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有很多兒子,其中只有24個活了下來。康熙晚年做的最昏庸的事情就是兩次廢除太子,本文就將聊聊康熙廢除太子的始末。
康熙帝因為結婚太早,前幾個孩子大多走很早的死去了,沒有活到成年。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帝十分喜歡赫舍里氏。
不幸的是,赫舍里氏在生胤礽的時候難產了,因而離開了人世。之後,康熙帝便將她的孩子胤礽立為了太子。
康熙帝當時對於皇子們要求十分嚴厲,每天將他們的時間都安排得很滿,從早到晚,每天都要學習文化以及禮儀。為了防止兄弟之間的互相爭鬥,康熙帝在很早的時候就將胤礽的太子地位就確定了,斷絕了其他的皇子對皇帝位子的渴望。
胤礽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立為了太子,康熙帝讓許多當時很有文化的名人來教育和輔導他,提升他的各方面能力。太子胤礽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出色的能力,在各個方面同樣也十分讓康熙滿意。
在胤礽剛剛成年的時候,康熙帝就將他帶在身邊,看他處理事情,而如果不方便帶她的時候就將他留在朝中來代替他處理國家的事情,而他也沒有讓康熙帝失望,將當時朝中的事情同樣處理的井井有條。這便更加讓康熙帝喜歡。
一廢太子
由於康熙帝過於寵愛胤礽,這滋長了胤礽驕縱的性情,所以胤礽便越來越不像以前那樣聽話。
胤礽還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就很嚴厲的懲罰他的部下。在太子看來,除了皇帝之外,所有人都是他的奴才,所有的物品都是他的資產。他視人如同牲畜,可以任意的打罵凌辱,即使貴如王公大臣,他也不當一回事,照打不誤。所以,據《北韓實錄》記載:太子十三歲的時候,大家就說他剛愎、喜殺人。太子如此暴力不仁,連北韓使節都說:如果他當政的話,大清必亡。
而康熙帝卻沒有制止胤礽這些行為,反而對此事情置若罔聞,這就讓太子更加的有恃無恐。
此外太子還很浪費,經常花一些沒有必要的錢,還經常買一些名貴的東西,而康熙帝仍然沒有制止他。
隨著康熙帝當皇帝的時間越來越長,胤礽就越來越感到不耐煩,因為他的歲數已經不小了,當時已經四十歲了,仍然還是個太子。
胤礽不自覺發牢騷,說我都四十歲了還是個太子,天下哪有四十歲的皇子啊。這句話當時是對他的手下說的,但是卻被康熙帝得知了,這讓康熙帝十分不滿,於是便將當時的太子的所有的部下都處死了,算是警告下太子。但是胤礽卻並沒有收斂,反而卻更加的變本加厲。
再後來,康熙帝帶著剛滿7歲的皇十八子胤祄外出打獵,在路上十八阿哥意外患了急性病,雖然許多御醫都很努力救治,卻還是被病魔擊倒,再也沒有站起來,這件事讓當時的康熙帝十分的傷心。但當時的太子胤礽卻對於自己弟弟的死一點悲傷都沒有,所以這對於康熙的打擊很大,對於太子十分的失望。
在十八阿哥死的時候,康熙帝很嚴厲的斥責了太子,這也讓胤礽十分不開心,到帳中便對自己的手下發脾氣。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烏蘭布通之戰前夕,康熙帝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與皇三子馳驛前迎。胤礽到行宮給康熙帝請安,看到父皇消瘦,竟沒有憂戚之意,也沒有良言寬慰。康熙帝認為這位皇太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讓他先回北京。康熙帝認為這說明皇太子不孝,不堪重用。後來康熙帝在廢皇太子時說已包容了20年,就是把這件事作為起點的,可見此事給康熙帝留下多麼深的印象。
胤礽最蠢的就是還派人去監視康熙帝的起居。當這件事情被其他的皇子知道後,便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康熙帝。康熙得知後實在是太失望了,也刺激康熙帝下決心立即廢掉皇太子。他大聲斥責胤礽,並且將太子胤礽廢除,拘繫於鹹安宮。
二廢太子
胤礽被廢,皇太子位空缺,諸皇子立即為爭奪儲位而積極活動。
皇長子胤禔他的有利條件是:一則居長,二則原大學士明珠是其舅父,三則得到皇父的寵愛。為了爭奪儲位,他可謂煞費苦心:
第一,爭取立長。他錯誤地估計形勢,認為康熙帝立嫡不成,勢必立長。
第二,請殺允礽。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請殺掉胤礽,說:“今欲誅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聽了,非常驚異。
第三,推薦胤禩。胤禔見自己奪儲無望,便想推薦與己關係密切的皇八弟胤禩(胤禩少時為長兄胤禔生母惠妃所撫養)。
第四,製造輿論。胤禔利用張明德相面事,為胤禩製造輿論,說:“相面人張明德曾相允禩,後必大貴。”康熙帝派人追查張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僅有相面之事,而且有謀殺皇太子的企圖。
第五,鎮魘(yǎn)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帝揭發:皇長子與一個會巫術的人有來往。經查,發現胤禔用巫術鎮魘胤礽,陰謀暗害親兄弟,並有物證。其母惠妃出身微賤,向康熙帝奏稱胤禔不孝,請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殺親生兒子,令革其王爵,終身幽禁。
皇八子胤禩胤禩精明能幹,在朝中有威望,黨羽多,聲勢大。胤礽被廢后,胤禩很有希望當皇太子。但康熙帝從相面等事發現他有野心,“黨羽早相要結”,對張明德等謀刺皇太子事知情不舉;又發現胤禩署內務府總管事時,到處拉攏,妄圖虛名,將皇帝所賜恩澤、功勞歸於自己。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帝痛斥皇八子胤禩道:“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黨羽相結,謀害允礽。今其事敗露,即鎖系,交議政處審理。”
太子儲位空缺,諸子紛爭愈演愈烈,使康熙帝認識到有必要把這個缺位補上,以堵塞諸子爭儲之路,所以,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以復立皇太子胤礽,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
次日,康熙帝分別將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晉封親王,七子胤佑、十一子胤晉封郡王,九子胤禟、十二子胤祹、十四子胤禵,俱封為貝子,胤禩在此前已復為貝勒。康熙帝試圖以此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以及諸子之間的團結。
皇太子雖復立,但原有的君儲矛盾並未解決,所以很快康熙帝與太子之間的矛盾,終於又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康熙帝得到訊息說,皇太子在策劃逼康熙帝儘早讓位,因此,康熙帝怒不可遏。
康熙帝決定再廢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帝巡視塞外回京當天,即向諸皇子宣佈:將允礽拘執看守。
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將廢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
康熙帝第二次廢黜皇太子,雖然並非如他自己所說“毫不介意,談笑處之”,但確實不像第一次時那麼痛苦。因為他發現,立皇太子就難免有矛盾;不立皇太子可能更好,因為這樣可以減少皇儲爭奪的內鬥。
在胤礽廢除始末的過程中,作為的父親的康熙也同樣有著許多的問題,他雖然對於其他的子女要求都十分的嚴格,但是他卻對胤礽十分的寬鬆。在成年後同樣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加以糾正,反而更加的縱容,這讓當時的許多皇子都十分的不滿。
此外康熙帝也對於太子的許多的事情都沒有追究,也導致了太子的驕縱。如果當時的康熙帝能夠對於胤礽嚴加要求,那麼胤礽一定不會發生後來的事情,而胤礽的能力不弱,治理國家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康熙帝有很多兒子,其中只有24個活了下來。康熙晚年做的最昏庸的事情就是兩次廢除太子,本文就將聊聊康熙廢除太子的始末。
康熙帝因為結婚太早,前幾個孩子大多走很早的死去了,沒有活到成年。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帝十分喜歡赫舍里氏。
不幸的是,赫舍里氏在生胤礽的時候難產了,因而離開了人世。之後,康熙帝便將她的孩子胤礽立為了太子。
康熙帝當時對於皇子們要求十分嚴厲,每天將他們的時間都安排得很滿,從早到晚,每天都要學習文化以及禮儀。為了防止兄弟之間的互相爭鬥,康熙帝在很早的時候就將胤礽的太子地位就確定了,斷絕了其他的皇子對皇帝位子的渴望。
胤礽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立為了太子,康熙帝讓許多當時很有文化的名人來教育和輔導他,提升他的各方面能力。太子胤礽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出色的能力,在各個方面同樣也十分讓康熙滿意。
在胤礽剛剛成年的時候,康熙帝就將他帶在身邊,看他處理事情,而如果不方便帶她的時候就將他留在朝中來代替他處理國家的事情,而他也沒有讓康熙帝失望,將當時朝中的事情同樣處理的井井有條。這便更加讓康熙帝喜歡。
一廢太子
由於康熙帝過於寵愛胤礽,這滋長了胤礽驕縱的性情,所以胤礽便越來越不像以前那樣聽話。
胤礽還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就很嚴厲的懲罰他的部下。在太子看來,除了皇帝之外,所有人都是他的奴才,所有的物品都是他的資產。他視人如同牲畜,可以任意的打罵凌辱,即使貴如王公大臣,他也不當一回事,照打不誤。所以,據《北韓實錄》記載:太子十三歲的時候,大家就說他剛愎、喜殺人。太子如此暴力不仁,連北韓使節都說:如果他當政的話,大清必亡。
而康熙帝卻沒有制止胤礽這些行為,反而對此事情置若罔聞,這就讓太子更加的有恃無恐。
此外太子還很浪費,經常花一些沒有必要的錢,還經常買一些名貴的東西,而康熙帝仍然沒有制止他。
隨著康熙帝當皇帝的時間越來越長,胤礽就越來越感到不耐煩,因為他的歲數已經不小了,當時已經四十歲了,仍然還是個太子。
胤礽不自覺發牢騷,說我都四十歲了還是個太子,天下哪有四十歲的皇子啊。這句話當時是對他的手下說的,但是卻被康熙帝得知了,這讓康熙帝十分不滿,於是便將當時的太子的所有的部下都處死了,算是警告下太子。但是胤礽卻並沒有收斂,反而卻更加的變本加厲。
再後來,康熙帝帶著剛滿7歲的皇十八子胤祄外出打獵,在路上十八阿哥意外患了急性病,雖然許多御醫都很努力救治,卻還是被病魔擊倒,再也沒有站起來,這件事讓當時的康熙帝十分的傷心。但當時的太子胤礽卻對於自己弟弟的死一點悲傷都沒有,所以這對於康熙的打擊很大,對於太子十分的失望。
在十八阿哥死的時候,康熙帝很嚴厲的斥責了太子,這也讓胤礽十分不開心,到帳中便對自己的手下發脾氣。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烏蘭布通之戰前夕,康熙帝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與皇三子馳驛前迎。胤礽到行宮給康熙帝請安,看到父皇消瘦,竟沒有憂戚之意,也沒有良言寬慰。康熙帝認為這位皇太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讓他先回北京。康熙帝認為這說明皇太子不孝,不堪重用。後來康熙帝在廢皇太子時說已包容了20年,就是把這件事作為起點的,可見此事給康熙帝留下多麼深的印象。
胤礽最蠢的就是還派人去監視康熙帝的起居。當這件事情被其他的皇子知道後,便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康熙帝。康熙得知後實在是太失望了,也刺激康熙帝下決心立即廢掉皇太子。他大聲斥責胤礽,並且將太子胤礽廢除,拘繫於鹹安宮。
二廢太子
胤礽被廢,皇太子位空缺,諸皇子立即為爭奪儲位而積極活動。
皇長子胤禔他的有利條件是:一則居長,二則原大學士明珠是其舅父,三則得到皇父的寵愛。為了爭奪儲位,他可謂煞費苦心:
第一,爭取立長。他錯誤地估計形勢,認為康熙帝立嫡不成,勢必立長。
第二,請殺允礽。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請殺掉胤礽,說:“今欲誅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聽了,非常驚異。
第三,推薦胤禩。胤禔見自己奪儲無望,便想推薦與己關係密切的皇八弟胤禩(胤禩少時為長兄胤禔生母惠妃所撫養)。
第四,製造輿論。胤禔利用張明德相面事,為胤禩製造輿論,說:“相面人張明德曾相允禩,後必大貴。”康熙帝派人追查張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僅有相面之事,而且有謀殺皇太子的企圖。
第五,鎮魘(yǎn)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帝揭發:皇長子與一個會巫術的人有來往。經查,發現胤禔用巫術鎮魘胤礽,陰謀暗害親兄弟,並有物證。其母惠妃出身微賤,向康熙帝奏稱胤禔不孝,請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殺親生兒子,令革其王爵,終身幽禁。
皇八子胤禩胤禩精明能幹,在朝中有威望,黨羽多,聲勢大。胤礽被廢后,胤禩很有希望當皇太子。但康熙帝從相面等事發現他有野心,“黨羽早相要結”,對張明德等謀刺皇太子事知情不舉;又發現胤禩署內務府總管事時,到處拉攏,妄圖虛名,將皇帝所賜恩澤、功勞歸於自己。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帝痛斥皇八子胤禩道:“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黨羽相結,謀害允礽。今其事敗露,即鎖系,交議政處審理。”
太子儲位空缺,諸子紛爭愈演愈烈,使康熙帝認識到有必要把這個缺位補上,以堵塞諸子爭儲之路,所以,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以復立皇太子胤礽,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
次日,康熙帝分別將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晉封親王,七子胤佑、十一子胤晉封郡王,九子胤禟、十二子胤祹、十四子胤禵,俱封為貝子,胤禩在此前已復為貝勒。康熙帝試圖以此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以及諸子之間的團結。
皇太子雖復立,但原有的君儲矛盾並未解決,所以很快康熙帝與太子之間的矛盾,終於又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康熙帝得到訊息說,皇太子在策劃逼康熙帝儘早讓位,因此,康熙帝怒不可遏。
康熙帝決定再廢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帝巡視塞外回京當天,即向諸皇子宣佈:將允礽拘執看守。
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將廢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
康熙帝第二次廢黜皇太子,雖然並非如他自己所說“毫不介意,談笑處之”,但確實不像第一次時那麼痛苦。因為他發現,立皇太子就難免有矛盾;不立皇太子可能更好,因為這樣可以減少皇儲爭奪的內鬥。
在胤礽廢除始末的過程中,作為的父親的康熙也同樣有著許多的問題,他雖然對於其他的子女要求都十分的嚴格,但是他卻對胤礽十分的寬鬆。在成年後同樣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加以糾正,反而更加的縱容,這讓當時的許多皇子都十分的不滿。
此外康熙帝也對於太子的許多的事情都沒有追究,也導致了太子的驕縱。如果當時的康熙帝能夠對於胤礽嚴加要求,那麼胤礽一定不會發生後來的事情,而胤礽的能力不弱,治理國家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