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riedrichWang

    關鍵人物,于謙!

    正統十三年(1448年),明朝邊防吃緊,于謙被召入京師,擔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蒙古也先率軍大舉進犯明朝,王振唆使英宗親徵。明朝兵部尚書鄺埜與于謙均極力勸阻,英宗不聽。鄺埜只能跟隨英宗親徵處理軍務,而留下於謙管理兵部事務。同年發生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百官身亡,明軍大敗並主力喪盡。在得知英宗被俘後,京師大為震驚,百官不知該如何。負責監國的郕王朱祁鈺召叢集臣商議攻防之策。翰林院侍講徐珵稱其觀星象有變,應當向南遷都避敵。于謙聽後,高聲厲喝道:「主張南遷的人。應該斬首。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旦遷都將大勢而去。難道沒看見宋朝南遷的歷史麼?」郕王聽後稱是,於是留守策略始定。

    然而,明朝京師的精銳部隊均在土木堡陣亡,所餘的疲憊不堪的殘軍不足十萬,人心恐慌,官員百姓都沒有堅守的信心。于謙請求郕王發布檄文集合順天府、應天府、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直隸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應天府各地的運糧軍,立即奔赴順天府,依次經營籌畫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隨後,于謙當即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

    在一邊籌畫備戰方略同時,明朝廷臣呼籲嚴懲土木之變禍首王振及其餘黨的行動也開展。一日,郕王朱祁鈺攝朝朝議時,右都御史陳鎰上奏請求將王振滅族,廷臣紛紛響應。朱祁鈺無法做決定,於是下令擇時改議,廷臣則抗議不依。此時,王振黨羽、錦衣衛都指揮使馬順站出叱斥百官。戶科給事中王竑突然帶頭在朝廷上猛擊馬順,眾臣紛紛跟隨,馬順當即斃命,一時血濺朝堂,而士卒亦聲洶欲誅。郕王朱祁鈺看後大懼,欲起身離去,于謙擠到郕王身前,扶臂勸導道:「馬順等人罪當死,請不要追罪於各位大臣。」眾人聽後方止,而此時于謙的袍袖已經裂開。在他退出左掖門時,吏部尚書王直握著于謙的手嘆道:「國家正是倚仗您的時候。今天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了啊!」 在那時,朝廷上下都倚重於謙,而於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因為英宗被俘、明朝無主、太子又年幼、瓦剌大軍又逼近,明朝大臣紛紛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國君。郕王聽後再三推辭,于謙大聲說:「臣等實在是憂慮國家,並非為了私人打算。」郕王於是接受此議。同年九月,朱祁鈺即位,為明景帝。于謙入朝對答陳述京師防衛策略,他激動地哭泣著說:

    敵寇得意,要挾持扣留太上皇,這樣形勢下他們必然輕視我大明,長驅直入到南方。所以請求朝廷命令各邊防駐守大臣協力防守阻擊。京城軍隊的武器幾乎用盡,應當馬上各分道募集部隊,並命工部修理武器盔甲。此外,亦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軏、張儀、雷通分別帶兵防守京城九門,並在外城安置兵營。請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參與到保衛事宜,將靠近城郭的居民遷入城內。通州積攢的糧食,可命官軍自己到關上支取,將剩餘的粟米換成金錢,不要留下資助敵軍。文臣如軒輗等,可勝任為巡撫。武臣如石亨、楊洪、柳溥等,宜任命為將領元帥。至於軍隊事務,臣親自擔當,若不能奏效,則請治臣的罪。

    景帝聽後深表贊同,並於次月敕令于謙為提督,統領各路兵馬。

    此時,也先挾持英宗攻破紫荊關直驅而入,窺視京師。石亨建議收攏軍隊,實行堅壁清野之策,使得敵軍疲睏。于謙則稱不可,認為此舉使得蒙古更加輕視明軍。他於是命各將領將二十二萬部隊分兵在京師九門城外排開陣勢:都督陶瑾守安定門,廣寧伯劉安守東直門,武進伯朱瑛守朝陽門,都督劉聚守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守阜成門,都指揮李端守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守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守宣武門,而於謙與石亨率副總兵範廣、武興列陣於德勝門外,直對正北而來的也先大軍。此外,他還將兵部事宜交給兵部侍郎吳寧,悉數關閉全部城門,並親自督戰。為了保持戰鬥士氣,于謙下達了著名的軍戰連坐法:

    “臨陣對敵時,將領不顧軍隊臨陣脫逃的,斬殺那個將領。部隊不顧將領先行退卻的,後隊計程車兵斬殺前面的撤逃者。

    於是,將士知道撤逃必定會死,於是均受命效力。隨後,副總兵高禮、毛福壽在彰儀門北面擊退敵軍,生擒蒙古首領一名。景帝十分高興,命令于謙挑選精兵在教場屯兵以便呼叫,並命令內臣興安、李永昌和于謙一同管理軍務。

    起初,也先深入內地,自視拿下京城只是旦夕之事。但是當看到官兵布陣井井有條後稍微沮喪。已叛明的太監喜寧唆使也先,要求明朝派大使迎接成為人質的朱祁鎮,並索要金帛無數,並邀請于謙、王直、胡濙等人談判。景帝不許,也先聽後十分失望,於是放棄談判。

    十月十一日,京師保衛戰開始。也先首先派少量部隊窺視明軍在德勝門的部署,于謙與石亨預料此計,於是設法誘敵。隨後,瓦剌一萬大軍開始主攻,副總兵範廣在途中設伏、以火器突發反攻,也先弟孛羅、平章卯那孩中砲而亡。瓦剌軍不得已改攻西直門,都督孫鏜守衛,石亨亦分兵援助,瓦剌軍只能引退。副總兵武興在彰義門外擊敗瓦剌,並與都督王敬挫敗其先鋒。瓦剌準備撤退時,明軍欲爭功,軍陣混亂,武興中流矢陣亡。瓦剌撤至土城,王竑及福壽援兵趕到,蒙古大軍撤退。此後兩軍相持五日,也先感到大勢已去,又聽聞各地勤王部隊趕到,唯恐歸路被斷,於是擁著英宗由良鄉向西而去,于謙調遣部隊追至關外方才還師。至此,蒙古撤出關外,明軍獲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

    之後明廷論功行賞,于謙加封為少保,總管軍務。于謙則稱:「四面邊境的戰事很多,這是卿大夫的恥辱,哪裡敢邀功請賞呢!」並堅持辭去加賞,景帝不予批准。之後,于謙請求增加守衛真州、保定、涿州、易州的部署,並派遣大臣鎮守山西,防備蒙古部隊再次南侵。

    景泰元年(1450年)三月,總兵朱謙上奏稱瓦剌兩萬部隊圍攻萬全,景帝敕命範廣擔任總兵官進行抵禦。不久蒙古撤軍,于謙請求在居庸關駐兵,蒙古來則出關剿殺,敵退則從京師補給糧草。大同參將許貴奏報,北方有三個人到鎮上,要求朝廷派遣使者講和。于謙則反對道:

    以前派遣指揮季鐸、嶽謙前去,但是也先卻隨之入侵。又派遣通政王復、少卿趙榮去,沒有看見上皇只能返回。現今看來,和談已經很明顯不可行了。何況我們與蒙古有不共戴天之仇,從情理上講,本就不能講和。萬一講和而對方索求無度,那依從他則會受損,不依從則會發生變故,情勢所看,也不能夠講和。許貴身為武將,卻懦弱害怕成這樣,又憑何抵抗敵軍,按法令應當誅殺。

    景帝遂發公文嚴厲指責。至此邊關將領人人都主張作戰防禦,沒有再敢建議議和的。

    除了堅持防禦外,于謙還設計離間蒙古內部勢力。最初也先常以英宗朱祁鎮作為要挾,這類計謀主要是自叛明的太監喜寧。于謙遂密令鎮守大同的武將趁對方遣使之機,擒拿喜寧並誅殺;此外,他還設計叫王偉引誘並殺死間諜小田兒。他還使用離間計,請求特赦忠勇伯把臺家,許願給他分封爵位,命其暗中策劃。至此,也先開始有送還英宗的想法,並派遣使者講和,京城漸漸放鬆了嚴防。于謙此時上奏請求告誡各地仍然加強城防,以防患未然。

    到了八月,朱祁鎮被俘快近一年了。也先頻繁派遣使者,請求明朝迎接太上皇,大臣王直等建議派遣使者迎接。然而,已為天子的朱祁鈺卻很不願奉迎哥哥,並稱:「朕本來就不想登天子之位,當時被推舉,實在是出於你們的意思。」于謙聽後委婉地稱:「天位已經確定,難道還會有其他事情發生?只是從道義上應當馬上迎接罷了。萬一對方果真心懷欺騙,我們就有口實了。」景帝聽後隨即改變臉色,稱:「聽你的,聽你的。」於是先後派遣李實、楊善前去,終於迎接英宗返回,此舉是有于謙的功勞。

  • 2 # 飛翔的背影

    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明朝為何沒有發生混亂

    明朝在遭到了重創,皇帝被俘,名臣宿將損失殆盡,據記載土木堡之變中:

    明朝損失了包括最精銳的-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在內的數十萬軍隊武將勳貴方面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泰寧侯陳瀛等一批南征北戰的宿將損失殆盡,有人認為這批武將的戰死導致了明朝文武失衡,文官集團實力膨脹朝臣方面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等大批朝廷棟樑損失殆盡

    土木堡之變(圖片來自網路,作者見水印)

    土木堡之變後,朝廷大亂,通往北京的門戶大開。朝中有人主戰,有人主張遷都,還有人主和。

    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明朝能在混亂中生存下來的原因,我分析主要是:

    其一:土木堡之變發生在1449年,距離明朝建立81年,明成祖朱棣第五次親征蒙古也僅過去25年,大明王朝正處於去蒸蒸日上之時其二:明朝統治者內部尚且團結,文有必死之心,武有敢戰之意。土木堡之變後,經過短暫混亂,明朝統治者內部迅速達成一致-迅速調兵勤王,招募士卒加強京師防務,立監國郕王朱祁鈺為帝,統一思想,于謙的"言南遷者,可斬也”,得到了眾多朝臣的支援。于謙像(圖片來自網路)第三:瓦剌並無滅亡明朝的準備,也先也沒有滅亡明朝的力量。因為也先為了和明朝開展互市才發起的這場戰爭

    此外瓦剌統治者內部不團結,也先和大汗脫脫不花貌合神離,多有不睦;

    再有蒙古高原除了瓦剌之外還有韃靼,所以也先也不敢和明朝全面開戰。

    以上是我的一些淺見,請廣大網友批評指正

  • 3 # 青言論史

    歷史學家們在評述歷史事件的時候,總是喜歡按照歷史規律來進行解釋。但是在土木之變之後,大明朝之所以還能續命二百年,只因為一個人的逆天改命,那就是于謙!

    “土木之變爆發了。這場本來認為應該是明帝國炫耀武力的戰爭帶去了當時明朝政府的幾乎所有主要官員,兵部也不例外,儘管兩位主官極力勸阻皇帝不要御駕親征。本來應該同去的官場之星于謙在最後一刻被兵部尚書鄺埜換了下來,似乎已經預感到此行兇多吉少的老尚書決定以身赴險,而將守衛國家的責任交給了于謙。

    土木堡一敗,明朝所有上層精英人士和主力部隊損失殆盡,皇帝也被俘虜,蒙古大軍就在京郊不遠。這是比三百年前靖康之恥更加危急的時候,稍有不慎明朝可能就會比北宋更慘。實際上,這時候朝堂上也出現了去陪都南京避難的聲音,提出這一觀點的就是對星象學頗有研究的御史徐珵。

    此言一出,立刻人心惶惶,南遷之聲逐漸大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暫時主持兵部事務的于謙站了出來,他大聲斥責道:“應該砍掉妄加議論遷都南京的人的頭!首都是天下的根本,一旦遷都就等於向天下人宣佈大明氣數要盡了!諸位還記得宋朝的事情嗎!”這鏗鏘有力的話語立刻讓嘰嘰喳喳的朝堂安靜下來,他也迅速得到了四朝元老胡濙等人的支援,監國的郕王朱祁鈺也終於同意死守京城。

    于謙隨即被升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北京城的守備。 此時國家沒有君主,明英宗朱祁鎮被蒙古人拿來作為搖錢樹,在邊關四處勒索錢財。于謙命令各處守將,無論蒙古人怎麼威逼利誘,怎麼拿朱祁鎮來招搖撞騙,都絕對不予理睬。于謙又與諸大臣商定,為了儘快穩定人心,也為了斷絕蒙古人的念想,立監國郕王為皇帝。

    郕王起初不願意接受,于謙表示:“我們這是為了國計民生考慮,絕不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郕王才同意做皇帝。 明代宗朱祁鈺 讓一個從來沒有打過仗的書生在這樣危急存亡的關頭守衛國都,這對於于謙來說是真正的考驗。于謙立刻命令各地的後備軍隊迅速向北京集結,進京時將京師附近的糧倉的糧草順便運進首都,一舉兩得地解決了京城糧食和軍糧的問題。

    大軍入京後,于謙馬上命令以京城內剩餘部隊為主力,對這批戰鬥力不足的預備役加緊訓練,隨時嚴陣以待。 不久,四處勒索卻始終沒撈到好處的蒙古騎兵終於決定向北京發動進攻。從土木堡逃回來的大將石亨建議堅壁清野,只是一味死耗,于謙嚴肅地批評了這種右傾保守主義的想法。而後,作為明朝武裝力量總負責人的于謙分派了北京九門的鎮守任務,並且作為總指揮親自指揮了蒙古軍隊的主攻方向德勝門。

    除此以外,于謙還命令巡城御史加緊對城內的治安巡邏,錦衣衛全員出動,一旦有逃兵回城立刻格殺勿論。大軍開出城門以後,城門立刻關閉,戰事沒有結束前任何人不得開啟。于謙還下令:長官脫離部隊擅自離開的就誅殺長官,整編制逃跑的就後隊斬前隊。此令一出,所有人都知道只有誓死保衛首都,再沒有別的出路。(借用蘇聯衛國戰爭的一句話:“大明雖大,但已無路可退,因為我們的身後就是偉大的北京!”)

    蒙古人一到北京城下,看見九門內外旌旗招展,氣勢就退了一分。漢奸喜寧帶話要于謙等主政大臣去談判,沒有任何人理睬,氣勢就又丟了一分。戰事一起,明軍就利用地形優勢以及裝備優勢將蒙古人死死地按在了城外。由於是守城戰,火器得以廣泛使用,而此刻的明軍在國仇家恨的驅使下戰鬥力得以成倍的增長,激戰數日後,蒙古軍隊敗退,連首領也先的弟弟都被打死。此後,蒙古再不敢向明朝政府挑釁。

    北京保衛戰中,于謙是當之無愧的首功之臣,但他拒絕封賞:“在京城周圍四處築壘,是士大夫的恥辱,怎麼敢接受賞賜!”他只接受了蟒袍、寶劍等榮譽性賞賜以及太子少保的頭銜,其他的錢財官爵一概謝絕。

    實際上,土木之變和靖康之變相比,其本質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如果明朝群臣都是隻惦記跑路的話,那麼“南明”的稱謂估計要提前二百年出現。之所以明朝還能延續二百年,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于謙逆天改命。

    如果說十五世紀中國只有一個無雙國士,那就一定是于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嬰幼兒明明感冒已經好了,但是還是早晚流鼻涕,會是鼻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