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別人叫我豇豆

    古人軀體不復在,然則智慧浩如海。

    金科玉律藏於書,澤被後世鳴萬籟。

    若要借鑑前人事,須得知其前人脈。

    古往今來皆相似,舉一反三自成派。

    後人樹木古人栽,古人造船後人載。

    思想不分古今異,化為已用成其才。

    多讀書,每本書都是生活彩排的劇本。預先知道了一切,身臨其境時不至於茫然失措。

  • 2 # 玉石鑑定師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從歷史中沉澱下來的古語訓誡,

    已在中國人心中流淌千百年;

    其中蘊藏的智慧仍未過時,

    足以讓人受用一生。

  • 3 # 一衝二泡三倒

    不管科技如何發展,社會都是人的社會,人心永遠是主導;看中華有記載的幾千年的歷史,你會發現每個朝代的故事都似曾相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些典故既然能傳承千年必然有它的道理,我們從中細細品味,牢記於心,待到自己平時與人接觸的時候,有疑問多多少少能從中找到一點解答,實踐過後再去體會又是一番心得;當然,不能全部照搬,那樣也會寸步難行。

  • 4 # 法去三點貪嗔痴

    虛而又虛萬事皆虛太陽底下絕無新鮮事,一代過去一代還要重複...古語都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都應該從古人今人他人的身上不斷的反省自己,我們可能一輩子走不了多少路見不到多少人可是書中那個精神世界可以讓我們看到古今中外人地事物,這些都有助於形成我們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這喧囂的世界守住自己的本心...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還內心一份寧靜...

  • 5 # 出山虎282

    謝邀。感謝你的提問。在今天社會一日千里的發展中,我們一定要借鑑中國古人的智慧為當今社會發展所用。中華五千多年燦爛輝煌的文明文化,其中蘊藏著浩如煙海的大智慧,我們學習古人的有益學說,古為今用,還是會對我們有幫助的。謝謝!

  • 6 # 仰望人生星程

    雖然現在是21世紀了,但是還是一脈相承的,古人典籍也是部分流傳下來了,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我們的生活裡就有著古人的智慧,我們不是生活在空中樓閣裡的,古人的智慧一直都在我們身邊的。

    我們做到好好發揚繼承就已很不錯了。

  • 7 # 閒時看花偶痴語

    現實生活中,如何吸收借鑑古人的智慧,我以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常懷恭敬之心,信而好古。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老夫子這種求學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述而不作”是對古聖先賢的教誨非常地尊崇,不夾雜自己的意思在其中,這是不傲慢,這是學謙卑。“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現代人最缺少就是這種謙敬之心,做什麼都希望有發明創造,有創新點。如果我們學古書懂歷史的話,會發現一些所謂的創新,在歷史上已經被人提到過了,甚至已經被歷史驗證是錯誤的東西了,我們現在人沒有學習,還拿著它當真理來奉行。這確實是非常遺憾的事。

    “信而好古”是不懷疑聖賢人的教誨。現在人求學為什麼困難?困難就是對古聖先賢懷疑,這就很難受益。古聖先賢的教誨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如果我們也契入這個境界,開啟了自性的明德,我們定然能夠體會到和他同樣的境界。我們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就像聖賢人站在二十層,我們站在兩層樓,我們就說,你所看到的就是我所看到的境界,就會對古人產生懷疑甚至妄自批判。這樣做的結果,受害的不是古人,而是我們現代人。我們現在如果有傲慢懷疑這些習氣,就和誠敬心不相應,誠敬心就不見了。不要認為科技發展了,時代進步了,現代人就比古人更聰明。這個自信心來自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才能夠斷疑啟信。

    二勤而行之,尊聖近道。

    老子對道有一個描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意思是說:上等的人聽到這個道立刻就能夠理解、就能夠接受,馬上就在生活中去力行,去實踐。“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等的人聽到了這個道,這個道其實離生活也不是近的,它雖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一般的人都沒有體會到,聖人把這個道揭示出來了,他會半信半疑,有點相信,又猶豫不決即“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下等的人聽到了這個道,覺得這個道太深奧了,離我們的現實太遠了,他就會哈哈大笑。最後一句話說得更好,他說:“不笑,不足以為道”,如果你說的這個東西,大家都能夠接受,都能夠認可,都能夠稱歎,沒有人笑話它,這個東西不足以稱為道。

    聖賢人所體會的“道”,是非常深奧的,並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夠理解和認可的。所以,孔老夫子採取了一個平易的方式,他把那個很深奧的道理,變成非常簡單的話來教導弟子。他給你講道,你聽不懂,就給你講德;講德,還聽不懂,就給你講仁;講仁,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給你講孝、悌、忠、恕。總之是要利益來提問的弟子,他是這樣的一種存心,不是談玄說妙,為了炫耀自己的學問。

    很可悲的是現代很多人,自以為滿腹現代科學技術,瞭解了自然、瞭解了社會,瞭解了人生。聞道不只是"大笑之",更是淺陋無知,惡言惡語相向。

    知識和智慧不同。現在大學裡修的這些課程,全是知識、常識,不是智慧,智慧能通一切法。知識不通,學了一門,就只知道這一門,另一門沒學過,他就不懂,這就是知識。你縱然是博士、教授級別,可以把各種聖賢經典寫成論文,寫成書,那還是知識,常識,不是智慧,頂多算個專家,不算聖賢。

    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叫專家而叫聖賢呢?

    因為他們開悟了,有智慧,什麼都明白,樣樣都通了,天地萬物,無所不知。

    用智慧解決問題,因為是全盤考慮,就會究竟圓滿,沒有後遺症。

    專家就不一樣,專家不一定有智慧,他知道所學的那些專業知識,別的行業可能就一竅不通了。世界萬物都是有著緊密聯絡,互相關聯的。如果解決問題僅從專業的角度去看,就難免一葉障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按下葫蘆浮起瓢,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他問題就又冒出來了。

    三、把握"三易",理解創新。

    群經之首的《易經》,第一個含義,就是“變易”,變化的意思。它告訴你這個世間的現象,是變化莫測的,變化無窮的。所以你要懂得與時俱進,但是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去談創新呢?第二個含義就是“不易”,不變的意思。也就是說,只有掌握了那個不易的,不變的規律的人,才有資格談創新。第三個含義就是“簡易”。中中國人講“大道至簡”,真正深刻的道理,一定是以非常簡單的方式給大家表述出來。為什麼?因為中國古人,古聖先賢,他做學問的方法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他的存心是為了利益在場的每一個聽眾。

    近代百年國恥以來,我們很多人是特別崇拜西方的,尤其一些大V公知。但是在西方社會,特別是在現代以來,每過幾十年,十幾年就會有一個新的哲學流派出現,取代舊的哲學流派。看起來他們的哲學理論很創新,思潮一個接著一個,那我們想一想,為什麼西方的哲學流派層出不窮,而中國幾千年來依然奉行、學習孔夫子的智慧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西方的這些哲學、流派、思潮,每過十幾年,二十幾年就會發現,他和新的時代潮流已經不相符了,有一些東西已經被認為是過時的,沒有辦法滿足新的時代發展的要求。也就是說被歷史很快證明了,它有一些不合理之處,所以必須要發明新的哲學流派來取代它。

    但是中國讀書人為什麼幾千年來都要讀《論語》?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論語》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驗證,是大浪淘沙的結果,沒有什麼是和時代不相符合的。即使有人認為《論語》中有些思想,已經和時代潮流不符合了,大部分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誤解了聖人的思想。所以我們說“聖人”是對天道有體悟的人,古人也稱為“得道”之人。既然是“得道”之人,他所體會出來的這些道理是經得起歷史的驗證的,所以是恆常不變的。

    從《易經》這一名三義來看,中中國人並不是不講創新。他告訴我們,這個時代的現象是變化的,要懂得與時俱進。但必須是那個掌握了“不易”規律的人,才可以談創新。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就不能夠不學《論語》,因為我們不學《論語》,我們掌握不了那一個普遍的道,我們自以為是去創新,其實走了很多的彎路,這個是第三種對傳統文化的錯誤的印象。所以創新並不是像我們現在很多人做的那樣,打著創新的旗幟去胡作非為,做了很多違背規律的事,最後有很多的教訓,還給自己找藉口說:“既然要創新嘛,就要走一些彎路,就要交一點學費”,這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講演中曾經說:“歐洲的科學發達、物質文明的進步,不過是近二百多年的事。講到政治哲學的真諦,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孫中山先生很有先見之明,他曾經留學歐洲,對中外的政治思想都有很深的瞭解。他的體悟很深刻,認為歐洲比中國先進的地方只有它的科技、它的機器。要說到政治哲學的真諦,歐洲人還要向中中國人學習。“諸君都知道世界上學問最好的是德國,但現在德國研究學問的人,還要研究中國的哲學,甚至於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補救他們科學之偏。”在一百多年之前,孫中山先生已經有這樣的見地,就已經看到西方的這些思惟的偏頗,認為必須要靠中國的哲學和印度的佛理來調整它的偏失。

  • 8 # 一朝風月等夜

    古人的智慧如何吸收,我打算從古今演變中探討。什麼是古?什麼是今?古往今來,古就是過去的,古人的智慧也就是過去歷史歷程中的一點一滴,而今人在吸收古人智慧的時候,就不得不先熟悉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然後才能開始吸收,通俗點說就是,你必須首先明白這個事情或事物的全部過程,真正做到了解透徹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吸收。

    我曾讀過清人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其主旨就是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用在今天這個問題再何時不過了,他曾討論篇卷問題,追溯到了最初古人字大都寫在竹片木條上,竹片稱為簡,木條稱為牘。把若干簡、牘用牛皮繩子串起來,就是一“冊”。在簡牘上寫字的同時,還把字寫在絲織品上,這種書稱為帛書。把這種寫了字的帛捲成筒形,有軸可以舒展,每一筒就叫“卷”。 這是篇卷的由來,可是發展到後世,人們就開始肆意劃分上下卷或者篇,更有甚者還為了湊篇卷數,把完整的一段分割,這就是典型的沒有吸收古人的智慧。

    建議你看看這本書。在現實生活中,按照此思路行事,必能吸收古人的智慧,打個比方,假如你需要寫一篇關於武漢疫情的文章,以此思路寫作,先梳理過去中國抗擊疫情的大致經過,明白他們採取的何種措施,再以此為基礎提出你的觀點,這樣將沒人會質疑你。假如你真的能將現實生活的每件事都這樣思考,那麼我覺得你應該可以說是吸收了古人的智慧,我本人也在嘗試使用這個思路,目前為止,受益良多,另外,創作不易,全憑手打,敬請採納。

  • 9 # 和風青竹

    這個問題首先要談談,什麼是古人的智慧?具體是怎麼表現的?要怎麼去吸收借鑑?

    古人的智慧可謂涉及方方面面,涵蓋萬有。包括政治,軍事,社會,經濟(經世濟用)等等。

    我們就找一些,現實生活中簡單的,實用的,好操作的,也是比較容易吸收和借鑑的古代智慧談談吧。

    比如運用比較廣泛的:處世倫理智慧。

    先舉個例子:為什麼小時候,碰到外人,總會被家長指點著叫:叔叔,阿姨,伯伯,爺爺,奶奶……?

    是為什麼?是尊敬長輩嗎?不全是。僅僅是尊重長輩的話,也不用把全家除了“爸媽”的稱謂以外,全都用上吧?沒這個必要吧?

    那麼這種行為叫什麼?又有什麼智慧的作用?

    其實這也是中國宗親文化的延續,或者叫做宗族文化。這種行為是一種基於血親關係的社會性投射,和延伸。

    通俗點說就是:我都叫你叔叔,大爺,把你當親人了,侄兒有點困難,你好意思不出手,幫一幫,照顧一下?再退一步說,就算不幫我,起碼是不會坑我吧。

    正常情況下的推論:你都叫我叔叔,大爺了,我也不好意思把你當外人。只要是舉手之勞,我也就預設的幫一幫,照顧一下了。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文化中會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以及:醫者父母心……等等,的一系列,這種基於血親的社會投射,和這種仿宗親制的稱謂。

    這種方式,也會給對方養成一種,心理學上的“心理優勢存在”。覺得自己都是你的叔叔,大爺了,順便照顧一下你也沒什麼,還可以在你面前長長能耐,擺擺老資格,抖落抖落小得意。

    總體來說,對於這些生活中的小舉動,卻是有著大智慧,一個是有利於一個民族的整體性,和諧發展。另一個也是有利於從小給自己,用情商去開啟一個未來的社會局面。懂得去用人際關係處理事物。

    可謂是,用了最小的代價,來利人利己。這也是“博弈論”的精髓之所在。

    以上就是生活中最樸實的處世智慧。下面再談談要怎麼去吸收借鑑?

    天時地利是客觀條件,人和才是主觀操作,智慧就是用主觀條件去戰勝客觀條件

    我覺得也不難,就是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從尊重別人開始,到自己情商的練就,再到智慧的覺悟,再到心性的成熟,最後達到一個:心性純良,懂得照顧自己和他人的處世高手。那就是智慧。千古流傳的智慧。

    只要懂得,永遠把別人的情緒照顧好了,也就等於是,一輩子把自己放在一個安全的位置上——以人為善,克己復禮。的智慧。

  • 10 # 懂得歷史走得更遠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當借鑑毛主席的智慧。我覺得當之無愧於我們偉大的毛主席!中國革命向何處去?如何抗日救亡?在重大考驗關頭,毛澤東作出了超乎尋常的戰略決策:與國民黨蔣介石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標。

    為了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針對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三次反共高潮,毛澤東本著“團結—鬥爭—團結”的方式,進行了有理、有力、有節的鬥爭;即使發生了新四軍遭受重大損失的“皖南事變”,仍然側重在政治上揭露和鬥爭,適當進行軍事反擊鬥爭;爭取國內各階層和廣大人民的同情支援,爭取世界上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國家的支援,徹底孤立反動派,保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分裂,從而保證了抗日戰爭獲得全面勝利,也使我們黨領導的軍隊和解放區獲得長足發展。

    毛澤東最大的政治智慧是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道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精髓就是實事求是,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領導和群眾相結合”是毛澤東倡導的最基本的領導方法。毛澤東說,“只有領導骨幹的積極性,而無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相結合,便將成為少數人的空忙。毛澤東“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體現在領導工作中主要是在發動群眾和組織群眾兩個方面同時下功夫、做文章,從而形成了他爐火純青的領導激勵藝術。不僅給農民群眾利益,而且給農民群眾權利。

  • 11 # 博仔說歷史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多少英雄兒女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濃重的一筆;多少故事膾炙人口,流傳至今;多少名言警句讓我們受益匪淺。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對於我們現在人和事有太多的參考與借鑑價值。我從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1 、“狡兔死,走狗亨,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最早出處 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越王勾踐手下的大夫范蠡,越王勾踐的故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臥薪嚐膽,輔助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報仇雪恨的主要兩個人一個是大夫范蠡,還有一個是大夫文種。越國滅掉吳國以後,范蠡大夫就對文種大夫說,咱們走吧,咱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越王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就是該千古名句的出處由來,可見古人的智慧,苟全性命,功成身退。

    這其中的道理被現代人也經常引用,上班中領導在上能力強的也不要鋒芒太深,引以為傲。要懂得趨勢避害,急流勇退,雖不至於像古人有丟掉性命之風險,但不被領導看重,鬱郁不得志也不好不是嗎?

    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語出《淮南子·說林訓》,原文說:"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

    3、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擦則無徒。出自《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

    如果你對別人太嚴厲,不允許別人有一點過失。這樣的人是不會有朋友的,且在真正的職場中這樣的人是會被團隊中的其他人所孤立的。像這句言語所說,做人做事不是要求水不能太清,人不能太嚴格,真正的意義在於我們要做到寬容待人,在嚴格與寬容間尋找一個相應的平衡,這樣在處人處事時都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煩惱,放下自己的執念,不要死鑽牛角尖。這才是對我們現在人的警示作用和正向意義。

  • 12 # 風雲雷火電

    (一)天人合一。說到天人合一,大家可能覺得這很簡單啊,但是我如果告訴你古代中中國人將人體穴位劃分為365個,你會想到什麼?沒錯,這365個穴位和一年的365天剛好對應。如果你認為這是巧合的話,那麼我告訴你,人的脊椎總共有24節,這和中國古人所劃分的一年24個節氣也完全吻合。

    也就是說在中國古人的眼中,人身體的每一個點都是和宇宙之中的事物有著相對應的聯絡的。從陰陽平衡到五行相生相剋,都是從這個理念出發的。

    再來說說大家可能並不是很清楚的節律。節律就是世界運轉的周率,世界運轉的週期,還是從古代的二十四節氣舉例子,每一年它們都周而復始,年年如此從未中斷。如:大雪節氣

    西方社會在現代才發現的生物鐘,早在中國古代中中國人就已經發現了,《黃帝內經》中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非常詳細地描述了人體的作息規律以及各種節律。那個時候中國古代的醫生還發現了7這個數字和人體疾病之間的聯絡,一般來說如果7天不好的話,那麼疾病的痊癒時間就會是14天或者21天,這種規律被稱為7日節律。

    變易協調——《周易》的管理方法論

    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周易》十分重視管理方法,而其管理方法概而言之主要有二類,一是變易,二是協調。正是通過變易和協調來實現管理,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的。

    協調 無論哪種管理,都是對人財物的管理,實際上,管理就是協調好他們之間的關係,以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這其中尤其是要處理好人際關係,這是現代管理學的要旨,也是《周易》所推崇的管理方法。《周易》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要求協調好人們之間的關係,防止各種矛盾激化,從而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所以它反對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出現“太過”和“失中”兩種情況。並指出太過則反,即物極必反,人就會走向反面。而失中則致於凶,會使自己(指統治階級)處於凶險的境地,故而它提出協調的中和、平衡思想,認為“保合太和乃利貞”(《易傳•彖》),這同孔子的和為貴以及《中庸》的致中和思想極其相似。它的協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中正 《周易》認為中正是管理中追求的較為理想的協調結果。它指出“剛柔分而剛得中”,“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易傳•彖》),認為中正可以觀天下得吉利,有利於上下級關係的協調。從《易傳》對經文的解釋看,經文中六十四卦每一卦的二爻、五爻為得其中。因為二爻、五爻分居下、上卦之中,而傳統的理解認為得其中則為吉,即使不得位的陰爻陽爻也可因其得中而吉。如《易傳•彖•節卦》“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剛指上坎為陽卦,柔指下兌為陰卦,剛得中指九二、九五分居下,上卦之中。王弼注云;“坎陽而兌陰也,陽上而陰下,剛柔分也;剛柔分而不亂,剛得中為制主,節之義也。”故“節,亨”。

    依附、上下的關係當作是當位的東西。這些當位的東西不能隨意變化,若變化則為不當位,就要受到懲罰。所以,《周易》把當位看作是協調的另一重要內容。

    2.相應 協調也指上下相應,對立統一。因為對立本身也是一種協調,並且是事物發展變化不可缺少的協調;統一相應也是協調。所以《周易》除追求中正、當位外還強調相應與對立統一。從《易經》六十四卦看,乾坤二卦是父母卦,其它六十二卦皆由此而生,這些卦中有許多是對立統一的,如泰否、損益、既濟未濟等都是完全對立的卦象。這成了六十四卦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周易》強調對立更重視相應、相交、和諧、統一,如《易傳》講“泰:小往大來。吉,亨”,指的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彖 》’,把上下相交當成事物亨通的條件。並對否卦的上‘下不交而帶來的“小人道長,君子道消”的後果深感不安。所以它反對上下不應上下不交,要求上下相親,指出“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易傳•文言》)。在它看來上下相親即是相應,相應則社會上下團結一致,從而“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傳•繫辭》)。

    總之,《周易》是要通過變易、協調等管理方法以實現盛德大業的管理目標,從而為社會的良性執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民為邦本,重視聖人的作用。《周易》認為易有三道即天道、地道、人道。三道又稱為三才。其中,天道、地道只有通過人道才能實現其應有的價值。它認為聖人是人類的傑出代表,正是“聖人設卦,觀象繫辭”才“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易傳•繫辭》),而設卦觀象繫辭主要是“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同上),從而“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氣”以便達到“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同上),通過聖人而通天、地之道,察百姓之情,即“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為民用”(同上),把天地、自然界中規律性的東西總結給天下百姓,讓老百姓運用它。像包羲氏“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神農氏“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黃、堯、舜則“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又“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同上)。正是聖人能通天地之道並效法“天地變化”而治理百姓,“窮理致性以至於明”,從而使人能利用自然開發自然以發展社會。除此外,聖人還通曉人道,能“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傳•彖》),能“通天下之志”而“民從之”(同上),從而,“知進退之道,而不失其正”(《易傳•文言》),化成天下,使百姓安於現狀而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統治,因為“進以正,可以正邦也”(《易傳•彖》)。

    要求愛民。由於《周易》認識到民既是管理的物件,又是管理的主體,對社會的發展與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它要求在管理的過程中要有愛民的思想,《易傳》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說卦》),認為仁與義是人道的根本,是實現領導與社會管理的核心問題。仁就是仁愛,《易傳》之《文言》講“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彖》則要求“容民蓄眾”,主要是主張管理者體恤民情,並有“交相愛”的思想。為達到愛民的目的,《周易》要求首先要發展生產增加財富,認為這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和前提,其次,要求不勞民傷財,《易傳》講“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彖》),認為不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不違背農時是愛民的重要內容,這樣,百姓就會安心於生產,滿足於現狀。它的這一主張主要是針對當時社會財富高度集中的現象,實際上,這是要求百姓手中也有一點財富而能維持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也經常凶孩子嗎?孩子不聽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