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6
回覆列表
  • 1 # 史學達人

    周亞夫的結局不好,他是在被抓之後,獄吏誣告他死後會謀反,然後周亞夫斷然絕食而死的。

    下面我們具體說說關於周亞夫一生的幾件大事。

    周亞夫是周勃的兒子,但不是長。也就是說他父親的絳侯之位,是傳給了他的哥哥周勝之。

    但是,周勝之這個人是個惹事精,後來因為犯了法,被剝奪了爵位。

    漢文帝念在周家對大漢建立有功的份上,又找了周勃的另一個兒子繼承了他的爵位,這個幸運兒就是周亞夫。

    周亞夫在漢文帝時期,因為駐軍細柳營,被漢文帝發現是個難道的人才。雖說漢文帝沒有重用周亞夫,但是,他把周亞夫留給了自己的兒子漢景帝。

    到了漢景帝時期,國內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這時候漢景帝想到父親漢文帝臨死前叮囑他的,若是國內外有戰事,皆找周亞夫商議,他是可以信任的一個人。

    這時候周亞夫就被委任以重任,來平叛吳楚七國之亂了。

    要說漢文帝就是慧眼識人,周亞夫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最後,吳楚七國被他給完美的鎮壓了下去。

    因為周亞夫立了大功,他又被漢景帝封為了條侯,而且還讓他當了大漢帝國的宰相。

    漢朝的宰相權力是很大的,也就是說國家大事,只有皇帝和大臣兩個人都同意了,這件事才能辦。

    因為宰相權力過大,周亞夫經常和漢景帝對著幹,這導致了漢景帝對他的不滿。漢景帝想換太子,周亞夫說太子沒犯什麼錯,不能換。

    漢景帝想封王娡的孃家人為侯,周亞夫說外戚派沒有立功勞不能封侯。

    漢景帝想把來投靠大漢的匈奴人封為侯,周亞夫不同意,說若是封匈奴為侯,就是提倡臣子對主人不忠,這種風氣不能要。

    漢景帝一怒之下就把周亞夫給罷了官,讓他回家養老去了。

    周亞夫這一走就是很多年,雖說,漢景帝知道他是一個槓精,自己和他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

    但是,不可否認周亞夫還是很有才能的。

    漢景帝想試試,這個周亞夫能不能輔佐自己的太子,當時的太子已經是皇十子劉徹了。劉徹就是後來的漢武帝。

    冷落在家多年的周亞夫被漢景帝請到家裡去吃飯,但是,到了吃飯的時候,漢景帝只拿了一大塊肉來給周亞夫,既沒有給刀叉,也沒有給筷子。

    面對著一大塊肉,周亞夫無處 下嘴。於是,周亞夫就命令僕人拿個刀給他切肉。就是周亞夫擅自要刀這件事徹底的激怒了漢景帝。

    漢景帝不高興了,他對周亞夫說,我給你肉吃,難道你還不滿足嗎?在我面前你即要這個,又要那個的。

    周亞夫一看漢景帝怒了,飯也沒吃,轉頭就走了。

    漢景帝對著周亞夫的背影說道,這個人絕對不是輔佐太子的料,從此之後,漢景帝就有了殺害周亞夫的心思。

    其實漢景帝是故意不給周亞夫刀叉的,他是想讓周亞夫求漢景帝賜給他刀叉用,而不是他自己張口直接給僕人要。

    漢景帝的意思,就是說你周亞夫若是想得勢,必須藉助於我,我能讓你吃肉,也能不讓你吃,能讓你當官,也能不讓你當,可惜周亞夫沒有參透漢景帝的意思。

    就在漢景帝要拿周亞夫開刀的時候,周亞夫的兒子犯事了。

    那時候無論是皇帝還是貴族,都是提前為自己準備喪事的,周亞夫的兒子為了給老爸準備個豐厚的喪禮,就私自造了幾百個兵器鎧甲之類的,畢竟周亞夫是個武將,戎馬一生,死後埋點兵器也無可厚非。

    可是,這個周亞夫的兒子是個小氣鬼,因為民工給他家送兵器的時候,他剋扣了人家的工資,民工就把這件事告到了皇帝那裡去。

    漢景帝正想找周亞夫的事情呢,就這樣周亞夫被抓了。

    在監獄中,獄吏說周亞夫要謀反?

    周亞夫說我沒有謀反,你不要誣陷我。

    獄吏說,你不謀反為何要打造兵器。

    周亞夫說,那是我死後的陪葬品。

    獄吏說,那就是說你死後要造反了。

    周亞夫聽獄吏這樣說,氣的要死,不說話也不吃飯,就這樣絕食而死了。

  • 2 # 千古名將英雄夢

    漢朝名將、太尉周亞夫在平定“七國之亂”,立下赫赫功勳,被提拔為丞相,但周亞夫生性耿直倔強,不懂變通,屢屢在廢立太子與外戚封侯事件中與漢景帝劉啟作對,導致皇帝對他動了殺心。因為劉啟身體不太好,他可不想把這樣一個麻煩人物留給他才十六歲的繼承人劉徹。

    不久,周亞夫真攤上事兒了。他的兒子為表孝心,偷偷買了五百套盔甲,欲為其父的喪葬用品。將軍百年之後喪葬不離兵器,本無大錯。

    問題出在,漢法不許任何人私購兵器,結果事情暴露,漢景帝大喜,於是大筆一揮,將事件的性質升級,由私藏軍火罪升級為謀反罪,並命令當地政府立刻將周亞夫一家逮捕,押送長安受審。

    但審訊官吏召周亞夫對簿,周亞夫卻根本不理他,既不認罪,也不辯解,就像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這明擺著就是陷害,說話有用麼?既然沒用,周亞夫還說個屁,無非一死而已。

    一個人心理強大與否,與情緒、情感息息相關。恐懼通常讓你在心理上成為弱者,但憤怒卻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大。

    圖:周亞夫陵園大門

    所以,你們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不過我勸你們最好要拿出點靠得住的罪證來,否則何以塞天下悠悠之口。

    審訊官沒有辦法,只得將情況如實上報漢景帝,漢景帝得報大怒道:“吾不用之也。“然後將此案移交給國家最高司法長官廷尉瑕來審理。

    漢景帝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原審訊官太沒用,還是換廷尉來親自處理;另一層意思是說不用顧及周亞夫的身份,皇帝不想再留他了!

    廷尉瑕聽了,心領神會,乃立刻下令親自提審周亞夫,以儘早結案,給景帝個交待。周亞夫來到堂上,見到廷尉親自來了,卻仍瞑目不言,滿身透著輕蔑之意。廷尉瑕火了,於是一拍桌子,怒問:“君侯欲反邪?”

    注意,這不是疑問句,而是質問句。先入為主,不提證據,不問過程,直接認定周亞夫是在謀反。

    這句話實在太傷人了。五百副甲楯,區區五百副甲楯,就能造反?天下的笑話!這世上有如此愚蠢的造反者嗎?

    當初七國之亂,劉濞等人兵力比漢朝雄厚,財力比漢朝富有,這樣都沒能造反成功。如今諸侯已定,天下已安,周亞夫久經戰陣之人,竟會妄想用五百副盔甲起兵去造反?難道他腦袋被驢撞了?

    還是那句話,都是藉口,都是奇扯無比的藉口。真要造反,周亞夫早造了,平七國之亂時,大半個帝國的軍隊都在他手裡。

    想到這兒,周亞夫只覺一陣怒火直撞心肺,終於不甘沉默,跳起來大吼道:“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邪?”

    說完,周亞夫直直的瞪著廷尉瑕,看他如何回答自己義正詞嚴的辯解。

    然而,廷尉瑕卻只是冷笑,笑的人心裡直發毛。

    接著,他說出了一句讓人傾倒的絕妙名言,一句在中國刑獄史上最骯髒最醜惡最流氓最無恥的名言。

    “君侯縱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好,即便你說你的甲楯不是生前用,而是陪葬用,那麼你也是造反!因為你死後到了地下,有這麼多甲楯,也肯定是想唆使判官小鬼來人間造反!說你反,你就是反,有一萬條理由也是反;活了反,死了也反,你死了都要反,罪過更大!

    讀史至此,我又忍不住淚流滿面嘔吐不止了。奇才啊,真是驚天地、泣鬼神、氣暈包拯、羞死秦檜的千古奇才啊!君這麼有才,連陰間的事兒都能洞悉預知、明察秋毫,乾脆去做閻王爺好了,做啥廷尉啊,這不大材小用嗎?

    於是,面對如此震古爍今的創意判詞,周亞夫無言了,言了也沒用,人與狗是沒辦法交流的。而從這天開始,他的嘴巴就再也沒有張開過,不僅不張嘴說話,甚至也不張嘴吃飯。

    於是,整整五天的時間裡,周亞夫不吃不喝不說話,任廷尉瑕如何威逼,只是橫眉冷對。

    自殺的方法有很多種,毫無疑問,絕食是其中最痛苦最難受的一種,奇怪的是,周亞夫為何不選個麻利兒點的死法,幹嘛要自己折磨自己呢?

    除了宿命之外,只能有一種解釋,周亞夫在殉道。既然身為將相列侯都無法與強大的皇權抗衡,那他也只好用他僅存的生命來捍衛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既然是殉道,那就不僅僅是一死而已了,必須得死的華麗悲壯,最好是像一場大型表演一樣,時間越長,高潮越久,戲劇性越強,越好。

    在黑夜裡夢想著光,在心中覆蓋悲傷,在悲傷裡忍受孤獨與痛苦,獨守一絲明滅的火種,燃燒生命,燃燒無盡的力量,焚燬一切醜惡與骯髒,這就是殉道者的信仰。

    所以,古往今來的殉道者,通常精神力量都無比強大,再暗的夜,再苦的難,都能超越之,旁觀之,笑對之。

    因為這些折磨,就是殉道的代價,就是理想的代價,周亞夫必須全部承受,直到——死!

    終於,第六日,周亞夫大限已至,在嘔出一腔碧血之後,血淚滿面而死。

  • 3 # 有書共讀

    自古廟堂最無情,誰為漢室亞夫憐?地上不反地下反,春風不渡細柳營。__吳文樸

    漢朝大將軍周亞夫本是“文景之治”時期的大紅人,駐軍細柳成佳話,平定吳楚七國亂,官至丞相耿直諫,為漢室鞠躬盡瘁,功勳卓著本應受賞賜,然而卻吐血而亡,令人扼腕嘆息之餘,不禁感慨功臣難逃兔死狐悲,鳥盡弓藏的悲慘結局,那麼漢朝大將軍周亞夫的結局如何呢?

    且隨有書君一道看看兩朝元老周亞天的最後歲月。

    周亞夫先隨文帝,後伴景帝,兩朝功臣,為漢室江山的穩固立下汗馬功勞。周亞夫助景帝平定吳楚七國叛亂,官拜丞相。然而晚年以丞相之責,漢室之興為己任,直言極諫,得罪了漢景帝、竇太后等當權者,以至不得善終。

    首先,周亞夫干涉立儲,掣肘皇權惹惱漢景帝,君臣出嫌隙。

    彼時漢景帝因欲立皇十子劉徹為太子,要廢了太子劉榮,周亞夫為漢朝江山社稷穩定考慮,挺身維護太子利益,以太子劉榮並無大過錯,不能輕易廢黜,以免傷了國本。

    還搬出漢高祖欲立劉如意,也害怕傷了國本,動搖大漢根基而作罷,力阻不廢太子。

    然而漢宣帝不但沒聽他的勸諫,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改立劉徹為太子,而漢景帝心中對周亞夫的不識時務,干涉立儲,掣肘皇權心有不快,對他的信任和器重一點點的瓦解崩離,漸漸地疏離於他。

    其次,周亞夫用舊制壓制漢景帝封侯拜爵,君臣隔閡漸深。

    然而周亞夫卻對漢景帝的不滿全然不知,對皇上做得不合乎漢朝舊制的行為仍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不久王娡王皇后討得竇太后歡心,竇太后提議要封她的異父哥哥王信為王侯。漢景帝徵求大臣們的意見,這朝堂上誰都沒有異議,唯有周亞夫搬出前朝舊制:非劉不王,無軍功不王,表示不能封王信為王,這是違反祖宗規矩的行為。

    在周亞夫的極力反對下,漢景帝雖十分的不情願,但是高祖時定下的規矩,漢景帝只好作罷,但是周亞夫的這次直言犯諫,把太后、皇上、皇后、國舅都得罪光了,對於當權者的無視讓周亞夫陷入四面楚歌而不自知,漢景帝嘴上雖沒說什麼,心裡卻不免十分的惱火,皇帝的話語權豈容丞相多次反擊,君臣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對周亞夫的成見也越來越大。

    不久,匈奴和東胡的王徐盧等人前來投降漢朝,漢景帝大喜,要封王徐盧等人為侯爵,以示大漢朝的天威和容人之舉。周亞夫的意見卻不一致,他認為投降的人沒有氣節,背叛舊主不值得嘉獎,這是給不守節操的人以機會,將來有臣子不守節操怎麼去節制他們。

    這君臣政見不同,鬧得很不愉快,這次漢景帝再也沒給周亞夫面子,立刻封了匈奴和東胡投漢者為侯,這高傲的周亞夫回到家裡,覺得漢景帝不聽勸諫,居然鬧起彆扭,裝病不上朝。漢景帝早就煩透了周亞夫的嘮叨,正好給了他一個臺階下,乾脆免了他的丞相之職,讓他在家長期休假。

    再次,周亞夫桀驁不馴不盡人臣之禮,漢景帝漸生棄用之心。

    漢景帝覺得要為兒子劉徹物色輔佐的大臣,為試探周亞夫能否成為輔佐之臣,漢景帝擺了一桌酒席,故意讓御廚把一大塊肉送到周亞夫身邊,居然不給筷子夾,周亞夫也不問過漢景帝,自作主張讓管席官送筷子上來。漢景帝似笑非笑道:將軍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周亞夫這才覺得自己行為不當,跪地謝罪後快步走出來。漢景帝不禁說:這個不滿足的人怎麼會甘心輔佐幼主!

    這次試探之後,漢景帝對周亞夫更加不放心了,留下這樣一個桀驁不馴的有功之臣,十多歲的劉徹怎麼駕馭得了。

    君臣離心離德,周亞夫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最後,周亞夫兒子買鎧甲、盾牌盡孝成為冤案的藉口,周亞夫氣死獄中。

    周亞夫兒子見父親年事已高,便開始張羅給父親準備賠葬品,他覺得父親戎馬一生,必然喜歡鎧甲、盾牌,便買了五百付放在家中準備用來日後賠葬,這本是孝義之舉,卻因為剋扣工人工錢,被人告上了御狀。

    這本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然而卻被借題發揮,定性為謀反,周亞夫父子一同被抓,抓捕時,周亞夫本欲自殺以證自己清白,但為了親人和族人不受連累,還是束手就擒。

    廷尉審訊時,周亞夫認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拒絕回答任何問題,只有一句話:我無罪!景帝得知,氣憤異常,決定對周亞夫嚴辦,便交給廷尉嚴加審理。

    廷尉以謀反罪強加於周亞夫身上,周亞夫質問:“我侍奉文帝,擊潰匈奴,平定七國之亂,對漢忠心耿耿,何來謀反,我買的是賠葬品,怎麼說是謀反?”廷尉受景帝暗示欲辦他重罪,厲聲道:

    “你在世上不敢反,還想死了到地下去謀反?這鎧甲盾牌都準備好了,這便是鐵證。”

    周亞夫氣得眼睛翻白,頓首捶胸,一句話說不出來。廷尉見他不招,便用上了嚴厲的酷刑,可憐年近花甲的周亞夫,曾披堅持銳征戰沙場,如今卻被打得遍體鱗傷,血肉模糊,全身沒一塊好肉。

    周亞夫越想越氣,自己為大漢鞠躬盡瘁,時刻以漢朝興旺為己任,卻受此屈辱,疼痛能忍受,可心裡的委屈憤慨如潮水般湧來,實在是心寒如冰窖,覺得受此冤屈,生不如死!於是送來的飯菜,他一口也不吃,水一口也不喝,連獄卒見了都好言相勸,周亞夫謝絕了獄卒的好意,一心求死。

    絕食的第五天,周亞夫終於熬不住了,氣息奄奄,那日廷尉又來提審,蠻橫地衝周亞夫道:“你這反賊,別在這裝死,買五百付鎧甲盾牌謀反已鐵證如山,休想裝死矇混過關!”周亞夫怒火中燒,用手一指廷尉,卻張口無語,臉脹得通紅,突然一口鮮血從嘴中噴湧而出,直噴向廷尉臉上,一股血腥味醺得廷尉倒退了幾步,再看周亞夫已氣若游絲,手漸漸地下垂,撲通一聲,倒地而亡。一代忠臣功臣就此謝幕,享年56歲。

    周亞夫一生雖為大漢的穩定與發展立下汗馬功夫,然而干涉皇家立儲而不顧景帝心情,用舊制壓制景帝的封侯拜爵許可權又不顧景帝顏面,罷相後仍不知進退。

    一味以功臣自居,毫無政治敏銳性,兒子的盡孝之舉給他英雄幕年一個背叛大漢天子的藉口,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在獄中含冤而死,實在是讓人痛徹心扉,深感遺憾,令人惋惜!

    自古皇權與相權之爭,終以相權讓道皇權為結局,周亞夫身為丞相,說話辦事卻一根直杆插到底,不懂圓滑處事,不知進退,不計後果,再加上功高蓋主,目無皇權,目空一切,漢景帝為給少主劉徹一個固若金湯的基業,除掉周亞夫是遲早的事。

    所以作為功臣的周亞夫不懂功成身退,一味地耿直公正,終是難逃敵國破,良臣亡的厄運,可憐一代功勳之臣,終成了皇室承繼的炮灰!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4 # 滄海侃史

    周亞夫性格比較剛正不阿,脾氣很火爆,早年憑藉平定七國之亂的功勞,得到漢景帝的尊敬,但是到了晚年,他的脾氣依然如此,漢景帝就有些討厭他了。

    有一次,周亞夫的兒子偷偷買了五百副鎧甲,想等到周亞夫死了之後,給他發喪用。但是這件事被周亞夫的政敵發現了,於是他藉助著這件事告了周亞夫一發,而漢景帝也有打擊周亞夫的想法,於是藉助這件事,狠狠地打擊了周亞夫。

    結果,周亞夫發現就自己一個人沒有筷子,非常生氣,狠狠地問漢景帝,這是怎麼回事?漢景帝也沒好氣的回答,你一個粗人,你要什麼筷子?周亞夫聽完非常憤怒,立馬就走人了。

    很快,周亞夫就被人告發謀反,死在了監獄裡。

    當然,得罪漢景帝只是一方面,還有以下一些原因。

    周亞夫悲劇的原因:

    1,得罪了竇太后母子。周亞夫用兵,本是為大漢朝江山永固,不想暫時觸動了劉武的利益,劉武反覆造謠,讓竇太后對周亞夫很反感。並且周亞夫是功臣之後,手握重權,讓竇太后不得不防。

    2,對皇子有威脅。漢景帝的身體不太好,周亞夫是個很有本事的人,尤其是擅長軍事,漢景帝不希望今後周亞夫對自己的兒子有所威脅,因此才對周亞夫暗露殺機。

  • 5 # 小夏日常生活

    十大冤將第七名:周亞夫

    亞子在世,孫吳重生。單從這句話便可得出他在後世兵家心中的地位。戰績主要有平定七國之叛,官職太尉,也毅是全國兵馬大元帥。死的原因跟前兩位一個樣,同樣是因為立嫡之爭。據說景帝本想樹他為託孤重臣,可這人死心眼,對漢武帝(後來的)不感冒,景帝言道:此非太子師也。毅衝這話,決定了周亞夫的命運。

    罪名:陰反 ,什麼意思呢?據說是他為自已準備的死後葬器中犯了皇室的禁,好像是什麼東東多了,不合臣下的禮數,對於這個結局,周亞夫也是有心理準備的。

    死法:餓死,自個絕食,用他自已的話說:吾縱橫已數十載,不妒忌復辱於刀筆吏。跟李廣死前說的差不多少,也算一條硬漢子。

    周亞夫

    周亞夫(?~前143年),西漢名將,以善於將兵、直言持正著稱。是漢初大將周勃次子。其生年不可考。

    絳侯周勃死後,諡號為武侯。按規定他的子孫可以有一人繼承爵位,由於周亞夫的哥哥犯了罪,文帝選周勃次子周亞夫繼承爵位,封為條侯。

    周勃年輕的時曾經做過河內守。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犯邊,周亞夫被任命為將軍,率軍駐紮在細柳(今陝西咸陽附近)。漢文帝曾經到營地視察。周亞夫部隊戒備森嚴,周亞夫自己戎裝相見,並下令皇帝的馬車也得遵循軍規,不得疾馳,與其它軍營的鬆懈混亂形成鮮明對比。漢文帝認為他治軍有方,對他很是讚賞。一個多月以後,三支部隊撤兵,文帝就任命他為中尉(負責首都衛戍部隊的軍事首長) ,負京城的治安和保衛。

    周亞夫的治軍能力給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帝臨死時囑咐太子劉啟(後來的漢景帝)說:“國家若有急難,周亞夫真正可以擔當帶兵的重任。”文帝死後,漢景帝即位,周亞夫升任車騎將軍。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楚七國之亂”的叛亂爆發。周亞夫被任命為太尉(負責全國軍事指揮的軍事首長),率軍東進與叛軍作戰。

    當時叛軍勢力強過漢軍。周亞夫景帝提出用梁國軍隊拖住吳楚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對方糧道的戰略,得到景帝的認可。後來梁軍受到吳楚軍壓迫,不停向周亞夫求救,景帝也反覆命令救援,但周亞夫按兵不動。終於截斷了吳楚軍的糧食供給。缺糧的叛軍忍饑受餓,戰鬥力急劇衰弱。叛軍只好來攻打周亞夫,但周亞夫堅壁不出。叛軍見反撲未果,只得引軍撤退。養精蓄銳的周亞夫部隊迅猛追擊,大破叛軍,叛軍終於崩潰,叛亂歷時三個月即被迅速平息。這時眾人才明瞭周亞夫的謀略。但周亞夫也因此同梁王關係惡化。

    “七國之亂”平定後,周亞夫先繼續擔任太尉,後又被任命為丞相。隨後因太子廢立和皇后兄王信封侯問題上同景帝意見不一致,加上樑王在竇太后面前不斷攻擊,透過竇太后對景帝加於影響,而周亞夫又心直口快,語無遮攔,景帝開始不滿周亞夫。周亞夫只好稱病謝罪,景帝隨即以病免掉周亞夫丞相職務,但還是擔心周亞夫不能“事奉少主”。

    公元前143年,周亞夫兒子為年邁的父親提前準備後事,私買了一些皇室殉葬的盔甲。因未給搬運的人工錢,被他們告發,因而牽連到周亞夫。有關部門把周亞夫罪行先書寫成冊,然後一條條盤問,周亞夫憤然拒絕回答審問。於是景帝命令廷尉以謀反審理此案。周亞夫說:“我所買的盔甲都是殉葬品,怎麼可以說謀反呢?”廷尉說:“你即使不在地上謀反,到地下也要謀反!”。周亞夫看到無法擺脫冤獄,於是絕食五天後吐血而死。

  • 6 # 關河南望

    漢朝大將軍周亞夫本是“文景之治”時期的大紅人,駐軍細柳成佳話,平定吳楚七國亂,官至丞相耿直諫,為漢室鞠躬盡瘁,功勳卓著本應受賞賜,然而卻吐血而亡,令人扼腕嘆息之餘,不禁感慨功臣難逃兔死狐悲,鳥盡弓藏的悲慘結局。

    周亞夫先隨文帝,後伴景帝,兩朝功臣,為漢室江山的穩固立下汗馬功勞。周亞夫助景帝平定吳楚七國叛亂,官拜丞相。然而晚年以丞相之責,漢室之興為己任,直言極諫,得罪了漢景帝、竇太后等當權者,以至不得善終。

    周亞夫干涉立儲,掣肘皇權惹惱漢景帝,君臣出嫌隙。

    彼時漢景帝因欲立皇十子劉徹為太子,要廢了太子劉榮,周亞夫為漢朝江山社稷穩定考慮,挺身維護太子利益,以太子劉榮並無大過錯,不能輕易廢黜,以免傷了國本。還搬出漢高祖欲立劉如意,也害怕傷了國本,動搖大漢根基而作罷,力阻不廢太子。然而漢宣帝不但沒聽他的勸諫,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改立劉徹為太子,而漢景帝心中對周亞夫的不識時務,干涉立儲,掣肘皇權心有不快,對他的信任和器重一點點的瓦解崩離,漸漸地疏離於他。

    周亞夫用舊制壓制漢景帝封侯拜爵,君臣隔閡漸深。

    然而周亞夫卻對漢景帝的不滿全然不知,對皇上做得不合乎漢朝舊制的行為仍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久王娡王皇后討得竇太后歡心,竇太后提議要封她的異父哥哥王信為王侯。漢景帝徵求大臣們的意見,這朝堂上誰都沒有異議,唯有周亞夫搬出前朝舊制:非劉不王,無軍功不王,表示不能封王信為王,這是違反祖宗規矩的行為。

    在周亞夫的極力反對下,漢景帝雖十分的不情願,但是高祖時定下的規矩,漢景帝只好作罷,但是周亞夫的這次直言犯諫,把太后、皇上、皇后、國舅都得罪光了,對於當權者的無視讓周亞夫陷入四面楚歌而不自知,漢景帝嘴上雖沒說什麼,心裡卻不免十分的惱火,皇帝的話語權豈容丞相多次反擊,君臣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對周亞夫的成見也越來越大。

    不久,匈奴和東胡的王徐盧等人前來投降漢朝,漢景帝大喜,要封王徐盧等人為侯爵,以示大漢朝的天威和容人之舉。周亞夫的意見卻不一致,他認為投降的人沒有氣節,背叛舊主不值得嘉獎,這是給不守節操的人以機會,將來有臣子不守節操怎麼去節制他們。

    這君臣政見不同,鬧得很不愉快,這次漢景帝再也沒給周亞夫面子,立刻封了匈奴和東胡投漢者為侯,這高傲的周亞夫回到家裡,覺得漢景帝不聽勸諫,居然鬧起彆扭,裝病不上朝。漢景帝早就煩透了周亞夫的嘮叨,正好給了他一個臺階下,乾脆免了他的丞相之職,讓他在家長期休假。

    周亞夫桀驁不馴不盡人臣之禮,漢景帝漸生棄用之心

    漢景帝覺得要為兒子劉徹物色輔佐的大臣,為試探周亞夫能否成為輔佐之臣,漢景帝擺了一桌酒席,故意讓御廚把一大塊肉送到周亞夫身邊,居然不給筷子夾,周亞夫也不問過漢景帝,自作主張讓管席官送筷子上來。漢景帝似笑非笑道:將軍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周亞夫這才覺得自己行為不當,跪地謝罪後快步走出來。漢景帝不禁說:這個不滿足的人怎麼會甘心輔佐幼主!這次試探之後,漢景帝對周亞夫更加不放心了,留下這樣一個桀驁不馴的有功之臣,十多歲的劉徹怎麼駕馭得了。君臣離心離德,周亞夫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周亞夫兒子買鎧甲、盾牌盡孝成為冤案的藉口,周亞夫氣死獄中

    周亞夫兒子見父親年事已高,便開始張羅給父親準備賠葬品,他覺得父親戎馬一生,必然喜歡鎧甲、盾牌,便買了五百付放在家中準備用來日後賠葬,這本是孝義之舉,卻因為剋扣工人工錢,被人告上了御狀。這本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然而卻被借題發揮,定性為謀反,周亞夫父子一同被抓,抓捕時,周亞夫本欲自殺以證自己清白,但為了親人和族人不受連累,還是束手就擒。

    廷尉審訊時,周亞夫認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拒絕回答任何問題,只有一句話:我無罪!景帝得知,氣憤異常,決定對周亞夫嚴辦,便交給廷尉嚴加審理。

    廷尉以謀反罪強加於周亞夫身上,周亞夫質問:“我侍奉文帝,擊潰匈奴,平定七國之亂,對漢忠心耿耿,何來謀反,我買的是賠葬品,怎麼說是謀反?”廷尉受景帝暗示欲辦他重罪,厲聲道:

    “你在世上不敢反,還想死了到地下去謀反?這鎧甲盾牌都準備好了,這便是鐵證。”

    周亞夫氣得眼睛翻白,頓首捶胸,一句話說不出來。廷尉見他不招,便用上了嚴厲的酷刑,可憐年近花甲的周亞夫,曾披堅持銳征戰沙場,如今卻被打得遍體鱗傷,血肉模糊,全身沒一塊好肉。

    周亞夫越想越氣,自己為大漢鞠躬盡瘁,時刻以漢朝興旺為己任,卻受此屈辱,疼痛能忍受,可心裡的委屈憤慨如潮水般湧來,實在是心寒如冰窖,覺得受此冤屈,生不如死!於是送來的飯菜,他一口也不吃,水一口也不喝,連獄卒見了都好言相勸,周亞夫謝絕了獄卒的好意,一心求死。

    絕食的第五天,周亞夫終於熬不住了,氣息奄奄,那日廷尉又來提審,蠻橫地衝周亞夫道:“你這反賊,別在這裝死,買五百付鎧甲盾牌謀反已鐵證如山,休想裝死矇混過關!”周亞夫怒火中燒,用手一指廷尉,卻張口無語,臉脹得通紅,突然一口鮮血從嘴中噴湧而出,直噴向廷尉臉上,一股血腥味醺得廷尉倒退了幾步,再看周亞夫已氣若游絲,手漸漸地下垂,撲通一聲,倒地而亡。一代忠臣功臣就此謝幕,享年56歲。

    以功臣自居,最終難逃炮灰命運

    周亞夫一生雖為大漢的穩定與發展立下汗馬功夫,然而干涉皇家立儲而不顧景帝心情,用舊制壓制景帝的封侯拜爵許可權又不顧景帝顏面,罷相後仍不知進退。

    一味以功臣自居,毫無政治敏銳性,兒子的盡孝之舉給他英雄幕年一個背叛大漢天子的藉口,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在獄中含冤而死,實在是讓人痛徹心扉,深感遺憾,令人惋惜!

    自古皇權與相權之爭,終以相權讓道皇權為結局,周亞夫身為丞相,說話辦事卻一根直杆插到底,不懂圓滑處事,不知進退,不計後果,再加上功高蓋主,目無皇權,目空一切,漢景帝為給少主劉徹一個固若金湯的基業,除掉周亞夫是遲早的事。

    所以作為功臣的周亞夫不懂功成身退,一味地耿直公正,終是難逃敵國破,良臣亡的厄運,可憐一代功勳之臣,終成了皇室承繼的炮灰!

  • 7 # 西府趙王爺

    周亞夫何許人也?西漢名將,太尉周勃之子,以治軍善戰聞名於史!

    西漢七國之亂,三月即平,周亞夫居功至偉,說他挽救了大漢江山也不為過!

    事實上,許多朋友應該對這位大將都不陌生,記得中學時期有一篇關於他的文章:

    當時周亞夫駐軍細柳營,時逢漢文帝前來視察,各營無不迎接,唯有周亞夫的細柳營讓

    其吃了閉門羹。士兵稱,軍營之中,只聽將令!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其實此人的治兵和為人非常相似,是一個過於重視原則的人,耿直的態度甚至連君主都不能“開綠燈”,雖然這樣的人可以辦實事,也可以被領導安排重要的任務,但是不懂得事故人情的他,最終落得了非常悲慘的下場。

    周亞夫是在獄中絕食而死的,他的罪名可以稱得上是“莫須有”,從君主器重的大功臣慢慢變成“眼中釘”,這位將領因他的耿直而失去了性命。

    在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中,周亞夫戰略決策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不過他在這個過程中卻得罪了梁王。

    凡相攻守三月,而吳楚破平。於是諸將乃以太尉計謀為是。由此梁孝王與太尉有卻。

    當時叛軍的戰鬥力並不比漢軍差,而且吳楚騎兵更是天下聞名,所以他在指揮之時就明確的表示不可以正面跟叛軍交戰,並且跟君主上書請求丟擲梁王,讓梁王吸引敵人的攻擊,自己繞後斷了叛軍糧道,這樣才可以取勝。雖然說後來的戰局也跟他預料的一樣,但是人家梁王可是被打慘了。

    所以梁王從那時開始就跟周亞夫結下了“樑子”。而梁王又是當時太后最寵愛的一個孩子,看到自己兒子這樣委屈,太后也不斷的給君主施壓,他們的君臣關係也慢慢發生了變化。

    “梁孝王每朝,常與太后言條侯之短”。

    在君臣之間出現間隙以後,周亞夫又捲入了最“敏感”的政治話題-太子之爭。立太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其中蘊含著大量的利益爭鬥,而且大臣們也需要考慮君主的想法才能選擇陣營,如果貿然“站隊”,很可能落不到什麼好下場。

    可週亞夫對此事的態度就非常不明智了,他幾乎不考慮周邊的人情因素,以非常強硬的態度反對君主該立太子。不過這時候的景帝已經決心要做這件事,周亞夫不懂得揣摩君主的心意,以至於二人關係降低到冰點。

    景帝廢慄太子,丞相固爭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

    周亞夫年歲大了以後,其兒子就要提前準備喪葬之事了,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讓陪葬品符合自己父親的身份。

    這個孩子給父親準備了五百套精緻鎧甲。這件事情被彙報到景帝那裡之時,所有跟周亞夫有過節的人都開始了詆譭行動,最終他被以蓄意謀反罪抓到了監牢之中。

    行事磊落的周亞夫接受不了這個罪名,竟在獄中絕食五日而亡。

    “因不食五日,嘔血而死”。

    從以上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周亞夫本人是一個過於正直的人,用一句不好聽的話來說就是情商不高。

    這樣的人雖然能處理一些事情,但卻不是讓領導舒心的人,所以他最後能有那樣的下場也是很正常的。

  • 8 # 仰望星空的小蝸牛

    封侯拜相的西漢名將的周亞夫最終卻餓死?!因為一雙筷子漢景帝放棄了周亞夫。

    周亞夫是漢朝文景兩帝時期的股肱之臣,縱觀其一生憑藉細柳營嚴禁治軍、平定七王之亂兩件大事,為西漢王朝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此封侯拜相。但由於其不懂變通、不會奉承,由捲入皇室國本之爭,最終竟然身陷獄中絕食而死,一代名將最後竟然如此悲情落幕。究竟是應為什麼,致使周亞夫有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和最後的悲情結局呢?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扒一扒……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許負斷語亞夫將餓死。

    周亞夫在我們今天人看來,絕對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侯二代”。周亞夫的父親是漢初的名將——絳侯周勃的二兒子。作為周勃的次子,周亞夫是雖然沒有權利繼承父親的爵位,但是還是年紀輕輕就做到河內太守。估計周亞夫平時有愛逛街的習慣,在一次逛街中就偶遇到當時一個著名的相師,還是個女相師許負。許負在給周亞夫看相之後,道出了斷語:三年後可封爵,然後可拜相,但最後你將被餓死。周亞夫一個堂堂的“侯二代”,自己還是太守,心想怎麼能夠被餓死?周亞夫估計也沒太把相面當回事,可是碰巧的是,三年之後,周亞夫的哥哥周勝因犯法被擼掉了爵位,結果周亞夫蔭成父親的爵位,被封為條侯。

    細柳治軍,平定叛亂,封侯拜相亞夫登頂峰。

    被封為條侯的周亞夫,此後幹了兩件大事,並且憑藉於此周亞夫登上人生的巔峰。一件是細柳營治軍,周亞夫憑藉嚴謹的治軍,獲得了漢文帝的賞識,由此也成為周亞夫步入政治舞臺的轉折點。另一件是平定七王之亂。在漢景帝三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等七個諸侯國,以“誅晁錯、清君側”之名發動叛亂。此時的景帝沒有忘記父親臨終遺言,升周亞夫為太尉,竇嬰為大將軍,領兵平叛。前後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周亞夫靠運氣+勢力,將七王叛亂中最積極的吳楚兩國平定之後,其他五國都不攻而破了。平定七王叛亂之後,周亞夫就被封為丞相了,達到人臣的巔峰。

    君命不受,捲入漩渦,我行我素亞夫陷低谷。

    周亞夫憑藉細柳治軍和平定叛亂而登上頂峰,照此發展周亞夫應該是順分順水。可是如所有橋段一樣,步入頂峰之後必然是下坡路。不可否認細柳治軍展現了周亞夫的卓越的軍事才能,但也暴露其冥頑不化的缺點;平定七王之亂更是周亞夫為西漢王朝立下的大功一件,可是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僅得罪了梁王劉武,也招致了皇帝劉啟的不滿;拜為丞相之後,周亞夫不知天高地厚捲入廢立國本之爭,加之反對竇太后提議封皇帝大舅哥為侯的提議等等,周亞夫這一些列操作,不僅讓其陷入人生低谷,同時也招致了景帝的不滿和腹誹。在周亞夫屢次違背景帝旨意、對抗景帝提議的情況下,加之竇太后和梁王對周亞夫的不滿,最終景帝借周亞夫身體不適之名,撤掉了其丞相之職。

    啖肉試探,不知進退,假子之手亞夫終餓死。

    從某種意義上說,景帝還並沒有完全放棄周亞夫,想讓周亞夫繼續負責太子劉徹。於是就宴請周亞夫,並且給周亞夫面前擺了一大塊沒有改刀的肉。如果周亞夫識相的話就在哪看著肉,景帝會重新啟用周亞夫。可是要是周亞夫識相就不是周亞夫,估計是周亞夫饞肉了,或者是肉太香了,總之周亞夫沒控制住或者說是沒控制,就向侍者要筷子。原本景帝請周亞夫吃肉就是試探他,可是周亞夫根本不管那一套,要筷子想吃肉事小,可在景帝眼裡,讓周亞夫輔佐年幼太子,無異於與虎謀皮,景帝是徹底失望。再此之後,周亞夫的兒子也不爭氣,因偷摸給周亞夫買了500套盔甲,在僱人搬運時還不給工人工錢,於是工人就舉報了。景帝正在踏破鐵鞋無覓處之時,周亞夫的坑爹兒子給了景帝機會,於是就發生了周亞夫身陷囹圄,最終絕食而亡的悲情一幕。

    最後小結。

    周亞夫真的是餓死的,10幾年前許負的斷語中地了。然而周亞夫的死,是應為自身的剛正不阿、寧折不彎的性格觸犯和威脅了皇權的權威。阿諛奉承、委曲求全不是周亞夫的性格,搞變通、和稀泥周亞夫也做不到。在封建王朝中,高高在上的皇權是不容違背的,權力再大的臣子也要俯首帖耳、逆來順受的,正如司馬遷對周亞夫的評價:足己而不學,守節不遜。周亞夫太有傲骨了,太講原則了,由此註定以悲情落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玩的手遊值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