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的典故最早出自於莊子的一則寓言。莊子在那則寓言裡,說孔子到處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裡講學。休息的時候,就坐在杏壇之上。後來人們就根據莊子的這則寓言,把“杏壇”稱作孔子講學的地方,也泛指聚眾講學的場所。後來,人們在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前為之築壇、建亭、書碑、植杏。北宋時,孔子後代又曲阜祖廟築壇,球植杏樹,遂以“杏壇”名子。 杏壇是孔子教育光輝的象徵,位於大成殿前甬道正中,傳為孔子講學之處,壇旁有一株古檜,稱"先師手植檜"。杏壇周圍朱欄,四面歇山,十字結脊,二層黃瓦飛簷,雙重半拱。亭內細雕藻井,彩繪金色盤龍,其中還有清乾隆"杏壇贊"御碑。亭前的石香爐,高約1米,形制古樸,為金代遺物。該壇建於宋代,四周環植以杏,故名;金代又於壇上建亭。明代後期重修,即今日杏壇。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開始創辦平民教育,收徒講學,以扶正搖搖欲墜的殿堂,改變“禮崩樂壞”的現實。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種民本思想,“有教無類”:不分貧富,不分貴賤,不分老少,不分國籍,兼收幷蓄。這一天,孔家小院熱鬧非常,孔子帶領一群青少年壘土築壇,並移來一棵小銀杏樹栽在壇邊。孔子撫摸著銀杏樹說:“銀杏多果,象徵著弟子滿天下。樹杆挺拔直立,絕不旁逸斜出,象徵弟子們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藥治病,象徵弟子們學成後可以有利於社稷民生。此講壇就取名杏壇吧!” 此後,孔子每日杏壇講學,四方弟子云集。《禮記?大學》雲:“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封建時代的讀書人,大凡都有道德、學問的追求,即使處於困境,仕途不達,亦能保持操守,《孟子?盡心上》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杏壇的來歷 相傳孔子杏壇設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藝之學。自古以為美談,為士林所稱頌。進而又將杏壇作為孔子興教的象徵,列入孔廟的建築體系之中,這種格局甚至影響到了儒學所及的東南亞諸國。 孔子杏壇設教之事,後世頌者雖眾,卻不見於《論語》、《孟子》、《荀子》,以及《左傳》、大小戴《禮記》,這些與孔子相去未遠的先秦諸子文獻之中,甚至連“杏壇”之名都未曾出現過,令人頗為費解。那麼,杏壇設教之事到底是從何而來呢?揆諸史記,記此事最古者,當屬孔子四十七代孫孔傳作於南宋紹興年間的《東家雜記》,其中有《杏壇說》一文,略曰: 昔周靈王之世,魯哀公之時,夫子車從出國東門,因睹杏壇,逡巡而至,歷級而上。弟子侍列,顧謂之曰:“茲魯將臧文仲誓盟之壇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歌曰:“暑住寒來春復秋,夕陽西去水東流。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 但細細玩味這段文字,其中疑點頗多:文末孔子所歌為七言絕句,這種新體詩肇始於南朝齊梁間,孔子之世絕不可能有,此其一。春秋交戰,都是車兵,一部《左傳》說得明白。直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有騎兵,此時已入戰國之世。臧文仲為春秋魯人,孔子何以有“戰馬今何在”之嘆?此其二。第三,果如其說,杏壇則為臧文仲所首創,孔子只不過因其地,襲其名而已矣。據此三點,可知此文當是出於好事者的偽託,不可據信。 “杏壇”一名,在先秦文獻中僅見於《莊子·漁父》篇: 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孔子)乃下求之,至於澤畔…… 司馬彪注云:“緇幃,黑林也。杏壇,澤中高處也。”明末顧炎武考證認為: 《莊子》書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壇,乃宋乾興間四十五代孫道輔增修祖廟,移大殿於後,因以講堂舊基甃石為壇,環植以杏,取杏壇之名名之耳。 顧炎武以《漁父》為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並進一步考證認為,最初坐實杏壇之地的,乃北宋孔道輔。今曲阜大成殿南,本為講堂舊址,漢明帝東巡過孔子宅,曾御此說經。孔道輔擴修祖廟,不欲譭棄,即以瓴甓為壇,環植以杏,而成杏壇。顧氏之論,除去定宋乾興年間建杏壇可商之外,其餘可謂正本清源,實屬不移。 那麼,杏壇究竟建於何年?《曲阜縣志》指為道輔建於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也指天禧間建杏壇說: 杏壇在宋以前,本為殿廟舊址。宋天禧間,四十五代孫道監修祖廟,移殿於北。不欲毀其古蹟,因莊子有“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語,乃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 再對照《闕里志》所錄孔道輔墓表原文,杏壇初建之年可定於北宋天禧二年。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對杏壇的建立過程作如下推算: 杏壇在宋初以前只是偶有其名而無其實。直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時任大理寺丞、宰曲阜、主祠事的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上書,以孔廟卑陋不堪,不足以稱“衍聖公”之威儀,請加修崇。朝廷即“命道輔監督工役”,“詔轉運使以官錢葺之”,並準其所請,用當時建造泰山封禪行宮的剩餘木材,“皆橡樟梗梓之屬”,對孔廟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建廟門三重,次書樓,次唐宋碑亭各一,次儀門,次御贊殿,次杏壇,壇後正殿,”直到天禧二年完工,“自是殿宇益加洪麗”。孔道輔因“增廣殿庭”的需要,將大殿北移,作為正殿,即大成殿。因《莊子·漁父》篇有“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一語,將原講堂舊基重新改造,“瓴甓為壇,”並在四周種上杏樹,名曰“杏壇”。至於此,杏壇始有實物,而孔子杏壇設教之說,當肇於此。 附:古人詠杏壇佳句 元吳澄《杏壇銘遺陳應元》詩云:“洙泗之上,太和融盎,累土功崇,嘉植天降。元造無聲,花開實成,丹腮豔豔,蠟彈盈盈。” 無楊奐《謁聖廟》詩云:“會見春風入杏壇,奎文閣上獨憑欄。” 明李傑《廟陵詩》有句:“文廟地靈松柏古,講壇春暖杏花香。” 明陳鳳梧《恭謁闕里朝廷,行釋菜禮,敬用紀事》詩曰:“杏花香散壇前雨,檜樹光凌殿外雲。” 明郭正域《謁聖廟恭記》詩有句:“壇上杏花紅,林前洙水黑。” 明姚文炤 《謁聖廟》詩有句:“繞壇紅杏垂垂髮,依樹白雲冉冉飛。” 明鄭威《謁林廟》詩云:“春回古檜花開杏,道詠元和天地通。” 明王在晉《杏壇詩》雲:“松柏鬱交翠,紅杏倚孤亭。” 清朱彝尊《謁孔林賦》有“杏壇花繁,庭檜甲坼”之語,《曲阜遠眺同劉中丞》詩有“夕陽新雨過,春杏舊壇開”之句。 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有《六十代贈衍聖公題杏壇》詩曰:“魯城遺蹟已成空,點瓏、回琴想象中。獨有杏壇春意早,年年花發舊時紅。” 今孔廟杏壇有《杏壇贊碑》,正面為清乾隆帝手書之《杏壇》詩:“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絳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 孫德珊 杏壇,是孔子講學的地方,杏 壇遂成為萬世師表的象徵。《東家 雜記》一書,專門記載孔子的事蹟。 書中的插圖,畫的是杏壇上的孔子, 這本書的作者是宋人孔傳,孔傳是 孔子的四十七代孫。 《東家雜記》說,孔子乘車出 了魯國東門,來到杏壇前,“歷級 而上”,同弟子回憶往事,“睹物 思人,命瑟而歌”。《莊子·漁父》 中,也說過孔子“休坐乎杏壇之上, 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東 家雜記》的插圖,描繪的正是孔子 坐在杏壇上,撫琴歌詠的情景。畫面上,杏壇居中,壇分三層, 臺階、磚石特徵鮮明,想來是,作者意在表現一經孔子“歷級 而上”後,杏壇便是聖人立教之地了。壇的兩側,恭立著孔子 的弟子們,孔子雖然坐著,身形偉岸。和人物相比,壇並不高 大,由於孔子的身體和壇形成了一個整體,孔子身後又有充分 的空間,於是就有了一種莊重的氣勢。弟子們圍繞著孔子,師 徒眾人和杏壇也形成一個整體,和這一整體對應的是一株杏樹, 貫穿在畫面右側,自下而上並佈滿上方。杏樹的葉子,雖經憮 括,但形狀具體,似乎同壇上的磚石一樣,被圖形化了,因而 加強了它們所具有的象徵意義。一株杏樹,一座壇,其間瀰漫 著孔子的精神。孔子的形象,線條簡練,神態專注,他在用心 撫琴,身軀前傾,他的眼睛很生動,一雙手也很生動。這時的 孔子68歲,周遊列國後,回到魯國,專心整理《詩》、《書》 等古代典籍,從事教育。
“杏壇”的典故最早出自於莊子的一則寓言。莊子在那則寓言裡,說孔子到處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裡講學。休息的時候,就坐在杏壇之上。後來人們就根據莊子的這則寓言,把“杏壇”稱作孔子講學的地方,也泛指聚眾講學的場所。後來,人們在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前為之築壇、建亭、書碑、植杏。北宋時,孔子後代又曲阜祖廟築壇,球植杏樹,遂以“杏壇”名子。 杏壇是孔子教育光輝的象徵,位於大成殿前甬道正中,傳為孔子講學之處,壇旁有一株古檜,稱"先師手植檜"。杏壇周圍朱欄,四面歇山,十字結脊,二層黃瓦飛簷,雙重半拱。亭內細雕藻井,彩繪金色盤龍,其中還有清乾隆"杏壇贊"御碑。亭前的石香爐,高約1米,形制古樸,為金代遺物。該壇建於宋代,四周環植以杏,故名;金代又於壇上建亭。明代後期重修,即今日杏壇。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開始創辦平民教育,收徒講學,以扶正搖搖欲墜的殿堂,改變“禮崩樂壞”的現實。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種民本思想,“有教無類”:不分貧富,不分貴賤,不分老少,不分國籍,兼收幷蓄。這一天,孔家小院熱鬧非常,孔子帶領一群青少年壘土築壇,並移來一棵小銀杏樹栽在壇邊。孔子撫摸著銀杏樹說:“銀杏多果,象徵著弟子滿天下。樹杆挺拔直立,絕不旁逸斜出,象徵弟子們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藥治病,象徵弟子們學成後可以有利於社稷民生。此講壇就取名杏壇吧!” 此後,孔子每日杏壇講學,四方弟子云集。《禮記?大學》雲:“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封建時代的讀書人,大凡都有道德、學問的追求,即使處於困境,仕途不達,亦能保持操守,《孟子?盡心上》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杏壇的來歷 相傳孔子杏壇設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藝之學。自古以為美談,為士林所稱頌。進而又將杏壇作為孔子興教的象徵,列入孔廟的建築體系之中,這種格局甚至影響到了儒學所及的東南亞諸國。 孔子杏壇設教之事,後世頌者雖眾,卻不見於《論語》、《孟子》、《荀子》,以及《左傳》、大小戴《禮記》,這些與孔子相去未遠的先秦諸子文獻之中,甚至連“杏壇”之名都未曾出現過,令人頗為費解。那麼,杏壇設教之事到底是從何而來呢?揆諸史記,記此事最古者,當屬孔子四十七代孫孔傳作於南宋紹興年間的《東家雜記》,其中有《杏壇說》一文,略曰: 昔周靈王之世,魯哀公之時,夫子車從出國東門,因睹杏壇,逡巡而至,歷級而上。弟子侍列,顧謂之曰:“茲魯將臧文仲誓盟之壇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歌曰:“暑住寒來春復秋,夕陽西去水東流。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 但細細玩味這段文字,其中疑點頗多:文末孔子所歌為七言絕句,這種新體詩肇始於南朝齊梁間,孔子之世絕不可能有,此其一。春秋交戰,都是車兵,一部《左傳》說得明白。直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有騎兵,此時已入戰國之世。臧文仲為春秋魯人,孔子何以有“戰馬今何在”之嘆?此其二。第三,果如其說,杏壇則為臧文仲所首創,孔子只不過因其地,襲其名而已矣。據此三點,可知此文當是出於好事者的偽託,不可據信。 “杏壇”一名,在先秦文獻中僅見於《莊子·漁父》篇: 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孔子)乃下求之,至於澤畔…… 司馬彪注云:“緇幃,黑林也。杏壇,澤中高處也。”明末顧炎武考證認為: 《莊子》書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壇,乃宋乾興間四十五代孫道輔增修祖廟,移大殿於後,因以講堂舊基甃石為壇,環植以杏,取杏壇之名名之耳。 顧炎武以《漁父》為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並進一步考證認為,最初坐實杏壇之地的,乃北宋孔道輔。今曲阜大成殿南,本為講堂舊址,漢明帝東巡過孔子宅,曾御此說經。孔道輔擴修祖廟,不欲譭棄,即以瓴甓為壇,環植以杏,而成杏壇。顧氏之論,除去定宋乾興年間建杏壇可商之外,其餘可謂正本清源,實屬不移。 那麼,杏壇究竟建於何年?《曲阜縣志》指為道輔建於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也指天禧間建杏壇說: 杏壇在宋以前,本為殿廟舊址。宋天禧間,四十五代孫道監修祖廟,移殿於北。不欲毀其古蹟,因莊子有“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語,乃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 再對照《闕里志》所錄孔道輔墓表原文,杏壇初建之年可定於北宋天禧二年。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對杏壇的建立過程作如下推算: 杏壇在宋初以前只是偶有其名而無其實。直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時任大理寺丞、宰曲阜、主祠事的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上書,以孔廟卑陋不堪,不足以稱“衍聖公”之威儀,請加修崇。朝廷即“命道輔監督工役”,“詔轉運使以官錢葺之”,並準其所請,用當時建造泰山封禪行宮的剩餘木材,“皆橡樟梗梓之屬”,對孔廟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建廟門三重,次書樓,次唐宋碑亭各一,次儀門,次御贊殿,次杏壇,壇後正殿,”直到天禧二年完工,“自是殿宇益加洪麗”。孔道輔因“增廣殿庭”的需要,將大殿北移,作為正殿,即大成殿。因《莊子·漁父》篇有“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一語,將原講堂舊基重新改造,“瓴甓為壇,”並在四周種上杏樹,名曰“杏壇”。至於此,杏壇始有實物,而孔子杏壇設教之說,當肇於此。 附:古人詠杏壇佳句 元吳澄《杏壇銘遺陳應元》詩云:“洙泗之上,太和融盎,累土功崇,嘉植天降。元造無聲,花開實成,丹腮豔豔,蠟彈盈盈。” 無楊奐《謁聖廟》詩云:“會見春風入杏壇,奎文閣上獨憑欄。” 明李傑《廟陵詩》有句:“文廟地靈松柏古,講壇春暖杏花香。” 明陳鳳梧《恭謁闕里朝廷,行釋菜禮,敬用紀事》詩曰:“杏花香散壇前雨,檜樹光凌殿外雲。” 明郭正域《謁聖廟恭記》詩有句:“壇上杏花紅,林前洙水黑。” 明姚文炤 《謁聖廟》詩有句:“繞壇紅杏垂垂髮,依樹白雲冉冉飛。” 明鄭威《謁林廟》詩云:“春回古檜花開杏,道詠元和天地通。” 明王在晉《杏壇詩》雲:“松柏鬱交翠,紅杏倚孤亭。” 清朱彝尊《謁孔林賦》有“杏壇花繁,庭檜甲坼”之語,《曲阜遠眺同劉中丞》詩有“夕陽新雨過,春杏舊壇開”之句。 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有《六十代贈衍聖公題杏壇》詩曰:“魯城遺蹟已成空,點瓏、回琴想象中。獨有杏壇春意早,年年花發舊時紅。” 今孔廟杏壇有《杏壇贊碑》,正面為清乾隆帝手書之《杏壇》詩:“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絳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 孫德珊 杏壇,是孔子講學的地方,杏 壇遂成為萬世師表的象徵。《東家 雜記》一書,專門記載孔子的事蹟。 書中的插圖,畫的是杏壇上的孔子, 這本書的作者是宋人孔傳,孔傳是 孔子的四十七代孫。 《東家雜記》說,孔子乘車出 了魯國東門,來到杏壇前,“歷級 而上”,同弟子回憶往事,“睹物 思人,命瑟而歌”。《莊子·漁父》 中,也說過孔子“休坐乎杏壇之上, 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東 家雜記》的插圖,描繪的正是孔子 坐在杏壇上,撫琴歌詠的情景。畫面上,杏壇居中,壇分三層, 臺階、磚石特徵鮮明,想來是,作者意在表現一經孔子“歷級 而上”後,杏壇便是聖人立教之地了。壇的兩側,恭立著孔子 的弟子們,孔子雖然坐著,身形偉岸。和人物相比,壇並不高 大,由於孔子的身體和壇形成了一個整體,孔子身後又有充分 的空間,於是就有了一種莊重的氣勢。弟子們圍繞著孔子,師 徒眾人和杏壇也形成一個整體,和這一整體對應的是一株杏樹, 貫穿在畫面右側,自下而上並佈滿上方。杏樹的葉子,雖經憮 括,但形狀具體,似乎同壇上的磚石一樣,被圖形化了,因而 加強了它們所具有的象徵意義。一株杏樹,一座壇,其間瀰漫 著孔子的精神。孔子的形象,線條簡練,神態專注,他在用心 撫琴,身軀前傾,他的眼睛很生動,一雙手也很生動。這時的 孔子68歲,周遊列國後,回到魯國,專心整理《詩》、《書》 等古代典籍,從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