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azhu2

    由於特殊生態環境和極強的自然選擇,使犛牛形成了不同於其他畜種的生物學特性,對適應高寒草地有一整套獨特的體質形態結構和生理機制。

    (1)犛牛適應高山草原少氧環境的生物學特性

    犛牛生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暖季可上升到5000米以上。這些地區空氣中含氧量只及海平面的1/3~1/2。犛牛之所以能夠適應於空氣稀薄、大氣壓低的缺氧環境,是由它的生理特點決定的。犛牛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在高山草原生態環境條件的影響下,形成了一系列適應特性,在軀體結構上相應發生某些變化,主要表現在氣管、胸腔的結構及呼吸、脈搏、血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指標上。犛牛的氣管較普通牛短而粗大,由50~53個軟骨環組成,長44~51釐米,較普通牛短14~21釐米。斷面呈半月形,口徑為13~14.5釐米。氣管軟骨環兩端間的距離大,且軟骨環兩端間的肌肉長而發達。使其能適應頻速呼吸,在高原少氧環境下較普通牛單位時間增加了氣體交換量,以獲得更多的氧。犛牛胸腔比普通牛大而發達。心臟發達,脈搏血輸出量大,血液迴圈快,能滿足機體在寒冷條件下對熱量的需要。肺活量大,由於呼吸頻率的增加,相應增加了氧氣含量,能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犛牛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白細胞的含量高,能使血液中結合較多的氧氣,增加血液中氧的容量,加快氧的運輸,補償其維持生理活動和生產過程對氧的需求。犛牛具有呼吸、脈搏快,血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高的生理特點,使它在少氧環境中,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形成代償性機能,因而能適合海拔高、氣壓低和氧氣少的高寒地區。

    (2)犛牛適應高山草原寒冷氣候環境的生物學特性

    高山草原上,氣候寒冷、潮溼,年平均氣溫0℃左右,溫度變化劇烈。犛牛在-30~-40℃仍可照常生活,產區冷季漫長,半年冰凍雪封,有些地區甚至全年無絕對無霜期,犛牛仍能適應。犛牛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表現在散熱機能不發達。因而犛牛是一個極不耐熱的畜種,相反犛牛對低溫環境具有適應性。犛牛的面板比較厚,真皮層及下面的脂肪層發育較好,容易沉積皮下脂肪,脂肪層是熱的不良導體,能防止體熱過度地散發,形成機體的貯能保溫層。犛牛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為了適應高寒地區惡劣的氣候條件,形成了外形緊湊、垂皮小、外周附件和體表皺褶少的體態,因此散熱量小。在犛牛同寒冷氣候條件相互作用的漫長過程中,儲存了有利於耐寒的被毛變異。犛牛全身著生長而密的粗毛,長而粗的被毛有良好的保溫效能。進入冷季後,粗毛間密生絨毛,使軀體免受風雪嚴寒凍害。犛牛被毛是由不同毛纖維型別組成的混型被毛,較單一纖維型別被毛增加了絕熱層次和厚度,具有很高的保溫效能。同時,肩部、胸腹下部和大腿部還密生長毛,便於保溫。另外,犛牛汗腺發育差,可減少體表的蒸發散熱,降低因嚴寒而對熱能和營養物質的消耗。犛牛怕熱,遇到氣溫升高,天氣悶熱時,則表現煩躁不安,停止採食,向山頂或山口轉移,以求涼爽,躲避蚊蠅襲擾。因此,犛牛對低溫環境具有驚人的適應性和很大的可塑性。

    (3)犛牛適應高山草原矮草採食的生物學特性

    犛牛對高山草原矮草的採食有良好的適應特性,主要表現在犛牛鼻鏡小、嘴唇薄而靈活、口裂亦較小。舌稍短,而舌端寬而鈍圓有力,舌面的絲狀乳頭髮達而角質化。牙齒齒質硬而耐磨。犛牛既能卷食高草,也能用牙齒啃食3~5釐米高的矮草,冬春季還能用舌舔食被踏碎或被風吹、鼠咬斷的浮草。這樣多種採食方式的結合,才能充分利用不同草層的牧草,儘可能多采食。高山草原的冬春季,牧草往往被積雪覆蓋。在飢餓的情況下,犛牛可以用蹄子刨開10~20釐米厚的積雪,也可以用顏面撞開堆積的厚雪啃食枯萎矮草。夏秋可用舌卷食高草,採食能力極強,且行動敏捷。善於走高山險路、陡坡及沼澤地,也能鑽入荊棘灌木叢中採食。夏季遇到天氣驟變,雨、雪、冰雹交加時仍照常採食。由於犛牛瘤胃蠕動頻率較恆定,幾乎不受採食與否和飢飽的影響,因而能終年放牧。犛牛的牧食過程,隨年齡、性別、個體等有一定差異。一般成年母牛、公牛、馱牛能勤奮採食,較青年牛遊走少。年齡大的牛牧食週期長,這是由於年齡大、體大、消化道容量大,但採食速度較慢,只有多采食,減少遊走,才能飽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新生,大概身材7分顏值7分。想問怎麼能追到一個同校的各方面都挺優秀的大二學長呢,有具體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