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小英雄陳浩的事蹟
10年前,在地動山搖間,年僅12歲的陳浩將前方的同學拖離了磚牆傾覆的範圍,取而代之的是自己被埋入瓦礫殘垣下,經過4個多月的入院治療才得以康復。
10年後,當初那個照片上那個身材瘦高、笑容爽朗的男孩子已經長大,成為一個身高一米八,身材健碩,彬彬有禮的沉穩少年。
十年光陰,十年成長,地震之後的成長經歷,陳浩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了車禍與高考的洗禮,讓他對人生悟出了新的感悟。“時間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地震10年,陳浩一如既往的低調,上學期間也從未主動向老師和同學提起往事,抗震救災的英雄事蹟也隨著時間流逝被逐漸掩埋。
但這正是陳浩所期望的:“過去的事情並不重要,人總是要向前看,重要的是將來。”
回首往事,地震是一柄雙刃劍。22歲的陳浩坐在椅子上,厚重的劉海覆蓋額前,如今俊朗的少年,面容間仍舊能讀出過去的輪廓模樣。對地震的救人經歷,陳浩直言已經記不太清了,當時的他還只有12歲,是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小學六年級的一名學生,“畢竟已經過去十年了。”當初的小學因為學校合併已被拆遷,縱然回到學校原地,現在也是一副陌生的景象。當時的年紀太小了,地震發生時很懵,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震後兩年,陳浩共回學校看過兩次,除了壓住自己的牆不在了,其餘的一切和地震前沒什麼分別。地震的後怕,也在這時才漸漸品味出來。
地震時,陳浩為救同學受傷。談到地震對人生的改變,陳浩對於這份經歷半是感激半是複雜。“地震就像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地震後留下了一些後遺症在車禍後更加嚴重了,例如腰傷。有時候回家看到爺爺奶奶在屋裡忙前忙後,想幫家裡麵人做點事卻有心無力。一方面,陳浩卻依舊認為地震在他的人生軌跡上開了個岔路口,他設想過如果當初自己沒有救人會是什麼樣的情形。“我或許就是鄉壩頭的一個孩子,讀完高中就不會繼續讀書了,平平凡凡的過完這一生。”
“小時候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未成熟,現在回想起來,地震也打開了自己的視野。”陳浩說道,經由地震,自己的人生在不斷進步,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少年走上公眾媒體的舞臺,雖然失去了一些東西,但得到的資源更多。2014年,陳浩遭遇的一場嚴重車禍,整個治療費用就高達30多萬,透過媒體報道,陳浩收到了社會人士捐款
抗震救災小英雄陳浩的事蹟
10年前,在地動山搖間,年僅12歲的陳浩將前方的同學拖離了磚牆傾覆的範圍,取而代之的是自己被埋入瓦礫殘垣下,經過4個多月的入院治療才得以康復。
10年後,當初那個照片上那個身材瘦高、笑容爽朗的男孩子已經長大,成為一個身高一米八,身材健碩,彬彬有禮的沉穩少年。
十年光陰,十年成長,地震之後的成長經歷,陳浩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了車禍與高考的洗禮,讓他對人生悟出了新的感悟。“時間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地震10年,陳浩一如既往的低調,上學期間也從未主動向老師和同學提起往事,抗震救災的英雄事蹟也隨著時間流逝被逐漸掩埋。
但這正是陳浩所期望的:“過去的事情並不重要,人總是要向前看,重要的是將來。”
回首往事,地震是一柄雙刃劍。22歲的陳浩坐在椅子上,厚重的劉海覆蓋額前,如今俊朗的少年,面容間仍舊能讀出過去的輪廓模樣。對地震的救人經歷,陳浩直言已經記不太清了,當時的他還只有12歲,是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小學六年級的一名學生,“畢竟已經過去十年了。”當初的小學因為學校合併已被拆遷,縱然回到學校原地,現在也是一副陌生的景象。當時的年紀太小了,地震發生時很懵,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震後兩年,陳浩共回學校看過兩次,除了壓住自己的牆不在了,其餘的一切和地震前沒什麼分別。地震的後怕,也在這時才漸漸品味出來。
地震時,陳浩為救同學受傷。談到地震對人生的改變,陳浩對於這份經歷半是感激半是複雜。“地震就像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地震後留下了一些後遺症在車禍後更加嚴重了,例如腰傷。有時候回家看到爺爺奶奶在屋裡忙前忙後,想幫家裡麵人做點事卻有心無力。一方面,陳浩卻依舊認為地震在他的人生軌跡上開了個岔路口,他設想過如果當初自己沒有救人會是什麼樣的情形。“我或許就是鄉壩頭的一個孩子,讀完高中就不會繼續讀書了,平平凡凡的過完這一生。”
“小時候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未成熟,現在回想起來,地震也打開了自己的視野。”陳浩說道,經由地震,自己的人生在不斷進步,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少年走上公眾媒體的舞臺,雖然失去了一些東西,但得到的資源更多。2014年,陳浩遭遇的一場嚴重車禍,整個治療費用就高達30多萬,透過媒體報道,陳浩收到了社會人士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