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歲月靜好l53

    荊軻,史記記載荊軻好讀書擊劍,以謀術遊說衛元君,衛元君沒有任用。

    後為燕太子所用,遊說樊於期,短短几句話竟能讓樊於期自殺,足見荊軻遊說水準。可惜謀略才能不被重用,只能屈才做了武夫刺客。

  • 2 # 夏蟲欲飲冰

    一提到會武功的文人,我除了想到了辛棄疾,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明末崇禎年間的盧象升。

    盧象升(1600年4月16日—1640年1月10日),字建鬥,又字鬥瞻、介瞻,號九臺,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今江蘇宜興)人,他不但是進士及第,而且還是非常出彩的將領,一手建立的天雄軍。

    他曾任大名府的知府,當清軍入寇時,他募集了一萬餘人參與了勤王,後又在明末天崩的過程中,參與了圍剿農民軍、抗擊清軍的多次戰爭,他不是那種坐在帥帳裡指揮的將帥,而是一位身先士卒的文武雙全的勇將,而且功勞很大。

    《明史·盧象升傳》上記載:象升設伏石城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龍岡,又破之武安。連斬賊魁十一人,殲其黨,收還男女二萬,三郡之民,安堵者數歲。

    盧象升每次上戰場,都身先士卒!跟賊兵格鬥時,賊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馬鞍他都不顧,戰馬死掉就步行作戰,有一次他在險峻的山崖邊追趕賊寇,一名賊兵從山頂上放箭射中了盧象升的額頭後,又射死了他的隨從,但盧象升沒有輕下戰場,反而揮起大刀更勇猛的作戰,嚇的敵人紛紛退走,在敵軍之間樹立起諾大的名聲,明末橫行陝西、河南等地的農民軍都稱其為“盧閻王”,不敢與之爭鋒。

    《明史·盧象升傳》:象升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鬥,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升額,又一矢僕伕斃馬下,象升提刀戰益疾。賊駭走,相戒曰:“盧廉使遇即死,不可犯。”象升以是有能兵名。賊懼,南渡河。

    盧象升憑藉超人的武力,在烏林關、乜家溝、石泉壩、康寧坪、獅子山、太平河、竹木砭、箐口諸處,連戰皆捷,斬馘五千六百有奇,漢南寇幾盡。

    這是他的武功,他的安民水平也很高,沒有辜負他進士的名頭。

    《明史·盧象升傳》:因請益鄖主兵,減稅賦,繕城郭,貸鄰郡倉谷,募商採銅鑄錢,鄖得完輯。

    憑藉這些文治武功,盧象升得以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被崇禎皇帝賞賜了巡撫官銜,進兵部侍郎,加督山西、陝西軍務,賜尚方劍,便宜行事。

  • 3 # 糟糕的衛道士

    詩仙李白

    李白老先生的文學成就就不在這裡贅述了,先讀讀這首《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這荊軻比不了啊,拜服!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李白少年時代,頗受關隴文化風習的影響,因此,他自幼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甚至,他一生都不離劍的,堪稱是“文武不殊途”,兼備於李白一身了。據傳說李白李善舞龍泉劍。後來又以趙處士為師,劍技精進。 據說只在劍聖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天下第二?什麼概念?什麼是文武雙全不外如此了吧。我覺著李老爺子喝著酒,哼著自己寫的歌,一人一劍任俠於江湖,這是何等瀟灑、愜意。如果說李白是文化人中的武林高手應該是沒有異議了,就連金庸老先生在其同名小說《俠客行》中將這首詩構思成天下第一的武林秘籍。

    辛棄疾

    人中之傑,詞中之龍--辛棄疾。辛棄疾是山東人,想想孔夫子那九尺六寸的身高,我想辛棄疾作為武林高手的身體肯定是沒問題了。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在當,時,辛棄疾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這些也使辛棄疾有了一個武林高手的覺悟。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生動地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的形象,從而表現了辛棄疾的遠大抱負。這首傳頌至今,極其豪放的詞,除了體現出辛棄疾對南宋朝廷的腐敗無能的無奈,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熱,想到所有愛國志士報國無門的苦悶外,也昭示了一個資訊,辛棄疾領兵打過仗,並且弓馬嫻熟、武藝高強。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在其後方的漢族人民由於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其中有一隻聲勢浩大義軍,其領頭人名為耿京是一位農民出身的濟南人。其時,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書記?文官,這是耿京對辛棄疾這個文化人的定位。但是其後發生兩件事:

    其一:當時辛棄疾一塊兒來投奔義軍的還有一位叫義端的和尚。義端本身就是個守不了清規戒律的花和尚,因為受不了在義軍裡當差的苦頭,竟偷偷的盜走了經由辛棄疾保管的帥印,準備去金營裡邀功。義端本身也是一小股義軍的首領,是被辛棄疾說服一起投奔耿京帳下的,耿京盛怒之下,只得拿辛棄疾問罪。辛棄疾理屈詞窮,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難當,當場向耿京立下了軍令狀,追回帥印。當晚,辛棄疾帶了一小隊人馬埋伏在了去往金營必經的路上,果然,天快亮了的時候,義端真的騎馬來到,辛棄疾不由分說,一刀將義端砍下馬來。義端見是辛棄疾,嚇得魂飛魄散,當即跪地求饒說:“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頭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將來定有大造化。您饒了我的小命吧!”面對這樣貪生怕死的變節份子,嫉惡如仇的辛棄疾哪裡肯聽,不由分說,手起刀落,義端身首異處。

    其二:當金人內部矛盾爆發,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訊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

    手起刀落,身首異處;率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還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這、這特種部隊也難辦到啊!!!這兩件事說明辛棄疾不但是武林高手而且還是個狠人啊,這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能做到的?辛棄疾作為文化人中的武林高手當之無愧!

    祖逖

    出身於范陽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馬掾、驃騎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職,後率親黨避亂於江淮,被授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領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進封鎮西將軍。但因勢力強盛,受到東晉朝廷的忌憚。

    可能有人會質疑祖逖文化人的身份,我引幾條前人評述祖逖的話來解疑。

    魏元忠:夫有志之士,在富貴之與貧賤,皆思立於功名,冀傳芳於竹帛。故班超投筆而嘆,祖逖擊楫而誓,此皆有其才而申其用矣。

    陸九淵 :諸葛孔明抱膝長嘯,祖逖之聞雞起舞,雖其功業不能大酬其志,而人皆信其始志之不妄也。

    李昴英 :祖逖一司州主簿耳,以千人廩募眾鑄兵,而自河以南復為晉土,非天下之奇才,孰能辦此。

    就不多列舉了,與祖逖相比的誰?投筆從戎的班超、完美無缺的諸葛武侯,嗯,這般比較,祖逖大文化人的地位無疑。

    祖逖,說他是武林高手我也只想用一個人人皆知的成語來表述:”聞雞起舞“,一個擁有遠大理想的有志青年,天天早早起來練習劍術,直至成為威震胡虜的將軍,您說他是不是一個武林高手?

    其實,我華夏泱泱五千年,文武全才的英雄輩出,何止萬萬千千。列舉這三位先賢來來代表下文化人也有武林高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待常某打當年打他老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