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地區流傳著“永不留回,夏不蒸酒”的諺語,而“永不留回”也演化為諸多民間傳說。此事本是以訛傳訛,訛傳的主角是大明仁宗皇后張氏,因年幼居家時受到回族欺辱,所以富貴後請仁宗下旨將永城回民全部驅逐。此類傳說版本頗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此事與張皇后無關。筆者根據《永城文史知識》一書所載“永不留回”的民間傳說,比對正史,發現其中共有三大破綻:
一是“仁宗即位後,因夢至永城求娶張氏為後”。此事依據《明史》記載,實為無稽之談。洪武二十年,張氏被冊立為燕王世子妃,二十八年,得到朱元璋正式冊封。可知,張氏是仁宗皇帝位居燕王世子時的髮妻,與其同生共死,而非即帝位後徵入後宮的。二是“張氏父母早亡,受到嫂子的虐待。”據《明史·外戚傳》:張皇后父親張麒因女而貴,冊封兵馬副指揮使,兄弟張昶、張升二人,輔佐朱棣起兵,累積戰功,俱封侯伯。可知,父母早亡之說無法成立,至於受到嫂子或者鄰居虐待之說,張氏家族因女而貴,雞犬升天,受欺侮之事,本無證據,更是難以令人信服。三是“張皇后求仁宗驅逐永城回民”。明代皇后多出身貧寒,多知曉民間疾苦,張皇后尤甚。據《明史·后妃傳》張皇后歷經仁宗、宣宗、英宗三朝,恪守婦道,家教嚴謹,時時言傳身教,體恤民情,是歷史上出名的賢后;另外,早年冊封世子妃,精通國政,周旋於成祖朱棣對仁宗的猜疑之中,遊刃有餘,如此聰明賢能之人,不可能做出睚眥必報,驅殺回民的殘忍之事;再者仁宗即位之前,庸碌無能,在位時間不足十個月,沉迷酒色,故而博得一個“仁”的諡號,如此之人,也不可能下達驅殺回民的旨意來。
此外,從考據學角度來說,有三點值得注意:一是筆者遍查明代野史筆記,如《萬曆野獲編》卷三宮闈中“母后在位久”條,存有張皇后賢明的記載,並未涉及永城回民的相關史實。二是若“永不留回”確有其事,據時間推算,自明初至清中期已有三百多年,驅逐回民的政策若明代堅決執行,至清代也應當有所鬆動,回民遷徙頻繁,清代時期遷入永城也不為怪,但時至今天,永城留居的回民仍是屈指可數。三是如此重大的地方變故,永城縣誌中必有詳細記載。而《永城縣誌》自明代嘉靖,清代康熙、光緒以來三次修纂,並未留有相關記載;若考慮明代時出於“為尊者諱”的目的,或不予記載、或語焉不詳,但如此重大事件在清代縣誌修訂時定當有所涉獵。而清代康熙及光緒年間所修纂的《永城縣誌》中並無相關記載,故而筆者大膽推斷,“永不留回”之事與張皇后並無關係,而是與清代永城捻軍起義有關,其原因有二:
一是清代執行的剿回株連屠殺政策。清朝為鎮壓回民起義,對起義回民一律實行株連屠殺政策,有時連作為內應的回民也無法倖免於難。如“道光二十六年五月,道光帝以賀長齡去年殺死永昌內應回民過多為由,下部議處”一事[①],可以管窺。清朝捻軍起義軍黑旗軍首領蘇天福(?-1863),商丘永城人,回族。1853年,他結捻聚義,佔據永城;1854年,與安徽亳州的張樂行共同舉事,控制了淮北地區廣大鄉鎮;1855年,被推為五大旗頭領之一,任黑旗總目,稱“順天王”;1857年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被封為“立天候”;1863年,率部同清軍僧格林沁部決戰失敗,被殺害於亳州義門集周家營。清代捻軍分設黃白紅藍黑五色總旗,總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都以宗族、親戚、鄉里關係,而蘇天福本身以回民身份參加捻軍,所部黑旗軍中更有不少回民參加。咸豐六年,蘇天福在雉河集被擒,[②]永城民眾中與捻軍回民有所牽連者或被屠殺、或被驅逐。
二是永城境內回民居住情況的變化。證據之一:蘇天福及其黑旗軍中回民大部分出身於永城境內,這裡也從側面旁證了,“永不留回”事件與張皇后有關的荒謬性。證據之二:永城縣境內自清代末、民國至建國以來,回民基本絕跡,時至今日,永城境內回民不足10人,多因行政區劃變動從夏邑劃入。證據之三:光緒年間修訂的《永城縣誌》中,對咸豐年間清軍剿滅捻軍的具體史實並無記載,剿滅捻軍是“同光中興”時期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永城是捻軍活動的主要區域之一,亳州更是張樂行的大本營,蘇天福是八大旗主之一,作為反面角色,至少在縣誌上有所體現;但縣誌卻如此忽略,實不應該。考慮到光緒年間修縣誌時間與咸豐年間接近,本朝修史避諱的因素,加之回民居住情況變化,可以推斷“永不留回”定然與清代剿滅捻軍有關。
綜上所述,“永不留回”與明仁宗皇后張氏定然無關,而與清代剿滅捻軍之事有關,至於為何此事以訛傳訛為張皇后“求旨滅回”,則陷入茫茫史海泥淖之中,無從考據。今日考證其出處訛誤,一是為張皇后百年賢名正名,二是求證“永不留回”一事史實,更正其以訛傳訛之誤,亦有洗刷永城人民推行民族歧視政策汙名的意圖,其中多有不足之處,與諸位同仁共同品鑑,望不吝賜教。
商丘地區流傳著“永不留回,夏不蒸酒”的諺語,而“永不留回”也演化為諸多民間傳說。此事本是以訛傳訛,訛傳的主角是大明仁宗皇后張氏,因年幼居家時受到回族欺辱,所以富貴後請仁宗下旨將永城回民全部驅逐。此類傳說版本頗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此事與張皇后無關。筆者根據《永城文史知識》一書所載“永不留回”的民間傳說,比對正史,發現其中共有三大破綻:
一是“仁宗即位後,因夢至永城求娶張氏為後”。此事依據《明史》記載,實為無稽之談。洪武二十年,張氏被冊立為燕王世子妃,二十八年,得到朱元璋正式冊封。可知,張氏是仁宗皇帝位居燕王世子時的髮妻,與其同生共死,而非即帝位後徵入後宮的。二是“張氏父母早亡,受到嫂子的虐待。”據《明史·外戚傳》:張皇后父親張麒因女而貴,冊封兵馬副指揮使,兄弟張昶、張升二人,輔佐朱棣起兵,累積戰功,俱封侯伯。可知,父母早亡之說無法成立,至於受到嫂子或者鄰居虐待之說,張氏家族因女而貴,雞犬升天,受欺侮之事,本無證據,更是難以令人信服。三是“張皇后求仁宗驅逐永城回民”。明代皇后多出身貧寒,多知曉民間疾苦,張皇后尤甚。據《明史·后妃傳》張皇后歷經仁宗、宣宗、英宗三朝,恪守婦道,家教嚴謹,時時言傳身教,體恤民情,是歷史上出名的賢后;另外,早年冊封世子妃,精通國政,周旋於成祖朱棣對仁宗的猜疑之中,遊刃有餘,如此聰明賢能之人,不可能做出睚眥必報,驅殺回民的殘忍之事;再者仁宗即位之前,庸碌無能,在位時間不足十個月,沉迷酒色,故而博得一個“仁”的諡號,如此之人,也不可能下達驅殺回民的旨意來。
此外,從考據學角度來說,有三點值得注意:一是筆者遍查明代野史筆記,如《萬曆野獲編》卷三宮闈中“母后在位久”條,存有張皇后賢明的記載,並未涉及永城回民的相關史實。二是若“永不留回”確有其事,據時間推算,自明初至清中期已有三百多年,驅逐回民的政策若明代堅決執行,至清代也應當有所鬆動,回民遷徙頻繁,清代時期遷入永城也不為怪,但時至今天,永城留居的回民仍是屈指可數。三是如此重大的地方變故,永城縣誌中必有詳細記載。而《永城縣誌》自明代嘉靖,清代康熙、光緒以來三次修纂,並未留有相關記載;若考慮明代時出於“為尊者諱”的目的,或不予記載、或語焉不詳,但如此重大事件在清代縣誌修訂時定當有所涉獵。而清代康熙及光緒年間所修纂的《永城縣誌》中並無相關記載,故而筆者大膽推斷,“永不留回”之事與張皇后並無關係,而是與清代永城捻軍起義有關,其原因有二:
一是清代執行的剿回株連屠殺政策。清朝為鎮壓回民起義,對起義回民一律實行株連屠殺政策,有時連作為內應的回民也無法倖免於難。如“道光二十六年五月,道光帝以賀長齡去年殺死永昌內應回民過多為由,下部議處”一事[①],可以管窺。清朝捻軍起義軍黑旗軍首領蘇天福(?-1863),商丘永城人,回族。1853年,他結捻聚義,佔據永城;1854年,與安徽亳州的張樂行共同舉事,控制了淮北地區廣大鄉鎮;1855年,被推為五大旗頭領之一,任黑旗總目,稱“順天王”;1857年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被封為“立天候”;1863年,率部同清軍僧格林沁部決戰失敗,被殺害於亳州義門集周家營。清代捻軍分設黃白紅藍黑五色總旗,總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都以宗族、親戚、鄉里關係,而蘇天福本身以回民身份參加捻軍,所部黑旗軍中更有不少回民參加。咸豐六年,蘇天福在雉河集被擒,[②]永城民眾中與捻軍回民有所牽連者或被屠殺、或被驅逐。
二是永城境內回民居住情況的變化。證據之一:蘇天福及其黑旗軍中回民大部分出身於永城境內,這裡也從側面旁證了,“永不留回”事件與張皇后有關的荒謬性。證據之二:永城縣境內自清代末、民國至建國以來,回民基本絕跡,時至今日,永城境內回民不足10人,多因行政區劃變動從夏邑劃入。證據之三:光緒年間修訂的《永城縣誌》中,對咸豐年間清軍剿滅捻軍的具體史實並無記載,剿滅捻軍是“同光中興”時期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永城是捻軍活動的主要區域之一,亳州更是張樂行的大本營,蘇天福是八大旗主之一,作為反面角色,至少在縣誌上有所體現;但縣誌卻如此忽略,實不應該。考慮到光緒年間修縣誌時間與咸豐年間接近,本朝修史避諱的因素,加之回民居住情況變化,可以推斷“永不留回”定然與清代剿滅捻軍有關。
綜上所述,“永不留回”與明仁宗皇后張氏定然無關,而與清代剿滅捻軍之事有關,至於為何此事以訛傳訛為張皇后“求旨滅回”,則陷入茫茫史海泥淖之中,無從考據。今日考證其出處訛誤,一是為張皇后百年賢名正名,二是求證“永不留回”一事史實,更正其以訛傳訛之誤,亦有洗刷永城人民推行民族歧視政策汙名的意圖,其中多有不足之處,與諸位同仁共同品鑑,望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