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水文瀾原創
-
2 # 尚豪呷美食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始於上古皇帝時期,以骨哨、陶壎為樂器。傳至今日形成眾多樂器,也有很多名曲。中國有十大名曲一說。分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
高山流水(古琴曲)
高山流水覓知音,說的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相傳高山流水為伯牙做作,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彈此曲後將琴摔壞,不在彈琴。有詩曰: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廣陵散(古琴曲)
相傳是戰國時期,南韓人聶政為父報仇刺殺韓王的事。曹魏時期,嵇康反對司馬氏而遭殺害,臨刑前彈此曲,三千太學生願以嵇康為師。
十面埋伏(琵琶曲)
又名《淮陰平楚》,全曲分十三段落,三個部分,描述淮陰侯韓信與西楚霸王項羽的戰爭。
胡笳十八拍(古琴曲)
東漢末年,文學大家蔡邕之女蔡琰(文姬)因戰亂被匈奴所獲,後曹操平定北方將其回。寫詩敘唱是悲慘人生和思鄉之情,全詩共十八段,譜作成套歌曲十八首。
漁樵問答(古琴曲)
此曲歷帶傳譜版本頗多,樂曲通過漁樵於青山綠水間的情趣,表達了對追逐名利之人的鄙棄。
陽春白雪(古琴曲)
為春秋時期“樂聖”晉國師曠所作,後傳入楚國,與楚國民間樂曲形成對比。文學上以陽春白雪比喻高雅深奧的的文學,而以下里巴人比喻通俗文學。
梅花三弄(笛曲,古琴曲)
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此曲系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讚頌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又名《夕陽簫歌》,亦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後取意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而作箏曲更名。
平沙落雁(古琴曲,琵琶曲)
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傳有唐代陳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權等,眾說不一。此曲琴譜最初載於明末《古音正宗》。另有琵琶曲別名《海青拿鵝》。
漢宮秋月(琵琶曲,二胡曲,箏曲)
此曲有兩種較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為箏曲,另為二胡曲。箏曲風格純樸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東箏曲,二胡曲具有很深的藝術感染力。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
-
3 # 跀飛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單單聽了這些名字就已經神為之奪,再加上由中國傳統樂器演奏,聲音優雅,中國韻味之美由此可見一斑,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
-
4 # 休息的風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箏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格完全不同。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與吾心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一首漢族古琴名曲,屬於古代大型琴曲,它最早出現在漢代。其內容向來說法不一,但最多的是將它與《聶政刺韓王》琴曲聯絡起來。
據《琴操》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延誤日期,而慘遭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身成絕技,名揚南韓。韓王召他進宮演奏,聶政終於實現了刺殺韓王的報仇夙願,為了不連累母親,自己毀容而死。後人根據這個故事,譜成琴曲,慷慨激昂,氣勢巨集偉,為古琴著名大麴之一。
《廣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漢族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直接表達了被壓迫者反抗暴君的鬥爭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藝術性。《廣陵散》在歷史上曾絕響一時,建國後中國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據《神奇祕譜》所載曲調進行了整理、打譜,使這首奇妙絕倫的古琴曲音樂又回到了人間。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是一首漢族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平沙落雁,本是著名的自然景色「瀟湘八景」之一。曲中描繪了一幅恬靜優美的水墨小品畫──黃昏將至,煙波浩淼的洞庭湖邊,岸邊一帶白沙,安詳恬靜,濛濛如霜。一群大雁從遠天飛來,在空中徘徊飛鳴,先有幾隻降落在岸上,仰首與空中的飛翔者相互鳴叫呼應,繼而雁群一一斂翅飛落。遠望去,雁群丶沙岸丶水波,都在愈來愈濃的暮色中漸漸睡去。
《平沙落雁》雖然出現較晚,卻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種琴譜刊載此曲。它之所以流傳甚廣,除了曲調流暢、動聽之外,還因為它的表現手法新穎、別緻,容易為聽眾理解。
《梅花三弄》
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琴曲的樂譜最早見於《神奇祕譜》。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全曲共有10個段落,因為主題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故稱“三弄”。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樂曲描寫楚漢戰爭在垓下最後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最終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十面埋伏》為琵琶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劉邦取得勝利的號角,同時也表現了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
《春江花月夜》(《夕陽簫鼓》)
談起《春江花月夜》,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這首著名的民樂合奏曲。它那富有江南絲竹音樂特點的旋律,委婉優美;節奏流暢多變,極具東方的詩情畫意。
《春江花月夜》歷來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曾經改編為各種中西樂器的獨奏、合奏曲,亦有將其填詞用於戲劇之中,可謂是最廣為人知的中國傳統音樂。
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春江花月夜》是改編自一首著名的傳統琵琶文曲《夕陽簫鼓》。《夕陽簫鼓》又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是古代漢族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漁樵問答》
古琴曲,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此曲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樂曲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了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旋律飄逸瀟灑,表現出漁樵悠然自得的神態。
《胡茄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漢族古琴名曲,據傳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郭沫若曾稱該曲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胡笳十八拍》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題是“文姬歸漢”。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了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節重金贖回文姬,於是她寫下了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拍”在突厥語中即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聲之故。表現了文姬思鄉、離子的悽楚和浩然怨氣。
《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
此曲旨在喚起人們對受壓迫宮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藝術感染力。有的文章稱,此曲細緻地刻畫了宮女面對秋夜明月,內心無限惆悵,流露出對愛情的強烈渴望。
《陽春白雪》
又名《陽春古曲》,琵琶大麴的代表作。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現存琴譜中的 《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祕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
5 # 莫奈I
《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
-
6 # 湖北楓情廣場舞
有 秦的琴師伯牙的《高山流水》,魏晉時期嵇康的《廣陵散琴曲》,明朝的《平沙落雁》,古曲《梅花三弄》,楚漢戰爭時期的《十面埋伏》,古樂曲《夕陽蕭鼓》,後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歷代傳譜的《漁樵問答》,漢末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漢代的《漢宮秋月》,春秋時期晉國師曠的《陽春白雪》,《笑傲江湖》。
-
7 # 韓氏硬筆
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茄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
8 # 15176569817
十大傳統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蕭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
-
9 # 大六壬尋源
中國傳統十大名曲分別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可愛]
-
10 # 紫藝夢
有先秦的琴師伯牙的《高山流水》,魏晉時期嵇康的《廣陵散琴曲》,明朝的《平沙落雁》,古曲《梅花三弄》,楚漢戰爭時期的《十面埋伏》,古樂曲《夕陽蕭鼓》,後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歷代傳譜的《漁樵問答》,漢末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漢代的《漢宮秋月》,春秋時期晉國師曠的《陽春白雪》。
中國傳統十大名曲,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從名字到典故,有著可圈可點的神韻,稱得上是中華韻味之美。
回覆列表
中國十大傳統名曲都有哪些?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裡,中華文明古國長期積累了大量文學素養和文藝修為。中國古典文學有唐詩、漢賦、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各有千秋,都屬於中國古代文明的寶貴積澱,這其中有些屬於下里巴人,有些屬於陽春白雪。其中以“十大名曲”最為出名,那麼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主要包括哪些呢?下面我來介紹一下中國十大傳統名曲:
1、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湯問》,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與吾心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2、梅花三弄
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迴圈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相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此曲系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讚頌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調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複了三次,所以稱為“三弄”。
3、夕陽簫鼓
此曲為琵琶曲中的大文套,1925年前後,上海大同樂社根據經曲改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形象地描會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讚頌了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
4、漢宮秋月
古琴曲又名《漢宮秋》,《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為元曲四大家之一馬致遠,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曲譜見於《陽春堂琴譜》、《西麓堂琴譜》,近代以來逐漸失傳。20世紀80年代,古琴演奏家吳釗先生對《漢宮秋月》進行打譜,前後大約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復原彈出了《漢宮秋月》這首琴曲,讓這首將近16分鐘的古老曲子重見天日。
5、陽春白雪
現存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祕譜》在解題中批:《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6、漁樵問答
《琴學初津》雲此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於指下。”由於曲調形象準確、生動,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楊表正修訂曲譜,配製歌詞。清代琴家又略去歌詞,將曲調稍加改易,成為獨立的器樂曲。
樂曲優美清逸,以對答式的旋律描寫漁夫與樵夫的對話,表現漁樵在青山綠水中間自得其樂的情趣。
7、胡笳十八拍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8、廣陵散
據《琴操》中所載:聶政,戰國時期南韓人,其父為韓王鑄劍誤期而被殺。為報父仇,上泰山刻苦學琴十年之後,漆身吞炭,改變音容,返回南韓,在離宮不遠處彈琴,高超的琴藝使行人止步,牛馬停蹄。韓王得悉後,召進宮內演奏,聶政趁其不備,從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韓王。為免連累母親,便毀容自盡。
後人曾為古琴曲《廣陵散》所加分段標題,有的以與故事相應的情節取名,樂曲所表現的情緒,與這個悲壯的傳說也確有不少相通之處。
9、平沙落雁
此曲琴譜最初載於明末《古音正宗》(1634年),問世之後深受琴家喜愛,廣為流傳,且經過加工發展,形成段數、定弦、調式、意境等方面不盡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種版本,是傳譜最多的琴曲之一。現在流傳的多數為七段,主要的音調和音樂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靜中有動,綿延不斷,優美動聽。
10、十面埋伏
此曲前身是明代的《楚漢》,明《四照堂集·湯琵琶傳》中記載琵琶家湯應曾奏《楚漢》:“兩軍決鬥是,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金、劍擊聲、人馬群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悽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悲,終而涕淚之無從也,其成人如此。”所繪之情景、聲色與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
伯牙在江邊撫琴,唯鍾子期從中聽懂山之雄渾、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葉扁舟,一點漁火,在月下隨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輕度,清奇挺拔;離鄉背井的淒涼中夾雜著離別後的思念,如泣如訴;秋月秋風秋夜長,孑影徘徊思故鄉,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嵇康辭世,從此而絕的廣陵散,再現當年聶政刺王的俠肝義膽,今人有興有幸得見,可謂幸甚;身陷十面埋伏,耳聽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氣短,別姬自刎,痛何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