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影小秘

    首先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向內看自己,問問自己,我這樣強烈的情緒對解決問題是有幫助的嗎,讓自己平靜一下,可以嘗試做深呼吸,等確定自己可以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了,再坦誠地說出我們的感受,比如說,媽媽對你的做法很生氣…前面我們也講過了,媽媽的感受對孩子來說是那麼的重要,沒有哪個孩子會願意自己媽媽傷心難過的。如果自己感覺還是忍不住的要責罵孩子,那麼我們可以先離開現場一下,讓自己去外面走走,或看場電影,還可以讓孩子的爸爸和孩子溝通。其次是要明確我們教育的目標。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對孩子發火,都會讓孩子充滿了恐懼。父母經常性的情緒失控,對孩子會在不覺中造成傷害,同時父母親也是孩子成長中的示範者,他也會學習到父母的情緒失控,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性格也會孤僻冷漠。我們的教育目標是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打壓他,讓他失去自信,產生自卑,我們要和孩子一起來找到錯在哪裡,下一次我們如何改進才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隻是批評他、指責他,而不告訴他什麼是對的。

  • 2 # 魚悅在讀書

    前兩天大早上上班的時候,看見一個婆婆帶著他的孫子,孫子聾拉著腦袋在前面揹著書包走,婆婆就跟在孫子後面罵,催著他走,“儂個這(你這個)赤佬,聽不懂人話,早上讓你早點起來,不要慢騰騰。現在來不及了伐!”

    孫子聽到婆婆的話,頭就低得更低,神色慼慼然。看到這裡,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婆婆雖然言語過激,但都是為了自家小孫子好,就怕他上課遲到、影響學習。

    但對於小孫子來說,感受到的可能更多是指責。事後他也許會迫於婆婆的嚴厲而早起,但內心可能會有點恐懼,而不是發自內心的理解和自律。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有很多類似這種好意,但卻因為粗暴使用語言,引起了雙方的爭執,而且最後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其實,暴力語言出現的本質原因在於,人因為某種需求沒有滿足,而出現了憤怒不滿的情緒,但是人們卻沒有透過恰當的方式去表達,去解決問題,然後就出現了語言的不恰當使用。聽到暴力語言的人受到了傷害,而某種需求也沒有得到滿足,由此陷入惡性迴圈。

    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人避免語言溝通上的“暴力”帶來的情感和精神創傷,美國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寫了一本《非暴力溝通》

    在書中,盧森堡博士用生動形象的例子講述了,有哪些因素會導致暴力溝通、我們如何避免暴力溝通以及進行非暴力溝通的實踐方法。這些對於我們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的自我情緒調節、高效溝通,幫助很大。

    作者盧森堡博士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早年師從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傑斯。後來他發展出極具啟發性和影響力的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不僅教會了人們如何是個人生活更加和諧美好,同時解決了眾多世界範圍內的衝突和爭端。

    這本《非暴力溝通》最早在2003年出版,但至今仍暢銷不衰,該書中文版已入選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必讀書籍。

    一、什麼導致我們不能“好好”說話?

    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作者引入了一個叫“異化的溝通方式”的概念。什麼叫異化的溝通方式?就是雖然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但卻傾向於忽略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的溝通方式。

    比如上文例子裡的婆婆,滿心只想著要讓孫子早點起床去上學。那孫子為什麼會起床晚、動作慢呢?是學校裡發生了什麼讓他覺得不開心的事情不想去上學?還是昨天晚上作業太多做到太晚,早上才起晚了呢?

    如果婆婆能更好地感受孫子的需求,也許就能不用過激的語言,也能達到目的。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是什麼導致這種異化溝通方式的產生,這樣我們才能避免問題的發生。

    第一種是道德評判。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我們就會認為他的行為是不對的。

    這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並不是只有是非黑白。蘇菲派詩人魯米:“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裡見到你。”但是語言本身具備的精確性卻在不經意間粗暴斷定了黑白,比如,婆婆即使出於好意,但是單純從語言角度解釋的話,很明顯她覺得孫子晚起,就是不對,就是聽不懂人話。由此,這種粗暴的道德評判,也傷害了孫子的自尊心。

    第二種是強人所難。強人所難和道德評判的區別在於,道德評判只是在言語上的刺激,但是強人所難是透過語言迫使別人去做事。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當下屬拒絕做領導發配的一些他們覺得不合理任務時,一些領導會對下屬說:“這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或者“這是你不得不做的事情。”或是“我是領導,你是下屬,你就得聽我的。”但這種命令式的說話方式,阻隔了我們傾聽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第三種是比較。這個非常好理解,很多小孩子考試出成績的時候,家長就會拿別家孩子的成績和自家的做比較,質問自家小孩,為什麼沒有別人考得好?

    雖然父母這樣說是為了讓孩子奮發圖強,下次能考出更好的成績,但是無數人的童年告訴我們,這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第四種是迴避責任。很多人意識不到的一個事實是,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你自己的選擇,沒有人逼你。假設,你的領導迫使你去完成一個你覺得很荒唐的工作任務。

    你雖然覺得很無理,但是還是完成了,當問起你為什麼要做這個不情願的工作任務時,你會說:“是領導逼我的。”但當你將憤怒平息,再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件事情你也可以選擇不做,但你之所以強迫自己完成任務,並不是領導逼你,而是你自己害怕失去工作。

    當你勇於面對自己的責任,你就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內心的感受,火藥味也不會那麼濃了。

    二、如何才能心平氣和地對話?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是我們不再出於本能地反應,而是去了解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溝通。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第二步是體會和表達感受。小的時候,我們很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餓了傷心了都會哭鬧。但是成年之後,我們潛意識被學校和社會教育,要以集體和團隊的利益為重,個人的感受並不重要。

    但如果這麼想,個人的感覺真的就不存在、也不重要了嗎?當然不是,個人的情緒依然存在,且會因為憤怒、悲傷而不知所措,並透過不恰當的語言表述出來,而對他人造成言語上的傷害。

    先說如何感受。很多人覺得我們生氣,是因為別人惹我們生氣的,都是別人不好。但是歸根結底,是別人的行為或是語言沒有滿足我們的內心需求,我們才會生氣。(我們不去評論,只是觀察)。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內心訴求到底是什麼。

    仔細體會內心的感受,勇於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是為了讓別人更好地瞭解我們的需求,並給出我們想要的反饋。這樣造成我們個人不良情緒的根本原因就能解決,暴力語言也就不復存在。

    不過說到表達感受,問題也就來了,很多人會將想法和感受混為一談。舉個例子:

    想法:我覺得我吉他彈得不好。

    感受:作為吉他手,我很鬱悶失落。

    感受裡應當包含各種情緒表達的詞彙,比如傷心、難過、鬱悶和失落等等,不然就只是單純的想法,也就起不到表達感受的作用。

    三、你真的會傾聽嗎?

    以色列哲學家馬丁·布伯說過:“儘管有種種相似之處,生活的每時每刻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張新的面孔,我們從未見過,也不可能再次見到。我們無法停留在過去,也無法預見我們的反應。我們需要不帶成見地感受變化。我們需要全身心去傾聽。”

    當我們瞭解自己的感受之後,我們也需要了解別人的感受和需求,這是互相理解和尊重的重要一步,最有效果的辦法就是傾聽。

    很多人根本不會傾聽,別人找他們說話,他們二話不聽,先給別人來點建議。傾聽不僅是閉上嘴,認真聽別人講話,也要及時給說話人反饋。給反饋存在於兩種情況,一種是對自己的理解沒有把握,需要對方確認,以便我們自己能聽明白接下來的內容;另一種是即使自己已經明白對方在說什麼,也最好反饋,這是讓別人知道,我們已經明白了。

    如果不知道在對方講述的時候,該話什麼樣的話給予對方反饋的話,大家可以參考《傑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裡的一個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話重複對方的觀點。

    比如你的朋友向你傾訴:我覺得在這家公司實在是太辛苦了。

    你就可以重複她的觀點:我知道你在這公司特別不容易。

    這個方法,一下子就會讓對方感覺你理解了她講的話,傾聽也就能更加順利地進行。你重複了一遍他的觀點,也更能幫助你理解他的意思。

    另外,在聽一個生氣的人傾訴的時候,最好不要使用“但是”這樣的轉折詞彙,可能會讓對方更加生氣。

    四、如何向他人提出請求?

    當我們充分了解客觀情況、搞清楚彼此的需求之後,我們就要提出請求,讓對方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了,那以什麼樣的方式提出請求,才能得到理想、互惠互利的迴應呢?

    首先要提出具體的請求,不是讓對方不做什麼,而是明確地告訴對方,讓對方做什麼。對方畢竟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猜不到你內心的想法,猜忌只會引起誤會。

    第二步是明確談話的目的,不要為了表達情緒隨便亂說話。過多的情緒表達,不利於彼此之間的問題的解決。

    第三步是請求反饋,確保聽眾正確理解我們所說的,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第四步是瞭解他人的反應,對方此時此刻的感受、對方在想什麼以及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請求。

    非暴力溝通的四大要素是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在非暴力溝透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到一點,別人的憤怒和過錯,是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

    但非暴力溝通的根源在於,感受自己的需要。通過了解我們的需要、願望,讓我們不再指責他人,而承認我們的感受源於自身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並向別人提出請求,互相溝通,解決未滿足的需求。

  • 3 # 優秀父母養成記

    首先告誡自己,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不可壓制, 批評, 責罵 ,置之不理, 說教。你若能做到接納孩子的情緒,你就不會激起你心中的怒火。要牢記,家長要做情緒管控的榜樣,親身給孩子做出示範。要告誡自己,孩子惹你生氣,是由於孩子做錯了事。而實際上很多時候,這只是你的主觀判斷,冷靜瞭解後卻發發現你多認定的事實不是事實。以各種方法調節自己的情緒運動 ,深呼吸, 聊天 ,聽音樂。要處理孩子的問題時,先按下暫停鍵,讓自己冷靜下來再說。也就是說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多想想,家長從不打罵孩子,孩子獲得高的尊嚴,高自尊的孩子自發成長成才的動力越強。多想想,你的情緒,激起的是孩子的反抗,沖淡了他的愧疚之心,反而對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利。多告誡自己,別人惹你生氣,其實原因並不在於別人。打個比方,如果把生氣的我們比作炸藥的話,別人頂多是火源。我們要告誡自己多做原因人,而不是情緒人。也就是說,遇到事情馬上冷靜地分析原因,而不是激發自己的情緒。我們要用理性來主導我們的思考。人在激動的情況下,有時候智商會急劇下降,做出很多不理性的事情,事後後悔不已。

  • 4 # 皮蛋愛吃魚

    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表示您已經意識到了,情緒管理對於溝通的重要性。不只是和孩子的溝通,所有的溝通活動中,情緒管理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做用。

    羅納德·F·阿德勒和拉塞爾·F·普羅科特合著的《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是一本關於溝通的經典之作。這是一本暢銷40年,再版16次的美國權威溝通教材,也是超過200多萬大學生使用的人際關係讀本。

    《溝通的藝術》這本書裡,詳細介紹了人際溝通中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情緒智商(情商)一詞來描述我們理解和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以及對他人的感覺保持敏感的能力。

    情緒智商涵蓋三個方面的內容:感知情緒,表達情緒和管理情緒。

    感知情緒,首先需要對自己的情緒能夠清楚地辨認和界定,其次是要對他人的情緒能夠保持敏銳的感覺。

    區別和辨認情緒是非常有價值的。有研究表明,能夠準確的指出自己所經歷的負面情緒(例如生氣、悲傷、焦慮等等)的人,也都相對能夠發展出處理這些情緒的最佳策略。

    表達情緒,首先要評估何時何地表達感覺,其次要對自己的感覺負責。

    每個人都有感受自我情緒的自由。要不要表達出來,要在何時何地,用怎樣的方式表達,則需要充分權衡溝通的有效性和適當性。不能情緒一上來,就脫口而出,不管不顧。

    對自己的感覺負責,就是要避免說“你讓我……”,而改說“我覺得自己……”。

    同時,內心要清楚,所有的感覺都只適用於特定的情景和行為,而不是直接針對整個關係。比如,“我連著問了你三遍,你都沒有回答我,我討厭你。”而不是直接說,“我討厭你”。

    管理情緒,重點是要把無助益的情緒降到最低。絕大多數的無助益情緒都是由非理性思考引起的。非理性思考導致不合邏輯的推論,無助益的情緒就會隨之而來。

    克服非理性思考,降低無助益的情緒,就是要確認激發情緒的事件,再重新思考自己對事件的理解和詮釋是否是理性的。如果不是,請重新進行理性思考。用更具建設性的思考取代自我打擊式的自我內言,是增強自信和改善人際溝通特別有效的工具。

    比如,你連著喊了孩子三遍,他都沒有迴應,如果你認為他是故意不理會你,內心就會生氣憤怒;假如你覺得他是因為專注於自己的事情而沒有聽到,你也許就只會感到有點小失落而已。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定位問題。就是,我們如何定位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假如我們仍然固守作為家長的權威,強調服從,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控制權”爭奪就會貫穿每一次溝通的過程。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情緒大戰”,十之八九是由“誰說了算”這個問題引起的。

    如果我們認為孩子無論大小,他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平等對話,親子溝通就會變得順暢和容易得多。

  • 5 # Nicer個人成長

    情緒每個人都有,也都會遇到情緒不佳或失去理智的時候,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我們為人父母,即使我們希望自己能用更理智地情緒去和孩子溝通,也難免會遇到說著說著就情緒暴漲的情況,因此我們不能只想著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更要接受和認清自己的不良情緒,如此我們的情緒在得到適當地舒展後才能真的做到心平氣和。

    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聽得進去我們所說的話,也最好不要在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去教育他,這樣孩子不僅聽不進去還會更反感我們的囉嗦,如果你能稍微回想一下就一定能想到自己確實和孩子發生過這樣的場景。所以想要和孩子的溝通達到效果除了控制我們的情緒,也需要關注到孩子的情緒,因為溝通是雙向的,如果只是我們單邊的訴說而對方根本沒有那個情緒來收錄,那溝通就是無效的。

    以上總結的結論是,與其控制我們的情緒不如去接受它的到來,並且給它發洩和舒展的機會,讓它能徹底從我們的內心中化解出去。也就是說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去冷靜,去釋放不良情緒,等情緒好轉以後我們的大腦也理智更多,就能以更好的態度去和孩子溝通,說不定還能在冷靜下來的同時思考到更好的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或說辭。而對於孩子來說而是如此,給孩子一點時間和空間讓他自己冷靜和消化一下情緒,隨後再去和孩子進行溝通會更好,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自己認識到一些對錯。

  • 6 # 智慧少年宮

    給大家分享一篇3歲孩子的媽媽所寫的文章,拋磚引玉,希望父母能從中獲得一些新想法。

    本文作者木么是一位兒童心理學研究從業者,也是一位3歲孩子的媽媽。本文從自身的育兒經歷探討了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中的情緒問題。

    從孩子身上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育兒”這件事,說起來實在慚愧,總覺得,更多的是兒在育我,而非我在育他。

    單單拿情緒管理這件事來說,看了許多書,學了不少理論,也寫過很多心得的長文,講媽媽們怎麼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講怎麼幫寶寶管理情緒。

    但其實這方面最讓我折服的,還是孩子,可以說是他讓我有了用推倒重來的方式制住心魔、自我剖析、自我療愈的勇氣。

    首先讓我驚歎的是,他對情緒敏銳的感受力,以及幾乎出自天生的共情本能。

    還記得他還只會說單音節詞的時候,一次我和家人爭執,當時正抱著孩子站在走廊上,看我哭了,兒子先是捧著我的臉,摸了摸我的嘴巴,然後輕輕地把額頭貼在了我的嘴上——在平時,這個動作表示“親親”!那一刻我又驚訝又窩心,還說不清完整句子的他,竟是在用這種方式安慰我!

    再大一點,當感覺到家裡的氣氛緊張時,他就會用放大音量唱歌、蓋住我們聲音的方式來設法讓我們“停戰”,在他哇啦哇啦的搞怪歌聲中,想生氣也氣不起來。

    放下成人的架子與孩子坦誠溝通

    他還讓我學到很重要的一點:所謂的親子互動,很多時候意味著,孩子正如明鏡一般,照見你當下的心境。當他“無理取鬧”時,若你能放下成人的架子和心防,傾聽他的心聲,坦誠與他溝通,孩子就能準確地理解你、迴應你。

    某個晚上,孩子有點鬧。吃完飯,爬上我膝蓋玩筷子,越不準玩越要玩,還差點把碗推到地上。那天我特別累,心情也不好,對孩子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脾氣——把筷子一摔,大聲吼:“誰允許你這樣的!”

    孩子仍執拗地扭在我膝蓋上,爸爸把他抱下來,但他牛勁上來了,咬著嘴皮子掙脫爸爸,還往我膝蓋上爬。

    我心裡一酸,抱起他說:“對不起孩子,媽媽知道你不高興,媽媽不該摔你筷子,嚇著你了吧?以後媽媽不摔了。”

    他這才像被說中心事似的,委屈地嗚嗚嗚哭起來,還一邊喃喃道歉:“對不起媽媽,我不玩筷子了……對不起……”

    我也輕拍著他的背安撫他。等他平靜下來,然後問:“我們一會兒喝奶洗澡睡覺好嗎?”孩子特別配合地說:“嗯,好的。”接著他繼續向我道歉、“表白”,整個晚上都很貼心。

    接納孩子情緒與他一起學會理性思考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容忍孩子的哭泣,是因為我們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孩子的哭泣讓我們感到自己不是個好媽媽,因此驚慌、挫敗、煩躁、甚至羞恥,所以只想盡全力去壓制。

    試著去接納他的情緒,你會發現很有意思的現象——

    首先是嚎啕大哭,持續一二十分鐘,可以邊安撫邊幫他表達自己的情緒:“媽媽知道你因為……所以覺得很難過。”他可能會哭得更厲害,但接著便會慢慢平靜下來。

    過一會兒,想想又傷心起來,再哭一會兒,接著再平靜下來,如此反覆,最後他開始抽抽噎噎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候,可以開始溫和地勸導他,他也開始試著思考,用語言、用理智安撫自己,然後真正平靜下來。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一天、幾天之內,他可能會反覆地提及這件事,這代表他也在反思、在自我療愈。

    漸漸地,你會發現,他每次哭鬧的持續時間會越來越短,也越來越容易平靜下來。

    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孩子學會了用理智掌控情緒。觀察、參與著孩子的成長過程,我越來越多地學著,在孩子面前坦誠表達自己的感受,而非羞於承認,並遷怒於人,像孩子一樣多說“我覺得……”,而不是“你怎麼……”;適時向孩子示弱,甚至偶爾撒嬌。

    作為家長,我們最好儘可能清空自己,清空那些防禦、焦慮、虛偽、套路,像個孩子一樣去思考、去感受,孩子是我們心靈成長的第二次機會。

    要先變回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爸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見弟弟胳膊受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