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璇璣食品
-
2 # 漁頭
一、地塊選擇與土壤管理
地塊選擇是茶樹栽培過程當中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一般來說,綜合茶樹生長所需的土壤條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勢狀況等方面的內容來考察選定種植的地塊。在茶樹種植的土壤選擇方面,傾向於腐殖質含量較高、土層肥厚的微酸沙質土壤,這一類土壤一般具有比較良好的透氣、排水優勢。
平穩是茶樹種植過程當中對於地勢的最基本要求,建議茶農選擇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進行茶樹的種植。對茶園的土壤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土地肥力的保持,透過使用草葉的覆蓋可以穩定土壤對於水分的保持促進茶園土地的活性,還能夠非常有效地抑制雜草的發育以及蔓延。
二、平衡施肥
茶樹種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步驟的內容,一方面是基肥的施加,另一方面則是追肥的應用。茶農應當選擇秋天時節在茶樹之間挖掘土溝,進行肥料的施加,推薦史丹利純硫基17-17-17。
基肥的施加最為重要的原則就是保證肥料的充足性。理想的施肥方法是採用生物肥料與史丹利的純硫基混合施加以豐富土地的營養成分。追肥的工作則是集中在茶樹發芽的早春時節,首選尿素為主,有機肥為輔。土壤的填蓋一定要注意攪拌的充分性與均勻性,為了避免土溝的下沉,應當是鋪蓋的填土高到地平線以上。
三、氣候災害和病蟲害防治
茶樹病蟲害防治要注意的問題包括乾旱的預防以及害蟲的防治。由於昭平縣具有夏季高溫少雨的基本特點,因此要在茶園的開闢上加強對抗旱能力的注意。為了預防乾旱,理想的茶園應當選擇在土層厚實的近水源地。病蟲害的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防治茶尺蠖可使用苦參鹼、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小綠葉蟬可選用藜蘆鹼、茚蟲威、丁醚脲;
防治茶橙癭蟎可選用礦物油、炔蟎特,防治芽葉病害可選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在病蟲害防治技術施用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農藥使用的頻率與課題應當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對於茶樹天敵應當儘量採用利用而非殺滅的方式;加強對生物農藥的積極應用與推廣。
四、茶葉修枝與摘採
在適宜的時期對茶樹樹枝進行正確的修剪,對茶樹的長勢協調、茶葉的產量提高以及質量保證都是非常必要的。茶葉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幹確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個環節。一般情況下透過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樹的主幹,在首次的修剪當中一般落在茶樹上挑選三四條比較粗壯的枝條來作為留用的主枝以備進一步培養;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選枝幹中再選定兩到
-
3 # 苗木哥一園林綠化苗木
挑選合適的土壤,然後平衡施肥。施肥主要集中原則是保證肥料的充足性,結合平常的生長情況來追加。對於氣候災害和病蟲害防治也不能忽視,茶葉修枝與摘採需要根據天氣狀況而定。
茶葉修枝與摘採
在適宜的時期對茶樹樹枝進行正確的修剪,對茶樹的長勢協調、茶葉的產量提高以及質量保證都是非常必要的。茶葉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幹確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個環節。一般情況下透過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樹的主幹,在首次的修剪當中一般落在茶樹上挑選三四條比較粗壯的枝條來作為留用的主枝以備進一步培養;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選枝幹中再選定兩到三個分支。如此反覆,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幹,確定出整株茶樹的樹形。
採茶時間的科學確定具有兩層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所採集到的茶葉在質量上能夠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避免對茶樹健康發育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實踐當中,根據茶樹特有的“早採早發”特點,形成了一套採茶的基本方法。
-
4 # 口鎮小哥
一、 新茶園建設
1,園地規劃:我鎮是典型的山區農業鎮,新茶園規劃要因地制宜,一般選擇海拔高度1200—1800米之間、土地集中連片、土層深厚、肥沃,周圍植被良好,氣候溫和,坡度適中,交通便得的地方作為新茶園。
2、 園地開墾:沿等高線開挖水平臺地,檯面寬2米,臺距1.5米左右,道路、排灌系工程、綠化帶、場部(茶廠)要合理佈局,園間有一定的植被。
3、茶樹良種繁育技術:一般採用短穗扦插和茶籽起直播兩種方法,短穗扦插法採用半木千質化的一年生枝條作插穗,穗長5釐米,帶一葉一腋芽,苗床採用黃壤衛生土,苗床保持溼潤、遮陰,於6—11月份扦插,一齡茶苗出圃定植;茶籽直播法即採用完成成熟的茶籽鮮果直播。
4,茶樹種植技術:挖種植溝深80釐米,寬60釐米,施足底肥,一般畝施農家肥2000公斤或100公斤複合肥,採用單株定植方法,株距40釐米,畝植2000株左右,定植時間在6—8。
二、茶園管理
1、幼齡茶園管理:常耕鋤培土,防止牲畜踩踏,防治病蟲害,補植缺株缺塘,保證全苗,進行定型修剪,培養理想的茶蓬。
2、投產茶園的管理:冬季深翻,一般深翻15釐米左右,施足底肥,畝施農家肥1500公斤或複合肥50公斤;進行整型修剪,使茶樹保持一定的樹型高度和茁狀的發芽面,巧施追肥,每結束一次採摘,及時進行葉面噴施,常用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面肥。加強病蟲草害防治,我縣採摘期發生蟲害較重的是小綠葉蟬,一般先用高效無毒茶葉專用農藥(如安納A0—18等),禁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如六六六、DDT、甲胺磷、敵敵畏、樂果等),冬季噴施波爾多液進行封園,保持茶園豐產穩產。
3、採摘技術:採摘方法有留一葉採摘法、留二葉採摘法、留魚葉採摘法三種,鮮葉標準分為五級,即一級:多為一芽一葉及少數一芽二葉組成,芽葉整齊,鮮嫩度好;二級:主要由70%的一芽二葉和30%左右的一芽三葉組成;三級:由一芽二葉和一芽三葉各佔一半;四級:由較粗的一芽三葉和細嫩單片對夾葉各佔一半;五級:主要由粗老單片,對夾葉,芽葉比重極少,鮮葉貯運中要做到採下的鮮葉及時鬆散地放入茶蘿中,防止發熱變紅。
三、低產茶園的改造技術
低產茶園是批單位面積產量低的茶園,在我縣單產低於30公斤的茶園屬於低產茶園,應作為改造提高物件,造成低產的主要原因是:
①老茶園樹勢衰老,新茶園栽種質量差,幼期失管;
②生態條件不適宜;
④病蟲草害發生嚴重等。
四、改造技術要點為:
1、 改土:冬季深耕15—20㎝,進行客土培園,重施底肥,一般畝施1000—1500公斤農家肥或複合肥40—50公斤,套種綠肥。
2、改樹:包括樹冠改造和根系改良,樹冠改造一般採用深修剪、重修剪或臺刈,深修剪剪去樹冠表層的三分之一,重修剪剪去植株高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臺刈高度距地面15㎝左右,即根頸處;根系改良,以深耕方式斷傷部分衰老的茶樹根系,促其再發新根群,於根系旺盛生長前的9—10月間進行,或在樹冠改造的同時,結合增施有機肥或茶樹專用肥進行。
3、改園:重新補植缺株斷行部分,改換劣質品種,整修梯坎,套種綠化樹種,恢復成密植豐產園。
4、加強常規管理,提倡病蟲草害防治採用物理、生物、農藝等方面的措施,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如六六六、DDT、草甘磷、甲胺磷、敵敵畏、樂果等)逐年向無公害茶園轉化。
五、無公害茶生產技術
無公害茶是指不含汙染物質或即使含有少量汙染物質,但低於規定的允許標準,對消費者沒有公害的茶葉的總稱,它包含低殘留茶、綠色食品茶(A級和AA級)、有機茶三類茶葉,這三種茶雖屬無公害茶,但三者的生產依據、標準不一樣,它們之間仍有較大的區別。
1、生產和加工的依據不同,綠色食品(茶)是根據中國綠色食品生產、加工標準進行生產和加工的,低殘留茶則是根據當前歐盟提出的農藥殘留標準而進行生產的;而有機茶的生產和加工標準是根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的基本準則而制定的標準進行生產和加工。
2、 生產和加工的標準不同,綠色食品(茶)A級和低殘留茶的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高效低毒化學農藥,也允許使用化學肥料,但產品中的殘留必須符合中國農藥殘留標準,而有機茶和綠色食品(AA級)的生產過程中則禁止使用一切人工合成的農藥、化肥和生長調節劑,而只能使用有機肥或生物農藥,產品中不得含任何數量的農藥和化肥殘留。 3、管理方法不同,綠色食品的頒證是由中國農業部和各省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對生產基地環境檢測和質量認證,證書有效期為三年,低殘留茶目前尚無管理系統和頒證制度;有機茶的頒證是由IFOAM認定的單位才有資格進行。中國有機食品的最高管理部門是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有機茶的審批和檢測由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及其批准的有要開發分中心(杭州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根據IFOAM規定,有機食品茶AA級和有機茶證書有效期為一年,第二年必須重新進行檢查頒證。
無公害茶生產關鍵技術要點為:選擇生態環境好、空氣清新、水源清潔、土壤未受汙染,周圍無汙染源的地方作為無公害茶生產與加工基地,茶園常規管理採用生物、物理、農藝等方面的措施,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物資。
-
5 # 農人百曉生
茶葉栽培技術與管理 一、除草鬆土:茶園經過4-5個月的雨雪,土壤已經板結,有的已長出青草,而此時土溫較低,因此,在春茶開採前進行茶園除草鬆土,有利於疏鬆土壤、提高土溫,削除雜草,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消耗,有利於促進春茶的提早萌發。除草鬆土一般以2月底、3月初進行,深度以10-15釐米為宜。 二、施催芽肥:施催芽肥時間宜早不宜遲,在離茶樹根部15-20釐米處開溝施入,畝施尿素30-35公斤或複合肥30公斤或腐熟欄肥2000-2500公斤,施後覆土。對於不能開溝施肥的茶園,可在雨天撒施尿素,並用竹竿抖動茶蓬,讓肥料掉落入土。 三、修剪:修剪最好是在2月底至驚蟄前完成,最遲不能超過3月10日。因此時茶樹經過一冬的休眠,莖、根貯藏的養分多,修剪後易恢復,又加上早春氣溫回升,修剪後長出的枝條不易受凍,勞力又不緊張,容易掌握。生產茶園一般提倡輕修剪,即一般剪去去年的秋梢(青梗),留養春、夏梢(紅梗),約剪去2一3釐米。如果樹冠受凍的,要根據受凍程度進行修剪,修剪要掌握寧淺勿深,免得剪去尚能發芽的部分枝條。而對於沒有受凍,又採摘名優茶的茶園,為提早春茶的採摘可改春修剪為春茶結束後修剪。 四、防凍:早春氣候異常,氣溫乍暖乍寒,這種氣候條件對茶園生產高檔名優茶極為不利。在早春季節應隨時注意當地氣象預報,提前作好預防倒春寒的措施。在寒潮預報釋出後,對於已萌發芽葉的早生品種茶園,要集中人力搶採幼嫩芽葉,以減少凍害損失。在易受凍
害的迎風坡茶園用稻草、雜草或遮陽網覆蓋茶行蓬面,待寒潮過後及時將覆蓋物掀去。茶樹遭受凍害後,必須根據受凍情況採取相應的護理和復壯措施,使茶樹儘快恢復樹勢。 五、清溝排水:春季雨水多,若茶園排水不暢,茶樹易受漬害爛根,造成茶芽遲發、減產。因此要及時開溝排水,清理疏通排水溝,保證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做到雨停茶園幹、不積水。 六、補葉面肥:3月上旬,當氣溫超過12℃以後,可利用茶樹葉片吸收功能,根外補施肥料,促使茶樹提早萌芽,增加產量,改善品質。根外施肥可用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多功能營養液“中茶早”和激素“920”等。 七、防治蟲害:春茶採摘期,正值蚜蟲、茶毛蟲和黑刺粉蝨等蟲害發生初期,應抓緊在春分後清明前用20%殺滅菊酯2000-3000倍液進行噴殺防治。 以下資訊由愛茶網收集整理於網路:茶葉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中國茶葉產量和質量都佔世界首位,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是重要的出口物資之一。據統計,目前我縣現有茶葉種植面積4000多畝,但由於經營分散、缺乏栽培技術、管理粗放等原因,產量不高,因此,強化技術投入,實現規模開發,逐步走上茶葉生產、加工、營銷相結合的產業化程序仍需進一步努力。 一、茶葉樹的生物學特性 茶葉樹為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溼潤的氣候,適宜栽培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5-25℃之間,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間。以
酸性紅壤、紅黃壤、黃壤的丘陵、高山環境為宜;易旱易澇、石灰質、近中性或鹼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葉生產的最低日平均氣溫為10℃,以後隨氣溫的升高而生長增快,日平均氣溫15-20℃時生長較旺,茶葉產量和品質較好(我縣此氣溫均在清明前後),日平均氣溫超過20℃生長雖旺盛,但茶葉粗老質量差,當日平均氣溫低於10℃時,茶芽生長停滯進入休眠。中國一般茶葉新梢生育4-5月為最旺盛時期,其次在7-9月。茶葉樹新梢不採摘的自然生長,茶葉每年只發2-4輪,管理好,採摘技術措施得當可達到5-8輪新梢。 二、造好茶葉品種和茶園地 茶葉品種的優劣關係到將來投產的茶葉的產量和質量,適應市場的需求才能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目前我縣栽培的品種主要是福鼎大亮、福雲六號等。 茶樹是一種長壽的常綠樹種,定植後可收穫幾十年。新建茶園是百年大計,要因地制宜,合理佈局,認真地選擇茶園地是獲取高產、穩產的基礎,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地進行施工設計,使其實現規模化、良種化、機械化創造條件。一般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緩、Sunny充足、土層深厚、肥沃、溼潤、能排能灌、集中連片的紅壤、黃壤為主。茶園地確定後,開墾種植時應有利水土保持的原則,15度以上的坡地應築水平梯田,梯田寬不能小於165㎝,坡度大於30度以上的陡坡不宜作茶園,以免水土流失嚴重,茶樹生長不良減產。茶園地不論平地或梯田都應深耕達70㎝以上。
-
6 # 大嶺老謝
茶葉是現在每家每戶的必備飲品,是招待客人的必須品,並且中國的茶道文化歷史悠久。尤其是喜歡喝茶的人們,圍著茶桌談經論道。茶水是很好的調理身體疾病的飲品,可以清楚腸道的垃圾,在養生的方面,有著很好的效果,現在就來學習茶葉的種植技術。
一、茶樹種植
1.茶園選擇
若是荒山、荒坡,只要成片地生長有鐵芒箕、映山紅、油茶、松樹、楊梅等植物的一般呈酸性,可以種茶;
茶樹是深根作物,其根系發達,根系的垂直深度可達1米以上,其中吸收根主要分佈在0-50釐米土層;因此深厚的土層是創造茶樹根深葉茂的先決條件。一般要求茶園土壤土層深度至少在60㎝以上,並且底土無硬碟層。
一般選擇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最高不能超過1600米。坡度最好選在25℃以下的坡地及丘陵地區,高山陡坡也不要超過30℃。
2.移栽定植規格
(1)定植規格:雙行雙株,大行距150cm,小行距0.33cm,窩距35cm,即150㎝×33㎝×35㎝。每畝植苗4000株左右 。
(2)移栽要領: 移栽時,茶苗根部先打新鮮黃泥漿,放入茶苗並讓根系鋪開,回填深層土壤覆蓋,用腳踩緊土壤。
分層填土踩緊2至3次,蓋土深度一定要達到13~17釐米,確保栽深栽緊。移栽後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中小葉品種留5~7片葉,大葉品種留3~5片葉,保證修剪後茶苗露土部分最高超過15釐米。注意四不栽“地不平不栽,土不碎不栽,土不潮溼不栽,病弱苗不栽,晴天烈日不栽”。
二、幼苗期管理
(1)抗旱、防凍保苗:茶苗移栽後,要保持茶園土壤溼潤。一週內無雨,要及時澆水抗旱保苗。此外,培土壅根、茶園灌水等對預防凍害,也有很好效果。
(2)茶園行間鋪草覆蓋:防止水土流失、 抑制雜草生長、穩定土壤的水熱變化、增加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
(3)補苗: 新建茶園,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窩斷行現象,必須抓緊時間在建園1-2年內將缺苗補齊,否則難以補上。最好採用同齡茶苗補,補植後要澆透水。
(4)勤除雜草: 茶苗移栽後要及時除草,用手拔除茶苗附近雜草。
三、定型修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
當移栽茶苗高達30cm以上,莖粗3mm以上時,在離地面15-20cm處留1-2個較強分枝,剪去頂端新梢。
第二次定型修剪:
在上次修剪後一年進行。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cm,剪後茶樹高度為30-40cm。修剪時注意剪去內側芽,保留外側芽,以促使茶樹向外分枝伸展。
第三次定型修剪
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後進行,若茶苗生長勢旺盛也可提前。用籬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即離地面40-55cm處水平剪除上部枝梢,促進骨幹枝正常生長。
四、投產茶樹修剪
(1)輕修剪
輕修剪目的:刺激茶芽萌發,解除頂芽對側芽的抑制,使樹冠整齊、平整,調節生產枝數量和粗壯度,便於採摘、管理。
修剪時間:秋茶停採後的11月上旬-11中旬進行
修剪方法:茶季結束後剪去3-5cm樹冠,修剪宜輕不宜重,否則會推遲春茶開採期,造成春茶減產。
(2)深修剪
每隔4-5年一次,剪去樹冠10-15cm枝葉,留高80-90cm,可在春末夏初成或年底(3月、11月)
修剪的枝葉有機質含量很高,養分含量豐富,是茶園很好的有機肥源;每年修剪的枝葉應設法歸還土壤,可直接作肥料深翻入土壤,也可直接鋪於土壤表面。
(3)重修剪:物件是未老先衰的茶樹和一些樹冠雖然衰老,但骨幹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較強的生育能力、樹冠上有一定綠葉層的茶樹 。
常用的深度是剪去樹高的1/2或略多一些,留下離地面高度30~45cm的主要骨幹枝 。
(4)臺刈:茶樹必須是樹勢十分衰老,採用重修剪方法已不能恢復樹勢,即使增強肥培管理產量仍然不高,茶樹內部都是粗老枝幹,枯枝率高,起骨架作用的莖稈上地衣苔蘚多,芽葉稀少,枝幹灰褐色,不臺刈不足以改變樹勢的茶樹。一般採取離地面5~10cm處剪去全部地上部分枝幹。
臺刈要求切口平滑、傾斜、不撕裂莖稈,必須選用鋒利的彎刀斜劈或手鋸鋸割,也可選用圓盤式割灌機切割。儘量避免樹樁被撕裂,以防止切口感染病蟲,而且破裂部分會有較多雨水滯留,影響潛伏芽的萌發。
五、施肥
追肥:
1.定植當年9月,畝施茶葉專用肥5kg。
2.第二年畝施茶葉專用肥1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3.第三年畝施茶葉專用肥2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4.第四年畝施茶葉專用肥30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5.投產後,每年每畝施不少於40kg茶葉專用肥。
追肥施肥要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開溝離樹體20公分,溝深不低於5-10cm,施後蓋土。
基肥:每年11月中旬結合冬季深耕把雜草、枯枝、表土等雜物與有機肥1000kg,同時配施茶葉專用肥,開溝深施,溝深寬不低於25cm,施後蓋嚴。
六、採摘
幼齡樹:當三次定型剪後,樹高70cm以上時,新梢長
一芽五、六葉以上時,實行採高養低、採中養邊,摘去頂端一芽一二葉,留3-4葉,著重養蓬。
成齡樹:採高留低,採主枝留側枝,採中間留兩邊,以採為主,採養結合。
-
7 # 農村的戶口簿
茶葉是中國大多數人喜歡喝的,也是最常見的代客之物,茶葉可以消脂,清理腸胃,也可以起到提神作用,茶葉種植有以下幾點。
1.土地管理
茶樹對土質和土壤和肥沃有一定要求,第一次翻土後放農家肥,第二次翻土要以第一次翻土要深然後放肥料。在吧土裡的草和石頭都清掉、在把土地挖一條條一坐形寬度2m就可以了。
2.幼苗管理
幼苗可以同時種植好幾個品種,可以案田地大小來選擇30到50畝以下可以選2到3種,如30到50以上最多4個品種,移植幼苗的時候染一些稀土,可以保證存活率。幼苗在初次種植時在即在根部加上乾草,可以保溫保溼。種植後把水澆透這個對前期茶樹的生長很有好處。3.肥水管理
茶樹對乾旱和溼澇抗性都不強。天熱時要常澆水,最好是噴灑,雨水多的時候要注意防水,施肥多次少量為主,能以混合肥的形式進行是最好的,每次採摘前2到3天左右,這樣利於新芽成長。後面須做的就是除草了,一般清理比較旺盛和長的比較大的草,清理不了的最好是移走。
-
8 # 奔跑吧博士
1、土壤條件
茶樹屬於喜肥的樹種,所以種植的土地一般要肥力充足。通常在種植茶樹前對田地翻耕兩次,第一次翻地深度達到10~20cm,然後以農家肥來養土,第二次深翻在40cm以上,再次施氮、磷、鉀複合肥料。此外,還要清除田地中的雜草和埋在土壤中的石頭及瓦礫等雜質,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茶樹根部吸收營養。當清理完雜質後就將土地挖成壟狀,即長條形,寬度約1~1.2m,為後期茶樹幼苗種植做準備。
2、幼苗管理
茶樹一般種植的幼苗會同時種植3~4種,按面積大小來選擇,50畝以下就3種,50畝以上就是4種。幼苗在移植的時候最好將根部沾染一些稀土,利於保證存活率。3種苗按收穫時間的早晚分割槽種植,比例在1:1:1。一般幼苗在初次種植時都需要進行防寒,即在根部加上一些乾草之類的東西,給幼苗保溫保溼。種植後一定要澆透水,這個對前期茶樹的生長很有好處。
3、後期肥水管理
茶葉樹由於根系偏淺,所以隊醫乾旱和溼澇抗性都不強。一般夏季一定要經常施水,但是儘量不要從頂部噴灑,一般建議是從中間的過道往兩邊甩水,這樣會直接淋到根部,雨季要時刻注意防水。施肥以多次少量為主,最好是能以混合肥的形式進行。一般施肥時間在每次採摘前3天左右,這樣有利於新芽的再次成長。
4、日常管理
除草一般是茶葉樹常需要做的,不過這裡的除草一般是清理比較旺盛和長的比較大的草,畢竟幾十畝的草不能完全清理的過來。其次對於一些落葉儘量的都清理走,因為茶葉樹的葉子不是很好的肥物,最後就是一些病害的植株,一般處理不了的話最好移植走,避免感染更多的茶葉樹。
-
9 # 快到碗裡來91
挑選合適的土壤,然後平衡施肥。施肥主要集中原則是保證肥料的充足性,結合平常的生長情況來追加。對於氣候災害和病蟲害防治也不能忽視,茶葉修枝與摘採需要根據天氣狀況而定。
茶葉修枝與摘採
在適宜的時期對茶樹樹枝進行正確的修剪,對茶樹的長勢協調、茶葉的產量提高以及質量保證都是非常必要的。茶葉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幹確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個環節。一般情況下透過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樹的主幹,在首次的修剪當中一般落在茶樹上挑選三四條比較粗壯的枝條來作為留用的主枝以備進一步培養;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選枝幹中再選定兩到三個分支。如此反覆,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幹,確定出整株茶樹的樹形。
採茶時間的科學確定具有兩層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所採集到的茶葉在質量上能夠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避免對茶樹健康發育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實踐當中,根據茶樹特有的“早採早發”特點,形成了一套採茶的基本方法。
-
10 # 皮皮向前進
1、土壤條件
茶樹屬於喜肥的樹種,所以種植的土地一般要肥力充足。通常在種植茶樹前對田地翻耕兩次,第一次翻地深度達到10~20cm,然後以農家肥來養土,第二次深翻在40cm以上,再次施氮、磷、鉀複合肥料。此外,還要清除田地中的雜草和埋在土壤中的石頭及瓦礫等雜質,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茶樹根部吸收營養。當清理完雜質後就將土地挖成壟狀,即長條形,寬度約為1~1.2m,為後期茶樹幼苗種植做好準備。
2、幼苗管理
茶樹一般種植的幼苗會同時種植3~4種,按面積大小來選擇,50畝以下就3種,50畝以上就是4種。幼苗在移植的時候最好將根部沾染一些稀土,利於保證存活率。3種苗按收穫時間的早晚分割槽種植,比例在1:1:1。一般幼苗在初次種植時都需要進行防寒,即在根部加上一些乾草之類的東西,給幼苗保溫保溼。種植後一定要澆透水,這個對前期茶樹的生長很有好處。
3、後期肥水管理
茶葉樹由於根系偏淺,所以隊醫乾旱和溼澇抗性都不強。一般夏季一定要經常施水,但是儘量不要從頂部噴灑,一般建議是從中間的過道往兩邊甩水,這樣會直接淋到根部,雨季要時刻注意防水。施肥以多次少量為主,最好是能以混合肥的形式進行。一般施肥時間在每次採摘前3天左右,這樣有利於新芽的再次成長。
4、日常管理
除草一般是茶葉樹常需要做的,不過這裡的除草一般是清理比較旺盛和長的比較大的草,畢竟幾十畝的草不能完全清理的過來。其次對於一些落葉儘量的都清理走,因為茶葉樹的葉子不是很好的肥物,最後就是一些病害的植株,一般處理不了的話最好移植走,避免感染更多的茶葉樹。
-
11 # 江西妹青青嫁四川
一、茶樹種植
1.茶園選擇
若是荒山、荒坡,只要成片地生長有鐵芒箕、映山紅、油茶、松樹、楊梅等植物的一般呈酸性,可以種茶;
茶樹是深根作物,其根系發達,根系的垂直深度可達1米以上,其中吸收根主要分佈在0-50釐米土層;因此深厚的土層是創造茶樹根深葉茂的先決條件。一般要求茶園土壤土層深度至少在60㎝以上,並且底土無硬碟層。
一般選擇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最高不能超過1600米。坡度最好選在25℃以下的坡地及丘陵地區,高山陡坡也不要超過30℃。
2.移栽定植規格
(1)定植規格:雙行雙株,大行距150cm,小行距0.33cm,窩距35cm,即150㎝×33㎝×35㎝。每畝植苗4000株左右 。
(2)移栽要領: 移栽時,茶苗根部先打新鮮黃泥漿,放入茶苗並讓根系鋪開,回填深層土壤覆蓋,用腳踩緊土壤。
分層填土踩緊2至3次,蓋土深度一定要達到13~17釐米,確保栽深栽緊。移栽後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中小葉品種留5~7片葉,大葉品種留3~5片葉,保證修剪後茶苗露土部分最高超過15釐米。注意四不栽“地不平不栽,土不碎不栽,土不潮溼不栽,病弱苗不栽,晴天烈日不栽”。
二、幼苗期管理
(1)抗旱、防凍保苗:茶苗移栽後,要保持茶園土壤溼潤。一週內無雨,要及時澆水抗旱保苗。此外,培土壅根、茶園灌水等對預防凍害,也有很好效果。
(2)茶園行間鋪草覆蓋:防止水土流失、 抑制雜草生長、穩定土壤的水熱變化、增加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
(3)補苗: 新建茶園,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窩斷行現象,必須抓緊時間在建園1-2年內將缺苗補齊,否則難以補上。最好採用同齡茶苗補,補植後要澆透水。
(4)勤除雜草: 茶苗移栽後要及時除草,用手拔除茶苗附近雜草。
三、定型修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
當移栽茶苗高達30cm以上,莖粗3mm以上時,在離地面15-20cm處留1-2個較強分枝,剪去頂端新梢。
第二次定型修剪:
在上次修剪後一年進行。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cm,剪後茶樹高度為30-40cm。修剪時注意剪去內側芽,保留外側芽,以促使茶樹向外分枝伸展。
第三次定型修剪
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後進行,若茶苗生長勢旺盛也可提前。用籬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即離地面40-55cm處水平剪除上部枝梢,促進骨幹枝正常生長。
四、投產茶樹修剪
(1)輕修剪
輕修剪目的:刺激茶芽萌發,解除頂芽對側芽的抑制,使樹冠整齊、平整,調節生產枝數量和粗壯度,便於採摘、管理。
修剪時間:秋茶停採後的11月上旬-11中旬進行
修剪方法:茶季結束後剪去3-5cm樹冠,修剪宜輕不宜重,否則會推遲春茶開採期,造成春茶減產。
(2)深修剪
每隔4-5年一次,剪去樹冠10-15cm枝葉,留高80-90cm,可在春末夏初成或年底(3月、11月)
修剪的枝葉有機質含量很高,養分含量豐富,是茶園很好的有機肥源;每年修剪的枝葉應設法歸還土壤,可直接作肥料深翻入土壤,也可直接鋪於土壤表面。
(3)重修剪:物件是未老先衰的茶樹和一些樹冠雖然衰老,但骨幹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較強的生育能力、樹冠上有一定綠葉層的茶樹 。
常用的深度是剪去樹高的1/2或略多一些,留下離地面高度30~45cm的主要骨幹枝 。
(4)臺刈:茶樹必須是樹勢十分衰老,採用重修剪方法已不能恢復樹勢,即使增強肥培管理產量仍然不高,茶樹內部都是粗老枝幹,枯枝率高,起骨架作用的莖稈上地衣苔蘚多,芽葉稀少,枝幹灰褐色,不臺刈不足以改變樹勢的茶樹。一般採取離地面5~10cm處剪去全部地上部分枝幹。
臺刈要求切口平滑、傾斜、不撕裂莖稈,必須選用鋒利的彎刀斜劈或手鋸鋸割,也可選用圓盤式割灌機切割。儘量避免樹樁被撕裂,以防止切口感染病蟲,而且破裂部分會有較多雨水滯留,影響潛伏芽的萌發。
五、施肥
追肥:
1.定植當年9月,畝施茶葉專用肥5kg。
2.第二年畝施茶葉專用肥1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3.第三年畝施茶葉專用肥2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4.第四年畝施茶葉專用肥30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5.投產後,每年每畝施不少於40kg茶葉專用肥。
追肥施肥要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開溝離樹體20公分,溝深不低於5-10cm,施後蓋土。
基肥:每年11月中旬結合冬季深耕把雜草、枯枝、表土等雜物與有機肥1000kg,同時配施茶葉專用肥,開溝深施,溝深寬不低於25cm,施後蓋嚴。
六、採摘
幼齡樹:當三次定型剪後,樹高70cm以上時,新梢長
一芽五、六葉以上時,實行採高養低、採中養邊,摘去頂端一芽一二葉,留3-4葉,著重養蓬。
成齡樹:採高留低,採主枝留側枝,採中間留兩邊,以
採為主,採養結合。
-
12 # 馬晨功
茶葉在中國的種植歷史悠久, 世界上80%的茶葉生產於亞洲, 其中茶葉產量最高的是中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 逐漸將中國茶文化流傳至世界, 並且受到外國朋友的青睞, 這就相應提升了茶葉的國際銷量,為茶農增加了收入。
茶葉的種植管理技術有哪些?
不同的茶樹管理技術略有差異,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三點內容。
土壤培肥處理
在對茶園進行施肥時, 需要選擇微生物肥料、有機肥、腐殖酸類肥料、無機肥及農家肥料等。需要配合交替使用有機肥和化學肥, 需要將無機氮和有機氮的比例控制在1∶1。需要在廄肥中新增尿素, 新增比例為50∶1。
茶樹修剪
在對茶樹進行長時間修剪和採摘之後, 等到茶樹成齡之後, 其樹冠上就會生長出較多分枝, 這些分枝被稱為雞爪枝。由於茶樹存在較多的雞爪枝, 影響了茶樹吸收養分, 影響茶葉的品質和質量。此時需要對茶樹進行深層次修剪, 需要完全剪除樹冠上方超過15 cm的分枝, 這樣能夠恢復茶樹的生長趨勢, 提升茶樹的育芽能力。
病蟲害防治
在秋茶採前, 茶葉上往往會產生大量的茶葉蟎, 茶園管理者可以釋放適當數量的胡瓜鈍綏蟎, 或使用印楝素以及苦參鹼等生物製劑;在農藥使用方面, 茶園管理者需首選低殘留、高效果以及毒性低的農藥,並對農藥的使用次數進行嚴格控制, 一個生長季度只使用一個農藥即可。
-
13 # 鉛山誠食膳糧家庭農場
!嚴格選地。新建茶園應據茶樹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選擇土壤 PH4.5—6.5的結構良好的紅黃壤,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坡度25度以下,水源充足,交通電力通訊方便的緩坡地帶。並按無公害茶葉生產要求進行大氣、土壤、水質的檢測。
-
14 # 95後在外創業
田塊的選擇 茶樹具喜溫、耐陰、喜酸、怕鹼、喜溼、怕淹的生物學特性,其根系需要疏鬆透氣、肥沃潮潤的土壤環境。因此種植茶樹的農田應選擇地勢較高,光照充足,土壤酸性,土層深厚,土體疏鬆,質地砂壤,地下水位低,通透效能良好,不積水,能灌能排的山壟田塊為宜,切忌選擇地勢低窪或地勢平坦,地下水位高,積水難排的水田地段。
-
15 # 鄉村原記錄
1、幼齡茶園管理:常耕鋤培土,防止牲畜踩踏,防治病蟲害,補植缺株缺塘,保證全苗,進行定型修剪,培養理想的茶蓬。
2、投產茶園的管理:冬季深翻,一般深翻15釐米左右,施足底肥,畝施農家肥1500公斤或複合肥50公斤;進行整型修剪,使茶樹保持一定的樹型高度和茁狀的發芽面,巧施追肥,每結束一次採摘,及時進行葉面噴施,常用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面肥。加強病蟲草害防治,我縣採摘期發生蟲害較重的是小綠葉蟬,一般先用高效無毒茶葉專用農藥(如安納A0—18等),禁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如六六六、DDT、甲胺磷、敵敵畏、樂果等),冬季噴施波爾多液進行封園,保持茶園豐產穩產。
-
16 # 滇西小陽哥VLOG
茶葉修枝與摘採
在適宜的時期對茶樹樹枝進行正確的修剪,對茶樹的長勢協調、茶葉的產量提高以及質量保證都是非常必要的。茶葉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幹確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個環節。一般情況下透過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樹的主幹,在首次的修剪當中一般落在茶樹上挑選三四條比較粗壯的枝條來作為留用的主枝以備進一步培養;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選枝幹中再選定兩到三個分支。如此反覆,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幹,確定出整株茶樹的樹形。
採茶時間的科學確定具有兩層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所採集到的茶葉在質量上能夠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避免對茶樹健康發育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實踐當中,根據茶樹特有的“早採早發”特點,形成了一套採茶的基本方法。
回覆列表
一、茶園選擇
在海拔8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的丘陵區、山區和半山區,凡長有映山紅、鐵芒箕、馬尾松、油茶等酸性指示植物且土層厚度在1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地方,均可栽培茶葉。
二、建園
1.墾複清理擬建茶園範圍內的樹根、雜木、石塊等, 進行初墾,宜在夏秋高溫少雨時進行,初墾深度為60釐米。
一個月後進行復墾,深度為30釐米左右,以進一步清除土中雜草、樹根,適當破碎土塊,平整地面,便於佈置種植行。
2.建園形式平緩地茶園:平地和10°以下緩坡地,
在全面墾複的基礎上,大彎隨勢,小彎取直,基本等高佈置茶行。梯級茶園:10°以上坡地,在清理地面或初墾的基礎上,就地取材構築梯級。其要求是:梯面外高內低,外埂內溝、同級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溝溝相連。梯寬既便於茶行佈置,又不浪費土地:梯壁高在150釐米以內。
土築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磚砌梯壁放坡70°—75°,石塊砌梯壁放坡80°左右。梯面內側要深墾,並儘可能保留原有表土於梯面。
三、種植
1.種苗準備如生產紅茶宜用櫧葉齊或更優品種,生產綠茶宜用福鼎大白或更優品種。種子要求無蟲蛀、無黴變,
發芽率在75%以上的新鮮茶子。可採用本地育苗移栽或從外地調苗移栽,茶苗要求苗高25釐米左右,離根莖部3釐米處的直徑達3毫米以上。
2.種植規格與密度如採用單條成行式,行距為150 釐米、穴距為30—35釐米,每穴栽苗2株或播健壯茶籽4—5
粒。如採用雙條成行式,行距150釐米,小行距30-40釐米, 穴距30~ 40釐米,每穴栽苗2株或播健壯茶籽4—5粒。
3.施基肥一般採取開溝施肥,溝深60釐米,溝寬50-60
釐米,每667平方米施入農家有機肥(廄肥、秸稈、綠肥、土雜肥等)5—10噸,茶葉專用複合肥或磷鉀肥50千克,肥土混合後覆土整平地面。
4.栽植與播種栽植茶苗宜在10月。次年3月上旬進行,栽植深度以超過根莖部3—4釐米為度,並壓緊茶蔸附近土壤,澆足定蔸水。播種時間同茶苗移栽,播種後蓋土3—4
釐米,要求用糠殼或薄膜覆在種植行上,以保水控溫。
四、種植後的管理
1.間苗補缺播種或定植一個生長期後,在秋末冬初或翌年早春前進行間苗、補苗,間苗應留強去劣,補缺用同齡或大一齡的茶苗。
2.幼齡茶園土壤管理根據雜草生長情況,全年進行34次淺耕除草,深度5—10釐米,也可結合追肥進行。每年或隔年在秋季進行一次深耕,一般耕深15—20釐米。前3年內,可在行間種植綠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3.幼齡茶園樹體管理2年生時,當苗高30釐米以上,
主幹粗3毫米以上時,做第1次定型修剪,離地面12~15釐米處剪去主枝上段,但不剪主枝剪口以下的分枝。至3年生時進行第2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1次提高15~20釐米,到4
年生時進行第3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2次提高15~20釐米。
前2次要注意壓強扶弱、抑中促側,第3次剪平。完成定型修剪後,每年做一次整形修剪。樹冠封行前整成平形,封行後再過渡為弧形,採用先平後弧法整形,以加速樹幅增寬。
整形修剪宜用修剪機進行,封行前用平形修剪機,封行後用弧形修剪機。最終控制樹高70~90釐米,覆蓋度80%以上。
3
足齡前或移栽後2年內嚴禁採茶,以後可配合修剪年打項養蓬2—4次,即待新梢快形成駐芽時留下1—3葉,摘去頂端以促分枝,並嚴格掌握採高留低、打頂護邊等原則。5足齡後視茶樹長勢長相可相繼進入正常留新葉採摘或留新葉與留魚葉相結合的採摘法。機採茶樹在整形修剪期間,樹冠未封行時用平形採茶機採摘,樹冠封行後隨著樹冠向弧形過渡,改用弧形採茶機採摘。
4.施肥茶樹種植後,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秋季封園後,及早在行間中心部位開溝施入,基肥以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5—10噸、茶葉專用複合肥或磷鉀肥50千克為宜。
每年分別在3月中下旬、5月上旬、7月中下旬施3次追肥, 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追肥量按採摘茶園產量而定。同時,根據茶樹生長需要,可葉面噴旅進行根外追肥。
5.保苗措施直播茶園出土當年的茶樹和移栽後第1年的茶樹,抗性弱,常因外界條件不適而大量死苗。為此,必須抓住抗旱熱、防寒凍的工作,確保全苗。幼樹抗旱熱的主要措施有促早苗、澆水、除草、蔽陰、地面鋪草覆蓋等。
防寒凍的措施主要有秋培壯苗、灌越冬水、鋪草、茶蔸培土和地膜覆蓋等。幼齡園藥殺病蟲時應嚴格控制濃度,防止藥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