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號風手

    佩洛西和沃倫雖然都是民主黨陣營,但是這兩個女人並不完全是一夥的。

    佩洛西屬於自由主義,而沃倫屬於進步主義。自由主義和進步主義其實都屬於溫和派,也就是處於中間偏左的這個區間。

    從他們外在行動來看,自由主義和進步主義在政策上大致是相同的,但是在理念上卻有很大的區別。

    自由主義在於建立一個權力等同的社會結構,在這個社會結構下維護以及保證所有人的權力和義務一致。

    進步主義並沒有完整的目標趨向,他們更向一群在社會上“打抱不平的人”,他們是保證每個人權力平等。

    這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

    在自由主義那裡,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這叫權力與義務相等。在進步主義那裡,不管你付出多少,每個人擁有的權力都一樣。

    進步主義的理念是基於社會現實,有錢人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所有必須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但不能享受比別人更多的權力。窮人由於擁有的社會資源少,由此對社會責任付出相對少,但是擁有和有錢人一樣的權力。

    由此自由主義和進步主義雖然在很多政策上類同,但是自由主義的理念其實就提倡一種權力自由社會。

    你想在這個社會上擁有更多的權力,那麼你可以自由爭取,你多付出就擁有更多的權力,你少付出權力更少。

    反過來說,如果你不想擁有權力,那麼你可以不付出,那是你的自由。

    但是進步主義強調的是能者多勞,弱者少勞,大家的權力一樣。

    如果說自由主義強調的是保護個體自由,那麼進步主義強調的是集團同權共存。

    由此沃倫這個進步主義者,是要求多增加富人稅,並且要取消選舉人團這個富人操控美國政治的工具。

    所以進步主義往往又被看作是功利主義。

    民主黨除了自由主義、進步主義外還有社會主義。

    美國的社會主義也叫“民主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理念的一個分支,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美國極左派。

    沃倫的支援率超過拜登,既是意外也不是意外。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拜登有一個弱點,那就是他年齡太大,很大人擔心他的年齡不太適合擔任總統。

    其次是美國的年輕人的政治理念越來越左化,而拜登屬於自由主義,沃倫屬於進步主義,進步相對於自由主義更向左傾斜。

    當然了美國還有極左派的桑德斯,但是桑德斯他身體有病,已經退出了競選。而剩下的極左派參選人影響力又太弱,根本無法在2020年戰勝特朗普。

    所以他們左化嚴重的選民只退一步,回到支援沃倫。

    還有一點就是特朗普的功勞,特朗普的“電話門”讓拜登身上出現汙點,所以民主黨的選民把更多的希望放在沃倫身上。

    佩洛西改變態度彈劾特朗普,那是因為特朗普讓烏克蘭那邊調查她們自由派的選舉人拜登。

    要知道拜登作為他們民主黨自由派的唯一代表,特朗普要搞拜登,佩洛西當然憤怒了。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都沒有看到佩洛西那群民主黨自由派的人支援沃倫。

    而沃倫在民主黨內部的支援率成為第一,超過拜登,完全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

    但是沃倫最後能不能獲得民主黨的內部提名,到現在依然是個未知數,因為民主黨的華爾街金主門已經放話了。假如民主黨提名沃倫為該黨2020年總統候選人,那麼他們就不管了。

    華爾街的金主門的意思很明確,因為沃倫上臺的話會提高富人稅,還要取消選舉人團這個讓他們富人操控美國政治的工具,那是在損害他們利益。

    由此華爾街的金主們不得不提前提醒民主黨,民主黨提名沃倫,那麼他們就不給錢。如果民主黨得不到華爾街金主們錢財的支援,那麼就沒有足夠的競選資金搞各種競選活動,這樣一來還如何戰爭特朗普?

    也許民主黨內部現在已經為讓誰代表該黨參與2020年總統大選暗中吵開鍋了。

  • 2 # 張139558534

    (沃倫參議員,目前上升至總統候選人的第一位)的確最新民調顯示,沃倫支援率以26%,再次蓋過拜登22%和桑德斯18%。拜登有逐漸出局的可能,是否是民主黨在總統候選人中,要從支援拜登,轉而支援沃倫了呢?

    當然不是這樣。目前還是民主黨內初選階段,都要看候選人各自表現,不存在民主黨內部高層決定候選人問題。佩洛西也不是民主黨魁,她是不可能決定候選人問題。真正可能候選人,只能在他們對外宣講自己觀點,獲取民意支援來確定。

    客觀看,民主黨候選人中的情況,的確有些複雜。領先的三位拜登、桑德斯和沃倫,各自有自己優勢。從他們秉持的理念上看,拜登的觀念是最受到民主黨選民們認同的,也是他一直穩居第一重要原因。特別是作為奧巴馬時期的副總統,對位元朗普現在的亂局,他自己也會增加不少支援分呢。但是,因為特朗普“通話門”、還是“通烏門”事件,拜登自己也被推向風口浪尖上,應該說有所影響。本人認為,影響不是很大,並沒有決定性。畢竟是特朗普自己“違規”在前,直接透過外國領導人要查他,拜登實際也是受害者。而且還是查他兒子的事,完全是想透過兒子整老子,所以他本人不見得能夠失分。否則,拜登也是“腐敗分子”,以權謀私給兒子好處,告密人也不用把這件事捅出來。蛇鼠一窩,讓他們鬥去嘛!實際拜登支援率下跌,最直接原因還是身體年齡方面。桑德斯因心臟病緊急住院手術,重創這兩位高齡候選人。現在看78歲的桑德斯,只能抱憾退出候選人團,沒有可能勝出。因為就算他很快康復,堅持參選,民意支援也不會給一位病人老人,唉,歲數太大了!拜登肯定要受強烈衝擊,他也是76歲了,明年77,真成為總統“登基”時也78了,能行嗎?何況,在競選中,他經常會卡殼,不能流暢表達思想或反駁不利於己主張,都在顯示自己老邁的一面。而上次他的眼睛突然充血,也引起很強關注,身體健康問題已經提上來了。不能不說,美國總統的選舉要有年齡限制,畢竟這是自然規律。沃倫也是70了,並不是合適年齡段。當然相對年輕些,沃倫還是佔據優勢,當然勝算現在看是大了很多吧。

    沃倫支援率的上升應該是暫時的,不見得就能穩固住,她自己也清醒提出,不要太關注民意支援率。沃倫的不利還在於,一些媒體不是客觀介紹她的思想理念,而是直接給她帶了一頂紅帽子,指責她宣傳了社會主義思想,要摧毀資本主義繁榮的經濟。這種不負責任的隨意攻擊,應該是有很大傷害,也會使沃倫競選之路很艱難。

    總體上,民主黨內的總統候選人們表現,還是中規中矩、很有風度。沒有那種特朗普式瘋狂,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不計後果。這些表現,給予好評是不為過的,也是政治家們應該有的基本素養和道德規範。希望不要出現什麼么蛾子事,破壞現在的氛圍!

    (拜登,和他不爭氣的兒子亨特)

  • 3 # 黑先生1998

    一向對彈劾特朗普持謹慎態度的佩洛西於9月24日正式宣佈啟動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要求特朗普公佈民主黨舉報人所提到的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通話記錄,並想要以此為證據彈劾特朗普。其實,在正式啟動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之前,舉報者就已經告知佩洛西通話記錄裡會討論拜登父子,所以佩洛西也已經早有知曉電話記錄曝光的後果,她心裡面也早已擁有預期,只不過她的劇本應該是拜登和特朗普同時因此事受到牽連,但是她沒想到,特朗普主動公佈電話記錄後,不僅把他自己的嫌疑洗得乾乾淨淨,而且還把拜登父子暴露在了公眾之下。

    拜登父子

    特朗普公佈與澤連斯基電話記錄內容後不久,民主黨二號候選人沃倫的支援率超越了拜登的支援率,成功替代拜登成為民主黨第一候選人,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佩洛西有預感之後的止損手段,但是這話只對了一半,拜登父子被曝出可能存在問題之後,拜登的支援率絕對會有所下降,沃倫的支援率自然也就能超越拜登,成為民主黨第一候選人是早晚的事,而不是佩洛西提前預知到的。

    當然,也有人認為犧牲掉拜登的政治前途與特朗普糾纏可能是民主黨從一開始就制定的策略,畢竟拜登的年齡問題可能對後期的選舉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乾脆拿拜登出來製造話題,給特朗普製造麻煩。這種觀點很符合邏輯,但是現實中很難說通,如果佩洛西一開始就想那麼幹,她沒必要還把拜登捧得那麼熱,那需要很大的宣傳代價,而且拜登4月份就宣佈會參與大選,通烏門在9月份才被曝光,佩洛西不可能未卜先知,更何況此時拜登的地位也已經很難被替代,佩洛西不可能想著找沃倫替代拜登。

    沃倫

    佩洛西原本的想法是既然彈劾特朗普有犧牲拜登政治的前途可能性,那麼一定要有把握把特朗普彈劾下臺才能行動,在聽了舉報人的描述以後,又結合特朗普確實在通話前撤除了對烏克蘭4億美元的資助,佩洛西就更覺得有把握賭一把,但是特朗普公開電話記錄後,佩洛西才知道自己上當了,因為特朗普雖然取消了對烏克蘭的援助,但是他在電話裡隻字未提,這樣特朗普就沒有違反選舉法,而通話內容也不能成為彈劾特朗普的證據了。如此看來,更像是佩洛西被耍了,或許是有人故意拿“通烏門”事件引誘佩洛西彈劾特朗普的,進而才能讓佩洛西跳進陷阱,並利用佩洛西毀掉拜登。

    彈劾事件對民主黨的影響可不只是換一個支援率第一的候選人那麼簡單,民主黨會遭受很大的隱性損失。表面看來,沃倫取代了拜登,成為了民主黨內部支援率第一名,但是不難推測,經過彈劾事件以後,民主黨整體的支援率都有降低的趨勢。所以,即便是有沃倫接替拜登,也很難改變民主黨在美國民眾眼中的整體印象下降的現狀,勢必會造成民主黨的部分支持者流向共和黨。

    美國兩黨之爭

    佩洛西在資訊不對稱、沒有確認通話記錄的情況下貿然啟動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只是想到了事件被證實後特朗普被彈劾的下場,完全沒有考慮到民主黨會受到來自彈劾事件的反作用,更使拜登父子陷入被調查的險境,進而造成了拜登支援率下降,被沃倫反超。

    總之,彈劾事件給民主黨造成了很多隱性的負面影響,這種影響不是換個頭號候選人就能解決的,佩洛西絕對沒有預料到這一點,她也不可能有冒著拜登被調查以及民主黨支援率下降的雙重風險把沃倫捧上新位置的計劃,她更像是中了特朗普的“彈劾陷阱”,彈劾不成反而損失慘重,只能暫時靠“臨陣換將”來止損。

  • 4 # 使用者1191483827040316

    現在很快就要進入美國大選年了,民主黨裡面非常熱鬧,幾個總統候選人競爭非常激烈。

    民主黨目前領先的三個候選人中,分別是沃倫,拜登和桑德斯,拜登是美國前副總統,而另外兩個人則是參與人。本來拜登一直領先,但是由於受通話門事件的影響,支援有所下降,最終讓參議員沃倫追上來。馬賽諸塞州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也不是多麼有能耐,而是因為他的兩個對手都出現了問題。

    拜從言是因為牽扯到了通話門事件,而另外一個對手桑德斯則是因為年齡實在太大了,結果在競選的過程中,居然因為身體不好就是進入了醫院。桑德斯今年78歲,即使拜登今年有77歲了,所以他們兩個年紀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民主黨甚至包括美國眾多人士都擔心他們是否能夠勝任總統的工作。沃倫本身也有70歲了,不過相比於他們兩個來算還是年輕的。

    總之現在民主黨這三個候選人似乎都不是很有競爭力,而佩洛西只是民主黨眾議院議長,她還沒有權利去幹預民主黨候選人的事情。

  • 5 # 興海亭

    當p民反應過來的時候,才知道高層早已策劃好了。事情的真相很可能是:特朗普透過施壓,已經在調查拜登兒子的問題上有所突破,並且對希拉里郵電門也開展調查,如果下一步曝光民主黨要滿盤皆輸。但是特朗普在程式上犯了借外國勢力打擊競爭對手的忌諱。於是佩洛西主動出擊,聲稱丟了眾議院也要辦,如果真的弄假成真,特朗普和彭斯都下去,佩洛西是下一位總統繼承人,這個誘惑太大了。

    不過即使佩洛西上臺,遏制中國的思路不會變,所以對我們來說真的意義不大。我們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 6 # 書中有毒

    佩洛西、拜登、桑德斯、沃倫等人本身大概代表了美國民主黨內的4大分支派別。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民主黨是自由派,而共和黨是保守派。但每個黨內派別林立,內鬥嚴重。正所謂:黨中無黨,帝王思想。

    比如佩洛西老太就是建制派中的典型代表,在總統候選人的競選中,這後三個人則分別代表民主黨內的城市中產階級、南方貧困階層以及意識形態偏左的年輕人和自力更生者。大浪淘沙的競爭還是比較慘烈的。所以有人說,眾議院和佩洛西對特朗普總統發起的彈劾案,本身就是民主黨內激烈內鬥的結果——要麼就是候選人之間的互相碾壓,有人要民意把排在第一的拜登踢出局,這叫借力打力;要麼是佩洛西受到了黨內的空前壓力,是不得已而為之,或者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因為佩洛西老太心中的真實想法是不想啟動彈劾案。因為年屆八旬的她,太清楚這樣做的嚴重後果——可能狐狸打不著反惹一身騷。

    事實上,自從眾議院和佩洛西啟動彈劾總統案的那一刻起,不論彈劾成功與否,拜登已經成了一個棄子,終將成為犧牲品。可是拜登確實是民主黨內競爭力最大(希望最大)的一位。他的最終被淘汰出局,是民主黨自己的巨大損失。所以有人更認為:特朗普總統連任的可能性會更大。

    沃倫代表的是民主黨內的哪一支呢?她代表的是南方貧困民主黨,主要以黑人和拉丁後裔為主。前任總統奧巴馬就出自這裡。

    在民主黨的幾位候選人裡面,事實上最具實力的是拜登和桑德斯。如今拜登由於涉嫌兒子亨特的醜聞纏身,被淘汰出局是遲早的事。而80歲的桑德斯由於身體原因住進了醫院。選民們看的很清楚,桑德斯確實老了,能否經得住這般的大折騰確實得打問號,萬一傷桑德斯一病不起,那麼接下來自然就輪到沃倫打頭陣了。

    所以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沃倫躍居民主黨候選人第一,並不是她的民意支援率真的上升了,而是拜登和桑德斯的支持者進行了有效的“轉移支付”,是冷手抓了個熱饅頭。民主黨真的是“失之東榆收之桑隅”了嗎?非也。可能是自挖牆角或自毀長城,因為堡壘往往是就是從其內部攻破的。

  • 7 #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是選舉社會,作為眾議長的佩洛西沒有權利決定民主黨誰能出線競選總統,或者她中意的人選把誰換掉。

    一些要看黨內初選的選票來決定。

    至於民調,目前對沃倫確實有利。

    不過不同的民調有不同的結果,木叔看到的民調大部分還是說拜登支援率在民主黨內排第一,當然也有說沃倫第一的。

    但如果民主黨人對特朗普的彈劾持續發酵的話,恐怕未來民調對拜登越來越不利。

    先說說在10月初看到的一個比較靠譜民調吧——根據RCP公佈的全美國平均民調顯示,拜登有27.2%的支援率,沃倫有23%;桑德斯17.8%;巴提吉格為5.4%;賀錦麗為4.6%。他們五個人佔了近80%的支援率,剩下的十幾個民主黨候選人只佔20%左右的支援。

    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幾個人最有資格成為未來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但其中最有利的應該就是沃倫。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沃倫最強的兩個對手拜登和桑德斯都有點問題。

    桑德斯剛剛接受心臟病手術,正在休養。他的年紀很大了,已經76歲高齡,可能很不能勝任繁重的競選任務。這會讓很多支持者認為,他也不會勝任未來繁重的總統工作。

    說不定桑德斯經過這一段休養後會明白這點,最終選擇退出。

    而拜登目前則和特朗普一樣,陷入了“電話門”。雖然他不是被彈劾的物件,但特朗普抓住他和他兒子當年在烏克蘭的問題不放,肯定會對他的民意支援帶來影響。

    幾個月前拜登在民主黨內民調是大幅領先其他人的,如今沃倫在很多民調已經超過他。

    這種轉變一部分就是“電話門”影響帶來的。

    第二,沃倫自己很努力。

    沃倫能有如今的成績,基本上是自己的努力。

    她也是典型的拼搏奮鬥型的人,和奧巴馬類似,因此成長路徑很有勵志色彩,是很多年輕人的榜樣。沃倫憑藉著自己在法學上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特別是在破產法等重要經濟法領域,已經是美國的權威了。這是沃倫給人感覺靠譜的原因之一。

    為啥這麼說?

    法學家和律師從政是美國老百姓認為最正常的,所以沃倫一路走來中規中矩。很多不支援共和黨也不支援民主黨的選民,認為她很靠譜。

    而沃倫的競選綱領也符合很多中下層民眾的意願,比如加強約束大企業等,都是老百姓希望看到的。

    至於佩洛西談和特朗普,這和沃倫的支援率上升有一定關係,不過最終誰能脫穎而出,佩洛西是決定不了的。

    還是要看自己的表現,以及“同行的襯托”。

  • 8 # 蘇綻

    沃倫的支援率一直都是穩步提升的,從原本登記時的不冷不熱,到躍居最受歡迎的女候選人,沃倫的支援率可以說實現了飛躍式的增長。前不久,沃倫已經是支援率最高的民主黨候選人之一,同時還是支援率增長最快的一名候選人。特朗普電話門事件發生以後,沃倫的支援率迅速超過拜登,首次成為民調最高的民主黨候選人。

    美國2020總統大選,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當是特朗普和拜登兩人的巔峰對決。不過,目前由於電話門事件的發生,以及特朗普被啟動彈劾,特朗普和拜登兩人都有可能深受影響,可謂是兩敗俱傷,不排除兩人在大選中同時敗下陣來的可能。

    作為共和黨唯一的候選人,特朗普在被彈劾的情況下,前途非常不妙。而作為民主黨此前最有能力角逐總統大位的拜登而言,由於電話門事件的公開與發酵,拜登遭受的不利影響也必然是巨大的。並且,電話門事件對拜登的打擊,位元朗普更大。

    特朗普在電話門事件中被指責用總統許可權打擊對手,也就是打擊拜登,這種做法在美國是非常忌諱的。不過另一方面,電話門涉及的當事人拜登,卻是的確被爆出了貪腐嫌疑。這個嫌疑,並不能因為拜登是總統候選人就可以得到豁免,也不可能因為輿論指責特朗普而使拜登順利脫身。實際上,輿論對特朗普的圍攻,來的快也意味著去的快,而針對拜登的攻擊,才只是開始或者還沒有開始,並且一旦開始拜登或將沒有翻身餘地。

    所以,民主黨民調排名第二的沃倫,在電話門事件以後超越拜登,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是局勢發展的必然,也是民主黨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 9 # 歷史哨聲

    佩洛西啟動彈劾調查 第一個被幹掉的不是特朗普而是拜登 不知道誤傷友軍的佩洛西感想如何~~~

    不過雖然沃倫支援度超過拜登,但沃倫未必贏,拜登未必輸。昨天看的一個介紹是,民主黨黨內初選使用的是超級選票和直選相結合的辦法,不像共和黨,只使用直選。

    也就是說,即便沃倫得到的投票最多,但如果獲得的民主黨黨內超級選票的票數不多,一樣輸。如同希拉里得到的投票位元朗普高,但特朗普得到的超級選票比希拉里高,最後當選的是特朗普,而非希拉里。

    如果民主黨黨內高層內定拜登,沃倫的支援度第一也難以獲勝,拜登支援度雖然低,但也可以勝選。

    拜登的優勢是和奧巴馬八年搭檔的穩定治理經驗,是反特朗普者的希望所在,能夠獲得溫和派民主黨和中間派人士的支援。

    沃倫的優勢在於新人新氣象,拜登的優勢其實也是劣勢,拜登也就那樣子,不會有進步空間,沃倫作為新人,爆發潛力未知。

    拜登的劣勢是老政客,年齡太高,又背上涉嫌烏克蘭貪腐的形象。

    沃倫的劣勢是能力怎麼樣不知道。

    前幾天桑德斯的心臟病發,不僅僅給桑德斯,也給白帶帶來一個疑問: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美國總統可一份有可能通宵熬夜的工作,或72小時連軸轉的苦工。77、78歲的高齡,身體能否支撐?

    逼迫溫和派民主黨議員就是否支援彈劾表態是特朗普下一步的打擊目標

    烏克蘭通訊門傷到了拜登,特朗普立即高調重新調查希拉里郵件門,警告希拉里別想著出來競選。

    現在特朗普又以佩洛西的彈劾調查沒有在眾議院投票透過為由,下令白宮拒絕配合調查。雖然美國憲法沒有規定彈劾調查一定要在眾議院投票才能進行,但對尼克松、克林頓的彈劾都是先在眾議院投票透過才進行彈劾調查的。

    佩洛西本身是溫和派眾議員,本來就不想彈劾特朗普,但在強硬派民主黨議員的逼迫下,不得不進行彈劾調查,但又害怕因為投票表態支援彈劾,導致溫和派民主黨支持者對溫和派議員不滿而不敢在眾議院進行投票。

    目前佩洛西的做法就是取巧:不投票就沒有表態是否支援彈劾,但又可以用彈劾調查去調查特朗普,有證據就彈劾,沒有證據就呵呵兩聲,一句情報有誤就完事了。

    但特朗普下令白宮拒絕配合,就是逼迫佩洛西對彈劾調查進行投票。雖然佩洛西可以在最高法院提起訴訟,但想要最高法院就美國憲法進行釋法,估計最高法院這幫老法律也不肯出頭——因為冒風險的是他們,佩洛西什麼風險都沒有!

    再說國會就有立法權,憲法不清楚的地方,你國會自己立法不就可以了。你自己不做,讓我最高法院做,幫你頂鍋?

    因此,佩洛西最簡單的做法是:在眾議院提出彈劾調查投票,逼迫溫和派民主黨議員就彈劾進行表態。

  • 10 # 高峰軍事觀察

    美國FOCUS新聞報道的訊息,民調機構YouGov進行的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馬薩諸塞州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的支援率已經由原來的25%上升到26%,而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的支援率則由原來的25%下降到22%,這是沃倫宣佈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以來,支援率首次超過拜登,她的支援率也是首次位居黨內候選人第一。

    這個資料理論上支援沃倫在與前副總統拜登的黨內競爭中首次贏得優勢,但目前態勢很可能只是暫時的。在電話門事件沒有調查結果之前,拜登的支援率肯定會受到影響。實際上,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電話門”事件是一把雙刃劍。佩洛西為首的在野黨政治勢力可以用來攻擊特朗普,但同時也會附帶殺傷拜登。

    需要強調的是,作為美國在野黨的大佬,佩洛西和她的黨內團隊追求的是什麼?不是一定讓拜登在明年大選中勝出,而是讓美國民主黨在2020年大選中獲勝。至於拜登還是沃倫當總統並不重要。因此可以說,當電話門事件曝光,拜登陷入其中,佩洛西決定啟動彈劾總統程式之時,“佩洛西們”眼裡看到的只是扳倒特朗普的機會。

    在佩洛西為首的眾議院壓力之下,白宮已經公佈了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7月份的通話記錄。可以肯定涉及到了拜登之子的問題。是不是醜聞還有待確認。但從邏輯上說,如果認為特朗普為了贏得明年大選而向基輔方面施壓,那麼拜登之子就一定不是無縫蛋。這就是雙刃劍的道理所在。

    畢竟特朗普是現任總統,他謀求連任擁有綜合實力資源優勢。很明顯彈劾特朗普未必能成功,但卻對美國民主黨的2020年大選有利。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找狼”,如果能收到打壓特朗普支援率的效果,讓民主黨贏得明年大選,“佩洛西們”肯定會寧願放棄拜登。

  • 11 # 李姓先生

    馬薩諸塞州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的支援率首度超過美國前副總統拜登成為黨內第一,這是美國大選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拜登支援率的下降跟近期特朗普捲入的“通烏門”調查肯定是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絡,民主黨人想要把特朗普給拉下馬,然而特朗普會不會被拉下馬還沒有結論,拜登卻似乎先被民主黨當成了犧牲品。(民主黨候選人辯論)

    根據美國FOCUS新聞報道的訊息,民調機構YouGov進行的最新一週民調結果顯示,馬薩諸塞州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的支援率已經由原來的25%上升到26%,而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的支援率則由原來的25%下降到22%,這意味著沃倫自宣佈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以來支援率首次超過拜登,她的支援率也是首次位居黨內第一。這樣的轉折對於沃倫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積極訊號,而拜登可能從此再也沒有辦法回到黨內支援率第一的位置。

    此前民主黨內最具有競爭力的候選人主要也就是參議員沃倫、前副總統拜登和參議員桑德斯,沃倫的支援率在三個人當中曾一度處於最落後的位置,但是隨著民主黨內選舉程序的不斷推進,沃倫逐漸後來居上並且擁有越來越明顯的優勢。沃倫支援率的上升是必然的結果,不過沃倫支援率的上升似乎不是因為她自己的實力很強而是因為她對手的問題太多。拜登支援率下降的原因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因為在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特朗普“通烏門”事件當中拜登也是一個主角,不過這個主角可並不光榮,它會給拜登製造很大的麻煩。(伊麗莎白·沃倫)

    民主黨眾議院領袖佩洛西宣佈對特朗普啟動彈劾調查的理由是說特朗普涉嫌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施壓要求對方調查拜登父子。無論特朗普有沒有向澤連斯基施壓,既然特朗普跟澤連斯基提到了拜登及其兒子亨特的事情,這就說明拜登父子可能真的存在問題。佩洛西宣佈對特朗普發起彈劾調查的時候拜登表示自己支援佩洛西的決定,但拜登的這個支援顯然是說得言不由衷。針對特朗普的調查間接把拜登父子放在了輿論的最中間,很多媒體都在猜測拜登父子到底有沒有在烏克蘭涉嫌貪腐,這樣的情況對於拜登的選舉顯然會非常不利,所以他的支援率會下降。

    除了拜登捲入“通烏門”這件事之外,當地時間10月1號另一位民主黨重要候選人桑德斯在拉斯維加斯發表競選演講時突然感到胸部不適,然後他被送進醫院接受心臟治療。最後的大選角逐還沒有開始,桑德斯就被送進了醫院,這樣的情況無疑是給美國民眾傳遞一個訊號,今年已經78歲高齡的桑德斯可能很難勝任總統的繁重工作。不僅桑德斯自己的身體不努力,包括美國前總統卡特在內的多位美國政界大佬都對媒體表示說80歲的人已經很難承擔總統的繁重工作,這些資訊對於78歲的桑德斯和77歲的拜登都是很不利的,所以他們支援率的下降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桑德斯)

  • 12 # 諶人

    拜登已經被特朗普抹黑。

    拜登給美國選民留下這樣印象;拜登袒護兒子在烏克蘭最大私營能源企業貪腐,拜登還阻止烏克蘭檢查方對該企業腐敗的調查。

    拜登父子

    特朗普打電話請澤連斯基幫忙,調查拜登在烏克蘭醜聞。沒料到洩了密,被揭發為以權謀私,成為了他的“通烏門”醜聞。

    佩洛西藉此發起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把特朗普放在了火爐上烤。豈知;“殺人三千,自損八百”,受傷的當然包括拜登。

    而拜登與特朗普形成“鷸蚌相爭”,讓沃倫撿了大便宜。沃倫支援率大幅度上升,拜登的支援率刷刷地下降。沃倫支援率幾乎與拜登不差上下,最新民調顯示還反超了。

    ②,民主黨一貫不走尋常路,可以推舉黑人奧巴馬當總統;也可以推出女性總統候選人希拉里。雖然功敗垂成!為何不可讓沃倫再來嘗試一次呢?

    佩洛西剛剛說了,彈劾特朗普比民主黨獲勝重要。其實,彈劾特朗普出局,讓民主黨獲勝才是她渴望的目的。無論是拜登還是沃倫,她都能接受。不存在臨陣換將的問題。

  • 13 # 老鱷魚觀天下

    美國2020年的大選開始預熱之後,伊麗莎白·沃倫被譽為2020年最有希望擊敗現任總統特朗普的女人,沃倫的呼聲比前國務卿希拉里的還要高,和前副總統拜登一樣,都是民主黨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屆總統的熱門人選,沃倫的支援率突然反超一直排名第一的拜登,完全在意料之中!

    根據民調機構YouGov的最新一週民調發現,美國民主黨、馬薩諸塞州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的支援率上升,由原來的25%上升到26%,成為民主黨內部排名第一的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的支援率下降,下降3%,由原來的25%下降到22%,在民主黨候選人中,拜登目前排名第二,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的可能性變小。

    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曾經是哈佛法學院的教授,奧巴馬時期,美國爆發2008年的次貸危機,沃倫就被奧巴馬任命為美國政府救市計劃委員會的主席,參與救市。在沃倫的建議下,建立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對美國的銀行、財團進行監管,解救美國的中產,讓美國成功度過金融危機。

    沃倫因為拯救2008年的金融危機,得罪了美國的資本家,在美國資本家的從中阻攔下,沃倫沒有如願成為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局長,沃倫沒有因為資本家的阻撓放棄自己的夢想,在自己的努力下,沃倫成為麻薩諸塞州歷史上第一位女參議員。沃倫和特朗普的政見相左,沃倫反對特朗普的種族歧視,親自去做DNA檢測,證明自己的美國土著人,並於2019年2月9日在勞倫斯正式宣佈參加美國總統的選舉。

    這一次民調,是沃倫首次超越拜登,第一次成為民主黨中排名第一的總統候選人。沃倫有幸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中支援率最高的人,全靠現任總統特朗普的幫忙,特朗普和烏克蘭澤連斯基通話,要求澤連斯基查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然而此事被人舉報,說特朗普“通烏”,這事害了特朗普,也害了拜登,導致拜登的支援率從25%下降到22%。

    “通烏門”是特朗普的劫難,也是拜登的劫難,特朗普有沒有罪還很難說,可烏克蘭一旦證明拜登的兒子參與基輔內部的腐敗案,拜登的支援率還會繼續下跌,支援率下跌的拜登難當大任,民主黨就會考慮拜登是不是特朗普的對手,民主黨一旦覺得支援拜登沒有希望,就會支援沃倫,讓沃倫和特朗普較量。雖然沃倫被美華人稱為民主黨最有希望打敗特朗普的女人,但是沃倫已經和美國的財團們結仇,沒有財團們的支援,沃倫很難登上大位。

    不管是沃倫還是拜登,和特朗普比起來,都沒有特朗普這樣的優勢,特朗普家族已經和猶太人家族聯姻,在特朗普的這個任期之內,特朗普和財團的關係一直很好,並滿足了他們的利益,有財團的支援,民主黨很難打敗特朗普,在特朗普不出現重大失誤的情況下,拜登和沃倫就是一陪襯!

  • 14 # 毛開雲

    在2020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中,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和馬薩諸塞州參議員沃倫的支援率到底誰高誰低,不同民調機構調查的結果不同:據中新網9月20日報道,據美國僑報網報道,NBC和《華爾街日報》日前公佈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在民主黨初選選民中,拜登的支援率為31%,沃倫的支援率為25%。而據美國蒙莫斯大學釋出的最新民調顯示,沃倫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支援率再次超過拜登和桑德斯,收穫27%支援率;拜登的支援率則從36%下降至25%,桑德斯的支援率也從18%下滑到12%。

    客觀地說,美國的民調並不靠譜,一個典型例子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美國民調和美國媒體幾乎一致認為,特朗普沒門,希拉里將當選美國總統,包括希拉里自己和日本首相安倍在內,都認為希拉里當選總統無疑。然而,選舉結果出來,希拉里傻眼了,特朗普勝利了。此後,美國的民調經常進行,但公信度已經大不如前。所以,目前美國關於拜登和沃倫的民調支援率,相信的人並不多。

    不過,從民主黨內目前的選情來說,確實對沃倫有利,沃倫的兩個主要競爭對手拜登和桑德斯都遇到了狀況: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啟動彈劾特朗普程式,表面上看是打擊特朗普,對拜登有利,其實,這可能造成特朗普和拜登兩敗俱傷,拜登的支援率目前下降很多就是例證; 桑德斯已經77歲高齡,最近因為心臟病住進醫院, 能否勝任總統繁重的工作是個問題,美國選民因為擔心桑德斯的身體,是否會把選票投給桑德斯更是一個問題。相對而言,今年70歲、對法律頗有研究的沃倫佔有優勢,不管目前沃倫的民調支援率是否排名第一,沃倫的民調支援率在上升是不爭的事實。

    誰能代表民主黨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沒有決定權,所以, 沃倫的民調支援率上升,並非說明佩洛西對成功彈劾特朗普有預感,更不是佩洛西要臨陣換帥——用沃倫代替拜登參加2020年美國大選,佩洛西沒有這麼大的權力。最終誰代表民主黨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要看候選人競選辯論的情況,要看民主黨最終推薦誰。

    自從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人、前國務卿希拉里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後,誰能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就成為美國上下熱議的話題。現在看來,沃倫成為民主黨推薦的候選人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有很大的可能性,但沃倫能否在大選中擊敗共和黨推薦的候選人(共和黨很可能推薦特朗普參加競選,而且特朗普渴望連任總統),應該存在很多的變數和問題。

    不過,美國大選是美國的問題,美華人關心誰成為總統,外界卻並不太關心誰成為美國總統。不管誰成為美國總統,美國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任何國家不能對誰當美國總統抱有幻想。無論誰當美國總統,美國利益都將擺在第一位,美國都想再統治世界100年。所以,無論對於民主黨和共和黨內的候選人推薦,還是對於美國的2020年總統大選,外界看看熱鬧還行,如果寄希望於誰當美國總統就會對世界很好,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 15 # 飛狼

    民主黨啟動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會不會淪為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賠本買賣?

    民主黨的激進派一直想要彈劾特朗普,卻找不到理由,特朗普的“通烏門”事件曝光後,以特朗普在其中犯下了不法行為為由,成功地“綁架”了其領袖、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迫使其改變立場,從反對彈劾轉變為支援彈劾,並於9月24日下午宣佈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進行彈劾特朗普的調查。

    十幾天過後了,民主黨的彈劾調查還沒結束,還沒找到特朗普的犯罪鐵腕,雖然給特朗普找了大麻煩,但受到更大的損失的卻是民主黨資深——民主黨的彈劾調查有可能毀掉民主黨競選2020年總統的頭號種子選手、前副總統拜登的選情。民主黨的權力圈屬意的2020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是拜登。

    但是,“通烏門”時間發酵後,美國選民對特朗普的印象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卻意外地連累了拜登:越來越多的美國選民對拜登及其家人產生了腐敗的不利的印象,他的支援率在下降,並被初選的主要競爭對手、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超越——拜登的選情開始告急了。

    從目前來看,民主黨啟動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最大的犧牲品有可能是拜登,而不是特朗普,而最大的獲利者卻是沃倫。

    經過數論的初選辯論,民主黨基本上已經淘汰了16名參選人,保留希望的只剩下5人:第一集團的前副總統拜登、參議員沃倫、參議員桑德斯,以及第二集團的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市長布蒂吉格、加州參議員賀錦麗。

    民主黨對特朗普實施彈劾調查後的最新民調資料(10月初的民調)顯示,沃倫的支援率在上升,高達26%。而原先一直高居榜首的拜登的支援率卻在下降,從25%降至22%,被沃倫反超了4個百分點。這個或許是拜登參選的分水嶺,形勢對他不妙。

    桑德斯的支援率為14%、布蒂吉格的支援率則是7%,而賀錦麗的支援率僅為5%。布蒂吉格與賀錦麗的支援率太低,不可能出現,就算成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也無法擊敗特朗普,這兩人的參選只是陪太子讀書的角色。民主黨的2020年總統候選人將從拜登、沃倫、桑德斯三人中產生。

    10月1日,桑德斯心臟病突發,入院接受了緊急手術,什麼時候康復出院,繼續投入競選是未知數,為此,他的競選團隊發表了宣告,稱已取消桑德斯的所有競選行程,直到另行通知。

    桑德斯第二次競選總統的活動基本上結束了。就算他及時康復,繼續投入競選,又如何打消選民的疑慮:一個剛剛得了大病的78歲高齡的老人能在白宮履行完4年的總統任期嗎?

    因此,民主黨的2020年的總統候選人基本上從拜登與沃倫中產生。拜登的政策主張基本上是奧巴馬的那一套,比較溫和,這是民主黨的大佬們所喜歡的,他才是這些大佬們中意的總統候選人。

    沃倫的主要支持者是美國的草根階層,跟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底層白人類似,因此她的政策主張很激進,特別是她提出當選後要拆分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限制它們沒有邊界的權力,以及打壓華爾街等等,她把民主黨的所有大金主都得罪光了——這些大金主都反對沃倫成為民主黨的2020年總統候選人,否則,他們將不再給民主黨捐款。

    讓民主黨大佬們鬧心的是沃倫的支援率超過了拜登,而沃倫是大佬們,以及金主們不喜歡的參選人,到最後關頭,民主黨會不會使手段搞掉沃倫,保送拜登出任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有這個可能,因為民主黨的競選制度確保了大佬們可以密室操縱。

    共和黨遴選總統候選人的制度簡單明瞭,就是黨員一人一票,經過投票,哪個參選人的得票率最高,誰就獲得總統候選人的資格。2016年,非主流的特朗普的得票率最高,擊敗了所有的對手,被共和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並在大選中意外地擊敗了希拉里,當選為美國總統。如果他是民主黨的參選人,根本無法出現,沒資格出任總統候選人,更不可能成為美國總統。

    民主黨遴選總統候選人的制度比較複雜,綜合了黨員投票(一人一票)與黨內超級代表的投票——主要是取決於超級代表的得票率。超級代表的正式名稱叫做未承諾的代表,由民主黨籍的黨內高層、卸任的正副總統、參議員、眾議員、州長等出任,他們的投票權在整個投票中的比例為20%(2016年),能夠左右總統候選人的提名。

    2008年的總統候選人競爭,奧巴馬與希拉里的黨員得票率相差無幾,但超級代表的投票比希拉里多了200多票,從而成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並在總統大選中擊敗了共和黨的候選人麥凱恩,當選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

    2016年,希拉里的超級代表的得票率比主要競爭對手桑德斯高出不少,獲得了總統候選人的提名,與共和黨的候選人特朗普大戰三百個回合,卻意外地輸掉了總統大選。

    所以,以佩洛西為首的民主黨的大佬們是可以利用超級代表的投票制度搞密室政治,搞掉不喜歡的參選人沃倫,保送拜登出任民主黨的2020年總統候選人。

    至於佩洛西為首的民主黨大佬會不會這麼幹,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是彈劾特朗普的調查結果;其二是民主黨的初選辯論結束時拜登的支援率。如果那時候拜登的支援率跌得慘不忍睹,根本無法擊敗特朗普,那民主黨的大佬們就不得不含淚支援沃倫,宣佈她出任總統候選人,與特朗普爭奪總統的寶座。

    如果拜登那時候的支援率與沃倫差不多,至少差距不會過於懸殊,民主黨大機率是利用超級代表的制度,搞密室政治,搞掉支援率更高的沃倫,保送拜登,與特朗普決一死戰。

  • 16 # 縱橫觀智庫

    沃倫在新罕布什爾州支援率達到了27%,而拜登的支援率卻下降到了25%。這可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啟動了對特朗普的彈劾,拜登卻背了鍋,支援率不斷下滑。再加上,桑德斯做了心臟手術,暫停了競選活動。極有可能,沃倫將會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不過,民主黨內高層都對沃倫疑慮重重。主要因為,沃倫提出了拆分蘋果、亞馬遜等高科技公司的競選政見,比極左桑德斯、極右特朗普更激進。特朗普與佩洛西

    佩洛西是美國民主黨資深眾議員,擔任眾議員超過30年,從2001年起就一直擔任民主黨眾議院領袖。2007年,佩洛西擔任了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是美國女性參與政治最高峰。可見,佩洛西是一位政治經驗與能力都不錯的女政客。即使在“通俄門”鬧得最兇的時候,佩洛西也不支援彈劾特朗普,給出的理由是擔心撕裂美國社會。實際上,佩洛西擔心彈劾不成,反而會幫助特朗普連任。“通烏門”事發,佩洛西一定是看到了機會,決定孤注一擲,要將特朗普拉下馬!

    佩洛西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是哪一位,這是因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產生不是普選,而是普通黨員票加上超級代表票。擔任美國總統、州長、議員等職務的民主黨人,都擁有超過普通民主黨人的投票權。例如,在2008年美國民主黨內選舉,希拉里的普通黨員票超過了奧巴馬,但奧巴馬最終贏得了超級代表票,反超了奧巴馬。佩洛西是民主黨內大佬之一,她能夠影響的超級代表票不少。目前,佩洛西也無法決定臨陣換將的問題。畢竟,現在民主黨還沒有選出哪一位候選人與特朗普對陣。沃倫

    不過,已經76歲的拜登參加美國總統大選,確實非常符合民主黨高層的預期。拜登是美國前副總統,與奧巴馬搭檔8年,各項政見也是以奧巴馬時期為主。反觀沃倫,這位馬薩諸塞州資深參議員,提出了比桑德斯更激進的政見,那就是將亞馬遜、蘋果、臉書、谷歌等高科技公司進行拆分。甚至有民調預測,如果沃倫當選美國總統,美國股市會下跌25%。日前,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出席電視節目,抨擊了特朗普。有媒體分析,在拜登無法打敗沃倫的情形下,民主黨高層可能會請希拉里出山。希拉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虎斑貓越吃越少瘦了很多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