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默1428

    首先宣告一點,阿斗並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人家很有才能的好嗎?“扶不起的阿斗”來源於阿斗的一句“此間樂,不思蜀”,此後世人便以此笑話阿斗並比喻無可救藥之人。但當時阿斗敢說懷念蜀國的日子之類的話嗎?恐怕剛說了,回到家就有一杯毒酒等著他了。為了保命,這麼說也無可厚非。

    劉禪即位的時候只有17歲,剛登上皇位時面對的就是一個爛攤子。劉備剛剛夷陵大敗,軍隊十去五六,軍力大損。且劉備死後,有一些屬下叛變,大權集於諸葛亮一人,朝野不滿,東吳窺視,可謂內憂外患。可是幾年以後,與東吳修好,恢復農業生產,平衡了朝堂實力。這份能力怎麼也說不上“扶不起吧”,雖然有諸葛亮的因素在其中,但拍板的是劉禪啊!

    劉禪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關羽的孫子,自己也娶了張飛的女兒,用姻親來鞏固自己的皇位。就算在諸葛亮死後,寵幸宦官黃浩,可那時也有諸葛亮遺留下來的勢力,比如馬岱,諸葛瞻,姜維等與以制衡,並沒有史書上說的那麼厲害。

    最好的證據就是劉禪能在諸葛亮死後在位二十七年,試問,如果他真扶不起,那他還能在位那麼久嗎?要知道他可以算是三國時在位最長的君主了。

  • 2 # 青洱

    阿斗若是扶不起,怎麼會在強魏壯吳的環伺下在位29年,這簡直是在考驗我們的智商好嗎?

    後人總喜歡斷章取義,遇到一件小事,我們還知道不能聽信片面之詞,何況是一個歷史事件,就憑一個故事,一個典故給在位29年的阿斗打上昏庸軟弱的標籤。

    如果阿斗扶不起都能統治蜀國二十多年,那你讓魏吳兩國的統治者情何以堪,難道他們都是無能之人。

    “樂不思蜀”是他的偽裝,試想,國家被滅,你不想以死殉國,除了裝瘋賣傻,取悅敵方。還能怎麼辦?難道還要大義炳然,滔滔不絕讓敵人佩服你的忠心義膽,被你的人格魅力折服?別逗了,大家都不是小孩子,平時和別人吵個架,都對別人的指責和理由恨得要死,要是俘虜敵國老大,你會怎麼做?當然看笑話了。

    因此說,阿斗絕不是史書上記載的,後人瞭解的那樣。

    只是諸葛亮的光環太亮了,奪了他的風頭,如果他沒有兩把刷子。早就被虎視眈眈的曹魏,孫吳吞併了。而不是容忍他存在近三十年了。

  • 3 # 識海無涯

    都說是扶不起的阿斗,只是因為阿斗是亡國之君而已,試問真的一個扶不起何以在滅國後能夠安享晚年,得善而終。

    最多隻能說劉禪能力一般,卻不能說其扶不起。

    劉禪繼位後,大權基本由諸葛亮掌管,諸葛亮死後軍權由姜維掌控,無數次的北伐已經使蜀漢的實力消耗殆盡。劉禪若生於太平盛世,也能成為守成之君,奈何歷史程序不容拖延,蜀漢實力太過弱小,隨著名臣良將凋零,加上後期寵信宦官黃皓,一時亂政,蜀國後繼無人,有句話叫“蜀漢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可看出蜀漢後期人才匱乏。

    史書記載,蜀亡時(263年)共有1082000人 ,其中戶數二十八萬、民數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試想憑藉這點實力,自保都不足,又加上連年北伐南征,人民休養生息不足,面對強大的魏國勢力,亡國也很正常。

    阿斗被稱扶不起,樂不思蜀這件事佔的比例也是很大的,但是恰恰是樂不思蜀可以算是劉禪的聰明之處,明哲保身,得養天年,全靠藏拙。作為亡國者,能得善終的歷史上能有幾人,單從這點看,其人也是比較聰明的,只能說世事無常。

  • 4 # 愛在深秋7340

    持 扶不起的阿斗觀點的人估計都是從三國演義小說中得出的結論,或者透過電視劇,而實際上的阿斗並不是一個無能之人。

    阿斗是劉禪的小名,他爹在給他取名字的時候,就有個義子叫劉封,言外之意是“封禪”,劉備是想當皇帝的。

    劉備託孤諸葛亮後,諸葛亮掌控了整個蜀國朝政,那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兌現了自己的諾言,而劉禪呢?當了皇帝的劉禪知道自己不行,沒有能力鎮住諸葛亮,索性將軍政大全交與他,什麼都聽他的,自己玩自己的。

    當諸葛亮死後,劉禪就廢除了丞相的一些權利,他知道那對自己是有威脅的,於是把權利收回自己手中,不過儘管這樣做了,蜀國還是滅亡。

    劉禪是主動投降的,因此蜀國沒有經歷太多的戰事,百姓也免於戰火,當司馬炎問他思蜀否,他卻笑著說不想,這樣才躲過被滅的結局,想那孫權的後代的慘狀就可以得知劉禪不是沒有智慧的。他的這一招叫明哲保身。所以才多活了那麼多年,自己的子孫免於災難。

  • 5 # 溫讀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

    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特殊的地理位置。

    蜀地,自古以來都是偏安之地。

    從來沒有一個從蜀地建立起來的政權可以統一天下。

    當朝廷開始衰退時,往往蜀地第一個脫離掌控。東漢也是如此,早在天下還沒有諸侯林立,割據一方的時候。

    劉焉,入住益州,斬殺漢使,野心勃勃,想要待天下大亂時謀取天下。

    可惜起得早,他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是他有個兒子,叫劉璋。

    當天下統一的時候,往往蜀地是最後一個平定的。

    偏安一隅,難以成大事,諸葛亮何嘗不是神機妙算,也只能困死在這裡,乾巴巴的看著中原。

    劉禪,之所以能夠在諸葛亮死後獨立政權29年,這天然的地理劣勢,反而成為他最大的保護傘,保命符。

    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其次,諸葛亮雖死,但是想費禕董允等人尚在,蜀國還不至於傾覆。

    我一直認為劉禪就是一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普通人。

    諸葛亮,費禕董允等人在世的時候,他也很好。

    可是一死,沒有人管制他以後,他就和黃皓這種人混在一起,混吃等死了。

  • 6 # zlljsf37

    在《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中,阿斗被描述成無用的扶不起的那麼一個皇帝,其實他真的笨嗎?如果真這樣的話,他也不會在蜀國被滅亡之後還過了那麼久。

    阿斗是劉禪的小名,在他出生的時候,他爹就已經收了一位義子劉封,兩個人的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封禪”,可見劉備是有稱帝的意思的。

    劉備亡後,託孤諸葛亮,諸葛亮兌現承諾,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禪自知沒有能力打理國家事物,就全權委託諸葛亮,諸葛亮實際上掌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當諸葛亮死後,劉禪就立即撤銷丞相建府開衙的權力,可見他知道丞相的權力過大是一種威脅。

    後來蜀國滅亡,劉禪主動投降,避免了戰事,也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特別是司馬炎問他的“思蜀否”,裝傻的劉禪躲過了一劫,得以安享晚年,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 7 # 套路小哥哥

    談一點拙見,對或不對,權當作拋磚引玉吧,希望大家批評指正。扶不起的阿斗是世人對劉禪的誤解,歷史上的後主劉禪並非《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那樣無能,反而阿斗是一位很賢能的皇帝,能文能武,對此,《三國志》有記載,諸葛亮評價劉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所言,“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意思是說諸葛亮都誇讚劉禪“智量甚大”比想象中聰明,劉備沒有憂慮了。眾所周知,諸葛亮並非阿諛奉承之人,劉備也非“不識人”之人,所以劉禪之才德並非後世所言如此。

    史書記載,劉禪在位41一年,諸葛亮輔佐時長達11年,諸葛亮死後,蜀國在劉禪統治下維繫了30年之久,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可見一斑。

    至於,蜀國滅亡也是當時形式所迫。在三國時期蜀國實力是最差的,魏蜀吳三國國力大概是6:1:3的比例關係,吳國尚不能與魏國抗衡,更何況蜀國了。所以,蜀國之滅並非劉禪之過也,實則天意如此之所致也!

    另外,樂不思蜀也是劉禪之大智慧也,蜀國滅亡後,其局勢已無迴轉之餘地,就算諸葛亮在世都無濟於事,故劉禪才會“樂不思蜀”苟全性命於亂世,此乃大智若愚之舉。劉禪被封安樂公,壽終正寢。

  • 8 # 說歷史的女人

    劉禪一直與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一樣,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但是這個爭議點不同之處在於,劉備、曹操都是當時的梟雄人物,而諸葛亮和關羽則是賢臣名將的楷模,他們被人紀念或評價,無非是忠和姦、智慧的高和低、武力的強和弱問題,從未有人敢說他們傻。因此,劉禪被爭議的點,就顯得有點可悲了,因為後世之人多有人說劉禪傻,所以劉禪之爭往往就變成了劉禪到底傻不傻的爭論。既然如此,我們就順應通常老百姓的認識,來看看這個問題:劉禪真的傻嗎?

    但是除了諸葛亮的這句評價之外,幾乎很難再找到關於劉禪的正面評價了,但是令人抑或的是,所有的反面評價都更像道聽途說之後做出的評價,因為他們的根據主要是劉禪投降後說的那句話而已。這樣一看,反倒是近距離的諸葛亮所評價應該更理性更接近真實,至少年輕的劉禪具有諸葛亮所評價的這些優點。

    那麼諸葛亮傻嗎?當然不傻。既然諸葛亮不傻,那麼他的評價也是有依據的。我們可以透過兩個方面來看,第一方面是“愛德下士”,第二方面是“天資仁敏”。

    我們先看“愛德下士”,倘若劉禪傻,或多數人所認為的昏聵無能,那麼他就不可能做到“愛德下士”,就算裝,裝一年兩年可以,但是裝五年十年那是絕對不可能了。在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他基本上能夠做到重用賢臣,別的不說,單說諸葛亮,就足以證明,如果劉禪是個混蛋皇帝,他不可能在蜀漢政權集團鬥爭那麼激烈的情況下,一如既往堅持支援諸葛亮北伐。有人說那是因為諸葛亮有兵權,但是別忘了諸葛亮也是一個忠臣,如果劉禪收了諸葛亮的兵權,諸葛亮也是會交出去的,這一點劉禪應該也清楚,所以說他對待諸葛亮的態度:即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基本上把大小國事都交給賢德的諸葛亮來處理,而自己作為一個皇帝,卻能夠忍讓隱身幕後,以至於蜀人只知武侯,不知劉禪,這就足見劉禪非常了不起了。

    其次,在對待姜維的任用上,也足以體現了劉禪的不傻。諸葛亮去世後,姜維成為蜀漢主要的軍事將帥。而且始終不移堅持北伐,而當時國內反對北伐的呼聲可謂非常之高,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可以憑著自己的人望和劉禪的支援抗得住,但是對於姜維來說,就非常不容易,但是劉禪依然支援姜維。尤其在公元262年,姜維北伐,再次失敗。於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等人就聯名上奏,認為姜維的北伐對於國內沒有任何益處,反而對國內的損傷極大,不但損兵折將,而且增加了百姓的負擔,因此都要求讓姜維去做個地方官,然後奪取他的兵權。但是皇帝劉禪卻拒絕了這些大臣的建議,不但沒有剝奪姜維的兵權,而且一切照舊。從這一點來看,當時蜀漢劉禪身邊本來就有佞臣,加上朝中重臣的意見,劉禪完全可能被這些意見所左右,但是結果是,劉禪卻堅持了自己的意見,這一點說明他不僅不是無能,反而非常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第二方面,即“天資仁敏”。公元263年,曹魏大軍攻進蜀國,防線逐步崩潰,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此時劉禪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死戰,一是選擇投降。若是選擇死戰,那就免不了讓蜀國百姓飽受戰亂之苦,而選擇投降,那就要做亡國之君,從此將在史冊留下的是千古恥辱之名聲。當時劉禪召叢集臣商議,有人建議劉禪投降逃亡東吳,但是譙周卻勸說劉禪投降魏國,原因是自古大國吞小國,這是大勢所趨,如果投降逃亡東吳,必然是稱臣,到時候魏國再次打敗東吳的時候,就得又一次向魏國稱臣,稱臣本來就是受辱,為何要多受一次辱?另外,在東吳還存在的情況,蜀國作為先投降的,那麼就會受到尊重和優待,至少還要做一個樣子給東吳的人看。

    除此之外,還有劉禪的兒子則力勸死戰,可是當時的結果已經非常明顯,戰與不戰都是敗,而且如果死戰的話,激起魏國兵將的憤怒,那麼就會讓蜀國的百姓跟上遭殃。於是,劉禪權衡之後,就選擇了投降。投降有兩大好處,第一是跟著自己的臣子們也會受到魏國的重用,第二是蜀國的百姓免受塗炭之苦。唯一受委屈的則是劉禪本人,皇帝不再是皇帝,而成為人家的階下囚。但正是這一點,卻體現了劉禪的“仁”,也正是劉禪應該被稱讚的地方,拿著臣民的生命換豪情萬丈的青史留名並不是英雄。

    最後我們看一下劉禪的那句名言:“此間樂,不思蜀也。”如果一個人,比如劉禪,曾經是皇帝,在到達了洛陽,成為階下囚之後,他在司馬昭問他的時候,說這句話,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首先,所謂彼一時此一時,這時候,任何問題不是靠豪言壯語就能解決的,逞一時口舌之快,並不能顯示你多厲害,反倒顯示你很傻,比如東吳的孫皓,說的痛苦,死的也痛快,但是問題解決了嗎?沒有,他仍然是亡國之君。而劉禪卻懂得隱忍之術,具有乃父之風,雖然沒有等來人生的轉機,但是你不能說他傻,只能說他能屈能伸,懂得生存之道。一個人想幹任何事,前提是你必須得先活著。後來倘若真出現了其他的情況,比如魏國大亂,保不定東山再起的就是活著的劉禪。這是可能的,因為劉禪絕對有這個政治能力,比如在諸葛亮死後,他做的人事安排,就可知。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就快速進行了人事調整,首先是取消了丞相,也就是不再設立丞相一職,原因很簡單,丞相權利過大,很容易架空皇帝的權利。其次劉禪進行了改革,設立大司馬和大將軍,分別由蔣琬和費禕擔任,而管理模式則是交叉管理,蔣琬主管行政,但是兼管軍事,而費禕則是主管軍事,卻又兼管行政。這就起到了互相制衡的效果,其用心真夠深的,這可不是人們口中“無能劉禪”所能想出來的政治策略。

    結語:透過以上一系列的史料情況來看,我們就發現了這正是劉備立劉禪為太子和繼承人的秘密所在:劉禪不傻,反而是個仁慈、守家的好人選。要知道,劉備有四個兒子,除了養子劉封被排除在外,那麼他還有三個兒子:劉禪、劉永、劉理。根據劉備的個人評價以後後來劉永的表現,這個劉永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劉備在三子中,最終選擇劉禪,除了劉禪是長子外,主要是劉禪的個人資質更好。這也是為什麼雖然諸葛亮去世,他還能守國二十年。有人說這是諸葛亮留下的根基好,但是同時也要知道諸葛亮連年北伐,蜀國國內也是情況很不樂觀。所以劉禪,需要辯證看,至少不能再說他傻、再說他“扶不起”。

  • 9 # 尹禾

    現在網路上出現了一股十分奇怪的風氣,有人喜歡為歷史人物翻案,有人喜歡抹殺歷史功臣。無時無刻不在挑戰千百年形成的珍貴的歷史價值觀,不過翻案類問題總是好過抹殺類問題,我們倒是可以探究一二。

    阿斗到底扶不扶得起,這個誰也無法斷言,賢能與否,都改變不了蜀國滅亡的結局。至於為什麼在諸葛亮死後的29年間,劉禪固然貪圖享樂、親近宦官、不理政事,但還是能堅持這麼久,其實也沒有什麼秘訣,只不過是其他兩國忙於內亂,顧不上他罷了。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這29年間,魏吳和蜀國都在做什麼。

    234-263年,曹魏

    青龍二年(234年),對於曹魏來說屬實是不錯的年頭,諸葛亮病逝,蜀國退軍;東吳北伐失敗,退軍;次年曹魏刺殺鮮卑軻比能成功,北疆也得以安定。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國家忽然安定下來,曹叡自然需要慶祝一下,怎麼慶祝呢?不如大興土木吧。於是不顧群臣勸諫,曹叡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建築事業,許多百姓甚至因此耽誤了農耕。如是過了三四年,曹魏不僅沒有趁機南下,反而國力漸衰。

    景初元年(237年),孫權閒來無事又開始派兵騷擾夏郡,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倒也沒什麼不尋常。然而九月,臨近收穫之際,冀、兗、徐、豫四州發生水災,一年的收成泡湯,還要動用國庫賑災,讓原本就出現頹勢的國力雪上加霜。

    隔年(238年),曹叡病逝,這位有些才能卻又有些任性的皇帝,沒有抓住大好的時機開疆擴土,只是空耗了幾年國力民財,最後隨隨便便託了個孤,就不負責任的撒手人寰了。

    隨後的幾年,曹魏進入政治動盪時期,先是曹爽飛揚跋扈,專擅朝政,打壓異己,甚至連郭太后也被他軟禁;隨後司馬懿韜光養晦,蟄伏待機,直至在高平陵事變裡,將曹爽集團一舉擊垮,司馬家族開始權傾朝野。這一來一回就是近十年過去了,期間曹魏倒是有精力平復北疆,但是對於南部的兩個強國,只有招架之功,沒有主動招惹之意。

    隨後司馬家族徹底取得曹魏的實際控制權,但是身為傀儡的皇帝卻不會放棄反抗。在251-260年,曹魏政權依舊在掙扎,包括一次刺殺司馬昭失敗。

    252年,司馬昭為緩解國內矛盾,曾經興兵七萬南征東吳,但是大敗而歸,短時間內沒有恢復元氣。

    234-263年,東吳

    自234年起,一直到241年,東吳一直十分執著的發動北伐,頻繁進犯曹魏領土。之所以不打蜀國,一來是好不容易與蜀國修好,不宜再動干戈;二來如果兩個弱國先打起來,強國一定會隨後摘了桃子,所以還是要先消耗強國。

    241年以後,東吳就進入了轉折點,孫權開始有些昏庸,尤其在子嗣的選定上,舉棋不定。孫權的長子孫登死亡。次年,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不久又封四子孫霸為魯王。他非常寵愛孫霸,引發了“二宮之爭”,朝中大臣亦分為兩派。名臣陸遜亦因捲入這一事件而遭到孫權斥責,氣憤而死。最後,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幼子孫亮被立為太子;孫吳開始走向衰落。

    這一系列變故耗時將近十年,十年間東吳元氣大傷。及至252年,孫權病逝,魏國趁機大規模南征,孫吳以諸葛恪為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魏軍,魏軍慘敗。東吳原本可以就此恢復國力,可惜此時孫亮年幼,主弱臣強,東吳進入權臣時代。

    253年,諸葛恪徵淮南失敗,被孫峻等人所殺,大權落入孫峻之手。三年後孫峻病死,將權力交給從弟偏將軍孫綝。孫綝嗜好殺戮,殘虐無道,殺害了孫吳的重要將領呂據、朱異等,曠日持久的內爭也使孫吳國力遭到嚴重削弱。

    258年,孫亮被廢,孫綝迎立孫權第六子孫休即位。孫綝與其兄弟五人,皆管理禁軍部隊,權力遠遠超過皇帝。好在孫休也非凡子,繼位沒多久就誅殺了孫綝等權臣,隨後施行善政,休養生息,吳國國力有所恢復,期間自然不能多行征伐之事。

    263年蜀國滅亡,264年孫休病逝,吳國就此進入苟延殘喘的階段。

    234-263年,蜀國

    看完曹魏和東吳29年的經歷,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兩國忙於內鬥和互鬥,無暇顧及蜀國。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蜀國這29年間就這麼安定呢?這就是劉禪的幸運或者說高明之處。

    幸運在於,諸葛亮死後,蜀國沒有強硬的老臣和實權的外戚,諸葛亮將一切後事都安排妥當,留下幾任宰相,都沒有什麼隱患。

    高明在於,他似乎有“古天子”之風,奉行“無為而治”,放手讓大臣去治國,想幹啥就幹啥。你們忙你們的,我玩我的,咱們誰也不耽誤誰。這也是為何29年間,大家都說劉禪昏庸,姜維卻能放開手腳“九伐曹魏”,即使後來黃皓專權,也沒有侵害太多的大臣。

    要麼就是沒心沒肺,要麼就是大智若愚,總之蜀國就這樣在劉禪治下安穩的度過了29年。

    其實蜀國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國力,都不足以支撐北伐,劉禪深深地知道這個道理,他勸過諸葛亮,也勸過姜維,但是兩人都不聽,於是劉禪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

    因此,怎麼看劉禪都像一位無為而治的君主,在意的可能根本就不是統一天下,而是安樂太平。他既沒有像曹叡一樣勞民傷財,也沒有像孫權老年是一樣攪得內臣不寧,只是想安穩度日。

    至於為什麼不戰而降,不是因為懦弱,只是單純的覺得沒有必要。蜀國曆次北伐,窮兵黷武,百姓疾苦,但是收效甚微,何苦因為執念,而讓天下百姓再受戰亂之苦呢?

  • 10 # 凡

    魏國皇帝多早逝,國內司馬黨與曹黨內鬥,無暇全力進攻蜀國,蜀國與東吳關係修復,國內繼任的蔣琬費禕採用休養生息政策,平衡益州黨和荊州派關係,國內平和發展。可惜司馬氏奪取魏國大權穩固之後,終於抽出力量伐蜀,鄧艾冒險一擊後,終於迫使蜀漢投降。

  • 11 # 跟老胡聊聊

    古來大家以成敗論英雄,成王敗寇。劉禪大概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了……

    史書都是勝利書寫的,其中實情已不可考。劉禪在丞相死後還能在位29載說明他是一位稱職的君主雖未開疆擴土但守成還是可書的。

    只能說其開拓不足守成有餘,古時候評價一個人主要就是看其功績。能征善戰――英雄也,裹足不前――庸才爾!

    成敗轉頭空,後人惜之!

  • 12 # 朵朵佬爺

    三角形的穩定性,如果其中一國沒絕對力量打敗另兩國,統一就難以達成。那諸葛亮為何可單獨北伐?這是因為蜀國閉塞,東吳不易從背後打進來。而魏國或吳國為何沒攻伐,都要擔心蜀國攻過來。例如,美國想稱霸世界,其實從沒有做到過,為什麼,中俄雖單個稍遜於美國,但合起來就大大強於美國,美國總是功虧一簣。

  • 13 # 世外桃源76419277

    你提的問題是個理論問題也是個實力問題。諸葛亮病逝時,蜀漢如日中天,儘管國力與魏和吳有一定差距,但不是主要問題。公元234年的蜀雖然失去了諸葛亮,但還有蔣琬、費禕、董充一批文臣能人,還有姜維、王平、馬岱等一干武將,雖然沒有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勇氣,但自保防卸還是有能力的。再者魏和吳都面臨著內亂,以魏國曹爽專權導政249年高平陵來說,就是事例。而東吳更慘,兄弟之間互殺爭位,加上諸葛恪家族專權引起內亂。就當時的背景而言,蜀漢相對魏吳兩國來說,國內還是比較安定的。雖然劉禪不才,但他並沒有整某些官員,基本上保持肖規曹隨的局面。但這種沒有勵精圖治的消極國策,也給後來的蜀國帶來了沒有實力面對強大的魏國侵略和吞併的底氣。正如日中天也有落山的時候,一個患了慢性病的人,也只能拖下去,保養得好可以多幾年,不注意保養就早逝幾年。

  • 14 # 雲淼100666656

    諸葛亮打中原打了六次,劉禪支援了,姜維打中原打了九次,劉禪也支援了。在位四十年光打中原就打了十五次,還不說對周邊少數民族的戰役。蜀漢後期文臣幾乎沒有上臺面的,武將就是一個姜維在苦苦的支撐,“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就是這麼來的。蜀滅亡時只有十萬戶百姓,要知道蜀從來都有“天府之國”的美喻!所以還打什麼?還是投降吧。

  • 15 # 老陳愛胡謅

    這個問題各有各的看法吧,但總的來說大體會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內外環境

    蜀漢不必說,自然條件優越,易守難攻,當時的天府之國,環境相對穩定。曹魏雖然強勢,但內鬥嚴重。後期吳國國力衰乏也是大家有目共睹。

    2.國內外政治

    政治鬥爭哪國都有,相對來說,因為劉禪的中庸,也導致了蜀漢朝堂相對穩定。諸葛亮死後政治權利基本歸於費禕,蔣琬、董允,但後期蜀漢也因為內部鬥爭,給了曹魏機會。

    3.國內外國力

    蜀漢國力在關羽失荊州,夷陵之戰等等一系列失敗戰役後,可以說是較之前大幅下跌,雖然諸葛亮在世時,國力回升,但死後卻因姜維的多次伐魏而耗盡國力。相對的,曹魏地大物博,東吳佔據荊湘,兩國都比蜀國強。

    對於劉禪是否如大家說的一般無能,這就不好說了。

    但我覺得這句話多數出自於惋惜諸葛亮的一些人之口,畢竟嘔心瀝血,病死於崗,相對他的付出,劉禪做出的成就幾乎可以忽略。

    但其實細想,若由劉理繼位,是否能夠做的比劉禪更好,尚在兩可之間。

  • 16 # 落葉小軒軒

    蜀漢易守難攻,地理優勢。其次蜀漢的人才還是有的,諸葛亮安排後事的幾個人,完全有能力守住江山。姜維之後也陸續伐魏,以攻為守。魏國的內亂,曹睿去世後,司馬家逐漸獲得了統治權。在清理了內部的擾亂之後,才開始有了滅亡蜀漢的心思。吳國從孫氏兄弟到諸葛恪也是內亂不斷。魏國的第一目標是滅吳,而非蜀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裡除了賈寶玉就沒人喜歡林黛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