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DG的老船塢
-
2 # 雙馬尾班長
首先要說明,這兩者實際上都是不存在“實體”的,換句話說蘇聯沒出過一本叫《大縱深戰役理論》的教材,德國也沒出過名為《閃電戰》的小冊子發到全軍學習。這兩個名字實際上該說指的是他們各自在那個時段的一系列軍事理論上的研究成果
解放軍出版社出過一本名為《大縱深戰役理論》的書,其中前言即對此有過較細緻的介紹。而兩者的第一個區別是人們主觀意識上規定出來的,德華人(尤指古德里安)的理論叫閃電戰,蘇聯人的則叫大縱深戰役理論。
若說兩者在實際使用上的區別最大的區別那應該是兩者對裝甲力量的態度了。毫無疑問,這兩套戰爭理論都建立在充分利用裝甲力量的機動性和威力上,德軍在古德里安的主張下更偏向於以裝甲力量為中心建立一支高機動性的精悍軍隊。也就是說在德華人的閃電戰理念中裝甲部隊和其眼中“老舊”、“過時”的輕步兵部隊一樣是消耗品。
而在蘇聯人的大縱深戰役理論中更多的有保護裝甲力量的內容,理論上對於蘇聯人而言只有在突破了敵方陣地後也即需要發展、鞏固勝利的階段才會讓裝甲力量發揮其機動性向突破口的縱深猛插。在他們看來用裝甲力量衝擊敵人陣地是一種浪費,所以這個應當交給步兵們和火炮來完成。實際上在突破陣地的過程中只要條件允許蘇聯軍官們仍會為步兵們配屬些坦克、自行火炮部隊支援,但他們仍會保留大部分裝甲部隊在發展階段再投入戰鬥。
-
3 # 任心飛翔10
我傾向於德國閃電戰要厲害。只是敗者寇的意識蘇聯勝利了顯得大縱深的理論正確。德國有一戰創傷它一國有多少人口和資源,蘇聯有多少人,蘇聯二戰總共死了多少人,兩千多萬。這勝利硬是人堆出來的。德國在進攻蘇聯時一氣拿下政治中心莫斯科,而不是轉向進攻基輔等經濟城市,事情真還不好說。閃電戰閃電戰就要的動如脫兔,一耗住自己國力又薄弱加上義大利日本倆豬隊友必死無疑。你們知道美國給了蘇聯多少緊急援助,沒這,蘇聯人餓都餓死了。德國橫掃歐洲,德華人口資源都不佔優,蘇聯人口資源和德國比大了不知多少倍,就是個自衛犧牲了那麼多人,還有美英在干擾德國,各方面支援蘇聯。德國則為盟友分兵擦屁股,一正一反我對蘇聯大縱深並不感冒。何況德國在德蘇之戰初期打了幾個大縱深合圍消滅的範例
-
4 # 巴山清溪
謝邀請!這二種理論是在不同階段的具體表現。應該說德國的閃電戰在二戰初期發揮到極致,如果不是盟國的後勤支援,結果還真不好說。大縱深理論是在戰爭相持階段蘇聯所採取的戰略,這種理論的實施必順具備下列幾個條件:一,必須要或基本要扼制閃電戰的勢頭。二必順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做後盾。三,必須要充分的後勤保障做為支撐。三,必須要有充分的空間。最後要有一個聰明的頭腦。
-
5 # springswallow
蘇德戰場,雙方決戰主要都是在陸地,不管是閃電戰理論還是大縱深理論, 在當時起決定因素的是坦克和飛機, 當時的陸地霸主是坦克,德國的虎式豹式坦克雖厲害,但生產數量很少,還要應付東西兩線,機械故障也多,工藝複雜,不容易修復,在決戰中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後期投入的噴氣式戰機數量也非常有限,還是在戰爭末期出現,都是用在西線對付盟軍飛機和保衛德國本土,在東線沒能派上用場。 假如在41年開戰時,德國有虎式豹式和噴氣式戰鬥機,不管蘇聯的縱深是多大,也會一潰千里,兵敗如山倒。 但實際上,蘇德戰場無論是坦克決戰還是制空權都是蘇聯佔了優勢。 所以只要拳頭夠硬講什麼理論都強。
-
6 # 陽城導航
閃電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它往往是先利用飛機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通訊中心,把敵人的飛機炸燬在機場,取得制空權,並使敵人的指揮系統癱瘓。
閃電戰的特點是奇襲、快襲集中加在一起,將像閃電一樣打擊敵人!可以使敵人在突如其來的威脅之下喪失士氣,從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擊之下就會立即崩潰!
波蘭之戰是希特勒的成名之作,閃擊法國是閃電戰的顛峰之作,使閃電戰的內容更加豐富。襲擊蘇聯,希特勒如法炮製,將閃電戰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度使蘇聯受到
沉重打擊,幾百萬軍隊被殲滅,大片的國土被侵佔,幾千萬人口陷於敵後,如果放在西歐,一個國家肯定完蛋了。
剛開始,蘇聯也被閃電戰搞得頭暈腦脹,處處被打捱打,亂了方寸,不知所措。1941年下半年,是希特勒橫向天下的時候,所向披糜。但是隨著戰事的發展,閃電戰顯露出了它的缺陷。由於蘇聯人頑強抵抗,德華人突然襲擊的優勢不再,兵力損失巨大,閃電戰鋒芒不再。隨著德軍向前推進,後勤補給困難,機械化部隊優勢盡失。
1941年10月,是蘇德戰爭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德國閃電戰發揮了重大作用,蘇軍相繼輸掉三個重兵集團,幾百萬被俘。10月之後的莫斯科保衛戰,是蘇聯與德國的正面對抗,閃電戰成為過去,是蘇聯與德國的意志較量。
莫斯科保衛戰勝利後,到斯大林格勒反攻,是蘇聯恢復大縱深戰役理論時期。由於蘇聯工業的恢復,大量的坦克,飛機與大炮生產出來並裝備部隊,蘇聯組建了一批坦克兵團與航空兵團,開始使用大縱深戰役戰術作戰。這一時期,希特勒優勢盡失,不得不和斯大林玩常規的機械化作戰。
1942年11月19日開始的斯大林格勒反攻,是蘇聯大縱深戰役的成名之作。蘇軍集中大量的兵力於敵人側翼,分兩路南北對進,於敵人後方插進去,在敵後長驅幾百公里,包圍敵重兵集團於斯大林格勒城下。在戰術方面,先是集中大量的火炮密集轟炸敵前沿陣地,造成突破口,隨後集中大量的坦克部隊開進突破口,航空兵配合地面作戰。坦克部隊突破前沿後向敵人後方猛烈推進,步兵部隊密切協同推進。直至合圍敵重兵集團。
隨後,這一戰術被蘇軍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庫爾斯克戰役中,烏克蘭戰役中,白俄羅斯戰役中,屢屢使用,效果明顯。特別是在1945年初的維斯瓦一奧德河戰役中,蘇軍大縱深戰役戰術發揮到極致。蘇軍一晝夜競推進70公里,進度驚人,在短短十幾天,從波蘭的維斯瓦河推進至德國的奧得河,推進幾百公里,真是名符其實的大縱深。
將閃電戰與大縱深戰役相比,兩者的戰術都強調機械化兵團與航空兵團配合作戰,但閃電戰更強調戰術的奇特與快速,注重突然性,特別是側重於突然襲擊與總體打擊,力圖一擊而使敵方癱瘓。而大縱深更強調火力的猛烈與各兵種的配合協同,是戰場上的常規戰術。而不寄希望於一擊致命。
在蘇德兩國較量中,希特勒利用開戰的突然性,運用閃電戰還討了一些便宜,一旦閃電戰失效,對方不能一擊致命時,閃電戰就失去了作用,不能不和人家玩大縱深戰役。這樣戰場的優勢就轉移到對方手中。結果在人家一次次打擊中,力量消耗怡盡,直至滅亡。
-
7 # 戰略論
這兩種理論只是名字不一樣,其實質內容基本沒有任何區別,都強調集中絕對強大的兵力在某一點或幾個點上進行突破並向縱深挺進,以儘可能的讓對方無法在後方建立起新的防線,並儘可能的包圍那些來不及撤退的敵軍部隊殲滅之。兩種理論都強調突擊兵力的絕對集中以儘可能達成決定性的突破,以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為最終的目標。
可能有不同的是德軍的閃擊理論強調一開始的突破對方防線即投入相當數量的裝甲部隊來加速突破,達成突破後裝甲部隊繼續向縱深挺進,擴張戰果。蘇軍則由步兵部隊輔以一部分獨立的坦克部隊進行最初的突破防線作戰,待開啟突破口後隨即投入大量的裝甲部隊向縱深突擊。蘇軍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儘可能的保留裝甲部隊的突擊能力用於之後的縱深突擊,缺點是由步兵為主力執行對敵軍堅固防線的突破任務不可避免的會遭到重大損失,而且突破速度緩慢,不能達成快速和突然性。
其中兩種進攻模式都有其優劣,這種不同很大程度是由蘇德兩軍各自不同境況所導致的,德國的人力資源遠不如蘇聯,所以對於人力有巨大需要的步兵單位並不充足,他們難以忍受步兵的過多損失,在突破以後的機動作戰中這些裝甲部隊還要仰仗步兵的協同。而蘇軍首先在人力資源上要遠遠優於德軍,更重要的一點是蘇軍的步兵部隊在機動作戰中遠不如德軍,但是在對固定防線的進攻上卻韌性十足,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哪怕遭遇慘重的傷亡。
隨著戰爭後期蘇軍的大反攻的進行,在不斷的大規模的突破和合圍的作戰中,其作戰經驗和理論都得到了深入的發展,並在戰後形成一套完整而嚴密的作戰理論,已經大大超越了德國的閃擊戰理論。蘇聯的大縱深更加強調戰略上的,而德國的閃擊戰則偏重於戰術性的,當然了並不是說德國的短視,而是他們戰略目標選擇上的經常猶豫,使得戰術性的勝利難以達成戰略上的勝利。
-
8 # 生產隊的驢zbc
不管是蘇聯出版的《大縱深戰役理論》(其中對大縱深歷史的說法全文引用了伊謝爾松1965年在蘇聯《軍事歷史雜誌》上的論文),還是《古德里安回憶錄》,都明確承認和指出,其理論源頭來自於英華人富勒,而古德里安同時又指出了英華人李德·哈特的貢獻(這也許同他本人和哈特的良好關係有關),以及法國在裝甲兵集中作戰思想上對他的啟發(他弄到了法華人寫的幾本書,大為吃驚)
二、變革方向相近
都是希望避免擯棄過去的一戰形式,即單個奪取敵防禦基點的、極其消耗力量的艱難作戰模式,將陣地戰重新轉化為運動戰
三、戰役戰術形式相近
無論是大縱深主張的全縱深壓制下的多個梯隊突破,還是閃電戰的鉗型突破,都主張快速集中裝甲兵力,在敵人薄弱防禦地幅進行快速突破,尖刀部隊直接向前瓦解敵人預備隊,後續部隊從突破口增援和擴張戰果,包抄殲滅敵人。法國學派將兩種軍事思想都歸結為“癱瘓性戰略”
四、合成作戰原則相近
都希望以裝甲部隊為核心,綜合應用空軍、步兵、炮兵力量,複合打擊對手
不同點:
一、大縱深理論是一套發展了很長時間的、、能全軍和針對各種戰役佈勢、發展,諸兵種戰役使用和投入情況的戰爭總體方案。而閃電戰並不完整,是服務於於德國當時戰略體系下的執行性方案的,這也和德國戰後被解除武裝,未得到進一步的總結和發展有關。
二、從對實際戰爭的影響來看,閃電戰是革命性質的,成功的打破了舊有的作戰樣式,而大縱深理論儘管歷史更早,卻受限於蘇聯的政治軍事環境,在戰爭開始時並未得到應用,隨著戰爭的發展才逐步得到重視
三、預期和目標不同,大縱深是在總體戰狀況下,為了解決進行殲滅性戰役、克服綿亙正面和在全戰役縱深突破的問題。閃電戰側重於突然性的製造力量頂點,將戰役引向敵縱深並快速癱瘓對手,摧毀對方增援體系,來避免陷入總體戰。
回覆列表
從某種意義上說,二戰版本的閃電戰和大縱深在本質上是接近甚至是相同的,兩者都建立在擁有少數精銳的裝甲機械化叢集和大量的依靠騾馬和少量機動車輛機動的慢速步兵的基礎上,強調將高速的裝甲機械化叢集投入縱深攻擊,作為裝甲矛頭撕裂對方縱深,實現對對方重兵叢集的分割包圍,而低速的步兵部隊則擔負鞏固突破口,跟隨快速叢集進入縱深交戰,拿下快速叢集繞過的堅固據點,形成包圍圈的側翼。閃電戰和大縱深都強調達成戰役突然性,以快打慢,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突破對方防線的手段和快速叢集投入的時機,德軍閃電戰強調裝甲叢集第一時間投入突破對方防線的交戰,以最快的速度撕開防線進入縱深交戰,蘇軍大縱深戰術則是把開啟突破口的任務交給得到了坦克,炮兵部隊加強的步兵,一般來說,在步兵完成突破之後,才會投入快速裝甲叢集進入縱深交戰。
1941年6月白俄羅斯戰役是典型的閃電戰,成功實現了以快打慢的目的。
閃電戰和大縱深相比,閃電戰將裝甲叢集主力第一時間投入交戰,有利於達成戰役突然性,形成區域性的絕對兵力和機動性優勢,撕開突破口,缺點是一旦在突破過程中就遇到防禦強點,非常容易迅速消耗裝甲叢集的實力,造成在縱深突破中喪失衝擊力,導致難以完成對對方重兵叢集的割裂和包圍。而大縱深交戰強調以步兵叢集作為撕開最初突破口的主力,而以快速叢集投入縱深交戰,這樣有助於儲存快速叢集投入縱深交戰的實力,但是步兵衝擊力較差,開啟突破口的速度較慢,不利於達成戰役突然性,尤其是在遭遇防禦強點時容易頓挫,給敵人做出反應的時間,所以到後期,蘇軍將領往往採取一線部隊多點攻擊,將快速叢集第一時間投入最早達成突破的地段,不過這種做法對於快速叢集橫向運動以及穿越步兵部隊戰鬥隊形的保障要求相當高。
1944年6月白俄羅斯戰役可以說是對1941年白俄羅斯戰役的精確反向映象,蘇軍的大縱深作戰同樣達到了出其不意以快打慢的目的。
在二戰中,無論是閃電戰和大縱深,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是一旦對方採用縱深防禦或者彈性防禦,或者有著高度機械化的機動手段,能夠迅速調集預備隊補防,那麼不論是閃電戰還是大縱深,都要面對裝甲矛頭頓挫的危險,而此時與身後步兵炮兵已經脫節陷入孤立的裝甲矛頭往往會面對對方縱深機械化預備隊協調一致的反擊,很難避免折戟沉沙的命運,這種情況在二戰中不止一次發生,1943年2-3月哈爾科夫戰役,蘇軍縱深突擊面對德軍的彈性防禦,未能達成分割殲滅對方重兵叢集的目的,反而耗盡了自己的力量,隨即遭到了對手調集的裝甲預備隊協調一致的反擊,導致進攻部隊損失慘重,而1944年底突出部戰役,德軍雖然達成了戰役突然性,但是美軍迅速利用其全面機械化的優勢,迅速調集了預備隊重建防禦,並且卡住了德軍突破口兩翼要點,結果德軍裝甲矛頭迅速失去了支援,衝擊力耗盡,非但沒能重演1940年閃電戰得輝煌,反而在隨後美軍發動的反擊中不得不拋棄幾乎所有重灌備才勉強得以突圍。
1943年哈爾科夫戰役,是大縱深作戰在彈性防禦面前過度消耗了衝擊力,反遭對方協調一致反擊的典型
所以不論是閃電戰還是大縱深,實際上強調的都是以快打慢,使對手無法組織起有效的縱深防禦,也難以調動裝甲預備隊實施協調一致的有效反擊,這方面的典型,是1941年6月和1944年6月可以說互為映象的兩次白俄羅斯戰役,進攻方都有效的在對方組織起有效縱深防禦和裝甲預備隊的反擊之前完成了對對方重兵叢集的分割合圍,堪稱以快打慢的經典戰例。
突出部戰役是閃電戰在高度機械化的對手以快打快的應對面前失利的典型,在步兵都能完全乘車機動的美軍面前,德軍很快就失去了初期出其不意的優勢,陷入了死拼硬打的僵局
當然,二戰後隨著蘇軍機械化水平提高,大縱深作戰開始強調機械化步兵和炮兵伴隨裝甲矛頭協同行動,提高了縱深交戰的協同性和打擊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二戰版本大縱深理論的補強,不過縱深交戰仍然會受到後勤因素的制約,這是必須加以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