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雨寒冬

    你好,鋼琴學習資料和技巧 網上搜索《清悅鋼琴網》定期分享圖文資料詳解 幫助你快速入門

    演奏藝術是一門深奧、複雜的藝術,不僅包羅永珍,而且由於各個學派、各個不同氣質的人,表現情感的方法不同,人們的生理條件也不一樣,所以人們詮釋和解決各種演奏技巧有著不同的觀念和方式。在鋼琴教學的領域中,每個人的經驗都是從多年的教學和演奏實踐中積累下來的,都是寶貴的財富。我教學十餘年,得到的最大啟示就是:“要找到適合自己所走的路,並且堅持走下去,條條道路通羅馬。”

    走好第一步

    對初學者來說重要的是走好第一步。從生理上講,改正一個動作比學會一個動作要困難得多。先學會用手臂的重力,再去練手指的機械的力是很見效的。一個輕鬆、下沉的手臂是很“重”的。手指尖(尤其是弱者指四、五指的指尖)承受到手臂的重量,從而使關節得到了鍛鍊,很快就能站穩。而手臂的重量由於找到了去撐點,就顯得放鬆,不容易累,音色也飽滿。有的學生帶著某種教學法的烙印,我看是有必要改變一下。如強調“手架子”:一個鍵放一個手指,手指呈半圓形,每一個手指關節凸出。我不贊成這種方法。“架子”是一種緊張狀態,它不能使手臂的重量集中到手指尖上去,而是把手臂重量平均分攤給五個手指,它不利於手臂、手腕的放鬆,也不利於發音的集中,正確的狀態應是自然下垂的,收攏的。也有的方法強調“在彈一個音的同時,下一個手指關節要作準備”。

    培養用腦練琴的習慣

    我感到人們有時過多地強調肌肉的重複練習,往往對一些技術重複練了幾十次、上百次仍覺得不放心,而對用大腦控制彈奏這一練習卻不夠重視。其實學會用頭腦控制可以節省很多練習時間,而且能在沒有琴的情況下練琴。它能使人更有信心地演奏。記得孔祥東第一次開半場音樂會時的情景,他一刻不停地在後臺練琴,似乎看不到琴就發慌,最後該他上場,他卻要上廁所了。我覺得這種心理狀態必須改變,便開始加強他對音樂會心理準備的訓練。

    從樂曲中學技術

    這是個既能提高技術又能積累曲目的辦法。當今國際上出現這樣一些神童,他們年紀很小就出現在舞臺上,不但技術高超,表現深刻,而且已掌握大量的曲目。1986年我在莫斯科舉行的些科夫斯基音樂比賽開幕式上,看到14歲的基辛極度精彩地演奏了普羅科菲耶夫的第六奏鳴曲及幾首練習曲,CD也不斷地推出。我看到的協奏曲就有海頓、莫扎特、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拉赫瑪尼諾夫、柴科夫斯基等。我想如果把車爾尼練習曲一本本地彈下來,用這種傳統方式對待這些神童,無疑會貽誤人才。事實上我想基辛的保留曲目這樣多,他的教師一定是教他透過學樂曲本身的過程來學技巧的。

    愛鑽牛角尖

    鋼琴技巧是一種複雜的學問,但有時你不妨把它想像得簡單些為好。人們在一種輕鬆自如的心理狀態下,往往較容易掌握某些複雜的技巧。要防止一種危險的傾向,那就是過分地分析,過分地分析會自找麻煩的。有個真實的故事就能說明這種情況,那是在“文革”期間的“黃河學習班”上,有個愛鑽牛角尖的學員,他覺得某一段技巧很難,去請教另一位基本功很好的學員,問了許許多多“為什麼”?又仔細地問了每個動作的步驟,結果,那位基本功很好、原來彈那一段沒有問題的學員反而不會彈那段了。後來他告訴我,他一看到那位愛鑽牛角尖的朋友來找,就像突臨瘟疫一樣地趕緊把門反鎖上。

    摸索一套適合自己的練琴方式

    技術的獲得在某種程度上說取決於會不會練琴,要善於總結一套適合於自己的練習方法。譬如我從不喜歡用變節奏的方法來練習,而喜歡用改變重量和速度的方法(如原來用每分鐘120拍的速度,後來加上更多的手臂力量而速度不變,等練順了以後,再減輕力量加快速度),因為我覺得這種方法對我更有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腹瀉,需要停母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