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墨樵
-
2 # 梅里一了
謝邀,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的由來,可能與古人觀象授時有關。先從字形上理解,端是個形聲兼會意字,立傍表示直立,耑既表聲又兼表意,象一個圓拱上站著一長髮飄逸的長者。我們看過站在大圓球上雜耍的表演,小演員在轉動的球上,保持平衡的那個點,就稱為中點或端點,它是各種力量交叉平衡的中點,所以找到了端點,演員就不會從球上掉下來。午,從字形上看,象立在地上的表柱。而午時為一天之中,所以稱為中午,這時太陽幾乎垂直照射地面,表柱上的日影最短。這一點開車的夏天最有體會,一早到大樓找一個陰涼處停下來,中午陰影沒了,車曬到爆,那大樓就相當表柱,你如果仔細觀測它一年四季的陰影變化,也可觀象授時了。午的讀音為五,而且兩者有著不解的淵源。五是一個神秘的數字,河圖洛書括其中,在1一9個數中也居其中,個人認為這是最早創造的漢字之一,因為在早期的文化遺址中,沒有文字,只有刻劃符號,五就是常見的一種符號,上下兩橫, 中間一個乂,兩橫代表天和地,乂代表天地相交。五就是天地之中的那個交叉的中點。在一天之中有早晚,一年之中有二至。農曆五月,一般為夏至所在的那個月,對於北半球的華人來說,夏至是陽氣最盛的端點。這天白晝早長,黑夜最短。端午節定在五月初五,也許表示對於觀測這個一年之端點的重視,觀象授時的時代,天文史官要提前三天向天子預報節令,而夏至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令,所謂大哉乾元也。所以進入五月,天文官就要密切觀察,從端一到端五連續五天的嚴密觀測作出夏至(乾)的準確時間判定,這個搞準了,一年的時令就不會錯亂。現在有精密的曰歷,手機一查,知道再過三天就是夏至,在三代時期,只有真專家大學問才能推算,屬於祖傳秘法。
-
3 # 一老沈一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一直說法不一。
一種說,是從夏商周時的夏至節演變而來的。還有一種說,是源自古越人的龍圖騰祭俗。逐漸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為了紀念投江自沉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
個人覺得,第一種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端午節亦稱“端五節”、“端陽節”或“蒲節”。據記載,很早就流傳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居住的地區——不止限於屈原生活的“楚地”;而且,過端午節,各地分別有插艾蒲、吃粽子、飲雄黃酒和在小孩子衣襟上系香袋——以期禳災驅蟲及南方水鄉龍舟竟渡等活動。這應該與季節有關,也與風俗有關——正如唐代徐堅所著類書《初學記.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關於端午節來源的第二第三種說法,也一定不是“空穴來風”,只是比起第一種稍晚,後來與第一種逐漸融合在一起了。為什麼叫“端午節”呢?“端”,有開頭的含義。因此,古時正月亦稱“端月”。具體到每個月,第一天都可稱某月“端一”。元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說,“京師市俚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日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五”、“午”二字古時通用。
“端午節”,是中華多個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所以,自古以來,文人墨客詠“端午”的詩詞歌賦很多。
比如——
宋代文天祥的《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詩裡說,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你贈給了我一枝艾草。逝者已見不到,新的知己也在萬里之外。以往丹心報國的人,現已然白髮蒼蒼。我盼望從屈原那裡得到力量,儘管三湘距此有萬里之遙。
真的是無比悲壯。
看來至少在宋代,端午節已經和紀念屈原緊密相關了。還比如——
杜甫的《端午日賜衣》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他這詩是說,端午佳節,皇上賜我名貴的宮衣,恩寵有加。這香羅衣由細葛紡成,柔軟得隨風飄逸,潔白的宛如新雪。來自皇天的雨露滋潤,雖臨酷暑,穿上它清涼也無比。宮衣的長短均合心意,終生一世承載皇上的聖情。
讀“詩聖”此詩,竟然有反胃的感覺,總覺比“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那位的孤傲有骨氣差得遠。
再比如——
宋代陸游的《乙卯重五詩》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他的詩裡說,端午節到了,石榴花忽然開滿山村。要吃兩隻角的粽子,高冠頂插上艾蒿。都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忙完這些,已見太陽西斜。家人早把酒菜備好,趕快高興地喝起來。樸實自然,生活氣息濃厚,令人怡然。
蘇軾和納蘭性德都有很好的端午詞,不列舉了。
-
4 # 在下翩竹
端午節的由來最初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肯定比紀念屈原要早。一般來說,有“登高”、“避疫”、“迎汛”等多種說法,但基本都與古代辟邪觀念有關。
農曆五月起中國大部分地區氣候變得炎熱,各種瘟疫毒蟲開始滋生,古人不懂得這方面的博物科學,但從物候觀念中總結出一套節令習俗,即把農曆五月初五“重五”日視為“中天之日”,地表陽氣最盛而將陰氣逼出,故天氣始熱而百毒俱出。為了躲避這一天旺盛的陰氣、毒蟲、瘟疫,故有一系列端午節辟邪的風俗。
古人有夏季登高可避暑辟邪的傳統。《荊楚歲時記》有:“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一說,是以端午又有“端陽”之名;《大戴禮》中又有端午日沐浴蘭湯(用蘭草等香草中藥泡水)可驅疫辟邪的記錄。
端午節掛纏絲線用以辟邪的傳統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春秋公羊傳註疏》中就有“朱絲營之,助陽抑陰”的說法;到了宋代,朱絲辟邪信仰演化成了繩索、五色絲類不同品種,宋高承《事物紀原》一書中引《續漢書》有“漢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即為門戶飾,以止惡氣,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遺事也…又以彩絲結紐而成者,為百索紐,以作服者名五絲雲”。大概算是中國盤扣工藝最初的記錄之一。
除了掛纏絲線辟邪的傳統民俗以外,宋元時的端午節亦有划龍舟、吃粽子的習慣——元代畫家王振鵬繪有《龍舟奪標圖卷》;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有端午以粽子、五色水團、茶酒等成宴的記錄。
除了以上這些常見民俗外,《東京夢華錄》、《歲時雜記》中還記載有一些北宋時期特有的端午習俗:如端午果子——即用菖蒲、紫蘇、木瓜、生薑、杏子、梅、李等切絲作茸,入鹽曝幹,或用蜜糖醃漬,放入梅皮中,盛於梅紅匣子中即成。又有以桃、柳、葵花、蒲葉、艾草為門飾,以闢五毒。
-
5 # 朱八戒CC
端午節起源於南方百越圖騰祭祀,“端”是夏令季節的開始,五月初五的五與“午”同音,而這一天又是惡月惡日。能避邪招福,驅趕蒼蠅,所以這一本來是祭祀活動就形成了端午節。
端午節真正的來歷,還是愛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抱石投汩羅江。當地沿江兩岸的百姓,紛紛划著龍舟尋找他的屍體,又向江中投入大米和大豆之類食物喂漁,以避免魚吃著屈原的屍體。人們為紀念屈原的威武不屈,高風亮節,於每年的這一天舉行各種紀念活動,這就成為了中國最有文化內蘊,最為傳統的節日。至於有個別地區以紀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提作為端午節,我認為沒有歷史依據。
端午節的習俗因地域不同有著很大的差異,龍舟在屈原之前就有,只是因屈原形成了賽龍舟而成為習俗。不過這種活動在民間現在很少,已經被列為重要的體育賽事。吃粽子基本上是共同的習俗,但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現在隨時想吃就吃,不再是原來那個年代只有端午節才能吃上。
端午節的門前和窗戶掛艾,屋內掛香包,在大多數地區都有這種習俗。艾號稱百草之王,在端午節前後的幾天所散發出的藥香味,的確是能夠驅蟲滅蚊,並向屋內散發香味而靜化空氣。香包掛在屋內則能讓整個夏季沒有蒼蠅蚊子,具有空氣清靜劑的作用。
端午節的中午喝雄黃酒,讓人解除疲勞,並在這一年內身上不長痱子不生瘡,也沒有其他的面板病,身體硬朗壯如牛。節日的前後,每天晚上洗上艾水澡,有著與喝雄黃酒一樣的效果,所以端午節也稱為沐蘭節,還有人稱為養生節。
端午節是春夏交替季節,既有著春天的百花鮮豔,也有著夏天的生機勃勃,外出旅遊健身正當時。許多青年男女結伴而行,也成就了很多男歡女愛幸福美滿的婚姻。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節日的習俗也在與時俱進。然而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節日的萬家團圓,家和萬事興。
-
6 # 樹德漢碩
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日,就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或端陽節。
端是開始之意,與初的意思同。因五午諧音,依干支曆紀月,陰曆五月建午,故五月又是午月,五是午了,就有五月初五是重午了,又是端午了。午時又是陽辰,奇數為陽,五是陽中,故也可說成端陽了。
據傳偉大的愛國詩人是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在湘汨羅江搶石投水自沉的,人們為紀念他,而漸漸形成民俗形成節日。賽龍舟,包粽子,賽龍舟本意是象證打撈屈原遺體的情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競渡的群眾活動。包粽子,將粽子投入江中其本意是餵魚祭河神,使魚不去吃屈原的屍體,目的在保護屈原愛屈原。後來包粽子僅是起紀念作用,都是自己食用了。
在南方,五月已進入熱盛多雨季節,各種病菌病毒滋生漫延,人們為防病治病,會在五月初一或五月五,習慣性的喜歡在大門前掛菖蒲,白艾,飲雄黃酒,以求祛邪防病除病,這也漸漸的形成習俗,習慣了。今天就是五月初一,我這是的許多人都去找或買菖蒲白艾去了。
-
7 # WILLSON39
至於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或者是南韓、越南等國紀念他們的祖人等,應該是後來附會上去,並逐步完善成習的。
端午節,又稱端五節、或端陽節等,是初午、初五或初陽,正午、正陽的意思中國至少在夏朝以後,建立了以月亮的盈虧來計日、月、年的陰曆,此後發現這樣的計年與週年的氣候差異較大,因而發明以天干地支計年的農曆。其中,子醜寅卯辰巳午月,陽氣由初生達到了最大,然後開始轉陰,時節由冬至轉入夏至。其中午月猶如一日之正午,是陽氣最旺盛的時日。端午,原為午月初午,後為五月初五,端字,有開端、端正之意,是初午、初五或初陽,正午、正陽之意,意味著陽氣由艮大卦進入乾大卦之象,氣候進入最熱之期。
端午節應該起源於“農曆”地支的午月的第一個午日,後定於“陰曆”的五月初五,目的是在天地陽氣最盛之日增強身體陽氣,以驅邪避疫、祈福納祥、保障安康端午節,在中國至少經歷了2500年以上(自伍子胥算,南韓1500年前傳自中國)。據有關考證,端午節原來日期為農曆的午月的第一個(初個)午日,故為“端午節”。但農曆的日月除了專職的人員有記錄外,普通人難以確定,而陰曆的五月初五卻是很容易確定和統一的,於是自漢朝以後,端午節確定為五月初五日。
自端午節以後,陽氣漸旺,氣候炎熱,各種蚊蟲出沒更是頻繁,人們很容易被叮咬,同時容易發病(實則還因為各種病菌滋生更盛)。於是古人按照“天人合一”、“天人相應”、“道法自然”之原理,利用天地陽氣最旺盛之期,透過利用藥食、祭祀和祈求先祖和圖騰之神靈(如龍)護佑的方式,以獲得身體的安康,於是漸漸形成了端午節。
此後,吳越、荊楚等地民眾為紀念為國為民、在同期遇難的伍子胥、屈原,請求他們在天之靈繼續護佑人民安康,於是漸漸演化成了現在的端午節活動。
儘管各地端午節活動的習俗各不相同,但都是圍繞著驅邪避疫、祭祀圖騰、祈福納祥等開展的1. 驅邪避疫類:點艾條、燻蒼朮、掛艾草、掛菖蒲、掛黃葛藤、撒硫磺、正午浴、沐蘭芷、系毒蒜、佩香囊、曬百日姜、採藥製茶、喝雄黃酒、喝菖蒲酒、吃五黃(黃魚/黃鱔、黃蛋、黃豆、黃瓜、黃花菜等)、吃五毒餅、吃艾草糕(或艾餈)、搞衛生、清垃圾、驅蚊蟲,等等。
2. 祭祀圖騰類:划龍舟、遊旱龍、放紙龍、劃喜船、放紙鳶、九獅拜象、搶青、吃粽子、品花宴,祭祀伏羲、盤瓠、伍子胥、屈原、曹娥,等等。
3. 祈福納祥類:畫額、盪鞦韆、贈香扇、系百索子、佩長命縷、佩豆娘、貼五毒圖、拴五色線、打午時水、浸龍舟水、掛鐘馗像,等等。
端午節在中國於2008年定為法定節日,2009年10月由湖北代表中國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南韓2005年申報成功)。
-
8 # 勝哥挖歷史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由驅毒避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遊藝、保健等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龍舟競渡、除五毒等。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9 # 太嗯了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日、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端午節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傳統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江浙地區吳越部族的龍圖騰祭祀,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
10 # 張道染
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起源
一般大眾所接受的說法是: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據此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端午考》)。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迎濤神祭圖騰說。相傳在古代的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帶)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裡或者裝在竹子裡,投到江裡面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地就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習俗
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在家門前懸鐘馗像、掛艾蒿和艾草(艾葉菖蒲)、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家人給孩子手腕纏繞五彩絲線,傳說可以續命,祈盼兒女長命多福。
懸鐘馗像: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鍾馗捉鬼,用以鎮宅驅邪。
掛艾葉菖蒲: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以僻邪驅瘴。
賽龍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以紀念屈原。
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端午節都舉行龍舟競賽。
吃粽子:在荊楚地區,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現在全國各地粽子不論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鹽豆粽、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等。
飲雄黃酒:在長江流域地區盛行。
遊百病:在貴州地區盛行。
佩香囊:小孩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
寫符唸咒: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窗上,或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這一傳統民俗現已基本絕跡。
立蛋:如在正午時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來年會有好運道。
意義
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紀念伍子胥的忌辰(因吳王夫差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敬仰其詩其人,在五月初五詩人節與屈原合併舉行紀念)。
傳播
日本:男人游泳,女人洗頭;由於不再採用農曆,日本的端午節固定於每年陽曆5月5日,同時這一天也是日本的男孩節和兒童日,是法定的公眾假期。這一天日本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掛鯉魚旗,這是中國端午節沒有的習慣。
南韓:男人摔跤,女人洗頭。南韓的端午祭祀活動從農曆四月初五開始,五月初七為止,是薩滿教祭祀的一種形式,同中國的端午龍舟、粽子等習俗有很大不同。
-
11 # 鄧麗霞
端午將至,一起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呢?
-
12 # 煙雨酒樓
端午節,現在是中國法定節假日。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有很多稱呼,比如“龍舟節”、“五月節”、“端陽節”、“浴蘭節”等。
《荊楚歲時記》有解釋,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其第一個中午的太陽正是登高好天氣,這一天往往不會下雨,所以被稱作“端陽節”。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流傳與中國以及受中國古代影響的屬國地界,比如現如今的南韓,受漢文化影響的很多地方都有端午節的習俗傳統。
最初端午節是古代百越部族地區,一些崇拜龍圖騰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時原定的特定日子。
大約在春秋戰國之前,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賽龍舟祭祀圖騰就一直是其部落習俗。直到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在這一天,傷心絕望之下跳下汨羅江,這一幕恰巧被百姓看到。百姓自發組織,打撈屈原。並往江中投放飯糰,吸引魚蝦去吃,以期魚蝦不要吃屈原身體。
後來,貴族統治者為了樹立屈原忠君愛國的思想榜樣,便將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因為屈原很得民心,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這個節日便流傳下來。
2008年,端午節被國家定為法定節假日,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同是漢族四大傳統風俗節日。
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成為主要的節日活動,但中國太大了,有些地方還有一些特別的活動,比如古人五月採摘蘭草湯沐浴,現在有些地方還保留著。
-
13 # 梧桐萃
我認為中國傳統節日,都跟陰陽二氣互動有關,彼消我長,一節一氣,月盈月虧。天道忌園,陽氣是冬月生,旺在五月,五月月令午,午為正陽,遇初五(午),午字重疊,故為端午,可就在今天陰氣生,人們過端午節,實際上是慶祝陰氣生的喜氣,從生開始不斷壯大,到了九月九重陽節時陽逄九必變,從而陽氣死,陰氣旺。 端午陰氣生,蟲、病、毒隨之壯大,從五月訊息卦天風姤可知,病毒邪氣無法預約的,門上掛程艾而在艾放雄黃酒浸過的一小塊豬肉,這防邪妖進門。還有媳婦兒回孃家送粽子,也陰生我′有關。這是我的理解,請朋友劈正劈正!
-
14 # 財寶金鼠
端午節(別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民間有"扒龍船"、“吃粽子”、"放紙鳶”、“掛艾草菖蒲”等習俗。
-
15 # 浙浦G
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粽子包好投進汨羅江餵魚,來確保屈大夫的屍首完整。
後來演變出划龍舟、插艾葉、登高等習俗,其實都是春夏之交,蚊蟲增加後人們對生活的熱情體現。
也許未來還會衍生出其他習俗,生活是最好的老師,順之則昌。
-
16 # wu5556991229329
端午節。又名午日、重午、地臘、中天等,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有記念屈原抱石投江身死的,有記念伍子胥被夫差在五月初五殺害後投入大江的,也有說是曹娥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曹娥在五月初五也投江。
回覆列表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想必各位都已知道,在此不再叨叨,只是把老漢家鄉(膠東半島)的習俗與各位分享一下。
端午節這天的早晨,人們要早起去野外‘拉露水",順便採割一些艾蒿,回家後揀那些粗壯結實的插在門楣上兩旁,據說可以防蟲避邪。其中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明末年間,反賊張獻忠年少家貧,又好吃懶作,不事稼穡不務正業,最後討飯流浪到此地,遭人白眼,飢寒交迫,最後餓暈倒在一教書先生門前,被這家人施以粥飯救活。老先生見張獻忠雖然貧困潦倒,倒也是儀表堂堂氣度不凡,故留置家中數日,予以調養將息,並以詩禮道德教化之。那張獻忠感激不盡,立下宏願,一旦發達得志,定以湧泉相報。
多年之後,這傢伙果然成為亂世梟雄。兵強馬壯坐擁一方,成為明末一支與闖王李自成齊驅並駕的起義軍。據傳,有一年他帶領隊伍打到山東半島,特地到當初救他的教書先家酬謝報恩,並對老先說:“當年在下落魄倒楣,處處遭人白眼,只有先生救我教我。此次我要在端午節那天血洗此地,以報仇雪恥。”並讓老生生端午早晨在門楣上插艾蒿,以便手下屠村時以為識別,免遭塗炭。那老先生本是知書識理,德高望重的厚道善良之人,怎忍鄉鄰遭難?於是苦口婆心勸誡求情,怎奈此賊胸襟狹隘,小肚雞腸,油鹽不進,固執堅持,最後帶領手下,忽嘯而返。
轉眼到了端午前夜,好心的老先生挨家挨戶通知鄉親四鄰,端午最晨務必早起採艾蒿插門楣,以避其禍。到了端午一早,那賊兵果然人馬殺到,因見家家插艾,戶戶關門,不知那家是先生住宅,只能不燒不搶不殺不掠,全村人躲過劫難。事後村人對老先生千恩萬謝,一改過去村風,家家樂善好施,人人憐老惜貧。端午插艾的習俗也就延習至今。
另外,此地還有端午日給小孩子扎五彩線,戴小掃帚,掛小香包,佩小布人的習俗,據說這樣小孩子可以避災禍,除瘴毒,好養活。端午日,孩子們吃著又甜又糯的粽子,茶蛋,水餃,還有新麥子面做的餑餑烙餅,
真是其樂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