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55358973375

      1、 詩人把“康橋”視為“難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戀之故鄉”,《再別康橋》選取康橋有代表性的景色構成意象來表達他對母校的熱愛和依戀。

      一是“金柳”,河畔的柳樹,被夕陽染成金色,像盛妝的新娘,豔影倒映在劍河的波光中,也盪漾在詩人的心頭。  二是綠油油的“青荇”,在康河清澈的柔波中,似在向詩人招手,詩人也甘做一條這樣的水草。  三是“清泉”,在榆蔭下像是天上的彩虹,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四是:“長篙”,撐著滿載星輝的小船,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去尋夢,去放歌   。  2、意境美:   “但我不能放歌”,多情自古傷離別,“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從夕陽西下,到滿船星輝,詩人在康河已留連多時,但終有一別,還是輕輕的來,輕輕的走,悄悄的來,悄悄走吧,連夏是蟲也為我沉默,免得離人更傷感。揮一揮衣袖,悄悄地再別康橋。  詩第1節,三次用“輕輕”,後兩節,三次用“悄悄”,更加渲染了不忍離別而又不得不別的氣氛,產生了輕柔飄逸之美。  3、《再別康橋》結構美:   全詩7節,每節4行,每行6至8個字,雙行首字都低一格,詩句均齊中又有變化。  4、音樂美:   節奏每句多為三拍。用韻細密精巧,產生了和諧迴環之美。  全詩的韻,是雙線交織或勾連的。節內雙行各自都押韻,基本上每節換一韻。  單行則比較靈活,有的在節內押韻,如第6節單行的“放歌”同“沉默”,與雙行的“笙”同“康橋”交錯編排;有的節與節之間前後勾連,如第1節的“招手”,與第2節的“金柳”,第2節的“豔影”與第3節的“青荇”。  雙行與單行之間有時也前後承接相聯,如第4節末行的“夢”與第5節的開頭的“尋夢”,第5節末行與第6節首行的“放歌”,第6節兩個“沉默”的頂真,第1節與第7節首尾的反覆和照應,都構成了音樂的美感   注:寫於1928年11月6日,初載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署名徐志摩。  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自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於詩的興味遠不如對於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   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 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因此他後來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吸菸與文化》) 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南中國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可   以說,“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   一篇。  第1節寫久違的學子作別母校時的萬千離愁。連用三個“輕輕的”,使我們彷彿感受   到詩人踮著足尖,象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蕩去;而那至深的情絲,竟在招   手之間,幻成了“西天的雲彩。”第2節至第6節,描寫詩人在康河裡泛舟尋夢。披著夕   照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樹蔭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兩個暗喻用得頗為精到:第   一個將“河畔的金柳”大膽地想象為“夕陽中的新娘”,使無生命的景語,化作有生命   的活物,溫潤可人;第二個是將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後,竟變了   “彩虹似的夢”。正是在意亂情迷之間,詩人如莊周夢蝶,物我兩志,直覺得“波光裡   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並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條招搖的水草。這種主客觀   合一的佳構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錘百煉之功;第5、6節,詩人翻出了一層新的意境。  借用“夢/尋夢”,“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   歌”,“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四個疊句,將全詩推向高潮,正如康河   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處,星輝斑斕裡跣足放歌的狂態終未成就,此時的沉   默而無言,又勝過多少情語啊!最後一節以三個“悄悄的”與首闕迴環對應。瀟灑地來,   又瀟灑地走。揮一揮衣袖,抖落的是什麼?已毋須贅言。既然在康橋涅盤過一次,又何   必帶走一片雲彩呢?全詩一氣呵成,蕩氣迴腸,是對徐志摩“詩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胡適嘗言:“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   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會合在一個人生裡,這是他的‘單   純信仰’。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實現的歷史。”(《追悼徐志   摩》)果真如此,那麼詩人在康河邊的徘徊,不正是這種追尋的一個縮影嗎?   徐志摩是主張藝術的詩的。他深崇聞一多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學主張,而   尤重音樂美。他甚至說:“……明白了詩的生命是在它的內在的音節(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們才能領會到詩的真的趣味;不論思想怎樣高尚,情緒怎樣熱烈,   你得拿來澈底的‘音樂化’(那就是詩化),才能取得詩的認識,……”(《詩刊放假》   )。反觀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   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象漣漪般盪漾   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   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麵,郊寒   島瘦”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中36變和72變誰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