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03467940069

    為人處世有時太過精明往往適得其反,生活中有時候就是要做一個糊塗的人,俗話說:“不聾不瞎,難當家”,其實“難得糊塗”,愚人不愚。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於1693年11月22日,卒於1765年1年22日,享年73歲。他一生當中,為人處事,不為名利,不計得失,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他的詩、書、畫技藝精湛,堪稱三絕。尤以畫竹彰顯了他“清為官,勤為民”的高風亮節。他曾經寫過兩條著名的字幅,即“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這兩條字幅蘊含了深刻的哲理,不計得失,求於心安,是他一生中為人處事的準則。也是老先生養生方面的獨到之處。老人家的一生有五大糊塗:一是糊糊塗塗吃飯 。 鄭板橋為官清廉,心繫民生。乾隆十二年,鄭板橋由於開倉濟民的善舉被告發於朝廷,被撤職罷官。離開濰縣時,他僱了三頭小毛驢,一頭馱著簡單的行李,一頭馱著兩夾板書和一個樂器,另一頭由一名隨從騎著在前面引路。老百姓哭著挽留他,他畫了竹和菊與他們道別,並題詩一首:“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回到家裡,他在自家的廚房寫了一副對聯,內容是“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這副對聯雖直直白白14個字,但卻說出了兩層意思。一是反映了鄭板橋清貧的家境,二也揭示了他對飲食的注重。他吃的是青菜蘿蔔糙米飯,喝的是天然水浸泡的菊花茶,用的是中國傳統的瓦壺。鄭板橋這種粗茶淡飯,不講究,也不挑食,糊糊塗塗吃飯,從而糊糊塗塗地活到了古來稀的年齡。古代醫家和養生學家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清淡和素食對健康長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新鮮蔬菜、乾果、漿果等食物的生物活性極高,是延年益壽的可取食品。尤其是老年人,更應該注意控制肉食,多食一些富有營養的清淡食品,如豆油、菜油、青菜、水果、粗糧、豆類、海洋植物等,並能保持大便通暢,健脾益胃。二是糊糊塗塗性情。 60歲時,鄭板橋為自己寫了一副壽聯:“當今之人,啥叫康寧?袋中有點餘錢,壇中有點剩酒,鍋中有點餘糧,取幾頁陳舊紙張,狂放的吟詩高歌,高興時就像個頑童。如此這樣,就是活過六十還嫌不夠;要想長壽,就得早睡早起,耳無俗生,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平日裡育花養柳隨意穿插,一日情閒勝似兩日,這樣下來,不愁活不過一百歲。”這首詩說出了鄭板橋糊糊塗塗的性格給他帶來樂觀、豁達、求實的態度,使他的心理始終保持著平和、喜悅,充滿著美好寬慰的狀態,這是他長壽的靈丹妙藥。三是糊糊塗塗對事。 鄭板橋雖然一生坎坷,但為人處事,不為名利,不計得失,言行一致,忠實誠信。他在“難得糊塗”字幅上面有一段文字,內容是:“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其實他所說的“糊塗”是指心理上的一種自我修養,勸誡人們胸懷開闊,寬以待人。這種超凡脫俗的心理狀態正是鄭板橋長壽的秘訣。鄭板橋的名言“難得糊塗”,實際上是一種大修煉,大造化,這和古人說的“大智若愚”的思想一致。四是糊糊塗塗吃虧。 鄭板橋另一條養生字幅是“吃虧是福”。這條字幅包含了深刻哲理,與“難得糊塗”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不計得失但求心安,是鄭板橋吃虧是福的核心思想和為人處事的準則。五是糊糊塗塗作書畫。 鄭板橋的書法灑脫豪放,自成一格,他練書法入了迷,以致於白天練,晚上練,連做夢都在練。一天夜裡,他竟在夢中用手指在夫人背上划起來,夫人被驚醒,責備他:“你有你體,我有我體,你為何不用自體用我體?”鄭板橋猛醒,悟出“自體”二字。從此,鄭板橋自創一體,別具一格。鄭板橋的糊塗可真是大智若愚,大能無量。由此可以看出,“糊塗”是一種意念,一種境界,一種超凡脫俗的心理狀態。“糊塗”用在養神上,乍一看不雅,細品起來含意深遠。“糊塗”養神是一種比喻,一種象徵,指在平時行為規範中,有意識不參與意義不大或價值不高的事情,不無原則的爭執和較真,不計較雞毛蒜皮,讓腦筋和心情松馳下來。“難得糊塗”與“吃虧是福”是養生的大智慧,是長壽者的養生秘訣。鄭板橋的處事原則值得我們借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如何把喜歡的女孩追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