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活著的意義

    如果把項羽看作是“中華歷史上最後一個貴族”,那麼自漢代之後,中國就沒有了“貴族”。“貴族”文化的缺失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它使得中國的傳統文化發展走上了一條迥異於西方的道路。西方的中世紀,社會形成了一種固化的貴族制度。建立在諸多政治經濟特權制度的基礎上,生成了世代相承連綿不絕的貴族文化。這種貴族文化強調教養、榮譽、尊嚴、責任,以及道德意識,體現了人的自我意識和道德自尊。它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抑制抵消了專制王權在政治上的漫延氾濫。“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就是例證。

    項羽為何成了歷史上最後一個貴族,這種說法的由來是什麼?

    所以西方的中世紀始終沒有形成典型的專制王權政體,這其中既有政治經濟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此外,貴族文化對自由人格和獨立人格的養成也有積極的作用。中國的封建社會則不然。自秦朝統一中國,就實行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形成了“天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的制度文化。出於權力制衡的需要,作為一種制度補救,西漢之後,統治者為了保護“士人的節操”,在制度文化中形成了所謂“將相不辱”的規定。

    項羽為何成了歷史上最後一個貴族,這種說法的由來是什麼?

    項羽的死,感動了兩千年來的華人。在華人的心目中,向來都以成敗論英雄,只有項羽是一個例外——他雖敗猶榮。他完全是以一個蓋世英雄的形象雄踞在 歷史的地平線上。有人將華人對他的懷念歸功於司馬遷的描述,歸功於司馬遷作為漢王朝的史官,而將漢王朝的敵人描述得如此富有英雄的氣概。這是不錯的,正是因為有了司馬遷的一顆勇敢的心,一顆堅持正義、堅持史實的心,一顆對人類尊嚴懷著巨大敬畏的心,才有了我們今天的“青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驕傲。司馬 遷也正因為他對人類尊嚴的敬畏,在他為了個人尊嚴、歷史尊嚴而歷盡磨難之後,才成就了他的作為英雄的事業。可以說,司馬遷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秉筆的英雄,他的氣概,與持劍的項羽的氣概,一起構築了中國的精神氣質。

    項羽為何成了歷史上最後一個貴族,這種說法的由來是什麼?

    失敗的項羽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蓋因他的最後一戰。這是一場完全為了尊嚴的戰鬥,他的“無臉見江東父老”的決絕。他有機會逃亡,卻選擇了戰死沙場;他 寧可戰鬥到最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卻還以一人之力,獨戰百萬大軍。不獨是這種悲壯的情懷與慘烈的氣勢造就了項羽的千古英豪,更在於他以這種方式的戰死,維 護了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傲慢的尊嚴。

    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記錄了項羽的剛愎自用,也記錄了項羽天真率性的氣質特徵,以及他的直率坦誠。以此對比劉邦的狡詐與無賴。可以這樣說,劉邦與項 羽的戰鬥,是一個以平民的智慧戰勝了貴族的傲慢的歷史故事。在大多數人看來,劉邦自然是一代英雄,因為他成功地創立了強大的漢王朝,而項羽卻是被拋進了歷 史最黑暗的角落。但他的死,卻讓兩千年來的華人久久不能釋懷,那是因為,自從項羽死後,中國的貴族精神也隨之而亡,再沒有那種臨死不屈的傲慢以及對人性 懷著天真的幻想,再沒有那種對高尚靈魂的崇拜,更沒有那種對人類尊嚴的無比敬畏。有的只是劉邦的平民式的實用主義,無論出於何種手段,不管卑鄙、無恥、耍 賴,只要能夠達成目的,便是英雄——那是項羽曾經不屑的!

    項羽為何成了歷史上最後一個貴族,這種說法的由來是什麼?

    華人不能忘懷於項羽,而更多的時候,華人又覺得,畢竟,項羽是失敗的人,他的尊嚴,相比劉邦的巨大成功,更是可以不屑一顧了。人們寧願服膺於劉邦 的那種平民式的實用主義,由此而使整個中國,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更多時候淪於可恥的黑暗專制之下而毫無尊嚴地生活著,甚至為此反而慶幸不已。這算不 算是一種悲哀呢?

  • 2 # 布衣藍衫2

    好久沒回答問題了,今天就瞎扯幾句吧

    說項羽死後,再無貴族的原因應該這樣理解:

    1,漢高祖劉邦這在街上屢吃霸王餐、打白條的小流氓靠著老丈人的資助和漢初三傑及一眾混起來的小兄弟的幫助下一成功名,但他不是貴族!

    2,曹操曹阿瞞盜取的魏潮,雖然在三國時期歷經蒼桑但最終一支獨秀竊得天下,但他並非世襲貴族!

    3,司馬懿的晉期效仿了他的前任主子的方式,成功的竊魏為晉,但其身份也並非貴族!

    4,趙匡胤一介平平的武夫,靠著時運和個人能力打拼而不斷提升,最終一身黃袍加身以趙代周,但他不是貴族

    5,大明朱元璋,這自小貧困爹孃死了連塊墳墓之地都沒有,從小經歷放牛、和尚、乞丐的他卻最終代替了元韃子……,有誰敢說朱元璋是貴族?

    有人要說:還有元、清及五代十國,可這胡、韃等野蠻人能為貴族?

    但本人才淺卻並不認為項羽之後無貴族之說,理由如下:

    隋、唐2朝的楊、李,包括宇文、長孫等,那家不是貴族?某種意意義上說隋唐之爭,也是隴上郎舅、連襟、裙帶之間的你爭我鬥,更是近百年時間的貴族門閥利益集團間的爭鬥

  • 3 # 一生濟滄海

    項羽祖上來自古項國,項國,為淮河中上游一帶姬姓子國,傳說是周武王之弟季轂(谷)的封國,與頓國(見頓國篇)、沈子國、陳國毗鄰,跨穎水而建,其都城在穎水之北,故址在今河南沈丘縣西北部一帶。《辭海》中有“項縣”一條:“春秋時項國,後屬楚,秦置縣,治所在今河南沈丘。”說明項國從西周之初立國起,經春秋、最後滅亡歸楚都一直在這個位置。留下了一個姓氏,形成項姓。不過,即使魯國滅了項國,項國離魯國還是有一段距離的,雖說魯國統治了一段時間,後來隨著魯國國力的衰弱,到底鞭長莫及,項國最後還是落入了楚國的囊中,,楚國將其分封給了羋姓族人項燕,是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籍。秦末時項羽還一度恢復了楚國,當時後懷王熊心還將項羽封為“魯公”。

    項羽年少時遇秦始皇出巡,雄心勃勃表示:“彼可取而代之”,少年英雄志氣高昂、而當時另外一個看到的人劉邦感嘆秦始皇的威嚴:“大丈夫當如此”,一個小人一個英雄一目瞭然。

    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 秦軍主力在鉅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後分封諸侯。

    彭城一戰,,楚軍依靠項羽堅毅果敢的指揮,劉邦遭到了自起兵以來的最大的慘敗,項羽在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漢軍56萬之眾,殲滅劉邦主力,使劉邦陷入“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危機局面,創造了古代戰爭中速決戰的典範。

    劉邦多次被項羽打敗,像個無賴一樣跪地求饒,多次議和,項羽太過仁義,多次放過劉邦。我在網上也經常看一些人對項羽的看法,有很多人都說項羽死要面子活受罪,而且殘暴不仁,咸陽屠城,的確項羽是燒了咸陽城,當時劉邦之流戰力五渣,根本打不進咸陽,而靠騙進咸陽,進入咸陽之後假仁假義,進了皇宮之後把秦王的妃子悉數納入,享用幾日,並縱兵燒殺搶掠,後聽聞項羽進城,嚇得趕忙把東西都退回封存。項羽進兵後,諸侯聯軍和劉邦一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項羽對秦國有深仇大恨,所以殺了秦王子嬰,燒了被劉邦和諸侯聯軍破壞殆盡的咸陽,所以把火燒咸陽這個鍋完全扣在項羽頭上,不公平。

    還有人說劉邦仁義 、項羽記仇,大家可以從他們的為人清楚看出,項羽對仇人的確是殘暴記仇,但是對待起義兄弟無不仁至義盡,多個反叛他的人,他都沒有趕盡殺絕,比如英布、項伯。而大家說的劉邦仁義,他在落難之時的確低聲下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邦物流總監是個什麼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