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泊爵先生
-
2 # 師宋堂
回答問題之前,先請大家讀一首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這首膾炙人口、最具才情的《虞美人》,它的作者就是被稱為“千古詞帝”的南唐後主李煜。大家都知道他的詞在中國詞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可誰又知道,他還是一個大書法家呢?
李煜精書法,尤擅長行書,他獨創的用虯曲而顫動的筆法寫字,被稱為“金錯刀”,在書法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書法傳二王執筆法,稱為“拔鐙法”。他作大字不用筆,卷帛而書,被稱為“撮襟書”。
他的書法墨跡流傳很少,除了南唐畫家趙幹《江行初雪圖》上的一行標題被認為是他的真跡外,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傳世的書法作品是行草《入國知教帖》。同時,據傳他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書法作品,命徐鉉刻成《升元帖》,供人欣賞和臨習,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法帖,今已不存。
《入國知教帖》在書法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它的結體獨到,匠心獨運,起筆欹側不定,左伸右展,千姿百態,似不規矩,卻井然有序。它字字獨立,沒有連帶映襯,卻能透過單字結體的變化,形成多姿而貫通氣韻; 以搖曳的筆法產生上下、左右之呼應;以大膽誇張的寫法,打破平衡,使章法生動有趣。
它的筆墨沉實老辣。多是中鋒行筆,筆力遒勁,筆沉墨實,入紙深厚,骨勁內斂,功夫獨到。用筆使轉,疏朗俊挺,遲澀入筆,間有頓挫,頓後再行,一畫三折,形成獨特筆痕,蒼勁有力。
不得不說,李煜是一個真正的書法大家。他獨創的“金錯刀”書體在中國書法上也是絕無僅有,獨領風騷的,令多少文人墨客傾慕不已,這也是亡了國的李煜給後人留下無盡的文化瑰寶。
附:
李煜傳世書法作品《入國知教帖》原文:
原文: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江行初雪圖》標題
《入國知教帖》原帖
-
3 # 經綸策
有三個原因。
第一,確實寫的好。
第二,名人字效應。
第三,詩詞作得好,帶著書法好。
-
4 # 詩夜城主
不同於唐代書法的法度森嚴,五代與兩宋更注重書法的意趣,其中五代人楊凝式的作品是唐代“尚法”至宋代“尚意”書風的重要轉折。而南唐後主李煜的書法之所以那麼強大,是因為其書法取法於楊凝式,正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稍微簡單介紹一下楊凝式(873—954)字景度,號虛白,唐昭宗時進士,又歷仕後梁、唐、晉、漢、週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稱“楊少師”,其行楷書有晉人蕭散之致。其書法代表作《韭花帖》帖中字距、行距特別寬,字型介於行、楷之間,打破了唐人的重法、重式、有疏鬆、清朗之感。其草書《神仙起居法》該帖肆意縱橫、變化多端,並在草書中夾入行書,後人稱“雨夾雪”,
開篇之所以那麼細緻介紹楊凝式的書法特徵,是為了映襯南唐後主李煜的書法造詣,李煜(937—978)深得楊凝式的筆法精髓,擅於寫行書,喜歡以虯曲的顫筆行文,世稱“錯金刀”,有以卷帛為筆而作大字,揮灑如意,世稱“撮襟書”,有人稱李煜做皇帝是笑話,書法卻成了神話,
之所以說李煜的書法那麼強大,最主要原因是他擅長繪畫,自古就講究“書畫同源”,李煜以作畫的技法筆勢作書,身心愉悅輕鬆自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由於在詩文上有一定造詣,特別是詞的成就最大,一件優質的書法作品除了筆法、筆勢、筆意之外,書法的內容也非常重要,李煜的《虞美人》從內容到章法上堪稱“千古絕筆”。
-
5 # 千年蘭亭
我常常不明白,書畫到底有何種魔力,讓人沉迷其中而致事業荒廢?
又云:有史可鑑有史可鑑。李煜與趙佶,前後相距不過一百來年,二人竟都因同一原因而丟了江山。
得江山是何等不易,尤其是男人。女人只須征服一人即可得天下,男人可是得征服所有人才可得天下。
扯遠了,回到正題。
關於李煜的書法,最有名的當然是“金錯刀”和“撮襟書”。後者是說他的大字,暫且不表,這裡只講“金錯刀”。
老李留下的書法作品只有一件《禮記經解》,又稱《入國知教帖》,帖後有米友仁跋語。
陶谷《清異錄》中說,後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
“金錯刀”本是漢代王莽篡位後,發行的一種貨幣,這種錢很獨特,長了一個刀形尾巴。而且,它還很超前,有類似今天信用貨幣的功能,可轉讓。
《入國知教帖》,字型剛勁,字字中鋒,轉折處線條彈性十足,絲毫沒有偏鋒折筆的弊端。每一個筆畫,像劈開的竹片或木片,和金錯刀的形式很相似。
“金錯刀”可似未流傳下來,後世只有舒同的字與其略有相似。
-
6 # 蘭秋1969
首先不是書法成就了他!是詞成就了他!縱觀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詞的成就可以說是集大成者,是婉約派的泰斗,是他的獨特的身世經歷造就了他,也是異於常人的稟賦造就了他!
-
7 # 臨池管窺
後主李煜的書法無論從哪種角度看,大概都不夠用“強大”來形容吧?
提到李煜,人們腦海中自然會浮現出另一個與之才學比肩、命運極似人物~徽宗趙佶。這對“難兄難帝”因果迴圈:從南唐內府全盤接收的字畫,又從趙佶手裡終結……!
李煜書法,不僅世間流傳絕少,更因前人稍顯誇張地形容為“金錯刀”與“撮襟書”而讓今人覺得更具神秘感。趙幹《江行初雪圖》標題一行歷來公認為是他的真跡。
韓幹的《照夜白》“韓幹畫照夜白”題簽是否李煜真跡,則有爭議。
宣和書譜稱他:傳二王執筆法,擅行書……喜用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但從以上資料看,似乎出入甚遠。
另一《入國知教帖》具篆籀筆法,行筆圓實,有二王韻致,卻全無“顫樛”之類的“老幹部筆法”之狀。
惟“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乾……”寥寥數字盡顯李後主風流,與趙佶的“瘦金(筋)”書異曲同工,淵源甚深……。
輕嘗淺酙之餘,令我憾嘆的,不是他們炫世的書畫詞章,而是相同才華與命運極度的反差,驚歎於暝暝之中的因緣定數……!
-
8 # 必讀歷史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從心順意、萬世清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李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一個眼睛裡長有兩個瞳孔)。”,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於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第二子。李弘冀為人“為人猜忌嚴刻”,時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參與政事,每天只是讀書為樂。
他給自己整了一堆佛系稱號,就是想昭告天下尤其是他的太子哥李弘冀:“我對皇位不感興趣,我就想靜靜地做個詩,畫個畫兒。至於皇位,呵呵,愛誰誰。”
除了寫詩,李煜更加賣力的作畫,畫藝精進神速。宋代郭若虛曾高度點評他的畫作:“江南後主李煜,才識清贍,書畫兼精。嘗觀所畫林石,飛鳥,遠過常流,高出意外。” 毫不誇張地說,李煜是個成功的跨界王。
世事總是出人意料,太子李弘冀後來得病死了,皇位還是落到了李煜的手中。他從來就無心爭奪權力,卻被命運推到了政治的漩渦裡。公元961年,李煜在金陵登基,此時天下形勢早已大變。南唐的江山其實就已經是個爛攤子了,李煜的父親李璟留給他的是憔悴的南唐,是不堪看的山河!懵懂地接過南唐憔悴的山河,懦弱的他只能想到逃避。於是他躲了起來,躲在只屬於他的詞界,擁著虛幻的快樂,任外面刀光劍影,烽火狼煙。
我們都知道李煜是一個詩人,畫家,詞人,但是唯獨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今天我們不吐槽他這個皇帝當得有多麼不稱職,而是來談一談世人少知的書法。五代十國是個軍閥割據,戰禍頻繁的大分裂時期。書壇人物凋零,被人記住的書法家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楊凝式,一個是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的書法,傳二王執筆法,稱為“拔鐙法”, 類似於古人用竹籤挑燈芯。李煜曾考證過撥鐙法的淵源,並總結為“擫押、鉤、揭、抵、拒、導、送”八種技藝。
除此之外李煜擅長行書,多以顫筆行文,線條遒勁,有如寒松霜竹,世稱“金錯刀”,是一種“戰掣"的筆勢。又喜寫大字,以卷帛為筆,揮灑如意,世稱“撮襟書”。其實這個沒啥了不起,我小時夠都用紙蛋蛋蘸墨寫過春聯。
李煜的傳世墨跡很少,只有相傳是他所書的《入國知教貼》和南唐畫家趙幹《江行初雪圖》(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上的一行標題。李煜最大的貢獻進一步開創了書法批評和匯刻《升元貼》。
《升元貼》是把秘府珍藏的法貼讓書法家徐鍇摹刻上石,彙集在一起。主要是為了書法傳承。雖然由於種種原因貼早失傳,但是開了宋代《淳化閣帖》的先和,被人們尊為“法貼之祖”。
釋文: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
975年,宋攻破金陵,南唐滅亡。978年,七夕那日,淪為階下囚的李煜,被宋太宗賜毒,鬱郁而死,終年41歲。 他從煙花爛漫的江南走過,匆匆如過客。《虞美人》是他的絕筆,悲愴地給他的人生畫上休止符。 這是他的“不幸”,亦是他的“幸”,是“國家不幸,詩家幸”。
無數評價殘留在李煜的身後,褒也罷,貶也罷,斯人已去,後人空嘆。歷史往往喜歡安排無數的錯位,這些錯位築就個人悲劇的同時也鑄就了歷史殘酷的美麗。在小編看來,李煜無論是作為一個詩人還是書法家無疑都是成功的,但是歷史需要的是一個成功的帝王,這就決定了他的悲哀。我們也只能替他嘆一句:本是風流人,奈何生在帝王家。
-
9 # 與書為伴
李煜一直是我最崇拜的一個詞人,他的詞是用生命寫出的,發自肺腑感人至深,當然他不僅僅是一個詞人,書畫音樂都很精通,正是由於養尊處優的條件可以讓他在藝術的海洋自由馳騁,當然最重要的是他的天賦異稟,卓越的天賦和優越的生活使他有精力在書法上取得突出的成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如果他不是一個國君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書畫作品傳世,天意弄人,一個人在不合適的位置只能留下人生的悲哀!藝術也因此遭受損失
回覆列表
李煜的名氣跟書法幾乎沒什麼關係,遠遠談不上強大二字。皇帝是一份外表光鮮實際上卻充滿孤獨和危險的職業,那些在某一藝術領域有著出類拔萃成就的皇帝在自己的本質工作方面往往都很失敗,沉迷兼職而忽視本質工作,這些“不務正業”的皇帝們最終都為他們“執著的藝術追求”付出了代價。
在他的同行之中,書畫雙絕的宋徽宗斷送了北宋的大好河山,木工技藝精湛的明朝天啟皇帝寵幸魏忠賢導致朝政一片烏煙瘴氣,一生到處塗鴉並且做了四萬多首詩卻擠不進小學課本的奇男子乾隆在醉生夢死的玩樂中耗盡了康熙雍正兩朝積累下的財富,留給兒子嘉慶一個爛攤子……
李煜傳世書法很少,在正統的介紹書法的書中很少能看到關於他的書法作品的隻言片語,這與他的詩詞方面的成就差的太遠。可以這麼說,如果李煜沒有寫下那些膾炙人口的詩詞,在中國的文學和藝術史上你肯定看不到他的身影。李煜投錯了胎,生在帝王之家是他的不幸,卻是中國文學的幸運。雖然不能說他因為作詞而誤國,但是他柔弱的文人性格卻不是一國之君應該有的氣質。詩詞成就了他,同時也毀滅了他。他成為宋朝的階下囚之後,一次在指揮樂隊演奏他剛寫成的傳世名作《虞美人》之後,引起了宋太宗的猜忌和不滿,用“牽機藥”毒死了他,一代詞帝魂斷他鄉,留給後世無限的唏噓和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