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更新)
1.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 尺素:此處代指書信。古代通常用長一尺的絹帛書寫文章,故稱這種短箋為尺素。晉陸機《文賦》:“函綿邈於尺素。” 也用以指書信。
2.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李白《勞勞亭》) 勞勞亭:勞歌本指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勞勞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勞歌”後來成為送別歌的代稱。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紅豆:常用於象徵愛情或相思。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紅豆又稱“相思樹”。
4.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高適《自淇涉黃河途中作》) 獻芹:自謙說法。《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嚐了之後,竟“蜇於口,慘於腹”。後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
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Murano:唐人好用漢典。代指敵人。《漢書》載:Murano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Murano王,為國立功。以後詩人就常用“Murano”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Murano”指建功立業
6.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青鸞:即青鳥,古詩詞中指傳送資訊的使者。
7.負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接輿:春秋時代楚國著名的隱士,姓陸,名通,字接輿,平時“躬耕以食”,因對當時社會不滿,剪去頭髮,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楚狂接輿。“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這就是“接輿歌鳳”典故的由來。陶淵明有“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之句。就是借用的“接輿歌鳳”的典故。李白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之句。 五柳:陶淵明號五柳先生,故後人以“五柳”象徵隱士。
8.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 鷓鴣:象徵處境艱難或心情惆悵
9.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商女:即歌女,代指不顧國家危亡而醉生夢死的狀態。 後庭花:教坊曲名。本名《玉樹後庭花》, 南朝陳後主制。其辭輕蕩,而其音甚哀,故後多用以稱亡國之音。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汗青:此處指史冊。(1)古代用來記事的竹簡,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時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樣,所以古人稱竹簡為汗青。後用來泛指書籍史冊。(2)古時在竹簡上記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滲出,便於書寫,並免蟲蛀,故稱。一說,取竹青浮滑如汗,易於改抹。後以“汗青”指著述完成,如“卷帙繁夥,汗青恐無日也。”
11.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 天狼:代指敵人。天狼星在古代是戰亂的象徵,是不祥的徵兆,所以要射它,為國家帶來和平。
12.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宋文帝要殺名將檀道濟,檀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
13.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 畫眉:指夫妻恩愛。
14.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毛澤東《明志詩》) 桑梓:
(長期更新)
1.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 尺素:此處代指書信。古代通常用長一尺的絹帛書寫文章,故稱這種短箋為尺素。晉陸機《文賦》:“函綿邈於尺素。” 也用以指書信。
2.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李白《勞勞亭》) 勞勞亭:勞歌本指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勞勞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勞歌”後來成為送別歌的代稱。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紅豆:常用於象徵愛情或相思。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紅豆又稱“相思樹”。
4.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高適《自淇涉黃河途中作》) 獻芹:自謙說法。《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嚐了之後,竟“蜇於口,慘於腹”。後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
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Murano:唐人好用漢典。代指敵人。《漢書》載:Murano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Murano王,為國立功。以後詩人就常用“Murano”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Murano”指建功立業
6.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青鸞:即青鳥,古詩詞中指傳送資訊的使者。
7.負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接輿:春秋時代楚國著名的隱士,姓陸,名通,字接輿,平時“躬耕以食”,因對當時社會不滿,剪去頭髮,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楚狂接輿。“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這就是“接輿歌鳳”典故的由來。陶淵明有“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之句。就是借用的“接輿歌鳳”的典故。李白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之句。 五柳:陶淵明號五柳先生,故後人以“五柳”象徵隱士。
8.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 鷓鴣:象徵處境艱難或心情惆悵
9.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商女:即歌女,代指不顧國家危亡而醉生夢死的狀態。 後庭花:教坊曲名。本名《玉樹後庭花》, 南朝陳後主制。其辭輕蕩,而其音甚哀,故後多用以稱亡國之音。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汗青:此處指史冊。(1)古代用來記事的竹簡,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時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樣,所以古人稱竹簡為汗青。後用來泛指書籍史冊。(2)古時在竹簡上記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滲出,便於書寫,並免蟲蛀,故稱。一說,取竹青浮滑如汗,易於改抹。後以“汗青”指著述完成,如“卷帙繁夥,汗青恐無日也。”
11.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 天狼:代指敵人。天狼星在古代是戰亂的象徵,是不祥的徵兆,所以要射它,為國家帶來和平。
12.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宋文帝要殺名將檀道濟,檀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
13.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 畫眉:指夫妻恩愛。
14.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毛澤東《明志詩》) 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