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魯迅先生是世界公認的十大文豪之一,又是中國現代文學運動的開拓者和領導者,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曾經拒絕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
2
回覆列表
  • 1 # 宇哥帶你讀原著

    再有先指出問題的一個錯誤:魯迅先生不是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而是婉言謝拒。

    雖然是一字之差,卻是含義大不一樣。

    而魯迅先生在被徵詢意見時,卻是婉言謝絕了。

    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不是一位故步自封的人,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師,他應該是很清醒的認識到了自己與世界上的那些大文學家還是有差距的。

    所以也是知道自己在文學造詣上是沒有資格參評諾貝爾文學獎的,也就是謝絕了。

    在魯迅先生給好朋友靜農的回信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原因:

    先生說:諾貝爾獎梁啟超和我都不配,我還需要努力。

    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其之多,他們許多都沒有得到,我又怎麼可能得到呢?

    如果我真的得到了,那麼也是依託的“中國”,這樣對於“中國”和我都是極其可笑的。

    我覺得中國現在沒有人可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得到了反而不好,增加了虛榮,更要不得。

    現在的我們還生活在黑暗之中,混沌中的寫作根本就沒有定數。

    而沒有名譽對於我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

  • 2 # 錦翼

    魯迅先生不是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而是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我們回顧一下這個事。

    事情緣起斯文赫定,這個探險家考古學家,最著名的成就是發現了中國的Murano古城。

    出於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他想請瑞典的漢學家推薦一名中國作家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這名漢學家就請中國的劉半農推薦,劉半農和臺靜農商議擬推薦魯迅先生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臺靜農給魯迅先生寫了一封信。

    先生回答的很乾脆:不參加。

    具體原因可參見先生的這封信。

    靜農兄: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華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麼,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華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後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學,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

    從先生的這封信來看。

    首先先生自謙。他以為自己的水平還不夠,他說這世界上比自己好的作家多得是,自己想要獲獎還得靠努力。

    其次先生以為自己若是真的能評獎,那是因為自己是華人。因為當時世界對中國的好奇,為了博眼球,而把獎金給華人,那就跟陳煥章做的《孔門理財學》一樣,不過是把自己落後的東西拿出來給人家外華人笑,毫無意義。

    順便說一句,先生此論偏頗,這本書梳理了中國理財觀,也並非如先生所言真的是搞笑的。不過在當時的環境下,先生自有他的立場,故才出此言。

    第三,先生認為中國當時落後世界,不應該執著於獲此獎,倘若真的獲獎,那估計會助長一些人的虛榮之心。認為國學足以強國,不必向國外學習,等等。這也是先生反對《孔門理財學》的原因。

    第四,先生以為自己是否還能寫的下去自己也不知道,如果獲了獎,不能寫也得寫,被榮譽綁架,硬著頭皮寫,那成了翰林文字,不能真正表達本心。自己寫出來的文章也毫無意義了。

    從這四點來看,先生真是虛懷如谷憂國憂民,是真正的寫作者,真正以筆為刀的作家,他不懼黑暗,更能不被榮譽迷惑。

    這可比那些為了金錢四處投機鑽營,弄個長江學者就覺得自己高人一頭的學者們高出幾百倍。

    他沒有得過文學獎,那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遺憾,不是先生的遺憾。

    先生當為中國知識分子的萬世之師。

  • 3 # jordan25

    首先,魯迅是世界十大文豪?沒聽說過...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世界公認;其次,魯迅沒有得過諾獎,其中的一些說法,如拒絕諾獎或者什麼,恐怕是查無實據吧?最後,魯迅的作品還是有很高質量的,但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他開創了新文化時代的小說新風,他的吶喊確實振聾發聵。儘管他的作品並沒有廣泛傳播於世界,但水平應該說是世界級的。

  • 4 # 大宋三郎

    先說結論,

    1、魯迅不是什麼“世界公認的十大文豪之一”

    文學不是奧運會,有金牌有銀牌,題主自己喜歡那是私人的事情,去掉“公認”二字,您認為是“世界文豪之首”都沒問題。

    “公認的”的說法: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通俗點說是“現代文學之父”。魯迅的文學成就,影響力,其實也不需要諾貝爾文學獎才能肯定。也不需要非要跟諾獎關聯,才顯示出魯迅的偉大成就。

    2,魯迅從來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所謂“拒絕”更子虛烏有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魯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最終提名,而魯迅“拒絕”,這事是謠言。

    先看網傳已久的“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背景:

    1927年春,中國和瑞典聯合組建西北科學考察團。此前,北大教授劉半農參與了相關談判和協調工作,實則阻止外華人對中國西北地區的單獨考察。其間,瑞典探測家斯文赫定曾與他商議,擬提名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於是劉半農託給魯迅交往密切的臺靜農寫信,徵詢魯迅本人意願。

    魯迅請臺靜農轉告劉半農:“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

    回信原文:

    靜農兄: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華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麼,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華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後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學,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摘自《魯迅全集》第十一卷第580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這裡涉及到幾個問題:

    1、提名資格:探險家斯文海定沒有提名資格

    根據諾貝爾文學獎規則規定:

    2、提名流程:進入最終5人“短名單”才能叫“獲得提名”

    假設斯文赫定是某大學文學教授,具備提名資格,接下來那再看諾獎提名流程。

    按諾獎規則,諾獎評委會會提前一年定向發出500+份提名名單(可能是向600人甚至700人發出),篩選出200人大名單。

    接下來,在次年4月份初選出一份15到20人“複選名單”。5月底再提出一份5人“短名單”。

    因此,嚴格說,只有進入最終5人“短名單”才能叫“獲得提名”。

    很顯然,魯迅並沒有進入最終5人“短名單”。所以,所謂魯迅拒絕“提名”也就無從談起。

    (當然不會有,前面說了,探險家斯文赫定並無提名資格)

    同樣,所謂老舍、巴金、王蒙、北島、閻連科、李敖,以及村上春樹等獲得諾獎提名也是謠言。

    諾貝爾文學獎是瑞典用諾貝爾遺產設立的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學獎項,有他自己的規則,他並不是獎勵“最厲害的作家”,他只是獎勵符合他“規則”的作家。

    獲獎者並不是當時寫得最好的作家,沒獲獎也並不表示寫得不好。

    公認的大師級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易卜生、哈代、契訶夫、卡夫卡、喬伊斯、昆德拉、博爾赫斯、納博科夫、卡爾維諾、龐德、普魯斯特、里爾克、格里耶、左拉、瓦雷裡、勞倫斯、曼傑什坦姆、伍爾夫。。。。。。都錯過了。

  • 5 # 東河

    1927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到中國考察研究時曾與當時的劉半農商量想要提名當時中國社會最為知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提名諾貝爾獎,劉半農聽後便積極給魯迅先生寫了封信在信中提及此事。很快劉半農就收到了魯迅先生的回覆,表示自己還沒有資格來申請諾貝爾獎,因此也就沒有同意斯文·赫定的提議。

    而魯迅先生為什麼沒有同意斯文·赫定的提議自己參加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呢如果魯迅先生同意了斯文·赫定的要求會不會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呢?這裡面的原因在魯迅先生的回信中可以見出端倪!其實魯迅先生之所以不同意劉半農和斯文·赫定的請求主要是基於以下的原因所考慮:

    第一:魯迅先生之所以不同意提名最為重要的原因是認為自己的作品還不足以支撐自己活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在回信中提及自己不能與別國的大家相提並論,還提及諾貝爾文學獎梁啟超不配,他自己也就更不配了,這顯然是認為自己的文學造詣還是有所差距,因為梁啟超都不配自己也就不用再提,他以自己翻譯的小說《小約翰》為例說明自己的文學造詣還有所差距。

    第二:一定程度上魯迅現生對於當下的華人的“疾病”心知肚明,因為他了解在當時的中國社會環境下如果自己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必定使得中國國民的虛榮心大漲,因為在魯迅先生看來當時的國民依舊愚昧,依舊頹廢,同時也害怕一旦諾貝爾獎成功獲得自己的所保持的寫作初衷會不會變成翰林文學,魯迅先生在回覆劉半農的信中說道:“尙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學,一無可觀了,還照舊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

    第三:魯迅先生認為斯文·赫定的是以黃面板或者是華人這幾個字為重要的話題,同時以人種來優待華人,似乎是一種同情弱者心理,基於此種原因使得魯迅拒絕了斯文·赫定的提議。 假如魯迅先生同意斯文·赫定的提名會不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個人認為即使是魯迅同意了斯文·赫定的提議,也不一定能夠獲得諾貝爾獎,原因就是斯文赫定曾經提名過,胡適、林語堂都沒有獲得獎項,即是斯文·赫定有責地理組織和學術協會的會員資格,在諾貝爾的評選中有著科學和文學領域有著投票權也並非是容易的事。因為在一定程度上那個時期西方對於華人抱有很大程度上的歧視,因此對於諾貝爾獎的獲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6 # 歷史密探

    1927年,諾貝爾探測學家來中國考察,也因此知道了魯迅這個人,透過對魯迅文學作品的瞭解。他有了想推薦魯迅先生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想法,並找劉半農聯絡魯迅。劉半農託魯迅好友臺靜農給魯迅寫了一封信,詢問他的意見。

    這件事發生在新文學興起之後的十年,魯迅當時在中國文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是早知道,當時的新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巔峰還差很遠。顯然,魯迅認為自己還有很高的進步空間,他不是拒絕諾貝爾文學獎,他只是認識到比賽的殘酷性,認為新文學還需要沉澱和積累。

    諾貝爾文學獎要求作者必須在世,且作品必須具有洞察力,作品要有價值,語言技巧豐富,有創新意識。魯迅的作品其實是具備這種特點的,但是與諾貝爾文學獎還是有差距的,早知道,當年就連托馬斯·曼和高爾基都被淘汰了。

  • 7 # 覃仕勇說史

    問:魯迅先生為何拒絕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答:這個問題魯迅先生自己有過詳細的回答的。但他的回答有人未必認同,或者未必真正弄懂。

    下面,讓我來簡單說說這個事。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諾貝爾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最初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Literature)、和平等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

    1901年,在中國為光緒二十七年。

    單說光緒二十七年,大家也只知道是清朝末年,感受不深,如果用干支年來說,可能印象就出來了:這一年為辛丑年,即標誌著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辛丑條約》就是在這一年簽訂的。而辛丑年的前一年,叫庚子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西太后和光緒帝倉皇西遁,中國受盡列強的凌辱。

    西方科研風氣若熾,對比一下中國的積貧積弱,幾至崩潰,真令人心痠痛苦。

    那麼,所設的諾貝爾獎五個獎項,華人從這個時間點算起,最有可能摘取的,就是文學獎了。

    很多人的印象中,國學大師辜鴻銘在1913年就獲提名參加諾獎競逐了,後來輸給了印度的泰戈爾。

    這其實是後人的遙傳。只要查閱諾貝爾獎項的官方網站可知,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從總計32項提名中產生了28位被提名者,法國籍和丹麥籍作家各5人,英國籍作家4人,西班牙籍作家3人,瑞士、瑞典和義大利籍作家各2人,比利時、印度、愛爾蘭、奧地利和芬蘭籍作家各1人,並沒有中國籍作家出現。

    不過也由此可感受到華人要奪取諾獎以振奮民族士氣的迫切心理了。

    而從1905年棄醫從文的魯迅陸續發表《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重要論文開始,其文名鵲起,到1918年5月發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便迅速地奠定了其本人在文壇不可動搖的地位。

    1918年至1926年間,《吶喊》、《墳》、《熱風》、《旁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噴薄而出,充分展現了一個華人的態度和良心。

    其中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堪稱魯迅的小說代表作,小說主人公阿Q成為了一個世界文學長廊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這時候的魯迅,儼然為中國文壇執牛耳者。

    則在1927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到中國考察研究時,耳聞了魯迅的文名,便跟劉半農商議,推舉魯迅參加諾貝爾文學獎競逐。

    劉半農是魯迅的鐵粉,自然大喜過望,託另一魯迅鐵粉臺靜農寫信探詢魯迅意見。

    魯迅的答覆言簡意賅、意味深長。

    第一句:“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不可否認,劉半農和許多愛國者一樣都希望有華人可以摘取這頂文學桂冠,以增強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而從魯迅這句回答裡,也可感知他有同樣的心理。

    但是,下一句“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卻又表明魯迅自己並不想充當這個人。

    因為,緊接著,魯迅作了解釋:“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我認為,魯迅說的這些話,並非禮節性的自謙之詞,而是真誠的道白。

    世界有時就是這麼奇妙,往往,那些半吊子的人會眼睛長到頭頂上,目空四海,認為天下老子第一。而真正的大師,對知識的攫取越多、對學問的研究越深,就越有“此生亦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慨嘆——因為學海無涯,所以虛懷若谷。

    以前我讀《魯迅日記》,突然讀到這麼一句:“別人都以為我是文豪,可以揮筆而就地寫文章,其實不是的,我也很怕寫文章。”(我憑記憶寫的,原話大意如此,文字有出入)一時間感到很突兀。日記是很私密的文字,寫的時候,魯迅未必想過要發表,肯定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可是,大文豪也怕寫文章,誰信?

    但經過仔細琢磨,我信了。

    真正的文學,不是搔首弄姿、不是無病呻吟、不是為賦新作強說愁,必須是有感而發。

    而對魯迅來說,更多在一種責任,一種對國民靈魂的憂慮、一種對民族命運的擔當。

    換一句話來說,魯迅既不是虛偽的謙虛,也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真正感到比自己優秀的人有很多很多,誠如他下面說的:“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華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即,就算因為我是華人,諾獎評選委員會在這個原因上多打同情分,讓我得了獎,我也於心不安。

    從這裡,我可以感受到,魯迅並不是很願意華人的注意力投在競逐相對比較虛無的文學獎項上,畢竟,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是衷心希望華人能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等實打實的科學領域取得世界級的成就,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

    所以,他就拿了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一事來做反諷。

    在信中,魯迅還說:“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華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這一句,是魯迅不願意參加諾獎提名的最主要原因。

    國家是如此的貧弱、國內軍閥混戰是如此黑暗,魯迅對華人的態度集中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上,如果真的獲獎了,只能是營造出一個虛假的文化繁榮景象,使國民麻木和沉醉其中,負面影響比正面影響更大。

    這,就是魯迅先生的態度和良心。

    最後,魯迅說的有些頹廢,卻很實在——“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後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學,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歷史的使命感受和文學的責任感讓他有力不從心之嘆,如果真獲得了諾獎而又無力動筆,豈不成了欺世盜名之輩?

    所以,魯迅先生謝絕了斯文•赫定和劉半農的好意。

  • 8 # 科學重口味

    靜農兄: 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 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 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華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麼,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 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華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後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字,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 ……

    以上是1927年,來自諾貝爾家鄉的瑞典探測學家斯文·赫定到中國考察,知道了魯迅在中國文壇的巨大影響力,遂找到劉半農,雙方商定,準備提名魯迅為諾貝爾獎候選人,然後劉寫了一封信,徵求魯迅的意見,結果便收到了魯迅的這封來信。

    一封短短的書信,言辭之懇切,態度之真誠,卻讓人讀來頗多感慨和感動。

    第二年,這位瑞典人再次找到了文學巨匠胡適,也被後者一口回絕了,在他的信中,他寫道:“如果他們因為我提倡文學革命有功而選舉我,我不推辭;如果他們希望我因希冀獎金而翻譯我的著作,我可沒有那厚臉皮。我是不配稱文學家的。”

    如果胡適都稱自己不配稱文學家,那當時恐怕還真找不到幾個文學家了。

    最後這位瑞典人又在中國徘徊了幾年,卻最終悻悻而歸,只能感慨“為啥找個人拿獎盃,在中國就這麼難?”

    這一晃,就快一個世紀過去了。

    不要說拿諾獎獎金100萬美元,就是給諾獎委員會100萬美元也樂意啊!

    半個世紀前,世界文學巨匠薩特做得更絕,首先他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最後還是被授予了諾獎,最後他再次拒絕領獎,並表示:“我一向謝絕來自官方的榮譽,因為這會使人受到約束,而我一心只想做個自由人,一個作家應該真誠地做人。”

    如今,世人皆為諾獎痴,能拿出魯迅、胡適、薩特一樣視諾獎如浮雲氣魄的,恐怕廖無幾人了!

    祭奠,為那份永遠逝去,不再回來的文人風骨!

  • 9 # 手機使用者61473707352

    魯迅拒絕瑞典人斯文赫定準備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事兒這些年一直沸沸揚揚熱度不減。其實無論褒或貶者那是局外人或初中等票友而已,還有些只是蹭個熱度。那些所謂大家們三箴其口不置可否的洞若觀火看個熱鬧。瑞典人斯文赫定生於1865年,從小喜歡刺激就從事了探險事業,先後多次到中國及中亞探險,古國Murano的發掘有他不可磨滅的貢獻。1927~1935他在中國期間可能向拐彎抹角的中國文學界表示出有推薦諾貝爾文學獎的意向。據說,斯文赫定在瑞典身世顯赫,又由於從事的事業與成就可能具有推薦諾貝爾科學獎的話語權。但是,是否擁有推薦文學獎的權力,我表示懷疑。諾貝爾先生1886年就已經去世,這時才21歲的斯文赫定應該一文不名。一言一蔽之,斯文赫定所謂推薦權一事兒,大概也就在酒後說說罷了。而素有諾獎情結的中國文學界當了真。魯迅寫信拒絕,多半魯迅明白這也就一無中生有的樂子而已。就彷彿方舟子推薦您為圖靈獎得主,信麼?您內?!

  • 10 # 劉曉林九天居士

    魯迅不需要諾貝爾文學獎的加冕(選)

    ——九天居士讀魯迅先生

    劉曉林

    俄國的盲詩人愛羅先珂君帶了他那六絃琴到北京之後不多久,便向我訴苦說:

    “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這應該是真實的,但在我卻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只以為很是嚷嚷罷了。然而我之所謂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謂寂寞罷。

    ——選自魯迅《鴉的喜劇》

    魯迅先生倡導廢除文言文,來一場新的文化運動。箇中真意在哪?誰知道!他應該是清醒的——階段性廢除,跳出紅塵望紅塵。身在此山中常會淡漠甚至遺忘了妙處,這是人性普遍性的悲哀吧!

    他的文言文很好,借盲詩人愛羅先珂君之口所傳,來自“寂寞沙洲冷”。不是嗎?的確是。盲人的世界怎樣?或許未必一片寂然。盲詩人的世界怎樣?詩意僅僅靜是不夠的!

    爾非魚,豈知魚之樂?魯迅的視力沒問題,他深知自己不是盲詩人。嚷嚷可能就是寂寞,寂寞難免會嚷嚷幾下!

    無數的世界,無數的人生。別人的擁有,自己未必擁有,但要竭力去感悟!去換位,去包容。若一個人能做到,他便已與真正的逍遙為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股民空倉持倉都要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