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61021162376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兒,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訊息:原來歸根結蒂,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淨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透過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作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前進,忘記了路程有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緊靠著溪流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其他的樹,野花野草鮮豔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於是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離開小船,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透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這裡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的樣子,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這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互相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那裡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閒愉快,自得其樂的樣子。

      (桃源中人)看見漁人,便很驚奇,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一一地回答。他們就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菜。村子裡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問訊息。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出去過,於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漁人一個一個地為他們詳細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那些人聽罷都感嘆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在這裡停留了幾天,告辭離去。這裡的人告訴他說:“(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人說。”

      漁人出了桃花源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來時的路回去,到處作了標記。回到(武陵)郡裡,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竟迷路了,再也找不到方向。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就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目標),不久病死了。後來就再沒有探尋(通往桃花源的)路的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與孩子溝通時,父母該怎樣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