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搞笑人生路
-
2 # 七奇起砌
孩子太聽話就沒有自己的思想了,要是父母怎麼說孩子就怎麼做,這樣的孩子就像木偶一樣,我覺的這樣的教育就失敗了!
在教育孩子中應該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想法,傾聽他們的心聲。當然也不是他們想怎樣就任由他們怎樣,在對於錯,是與非前要耐心的給他們說清楚其中的要害,讓他們知道這樣做為什麼錯,錯了有什麼後果。那樣做又為什麼是對的,做對了又有什麼好處。
其實孩子到了這麼大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這時父母會覺得孩子很叛逆,說了幾次不聽就打,罵,嚇。當時可能孩子改了,可是以後他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其實我們做為父母的應該給孩子留好犯小錯誤的空間。只有在犯錯誤後他們才知道錯誤的代理。當然在大錯誤時就要及時制止他們了,那樣的代理太高了!教育孩子父母是要花很大耐心的!
在大是大非前能聽父母的話,在平時生活中又有自己的想法的孩子,這樣我覺得最好。
-
3 # 酷影藍魔
比如他們會把孩子放在半高的桌子上,張開手笑著對孩子做擁抱狀。等孩子真的跳下來時,會立刻把手收回。在孩子嚎啕大哭的時候會問他:你為什麼要往下跳?為什麼你會認為你跳下來我會接住你。等等等等,如此這般的引導。
回到問題,面對太聽話的孩子時,如何行使“聽話權”。我的建議是:首先父母和師長要明白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也未必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在平時的溝通和應對中,多啟發孩子思考不同的可能性。這樣就能幫到這類孩子。
希望可以幫到你。
-
4 # 家庭教育諮詢指導師
孩子聽話等於教育不成功。
讓孩子“聽話”,不能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敢於負責的生活態度。不能讓孩子培養出質疑和創新的思維方式。會使孩子而成為一個唯唯諾諾、不唯實只唯上的小人。今後如果不能發達,會謹小慎微地過一生,生活的幸福感會很低。如果發達了,即便當了很大的官,仍然有上級,仍會唯唯諾諾、小心謹慎,幸福感同樣不會高。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讓孩子在家裡如何面對父母,在學校如何面對老師,在單位如何面對領導,是一個怎麼和“權威”相處的問題。
對權威,首先要尊重。從內心裡尊重,從態度上、行動上給予足夠的尊重。
第三是會提建議。權威已經決定的事情,自己發現了問題,有更好的建議,一定要注意提建議的方式。建議只能讓你和權威2人知道,除此之外,要嚴格保密;既要指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又要給出解決問題的幾種路徑;具體選擇哪種路徑,你可以引導,可以把你最看重的放在第一位,但給領導拍板 的權利,讓權威感覺到,這個主意是權威自己想出來的,而不是你提的。
-
5 # 寧怡524
曾有某位朋友得意地炫耀,說他的孩子非常聽話,從來不隨便到別人家玩耍,也不隨便外出。我聽得暗中冒冷汗,一個小孩子不去找同齡人玩耍,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有自閉症的趨向,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聽話的孩子,可以讓父母省心。可是聽話的孩子,不等於就是優秀的孩子,因此孩子聽話,不等於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聽話的孩子,是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是有修養的孩子。可是聽話的孩子,習慣於聽從他人的吩咐,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做事猶豫不決,缺少當機立斷的魄力。
身為父母,不要強求孩子聽話,父母親指出他的不足時,要求他能夠認真聆聽。如果不服,允許他反駁,只要他說得有道理,尊重他的看法、做法。
-
6 # 一米陽光額
孩子太聽話不見得是好事,還是不聽話,也會讓父母感到頭痛。這裡就很糾結了,孩子到底是聽話好還是不聽話好呢?作為孩子怎樣正確行使聽話權呢?
1,聽話權的正確行使的前提就是要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明白,哪些話該聽,哪些話可以不聽。簡單來說就是對的我們可以聽錯的可以不用聽。那麼怎麼樣分辨到底是對還是錯呢?這就要求孩子要有自己的判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以便形成自己思維的獨特性人格的獨立性。
2,因為每個人的見識、觀點、眼光,都不是十全十美,都會有一定侷限性。人無完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知道大人有時候也會說錯話,辦錯事的。但這個時候他們往往以為自己是對的,你是不到自己的錯。我們可以糾正並不一定要行使聽話權。
3,父母有時候會受到環境、情緒、性格等客觀或主觀因素的影響。父母的思維無法像在正常情況下那樣正常發揮,將直接影響他們說出去的話,或者做出來的事易於常態,甚至是錯誤,更有甚者是相反的行為模式。不然,也不會有“衝動是魔鬼”、“不好意思,我一時心太急了”、“不好意思,剛才我心情不好,不該對你亂髮脾氣”等的說法……當遇到這種情況,行使我們的聽話權可以選擇暫時的服從。事後講理的做法。因為你不知道人在衝動的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你會莫名其妙的挨一頓打或者一頓罵。
-
7 # 理性深思考
口服,心不服,自然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其它就是毀滅了孩子的興趣和想法。但是要開發到什麼程度,還要你自己看,熊孩子,你懂的。做什麼事都有可能。必要的引導還是需要的。重點,這不是演戲,這是真正的戰爭。慢慢熬吧!
-
8 # 學緣課堂
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叫“你周圍那些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過得_____”
答案五花八門,最讓大家認可的還是這句:
這樣的自我否定讓科大大想到一本叫《不是你的錯:超越自我憎恨》的書,沒有人天生討厭自己,試著回想一下,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很糟糕的呢?
或許,與你曾經或者現在正在聽到的有關:
2 0 1 8 年
“你聽話,我就給你拿好吃的。”
“你不聽話,我就揍你。”
“你聽話,我就週末帶你去遊樂園。”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這些關於聽話的口頭禪,幾乎是很多父母的標配。可正是這些盡善盡美的“聽話教育”,毀了太多孩子。
孩子太聽話,其實是家長太失敗。
討好別人,壓抑自己
科大大還記得小時候,一次奶奶帶我出去玩。路過一個攤鋪,奶奶指著風箏說:“想要嗎?”我搖搖頭說,“不想要。”奶奶滿意地說:“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
從心底來講,小小的我,其實是想要那個風箏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個年代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
心理學家提示: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痛苦。
變叛逆
常言道“物極必反”,你越讓孩子“聽話”,有一種可能,孩子越“叛逆”!
許多父母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喜歡把自己的希望過多地寄託在孩子身上。長此以往,父母總覺得孩子不夠努力,孩子總覺得父母太苛刻。
我的孩子平常很乖很聽話,從來不會頂撞父母。可是突然有一天,老師直接打電話給我說,我家孩子在學校打人了?!
家長要弄清楚,或許我們的願望是好的,但絕不一定是孩子所向往的,長時間的壓抑勢必要找個宣洩口。
這就好比,你帶流浪漢回家洗漱換裝,你覺得穿著乾乾淨淨才像樣,但或許在流浪漢看來,破爛的衣著才是他們一直正常、舒適的狀態。
無法預料的傷害
網上的一個相似案例:爸爸帶著女兒去看病,回家後,女兒問爸爸:為什麼醫生幫我檢查時,一直用手摸我的胸口?
爸爸這才知道女兒受到了侵犯,遇到了流氓醫生。爸爸問她為什麼當時不說,小女孩委屈地說到,爸爸說要聽醫生的話,我就給他檢查了。
遇到這種事情,我們無法責怪孩子的無知,卻要好好反思自己。
沒有底線和原則的妥協退讓,換來的往往是更多的傷害。
如何正確執行我們的“聽話”權?
你可能會說,說了這麼多“聽話”的壞處,那讓孩子“不聽話”就是好嘍?
絕不是!“聽話”這個權利,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正確用。
1.講原則,講紀律
比如你讓孩子“聽話,不要亂扔垃圾”,這絕對是合理的。
比如孩子要做危險的事,或者錯誤的事,你及時攔阻,並且要求孩子“聽話”,這顯然也是合理的。
所以,聽話,是要求孩子不做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事,而不要將個人的好惡和習慣強加給孩子。
2.父母雙方要統一
父母在要求孩子對某件事聽話時,不可以一方要求“聽話”,而另一方去額外“開恩”。
時間前後也要統一,不可以在同件事上,今天“聽話”,明天“不聽話”。
這樣父母在孩子的面前才比較有威望,孩子也會很尊重父母。否則,一方面肯定,一方面否定,孩子該何去何從?
3.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乖孩子”在這個複雜的社會里根本無法生存,愛孩子,就要讓他們儘可能強大起來。
◆ 讓孩子認識到什麼是善和惡
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開玩笑,哪些行為是人身傷害,所有不友善的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
◆ 讓孩子學會遇事和父母溝通
我們可以跟孩子約定一個小秘密,向孩子保證,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只要孩子向大人說出真實情況,父母都不會怪罪,而且一定會盡力幫助他。
有話對你說……
杜江曾經給兒子嗯哼寫過這樣一封信:
你是我的希望,
也不是,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
與你無關。
成年人的我們都知道一夜長大的殘酷,
希望你像現在這樣,
想哭就哭,
想鬧就鬧,
做一隻可愛的小怪物。
而我們今天之所以喜歡嗯哼的不妥協,其實何嘗不是對自己的過去表示一種遺憾呢?
願身為父母的你我都能珍視和謹慎用好這份“聽話”權利,把孩子培養成為善良、頂天立地的人
回覆列表
孩子聽話只能說一半是父母的功勞 另外一半是孩子自己的功勞 因為一半是父母的引導和教育 另一半就是孩子自身的自控能力和識別對錯的能力 至於聽話權我也不知該怎麼回答你 因為孩子的問題對我來說不是說笑不是嘮嗑 所以我不理解的我也不能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