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蒼藍觀察

    現在的技術,普通人太空旅行早已實現,只是門檻很高,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寥寥數人。

    俄羅斯數十年前就已經推出太空旅遊,專門針對大富翁,人均費用在2千萬到4千萬美元不等,另外這些人在上天以前還必須在地面接受很長時間的訓練。前美國宇航局科學家Dennis Tito在2001年成為第一位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太空遊客,並且在那裡停留了8天時間。

    近幾年來,鄰近空間旅遊成為了熱門。

    如藍色起源公司、維珍銀河公司等都在研發自己的鄰近空間專案,可以用飛行器將遊客送到鄰近空間,讓其體驗失重的感覺,並俯瞰地球全貌。

    由於價格相對低廉(10萬-30萬美元),遊客也不需要經過特別複雜的訓練,所以現在已有很多人預訂了船票。

    另外藍色起源公司最近釋出訊息稱,預計最快明年即可達成面向一般群眾的太空遊專案

  • 2 # 科技文化鄭軍

    普通人上太空,首先是不要太高太重。每公斤體重都要上萬美元發射費。所以宇航員都選個矮的。普通人即使花自己的錢上去,但是飛船或者空間站裡面很狹小,大胖子在裡面也轉不開身子。

    其次是不要有心血管疾病。發射時有三到四個G的加速度,而且持續十幾分鍾,還是很不舒服的。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會有危險。再有就是沒經過訓練的人失重時會嘔吐。當然,這些問題在發射前會檢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右宗棠八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