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
2 # 一枚明粉
也應該會公開說成功的三個原因:奸臣無道,“靖難”蒙天眷顧;諸將浴血奮戰,天心感動;兆民簞食壺漿,王師無阻。
大家很容易明白,哪三個是真正的原因。毫無疑問,靖難之役是一場披著道德外衣的皇位爭奪戰,戰場的結果決定皇位落誰家,只要戰場上打贏就能生存,就能裂土為王,就能稱帝。
1、我和我兒子是最優秀的統帥不得不說,在塞北歷練過的朱棣,確實比南軍諸將善戰。長年的塞北大兵團作戰,遠距離行軍,讓朱棣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將軍,也成了一位優秀的統帥。
在靖難之役開始後,朱棣破大寧收鐵騎,回援京師;在相距百里兩個重兵集團見行軍,兵分別誘敵在野戰中擊敗之。這是非常難得的。
朱棣的二兒子朱高煦也是一位優秀的騎兵將領,在戰爭統帥親信騎兵中不少突擊作戰。
(朱棣所有徵伐背後有個默默守城的兒子)
還有被忽略的長子朱高熾,一般人看《明朝那些事》以為他無能,其實王世子在戰爭中立下大功,兩次朱棣遠征,都是以北京讓敵頓兵堅城之下,然後野戰。如果城丟了,估計朱棣就徹底完蛋了。這也是後來朱棣歷次北伐,敢讓太子監國的重要原因。
父能戰,子能守,夫復何求。
2、我有最優秀的將軍與騎兵南軍騎兵將領有瞿能、平安,瞿能很早陣亡,平安在跟著李景隆失敗幾次後,已經缺乏騎兵。
而北軍本身北平都司就有很多塞北騎兵,收了大寧後更是騎兵雲集。而且朱棣和韃靼部落做了一系列交易,保證了戰馬供應。(目前史料只能分析到這)。
癸丑(16)諜報胡寇將侵邊。上遣書諭韃靼可汗坤帖木兒,並諭瓦剌王猛哥帖木兒等,曉以禍福。在與南軍作戰中,就保證了主動權。勝可以擴大,敗可以主動脫離。
在戰場上,騎兵對把握敵情,迂迴攻擊非常重要。在一般戰役中,朱棣都是:
以精騎繞出敵後,觀其陣薄厚虛實,若可擊就擊之,(大軍)望(敵)軍動即鼓譟而進,俾其腹背受敵,內必自亂,可以收功。比如夾河之戰:
第一步,朱棣讓騎兵載步卒五千,到達盛庸陣前,步兵下馬攻擊方陣,騎兵近距離射箭。
第二步,在步兵突破後,騎兵趁機突入,進攻中軍(搗其中堅),然後諸軍並進。
第三部,朱棣率勁騎(重騎兵)掩擊敵背,衝貫陣中。
結果:斬刈甚眾。
(東昌之戰)
在野戰中佔優勢,在攻擊後勤線中也是,比如1401年7月,朱棣派遣李遠等率騎兵六千擾南軍餉道。至濟寧谷亭沙河、沛縣,焚其糧舟數百艘,糧數百萬石軍,資器械不可勝計,河水盡熱,魚鱉皆浮死。
後果就是德州盛庸後勤不足,南京方孝孺提議議和。
3、我執行了最冒險的戰略,但我贏了靖難之役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保住北平都司區域,朱棣南擊耿炳文、西征宋忠、東擊遼軍、北取大寧,中鄭村壩會戰,如此保障了根據地穩定。
第二個階段,朱棣訴求南北對峙,前後頓兵濟南城下、東昌潰敗。雖然在夾河、蒿城擊敗南軍兵團,甚至焚燒南軍糧草,但南北實力對比差別太大,沒法實現割據戰略。
第三個階段,長驅直入,勝敗在天。一路南下,避開南軍重鎮,在野戰中殲滅南軍重兵集團。如是入主南京。
在南下戰略執行中,風險非常大,在淮河一帶作戰,多次進入危險地步。
上以數十騎當之,大耳灰者,我胡騎指揮,素騎勇,既召還京師,為安禆將,至是持矟直趨上前,相距十餘步。總結:如此之下,精兵強將,優秀的統帥、擅長防禦的兒子,成功的戰略。能不成功嗎?天下就是打出來的。朱元璋這麼說,朱棣也這麼說,崇禎說天下是打沒的。
至於朱棣得民心,十多萬部隊南下作戰,沒有後勤供給,真以為朱棣是靠簞食壺漿哈?
參考文獻:《明成祖實錄》
《明史紀事本末》
陳玉華. “靖難之役”文學書寫的歷史演變[D].上海師範大學,2016.
申茜. 《立齋閒錄》校注[D].廣西師範學院,2014.
盧豔琴. 明朝豐城侯李彬研究[D].南昌大學,2013.
陳昌旺. 明成祖朱棣的軍事思想研究[D].雲南師範大學,2013.
經哲. 明建文朝文官集團研究[D].天津師範大學,2012.
劉鵬飛. “靖難”之役的另類書寫[D].陝西理工學院,2011.
-
3 # 古風散人
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舉兵“靖難”,以“清君側”為名,帶兵南下,經過歷時三年多艱苦戰鬥,燕兵直趨南京,建文政權徹底失敗。
建文帝方面的原因建文帝依靠江南士人及地主,江南出身的官吏,大多為書生,軍事非所長,制定的政策也脫離實際。建文帝自己有時候當斷不斷,優柔寡斷,表現出信念不強,屢有反覆的個性。永樂二年(1404)九月,北韓國王問其使臣趙浚:“建文寬仁而亡,永樂多行刑殺而興,何也?”趙浚對曰:“徒知寬仁而紀綱不立故也。”
上圖建文帝
從軍事上說,建文帝駕馭不了淮西將領,註定了他的政權難以長久。面臨失敗之時,又派李景隆與燕軍割地請和,這不僅與前之削藩主張背道而馳,而且充分體現了苟安一時的傳統弱點。李景隆迎降朱棣,導致建文帝全軍覆沒,南京陷落。
上圖李景隆
朱棣之所以能取得政權,主要原因也有幾個方面:第一,朱元璋《祖訓》之影響。
朱棣一發兵靖難,即抬出太祖祖訓曰:“凡新天子即位,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人誅之”。他援引祖訓,是為了避免叛逆之名,把矛頭直指齊、黃幾個人,以“清君側”,這在當時是收到一定效果的。祖訓即是正統,朱棣明知削藩出自建文帝,卻偏提一小撮。師出有名,在政治上易得到同情,加上當時封建諸王大多傾向燕王一邊,形勢對燕王極為有利。
上圖靖難之役示意圖
第二,軍事上得蒙古支援,無後顧之憂。
當朱棣發動“靖難”時,首先與寧王朱權相勾結,“相得甚歡”。當時寧王就藩喜峰口外,“東連遼左,西接宣府”,有甲兵八萬,所屬朵顏三衛騎兵亦皆英勇善戰。燕王也以事成“中分天下”為誘餌,爭取得到寧王的支援。
建文三年(1401)十一月,韃靼通燕寇鐵嶺衛,殺百戶彭城。當時鐵嶺原為建文軍轄地,而蒙古兵往來其間騷亂,對燕兵予以很大幫助。又據《北韓太宗實錄》記載,建文四年(1402)三月己丑,北韓使臣崔有慶自京師回國,向北韓國王報告:“燕兵勢強,乘勝遠鬥,帝兵雖多勢弱,戰則必敗。又有韃靼兵乘間侵掠燕、遼之間,中國騷然。”
-
4 # 沉澱讀書
說靖難之役前,要先說下建文帝登基前,朱棣的情況。
朱元璋其實最喜歡的孩子就是朱棣,如果按照朱元璋的內心的真實想法立太子,那是非朱棣不可,奈何皇家的規矩是立嫡立長。朱棣排行老四,行事作風頗有朱元璋的風範,悟性、能力和慾望都遠超過太子朱標。
朱棣從少年時代起,就對外宣稱是馬皇后的嫡子,其實馬皇后終生不育,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一個兒子,只不過馬皇后很喜歡小孩,對朱棣很好而已。歷來無論哪個朝代,血緣向來都非常重要。所以朱棣從小就聲稱是馬皇后的嫡子,就能看出這個人在小時候就很有野心。
洪武25年,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提出要立燕王朱棣為太子,遭到了大臣們一致反對。朱元璋猶豫了幾十天,最後還是選擇裡朱標的長子朱允炆為太子,猶豫是因為朱允文確實不錯,從各個方面表現都很好,最主要是孝順。洪武31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位,稱建文帝。新帝繼位後,首先要做的就是鞏固地位,在建文帝登基前,朱元璋已經把有有威脅的人殺的乾乾淨淨,唯獨沒有算上自己的兒子。
(建文帝)
建文帝的兩個文臣就建議他削藩,而藩王裡最危險的就是燕王朱棣。建文帝只是一介書生,自以為熟知歷史,能駕馭得了朝政,便聽從了建議。其實現在回過頭來看,朱棣自小就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後來又在封地北御蒙古兵,可以說是身經百戰,再加上他本來就有帝王之慾,無論是在朱元璋面前,還是在自己封地的子民面前都表現的極為得體,得人心。建文帝準備削藩時,政局穩定,天性太平,他本身就沒有什麼藉口要主動發起戰爭。這麼一比較,建文帝在朱棣面前就像是一小孩,還是一個沒有上過戰場,滿心想的是以仁義治天下的書生。
更致命的是,建文帝既然要削藩,即使時機不夠成熟,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只要找藉口就是了,實在沒借口,就創造條件唄,最重要的是,要快,要狠。而建文帝做事恰好相反,愛面子,又拖泥帶水。
(劇照,扮演過朱允炆)
再來看朱棣,當朱棣帶親兵謀反的時候,不過只有800個兵而已。然而,我們前面也說了,朱棣在封地特別會籠絡人心,關於燕王嫉惡如仇、愛民如子等故事廣為流傳。凡是在他手下做過事的人,都對他俯首稱臣。當時,看起來北平四周有十幾萬朝廷重兵,其實真正會與他為敵的人寥寥無幾,剩下的就是他振臂高呼就會響應的人。果然,在他除掉建文帝的幾個親信之後,其他人就全部歸順了。這些兵將都是和蒙古騎兵經常作戰的,比起建文帝南方的兵力來說,朱棣軍隊的戰鬥力都是非常強的。
就像《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裡,作者張宏傑說的:在中國,做事一定要在真實的意圖外包上一層光明正大的道德外衣。
這就叫出師有名。朱棣就把自己的行為定義為“奉天靖難”,說是皇上身邊奸臣當道,要幫皇帝“清君側”。就這樣一路南下,一路釋出各種文告,把自己裝扮成正義之師,而當時的臣民,對姓朱一家的內戰,其實並不會想出多大的力,反正不管誰贏,天下都是姓朱的,見風使舵的人就很多,再來看建文帝的軍師,都是一些文臣,和朱棣手下身經百戰的謀士是完全不能相比的,所以朱棣最後一路殺進京師。
-
5 # 梅語飄湘
開門見山,個人認為朱棣“靖難”成功根本原因在於對手是他的助攻!也即朱允炆這個對手實際上成了成了永樂大帝的助攻!
首先,朱棣能成功得益於對手的助攻。 朱棣開始雖是有實力、有膽略,但並沒有強大到能與中央政權對抗的地步。所以,當朱允炆派張信去北平調查四叔棣的時候,他們開始裝賣傻,當著派來的督察人員抓雞屎吃。朱棣這一招雖然沒有騙過上峰派來的張信等人,卻讓張信等人認為此人有謀略,是個當皇帝的料。這些督察大員便開始對朱棣“投懷送抱”,極盡討好之能事。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當朱允炆派出數十萬大軍去鎮壓朱棣的反叛的時侯,朱允炆竟然像傻帽一樣,給各位統領下了一道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命令:“勿傷吾叔”。朱允炆連他四叔受傷都不想,這些統率們還怎麼打仗。所以說,不是朱棣有怎麼強大,而是對手朱允炆幼稚得像個三歲毛孩,這是讓朱棣“靖難”成功根本原因。
(朱允炆其實長這個樣子,這是在建文帝當和尚之後的衣冠冢中的畫像)
明末清初 錢謙益著《建文年譜序》,對建文帝失掉江山的原因也作了總結:“二帝不應失天下,……謂二帝之不應失者,理也,非勢也。二帝之所優者,德也,其所短者,才也,亦命也。”
其次,朱棣能成功,才與自己的雄才大略有關。朱棣打著“清君側”這個旗號,幹著奪皇位的勾當,大家都能看出來,唯獨朱允炆還心存疑慮。換個人,朱棣這個旗號就不起任何作用。朱檔正是摸清了侄子的這個個性特徵,便選擇了一條只借道,不佔地的戰略方針,從北平一直往下打。也正是朱棣有雄才大略,建文中央政權部分見風駛舵的人便紛紛投向朱棣。
朱棣進入南京後,他不是去追建文,而是計上心來,立即宣佈建文帝死於“宮中起火”,這等於宣佈大明江山已經屬於朱棣。這個謀略比千軍萬馬去追究殺建文帝,要少很多風險,也少很多傷亡。試想,他如果不這麼宣佈,建文地方政權的兵力來真正靖難,恐怕他朱棣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了。
所以,再好的一手牌,看在誰手上。不會打牌者,就會浪費,錯失良機。而會操弄者,就乘勝而進。朱棣便這樣獲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爾後憑藉他的雄才大略,把大明打理得井然有序。
回覆列表
在朱棣靖難之變這件事上,朱元璋和朱允炆連續犯下了巨大的錯誤。
朱元璋的錯誤:
一,防外不防親,把打擊目標集中在諸臣,在沒有足夠重視自己的兒子們。
二,殺攻留守。把善長進攻的將領殺戳近盡,留下的是些沒有進取心,只會防守的人。
三,制而不削。對諸藩王只是限制和威壓,不從根本上削弱其實力。
四,縱虎歸山。把朱棣放歸自己的根據地,勢力大漲,養虎成患。
朱允炆和其大臣們犯的錯誤:
一,行動過緩。辦事猶豫不決,朝三暮四,心機已露而行動太慢,不能雷厲風行,而給了朱棣太多時間。
二,用將不當。把最渣的主帥派去指揮決定性的戰役,造成巨大的傷亡。仍然屢次重用,令人費解。
三,反應遲鈍。屢次戰敗,仍然不夠警惕,不能迅速從各地調集重兵參與平叛,反而分散防守,處處設防,處處被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