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士陳一條
-
2 # 逍遙信天翁
但有言道,水清則無魚。就因為他滿腦袋都是文學理論,不但知道應該怎麼寫,更知道這樣寫不對,那樣寫不應該,從而被許多框框條條限制住了,始終難以下筆;即便行筆,也免不了瞻前顧後。
-
3 # 山西的牧馬河的春天
評論的思維主要是形式邏緝的推演與辯證邏輯的演繹,與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說創作有著本質的區別。評論家的工作是對己經發表的文學作品加以評論或批評,以一定的批評標準衡量這些文學作品,指出其在創作上的得失及社會意義。而小說家的任務是虛構故事與人物,在特定環境下展開復雜而傳奇的情節,表達作家自己對社會與人生的某種見解,並以此警示世人。
-
4 # 待曉兒
文學評論和文學創作的差別在何處?
一部文學作品的生成和四個要素有關,即世界、作品、作者、讀者。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然後創造出了作品。而評論者恰恰相反,他們實際上是讀者,是以作品為核心去揭示作者和世界。所以,文學評論和文學創作是兩回事。從直觀一點來講,文學評論者是在作品的基礎上,以讀者的身份對作品進行了二次創作,這個和作者沒有關係。
在文學評論者眼中,一旦作者寫完了作品,這個作品就和作者再無關係了。這個作品有什麼價值就不是作者說了算的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新聞,比如高考中考選了哪位作家的文章,這個作家親自去做題竟然不及格。大家總會當笑話來看,但殊不知用作家自己的眼光來衡量文學作品,這才是最大的笑話。
有些評論者本身也是創作者所以一個人如果是作為文學評論者,那麼他是不會也不可能創作被人評論的作品的。但是,當他不作為文學評論者的時候,他可以是一個很偉大的作家。我們舉個例子,比如三國時期的曹丕,作為一個文學評論者,他有評論性的文章“典論-論文”,而他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
5 # 許大米95
文學評論家也可以寫文學作品。例如我們一個老領導的女兒季紅真,當年父親被下放農場,她們全家也一同跟去,後來她父親調到我們學校當教務處處長,她們也進了學校,只有中學文化程度的她被安排在學校印刷文印室當打字員,因為旁邊就是學校圖書館,這樣喜愛文學的她如魚得水,除去工作,就是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每次看到路過我窗前下班的她,總是腋下夾著一本厚厚的書。功夫不負苦心人,當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她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吉林大學中文系,剛一畢業又考進北京大學中文系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進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研究室工作,歷任研究員。出色的文學評論工作讓眾多的作家折服,喜歡文學是她一生的追求與夢想,她除了撰寫了文學評論集《文明與愚昧的衝突》,《憂鬱的靈魂》,《眾神的肖像》,《世紀性別》等等,還著有長篇小說《蕭紅傳》,散文若干。現在她被聘於
瀋陽師範大學中文系的教授,又耕耘在教書育人的講臺上,這就是我認識的季紅真,一個看著她一步步走在文壇上的季紅真,她是我最敬佩的一個小字輩,一個讓我自豪的好閨女。
-
6 # 嘮悟聊齋
給我的感覺,這是個怪怪的提問。有點兒求全責備的味道。一個事物的應運而生總是有它的理由淵源的。但我們無法要求優秀的人全能全知。那是上帝的影像。而上帝是從來沒有顯容於世的存在。就像我們說。再偉大的人,也是母親所生的。但如果你現在問:一個母親能生出個偉人。她自個兒為什麼作不了偉人?這不是會令人發噎的嗎?!就像偉人毛澤東說的那句”人民才是創造和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這話有錯嗎?沒有。但,為什麼一直會有人不知其意念何在地執拗認為。一說偉人,就輕賤人民。一說人民,就無視偉人呢?!
就像昨天的”為什麼會有人仇富”那樣的爭論似的。
-
7 # 浙江湖州羅林
首先作家面對的是社會生活,是生活於各個歷史時代的具體的活動著的人與事。他要所寫的也是現實世界中各個階層,各行各業從事各種具體事務的人,從工人到農民,從商人到職員,從大小官員到婦人孩子,總之,三教九流各派人物,零零種種雞飛狗跳,大幹世界無奇不有之事蹟,儘可描述筆端。因此作家的物件是整個客觀世界,集中描繪的也是錯綜複雜生活世界。由此可見,作家在研究考察他面對的世界的同時,要作出精確的判斷後的是與非,然後用生動豐富的語言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加以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的著意鋪設,故事情節的逐一推進,圖畫般地再現生活。這個作家筆下的生活,已不是零散的個人生活記錄,而是經過作家提煉加工,重新塑造過的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的生活,是作家對美的境界的追求的產物,純屬作家辛苦勞動的個人產品,不可代替,不可傳承!至於作家這個產品是否具獨特的藝術性,它的藝術含量有多大,是否經得起歷史的評判,是否能得到讀者的認可和賞識?是否經受住文學批評家的種種分析!那是寫作者本人也難以估量的。
而文學評論家,他所面對的是作家的作品,是已完成的文字。他要作的事情就是對他作出藝術上的評判!當然要看評論家是否有一定的文學素養,閱歷的豐厚與否,有沒有獨特的審美眼光,透視作品蘊含的藝術之高低!文學批評的獨具慧眼顯得很重要,往往一眼就能看出作品的優與劣,能推斷出作品作者是否是高等藝術家,藝術敏感往往使評論家發現一位藝術天才,一部曠世傑作,當然這位評論家自己首先也是一位奇才!
因此評論家與作家所面對的客觀物件不同,所需的手段不同,評論往往從題材,情節,形象人物,間架結構,場景鋪設,詩意描繪等技術方面著手分析,然後又從歷史的對比眼光,指出作品的來龍去脈,傳承風格,上下左右的衡量作品的藝術含量,這也需要進行反覆地閱讀,反覆地鑽研才能做到!這就看評論工作的認真態度了,不過造成"誤判"也肯定不少吧!
至於評論家是否能寫出偉大作品?可以舉列!偉大的俄國文學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不但評論了莎士比亞,托爾斯泰,普希金,果戈理等世界一流作家的作品。而且在監獄中寫出了偉大的,舉世聞名的《怎麼辦》成功地塑造了一代新人的形象拉赫梅託天,先進婦女的典型人物韋拉。《怎麼辦》曾受到多個歷史偉人的讚譽。曾多次被改編為影視作品,搬上銀幕,享有很高的聲譽。《怎麼辦》一書對中國的讀書界有很大的影響。
也有不少著名的作家,同樣是一流的評論家如列夫,托爾斯泰寫了不少評論莫泊桑,司湯達,狄更斯及歐洲名作家的文章,而且往往一語中的地指出了作品的優劣,這裡的關健是無比精準的眼光。偉大的詩人普希金同樣是優秀的評論家,他所寫的批評文章盡菅過去了百餘年,可今天還在不斷地被引用於今天的文藝批評中。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文學的作者與批評家之間是相通的,面對的都是文藝創作,也只有相通,才能繁榮我們的文藝!
-
8 # 伏桀
-
這問題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解釋,簡單說一下就能理解了。大體上分兩點,第一,評論是一種技能,與天賦無關。只要一個人願意去積累經驗,知識,那他怎麼也能成為一個評論家,如果這個人有獨到的思考切入角度,那他肯能成為一個知名的評論家,“評”,這就是評論家的本質。而創作者的本質是“創”,這東西說直白點就是天賦,說玄妙點兒就是創造力,與眾不同的思想,思考,包括情感感受等等,這不是你讀幾本書,寫多少字就能具備的。對於創作者而言,獨到的創意,或者說靈感,永遠是作品是否偉大的核心。
-
第二點,便是兩者的工作方式不同。評論,是針對已有的既定目標來的,在既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評價,甚至於說是挑刺。而創作,則是無中生有,是在一片空白裡構搭出全新的東西。光從這兩者的工作方式,你便可以知道哪一種更難。在既有的框架,目標中工作,和漫無目的的構建,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
-
所以文學本身就是一個入門容易,巔峰難的領域
-
9 # 雲雀叫了沒
可能他們認為表面就有很多問題值得講講,深入問題放著不遲,。別人講了我就敢講,別人不講我也不能出先說,那個人和我說的不同,我倒是可以和他爭辯幾句
-
10 # 汪沛
就像一個挑剔別人缺點的人永遠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有它獨特的價值意義,一個人的作品有他人生軌跡,起碼可以瞭解這個作家的一部分,抱著這樣心態不會去評論作品好壞,評論作品好壞的都是吃飽飯沒事幹的閒人。有時間做自己最擅長最喜歡的事情,無暇關注別人好與壞,評論家太閒了。尼采說駱駝永遠不希望駱駝變獅子,千方百計打壓要變獅子的駱駝。
回覆列表
文學評論家科班出身,他們閱讀之後做點評,就像是寫議論文一樣,有論點論據,就能點評一部作品,不需要構造情節和人物。作家之所以能寫出偉大的作品,是因為他們所站的角度不同,而且他們會考慮到讀者。總得來說,文學評論家就是個批改作業的,而作家則是創造者,眼界不一樣,追求的也不一樣。最後,文學評論家其實也是讀者,誰都能讀很多作品,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寫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