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楓希

    由唐浩明所著的《曾國藩 》,總共分為三冊,分別是《黑雨》、《野焚》、《血祭》。作者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結合史實,深刻形象地描述了曾國藩譭譽參半的人生歷程,發人深思。

    曾國藩臨危受命,墨絰出山在湖南招勇辦團練,卻在創始初期,因湖南官場多方掣肘,被逼走衡州。對戰太平軍的靖港慘敗,令他心寒。然而隨後湘軍攻克武昌、獲得田鎮大捷,湘軍從此名聲大振。在曾國藩總督兩江之後,他率領的湘軍越戰越猛,先後攻克安慶、江寧,徹底摧毀了太平天國,也讓他位極人臣,名滿天下。

    然而軍功赫赫的他卻對此戰戰兢兢,手握重權的他深深地感到高處不勝寒。裁撤湘軍,整飭兩江,任直隸總督後因津門教案而遭謗議而外慚清議、內疚神明……最初深信亂世用重典的曾國藩,是如何轉向習老子之術,清心寡慾,自勉自勵的?他篤信儒家理學,卻不迂腐,深信徐圖自強需師夷長技以制夷,於是創辦安慶內軍械所、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創辦長江水師,開展洋務……

    全書以豐富的歷史及人物史料為基礎,以史與詩的交融,在廣闊的晚清歷史背景上刻畫了曾國藩這一晚清重臣和文化名士的歷史形象。小說將曾國藩置於晚清政權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的戰爭、晚清政治社會的劇變,以及中西文化的衝突等歷史漩渦中(如處理天津教案、刺馬案,發起洋務運動等)。

    透過曾國藩在時代激流中的起伏浮沉,憂樂榮枯,展示了這一歷史人物的心路歷程,同時還塑造了左宗棠、李鴻章、李秀成等一批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形象。小說氣魄雄偉,典雅宏闊,融歷史風情、典章文物與詩情史實於一體,堪稱當代文學一部重要的史詩性作品。

  • 2 # 浚浚1169

    唐浩明著的《曾國藩》,以客觀寫實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曾國藩這個著名的歷史人物,讓人對曾國藩有了一個詳盡具體的瞭解,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歷史人物傳記的名著。

  • 3 # 小院之觀

    其實《曾國藩》這套書,我通讀過兩遍,中間間隔了大概有五六年,第一次讀是在手機上,幾乎是一口氣讀完,讀得津津有味,廢寢忘食。

    第二次讀,是某次電商搞促銷,於是一口氣買了唐老師的晚清三部曲:《曾國藩》《楊度》《張之洞》,這次重讀紙質書,反而卻沒有電子版的閱讀體驗,讀得磕磕絆絆,好幾次想就此釋卷,最後還是拖了很長時間堅持讀完。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我結合自身分析一下。

    第一次讀時,我對晚清方面的歷史還知之甚少,對曾國藩自然也並不熟悉,除了大約知曉他的生平,細節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唐老師的大作至於我,相當於晚清的科普讀物,很好地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缺,加上此書是以歷史小說的形式寫就,在可讀性上強於嚴肅的歷史資料,閱讀起來感覺輕鬆暢快,極為愉悅,此書就此給我留下深刻之印象,以至於我毫不猶豫再次購買紙質版。

    第二次再讀時,本人已通讀了不少晚清書籍,也可以說是惡補吧,透過結合各種史料,在某種程度上有了自己的分析。這時候再讀,就覺得唐老師在書中一些觀點與自己的認識相悖,這套書給自己的感覺,卻有一些不倫不類。說是小說,文筆卻並不見得非常優秀,如果當成人物傳記來讀,卻也實在讀不下去,因為裡面人為雕飾的內容太多,主觀意味太濃。

    簡單說一下個人認為本書的長短。

    這套書,唐老師本人是按照小說來落筆的,不過其中的情節安排,細看之下,實在有些離奇,比如裡面的打鬥情節,鮑超、塔齊布等湘軍勇將,動不動就是以一敵好幾十,甚至單身衝陣。或者康福康祿二兄弟的各為其主,充滿了宿命論,刻意安排的痕跡實在明顯。

    如果按照小說的要求來看,其中的人物塑造也比較單薄,接近臉譜化,作為歷史人物,湘軍首腦們和太平軍將領們都必然有著兩面性,不應簡單以臉譜來區分。

    至於文筆方面,就不細說了,畢竟咱們不能拿金庸、高陽的文筆來要求唐老師。

    話雖如此,我覺得這套書還是有不少亮點。

    還是說小說,既然定義是小說,也不能苛求事事真實,在主題需要的框架下進行創作,也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唐浩明老師在書裡下了大功夫,也表現得相當明顯,小說本來也是作者個人風格的體現,基於事實上講述的故事,投入去讀,能有不少收穫。

    唐老師畢生對曾國藩的研究,體現在書裡,表現之巧妙,辭藻之豐富,沒有數十年的積累,確實無法做到,讀起來時而詼諧有趣,時而義正嚴辭,肅然莊重。

    最後再說一下我認為本書的適合人群。

    小院認為,如果是對曾國藩所知不多的讀者,想了解曾國藩生平的話,這套書是極好的入門讀物,以可讀性較強的小說形式帶您瞭解曾國藩畢生的沉浮,避免開始就接觸枯燥的史料,值得一讀。

    如果您是想對曾國藩的性格作深入瞭解,以及對他為人處世的深入剖析,那我不建議您讀這套書,因為書中這方面內容為數極少。或者說您想基於客觀的角度來審視曾國藩,這套書也不適合您,因為畢竟是小說,難免摻入作者個人感情色彩。

    總體來看,我認為唐浩明老師的《曾國藩》還是不失為一套好書,如果通讀他的晚清三部曲,再讀其他晚清的書籍,理解起來會容易得多。

  • 4 # 雨亭三分天下

    錢鍾書先生說現在的他傳皆自傳,在商業大潮下的文藝作品,肯定會帶有商業為先的權衡。好看成為首選,史實則退其次,有些值得商確。人的多面性刻畫還不夠豐滿,不能展現曾公譭譽參半的人生。個人觀點,對事不對人,如有得罪,望諒!

  • 5 # 故紙匯

    寫的挺好的,不過還是有侷限性。

    比如曾國藩最大的事蹟是剿滅太平軍,然而對他剿滅的過程寫的太輕,沒有節奏,甚至無法引起人的注意。看完之後不明白為什麼是曾國藩剿滅了太平軍。

    還有像他和侍衛康某兄弟的故事完全是多餘的,可以刪掉。這部書實際的重點應該是清末的政治和社會,但是這兩方面的描寫有點弱。強行帶入的康某兄弟的故事使得線索散亂。

    上面這些不足都是作者時代性的限制,如果是現在寫的話應該會避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長期性的支援以色列,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