起煉油系統,反正美國可以控制油價,等客戶穩定後再提升價格,這種手段叫先養後宰。現實中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成本要比中東原油的開採成本要高很多,只能先以較低價格把客戶騙過來養著,穩定後再提升價格,最後價格那還不是美國說了算,這叫以退為進,美國怎麼可能做虧錢的買賣呢?

  • 2 # Hello晴空

    美國現在是世界第一石油出口國,按道理美國希望油價不斷的暴漲才是,可為什麼卻反而打壓油價?主要的原因是美國根本就不靠出口石油賺錢。

    在世界上,靠出口石油賺錢的國家大多數都是中東地區,例如:沙特,科威特,阿聯酋等等都是比較有名的大油霸,俄羅斯這幾十年來對石油的依賴也很大,這些國家是最希望油價暴漲的國家,每年靠出口石油賺得盆滿缽滿,尤其是沙特最為財大氣粗,2017年計劃向美國買1000億美元的軍火,還表示未來還會買更多。

    美國在2018年加大馬力生產石油,產量超過了沙特和俄羅斯,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然而特朗普卻在不斷的打壓油價,不得不服特朗普的那張大嘴,每次他說油價過高的時候,油價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特朗普並沒有感到滿足,他希望油價能夠更低一些,油價低了全世界都開心,只是苦了那些油霸們。

    其實特朗普舉動不難明白,主要是有三個原因,第一,就是想透過打擊油價,降低經濟執行的成本,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在發展經濟上面火力全開,不僅大規模減稅,還出臺很多政策去配合,特朗普為此可以說絞盡腦汁,目前美國經濟增長明顯,失業率更是歷來的新低,對此特朗普很是自豪,然而特朗普認為這只是開始,他相信後面美國的經濟會更強勁,為此還要不斷的打壓油價。

    第二,為了打擊俄羅斯和伊朗這兩個靠出口石油為生的國家,由於這兩個國家對石油的依賴很大,一旦油價長期保持低位,對他們的經濟打擊是很大的。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油價從最高位一路下跌,十多年過去了,還是保持在低位,俄羅斯就一直窮到現在,為了維持生計,普京處處精打細算,這邊挪一點,那麼挪一點,賺不到錢的普京底氣弱了很多。

    第三,美國想讓中東的那麼油霸們明白一個道理,石油的定價權正牢牢的掌控在美國手裡,想要過好日子,就要乖乖的聽話,否則讓你們連土都沒得吃,誰掌控了石油就等於掌控全世界,這個道理沒有誰能比美國更懂。

  • 3 # 天下會會天下

    不是陰謀,而是陽謀。沙特阿美為何又急匆匆重新啟動IPO,要知道現在沙特阿美的利潤還不如油價暴跌前的利潤,重啟IPO股票發行價要低很多;美國成為石油輸出國後,為何不顧油價下跌,出口量增70%,都是一個原因:國際油價要變天了。

    (產油國紙醉金迷的日子快結束了)

    油價要變天了

    美油大幅出口

    從2017年開始美油產能的急劇放大,據美國官方的資料,美油出口比去年增長70%以上,每天超過200萬桶。據Rystad Energy預測,僅僅到2020年底,美油出口就將達到500萬桶/日,較目前水平再增長70%,屆時美油出口的總量將超過OPEC除沙特外的其他所有國家。

    美對近海石油資源勘探開發解禁

    特朗普最近簽署了對美近海石油資源勘探開發的解禁,美過去一直是堅定的石油進口國,並非美國沒有石油資源,美國在近海發現了大量石油儲備,但是美國打著保護近海生態環境的旗號,一直拒絕對近海石油資源進行勘探開發,其實明眼人都知道,美國是要保住自己本國寶貴的石油資源。

    而以特朗普無利不早起的嘴臉選擇現在開禁,原因是石油已經將開始沒落,新能源將取代石油已經是隻爭朝夕的事情,石油再不開採,遲早會變成像煤炭一樣被淘汰。

    油價為什麼要變天

    油價為什麼要變天,一句話簡單說就是:新能源的崛起已經在深刻改變這個世界,傳統原油獨霸天下將被重新改寫。

    新能源開採成本劇降

    隨著科技的突破,隨著頁岩油和稠油的成本不斷下降,新能源的崛起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和變化是深刻的,世界能源的版圖開始發生變化。

    頁岩油開採技術普遍成熟,基本上盈利平衡點都已經降到30美元/桶左右,Petroteq公司在二疊紀盆地淺層開採稠油盈利平衡點達到驚人的16.5美元/桶。成本的劇降導致大量的稠油和頁岩油開始進入市場,併成為主流競爭者。

    歐佩克和俄羅斯的聯手降價變得徒勞

    歐佩克和俄羅斯的聯手將減產協議延長,為什麼最後變得變得徒勞,同樣據Rystad Energy的資料,歐佩克儘管在努力貫徹其減產策略,但全世界油氣產業的擴張速度並沒有太多的放緩。實際上,全球石油行業今年將批准價值12300億美元的海上石油新專案,較去年的6900億美元增加近一倍。

    歐佩克聯手俄羅斯減產事實上最後只是助漲了美油搶佔市場,在美油的不斷放量的壓力下,歐佩克和俄羅斯最終也只能選擇降價銷售。

    產油國的躺贏人生快結束了

    俄羅斯的原油成本僅僅10幾美元/桶,沙特的原油成本僅僅7美元/桶,產油國是真正的躺贏人生,但是隨著稠油和頁岩油等的生產成本具有市場競爭力後,過去傳統的產油國暴利的時代行將結束,世界能源的版圖和格局將發生大變,畢竟後者的儲量是原油儲量的近十倍。

    國際油價42美元/桶是近期的強支撐,但是這個位置破位也只是時間問題。

  • 4 # 皓月千山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產油國,可以預料世界經濟的版圖將發生重大改變。

    這個訊息會讓人費解,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反而打壓油價,從經濟規律來說又是乎不合常理。但是,如果我們推理一下,就會發現美國打壓油價的真實目的。

    作為世界的超級強國,美國遠遠沒有淪落到要靠賣石油過日子的地步,作為一個經濟門類完備的國家,低油價對所有的非產油部門都是利好,可以降低通脹、可以讓絕大多數的生產部門降低成本,提升整個國家的經濟競爭能力,可以讓美國在如此高的負債下依然維持美元的強勢……對美國來說是好處多多。

    假設美國因為自己成為全球第一產油國就拼命推高油價,可以說對美國並無益處,過高的油價雖然也能讓美國賺得盆滿缽滿,但是這些利益的絕大多數必然被採油部門獲取。加劇美國 貧富不均的狀況。

    在所有發達國家中,美國提供的各種福利最少,高油價會產生巨大的虹吸效應,讓石油業出幾個體量堪比沙特王室的富豪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這和房地產的造富功能類似,只是過高的油價必然引起大量的投資湧向石油部門,加速美國其它產業的衰敗,這讓從奧巴馬時期就一直在進行的讓製造業迴流的努力付之東流。

    如果美國不斷的推高油價,強大如美國也說不定會陷入“石油詛咒”之中,一業興而百業衰,當年東亞的日本當年大炒房地產,而當房價泡沫破裂之後,經濟便失去了上升的勢頭,如果油價太高,不敢保證美國不重蹈此類覆轍。假設美國也以一個產油國的心態全力推高油價,那麼對美國的一切非產油部門絕對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當今世界,石油作為最重要的能源,分佈是極不均勻的,一個國家擁有豐富的石油蘊藏,就像老天爺憑空給了一筆鉅額的財富,真是躺著也能把錢掙了,彷彿全體國民都能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另一方面,老天爺又是公平的,差不多可以明確地說,所有這些產油國都淪為了失敗國家,社會貧富差距巨大、政治腐敗墮落,市場發育不全,國民愚昧懶惰的狀態,如果美國成了這個樣子,會不會讓那些討厭美國或欲取代美國地位的國家樂得合不攏嘴?

    作為新教國家,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把勞動上升為榮耀上帝的方式,這在馬克斯.韋伯的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中有過深刻的表述。就像當年的西部淘金熱沒有讓美國像西班牙那樣因開採白銀而致富,然後因生產力的停滯而沒落一樣,這中間是不是也有文化慣性在焉?

    另外,美國打壓油價,對美國龐大的經濟總量來說,本身也是一種武器,可以讓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的經濟變得更為困難,更易接受美國的條件,達到就是殲敵三千,自損一百的效果,打壓油價可以說費效比極高。

    長遠來看,還有石油作為一種化石能源可能會被市場淘汰的問題,這也讓美國有想透過壓低價格搶佔市場份額、加快出貨的考慮,很有可能高油價的歷史已成為過去!

  • 5 # 抄底狂人松果

    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美國原油產量日均1095萬桶,最終反超了俄羅斯、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原油國!時隔45年,美國在石油產量再次成為世界第一大國。

    很多小夥伴不解,為什麼美國成為第一石油輸出國後,布倫特原油在2018年10月3日創下86.74美元后,一頭栽到現在的70美元呢?

    其實很好理解:

    首先、支撐美國國際地位是美元、科技和軍隊,而原油本身美國就不缺,只是以前他不開採而已。而強勢美元現在威脅最大的就是伊朗和俄羅斯,他們已經放棄了美元結算原油,所以強勢的油價不利於美元的強勢地位,就不利於美國的國際地位;

    其次、高油價很容易帶動經濟超熱方向發展,從而使得美聯儲加息意願更強,近期美2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金融危機來倒掛之最,美聯儲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降息,而不是加息,所以從這個角度,美國也需要壓制油價;

    最後、石油市場供給及需求發生大的變化,基本面不支撐大幅持續走強。

    我們都知道,美國以前是最大的原油進口國,而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由於加大石油開採及頁岩油,短短几年變成了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全球石油市場供需嚴重轉變,而伴隨這新能源技術的推進,原油市場基本面不支援油價長期大幅持續走強。

    總結,雖然美國是目前最大的原油出口國,但考慮到美元的國際地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需求、以及全球新能源的發展需求,原油不支援長期大幅強勢。

  • 6 # 國際那點事兒

    美國成為石油輸出國後,的確油價有一定調整,但導致油價的走低因素很多,下面來具體解析:

    1、經濟週期:油價受經濟週期影響比較大,經濟擴張期時油價比較會上漲。反之下跌的機率比較大。目前世界經濟處於擴張期的末尾階段,從經濟週期來說,並不是一個油價上漲的合理時期。

    2、貨幣政策:前幾年,各大國主流貨幣政策基本都在搞量化寬鬆,貸款利率一降再降,甚至有些國家還出現負利率的現象。貨幣政策的寬鬆有利於物價上漲甚至會誘發通貨膨脹,自然對油價上漲起推動作用。但這兩年開始,各大國貨幣政策都有所轉向,油價也失去了流動資金的上漲支援。

    3、供需變化:美國由之前的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現在的石油出口國,對石油市場衝擊很大。尤其是美國頁岩氣技術的突破,抑制了油價的高位執行。

    另外中國經濟的放緩和大力推行節能減排政策,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客觀上也減少了對石油的需求。

    供需兩方面的變化,如同戴維斯雙殺,打擊了市場維持高油價的信心。

    (頁岩氣開採步驟)

    4、打壓俄伊:由於石油出口對俄羅斯和伊朗的財政和經濟有特殊意義。美國為了打壓俄羅斯和伊朗的石油出口工業,進而影響兩國財政和經濟,也希望看到油價的走低。

    5、選舉因素:低油價對美國經濟發展有利,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增加企業利潤,還能推動企業投資,增加就業和員工收入,對特朗普總統連任競選有利。

    美國百姓習慣市區上班卻住在郊區生活,每次開車幾十公里往返,油價對百姓開支影響很大,高油價下容易導致廣大中產階層對特朗普政府不滿,對特朗普總統競選連任不利。

    所以油價的下跌其實是特朗普政府所樂意看到的,但又不完全是政府所能控制的。

  • 7 # 小約翰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時候,美國率領多國部隊趕走薩達姆,有人說美國是為了科威特石油;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把薩達姆趕下臺的時候,大夥說美國美國是看上了伊拉克石油;美國製裁委內瑞拉的時候,大夥說美國是瞄上了那裡的石油。甚至美國製裁北韓,進攻阿富汗的時候,還有一些地理盲說美國也是為了控制那裡的石油。

    一句話,因為石油,美國大兵很忙。

    其實美華人打伊拉克完全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因為美國的石油自己都開採不過來。

    眾所周知,美國過去雖然一直是石油進口大戶。但美國並非沒有石油資源,美國近海的石油儲量兩百億桶,以前美國不開發就是留著關鍵時候用。

    於是有人說了,美華人就不會先開採別人的,自己的留著日後開採嗎?

    其實這也太小農眼光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留著石油不開採,等到日後新的能源又就出來了,石油沒人用了怎麼辦?你看,美國不是開採出頁岩氣了嗎?

    現在石油的能源地位日漸受到挑戰,並且顯露頹勢,新生能源取代石油已經遲早的事情。到了那時候,石油說不定就會成為黃臉婆沒有人待見。

    趁著石油還有價值,抓緊變現才是要緊的事。

    所以美國從石油進口一下子就變成石油出口大國,美國近年來石油對外出口量蹭蹭往上漲。

    歐佩克在6月23日釋出的《石油市場報告2019》中指出,美國日益引領全球石油供應的增長,石油出口量將超過俄羅斯,接近沙特。亞洲石油供應持續下降,歐佩克的有效產能將下降。

    過去一年裡,美國石油日出口量超過了200萬桶,創下了歷史新高。未來五年美中國產量將增長400萬桶/日,佔全球增量的七成以上。

    在美國石油產量飛速增長的同時,海灣地區和其它石油出口地的產能日漸減少,傳統出口大國控制油價的局面悄悄發生改變,美國開始獲得更多的石油定價話語,對油價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加。

    與此同時,傳統的石油輸出大國的定價權在慢慢減弱,儘管歐佩克成員國為了控制油價絞盡腦汁,不惜一再減產,但都無濟於事。全球石油產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許多。

    究其原因就是美國不受歐佩克的約束,在歐佩克努力減產的時候,美國的石油出口反而增加了,歐佩克無奈只好揮淚降價。

    美華人的不合群讓國際油價在42美元邊緣徘徊,照這樣發展下去,很快就會跌破40美元,那些產油大國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說到這裡好多人不解,美國跟錢有仇嗎?他們不能跟沙特、阿聯酋和俄羅斯那些產油大國配合起來一道賺錢嗎?美華人為什麼那麼傻帽,還要壓低油價?

    俗話說世間萬事皆有因,美國壓低油價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石油是美國的一場戰爭。

    不同時期美國的全球戰略不同,美國目前的全球戰略是遏制挑戰國際秩序,屢屢吞併別國領土,在它國領土使用化學武器的刺頭俄羅斯。

    其次,美國想搞垮在核協議上不聽美華人擺佈,一直跟美國叫板的另一個刺頭伊朗。

    這兩個國家都是產油國,美國都對其實施了經濟制裁,而對於伊朗,美國更是下狠手要把伊朗的石油出口徹底截斷。即使伊朗偷偷摸摸出口,也不能賣上好價錢。長此以往普京和哈梅內伊的日子就會越來越艱難,美國的制裁才會更有效。

    換句話說,石油就是美國對俄羅斯和伊朗進行打擊的戰斧巡航導彈,降價就是一場戰爭。

    2、 低油價是美國經濟的助推器。

    低油價對全球經濟有利,最直接的就是降低運輸成本,降低工業生產成本,降低農業投資。與此同時企業成本降低,競爭力得到強化,企業利潤就會增加,員工工作就有了保障,就業率就會穩步提高,也會拉動消費,促進全球經濟健康發展。

    全球經濟形勢好了,受益最大的是美國經濟。美華人賣的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假如全世界的人都有湯喝,美華人就可以吃肉。全世界的人都有羊肉、牛肉吃,美華人就可以吃到天鵝肉。

    明年美國就要大選了,美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可以給特朗普拉到不少選票,無疑是爭取連任的特朗普夢寐以求的事。

    3、 經濟規律使然

    全球經濟發展有一個週期,從衰退到復甦再到迅猛發展,而後再進入衰退期,再復甦,再發展。就這樣週而復始,反反覆覆。而油價也隨之起伏,發生波動。

    經濟發展平穩的時候,油價就會平穩或低迷。油價狂漲的時候,經濟就會徘徊、衰退、甚至出現危機。

    到底是高油價打擊了經濟,還是低油價給經濟發展提供了契機,不是片言隻語能解釋清楚的。

    反正油價跟經濟形勢有關是不爭的事實,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並不重要。好多時候油價也不完全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要受多種因素左右。

    不管怎麼說中國是石油進口國,油價低對我們不是什麼壞事。對有車族來說,低油價更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只要能省錢,管它什麼普京、哈梅內伊。

  • 8 # 不執著財經

    最近,歐佩克釋出了《石油市場報告2019》中指出,美國日益引領全球石油供應的增長,石油出口量將超過俄羅斯,接近沙特。在過去一年裡,美國石油日出口量超過200萬桶,創下歷史新高。未來五年美中國產量將增長400萬桶/日,佔全球增量的七成以上。

    今年為了控制國際油價的下跌,海灣地區和其他石油出口地的產能都在日漸減少,但美國卻不受歐佩克限產的約束,當歐佩克在努力減產的時候,美國的石油出口反而增加了。面對美國大量輸出石油,歐佩克也只好無奈揮淚降價。正是由於美華人的不合群,導致歐佩克想抬高國際油價的努力成為泡影。

    那麼,美國為啥成為石油輸出國後,反而更加壓制油價呢?首先,美國其實想用石油來打一場戰爭。美國的戰略目標是遏制敢於挑戰國際秩序,屢屢吞併別國領土的俄羅斯,還有在伊核協議上不聽美國擺佈,一直跟美國叫板的刺頭伊朗。而這兩個國家是產油大國,在經濟上嚴重依賴於石油出口。如果油價長期處於低位,俄羅斯和伊朗的日子會越來越差,這樣美國對他們的制裁才會更有效果。

    再者,石油開始沒落,新能源將取代石油,如果石油再不開採,遲早會像煤炭那樣被淘汰。近年來,美國在近海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儲備,但是美國打著保護近海生態環境為幌子,一直拒絕近海石油資源勘探開發。到了特朗普上任後,馬就宣佈解禁,因為把石油早點賣掉是明智之舉,新能源取代石油已經不會太久遠了。

    從目前情況看,新能源的崛起將改變這個世界,傳統原油獨霸天下的好日子要過去了。隨著科技的突破,頁岩油和稠油的成本不斷下降,新能源的崛起對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和變化是深遠的。頁岩油開採盈利平衡點已經降到30美元/桶。而美國的能源企業,已在二疊紀盆地淺層開採稠油的盈利平衡點達到驚人的16.5美元/桶。成本的下降使大量的稠油和頁岩油進入市場,產生較大的競爭力。

    再次,雖然歐佩克和俄羅斯聯手延長執行減產協議,但國際油價明顯步入熊市。因為美國還在大量出口石油,估計2019年美國能源企業原油出口量比2018年增加70%。美國此舉是想借著歐佩克和俄羅斯減產保價之機,搶佔他們的本來所佔有的原油市場份額。更何況,歐佩克延長減產的決議也並不牢固,各成員國都有自己的盤算。

    最後,低油價對於美國經濟增長有利。低油價可以降低美國國內的運輸成本,降低工業生產成本,降低農業投資。而正是由於企業成本的降低,競爭力得到強化,企業利潤就會增加,就業崗位有了增加,失業率就會下降,國內消費就能拉動,促進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明年美國就要大選了,如美國經濟形勢保持上升勢頭,這肯定能給特朗普拉到不少選票,所以特朗普對經濟穩定增長是極度重視的。

    美國雖然由原來的石油的淨進口國,變成了淨出口國,但站在美國利益上並不希望國際油價上漲,因為較低的油價可以打擊美國的對手俄羅斯和伊朗經濟,可以促進美國經濟發展,還可以藉機搶佔原油市場份額,並且適時推出頁岩油和稠油等新能源。未來歐佩克對石油的話語權越來越弱,美國將逐步主導國際油價走勢。

  • 9 # 瀚海一尾魚

    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油價上漲過多不利於本國經濟發張,二是多俄羅斯,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賣石油,壓制油價就能打壓俄羅斯的經濟。

  • 10 # 諮詢師天生

    美國不是成為石油輸出國之後才壓制油價上漲的,實際上美國一直在壓制油價的上漲,即使成為石油輸出國之後。

    首先我們要明白,美國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強國,更是一個製造業大國,其製造業的體量在世界上可能也只有中國能與之相比。對於製造業來說,低油價帶來的幫助顯然強於高油價。也就是說,對於美國國家的經濟利益來說,低油價環境更有利於經濟。

    在美國頁岩氣革命成功之後,國際油價從此結束,高油價時代,美國經濟也迎來了強勢的增長。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並不是因為頁岩氣革命帶來的拉動作用,因為頁岩氣行業本身是一個鏈條相對短,吸納就業相對少的行業,所以對於美國經濟的拉動作用並不明顯,美國經濟的增速來自於頁岩油氣帶來的油價下跌,是低廉的油價帶來了製造業的增長。

    當然,高油價對於頁岩油和美國傳統油氣行業都是幫助,但是這些企業在美國的整體經濟利益中佔比相當小,所以美國還是更傾向於讓國際原油環境保持低價,這也是為什麼特朗普多次對沙特的減產協議進行威脅和指責的原因。

    而美國的頁岩油氣產能成為一紙國際油價的一個顯著推手,在頁岩油產能之下,美國能夠對歐派克的減產協議進行制衡保持油價的低迷,這就是美國現在在做的事情。

  • 11 # 陸燕青

    美國成為世界第二能源輸出國家之後,已經初步掌握了全球能源的話語權。現在適度壓制石油價格,有利於對俄羅斯、伊朗的經濟制~裁;但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

    然而,出於自身利益以及打壓中國的企圖,將石油價格保持在中低價格,能夠使得美國的利益最大化。石油價格上漲,美國石油行情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對於依賴石油進口的能源消耗大戶中國來說,增加了較大的生產成本。

    對於無利不起早的狡黠之輩特朗普來說,根據時局的變化;微調石油價格乃最佳選擇。而事實上也是如此,美國還在想方設法降低頁岩氣等能源的生產成本,使之能夠具備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值得國際社會警惕的事情,是特朗普將石油和美元利率結合在一個大背景之下。在美聯儲即將推出8000億美元美國債券的之際,適價格偏低的美國石油價格,有利於其美債的銷售。

    而將石油價格長期置於中低價位,將使得俄羅斯和伊朗的出口外匯銳減;兩個國家的石油企業面臨減少收益的狀況。特別是美國直接封鎖伊朗石油出口,更是釜底抽薪有利於瓦解伊朗在中東的強勢地位。

    2018年,美國原油產反超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世界第一原油生產國家,其過程長達45年。2007年之後,美國透過開採地下深處岩層石油的技術,發起了“頁岩革命”,目前的原油產量達到了10年前的2倍。美國是石油儲備量大國,能夠長期經受“能源戰爭”的博弈。

    出於霸凌主義的考慮,美國在石油價格上的雙向調控,還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並不排除將石油價格作為美國和俄羅斯利益交換的籌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素食主義者,長期食素能保持營養均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