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鳥語花香2春
-
2 # 新手媽媽養成記LM
寶寶在3個月以後會逐漸挑剔餵養方式,可能更喜歡母乳餵養放棄奶瓶,這是一種智力發育的表現,說明孩子有了自己的選擇。
最好遵循孩子的選擇,如果他不喜歡吃奶粉就儘量吃母乳。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不能實現母乳餵養,那就循序漸進訓練吃奶瓶。
訓練吃奶瓶的方法:
1、每天晚上入睡前先用乳頭安慰他,然後裝少量的奶的奶瓶去喂他。這個時候嬰兒比較困,抵禦力比較差,不會那麼愛吃奶瓶。然後每天逐漸增多奶粉量去用奶瓶喂。
2、每次先用一些母乳乳汁塗一下奶嘴,讓他對奶嘴有興趣。
3、可以選擇去戶外餵奶瓶,孩子注意力會分散,不會專門注意餵養方式。
4、飢餓法:每次餓一下寶寶,等到他很餓的時候吃奶瓶,不過要注意適度,不要過分強迫。
-
3 # 白白的dodo
嬰兒一般四到六個月會出現厭奶期,主要是小寶寶脖子有力了,對外界事務感興趣了,有的寶寶持續時間長 ,有的短。父母不要著急,第一看看寶寶是不是不舒服,身體有沒異樣;第二是不是奶嘴太小,寶寶吸得不夠順暢;第三帶寶寶出門玩看看外面的世界,等回來可能吃奶了;第四寶寶睡醒後一般比較餓渴,可能會喝多點;第五,換個顏色換得樣子的奶瓶,最好是外面看到的卡通頭像的,然後寶寶看到可能會喜歡
-
4 # 育兒網
剛出生的寶寶,每天除了睡就是吃,喝奶多長得也快。可是,很多媽媽發現:寶寶到了4,5個月大時,味口忽然變差了,居然對喝奶不再感興趣了……這是怎麼回事?莫非寶寶病了?
其實不然,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寶寶厭奶了。為什麼寶寶會厭奶呢?到底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寶寶的厭奶問題?
什麼是厭奶期?
厭奶期,是指寶寶出現奶量減少,胃口不佳,不想喝奶的現象。這種厭奶現象通常在寶寶4~6個月時出現,是嬰兒正常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一種表現。
厭奶的具體表現:
1.寶寶醒著不願意喝奶,要睡覺了迷糊了才喝;
2.白天吃得很少,晚上頻繁醒來要喝奶;
3.喝奶不專心,吃吃停停,容易受外界干擾而停止喝奶;
4.抗拒吃奶,比如看到奶嘴就哭,硬塞給他喝就吐奶。
寶寶厭奶的原因
引起寶寶厭奶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分為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兩種。
1.生理性厭奶
生理性厭奶,多發於4-6個月的寶寶,這期間寶寶生長髮育正常,精神狀態良好,只是奶最暫時減少,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能恢復食慾。厭奶期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從1~2周至半年都有。
2.病理性厭奶
疾病也可能導致寶寶不願喝奶,例如先天性心臟病、代謝性疾病都可能導致厭奶。此外,急性感染,如鵝口瘡造成的口腔疼痛,也可能使寶寶不願喝奶。
因此,如寶寶除厭奶外還伴有其它異常表現,如哭鬧、發燒、嘔吐、腹脹等,家長應引起重視並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寶寶厭奶期如何應對?
厭奶期基本上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時期,爸爸媽媽該怎麼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厭奶期呢?
1.要有耐心
處於厭奶期的寶寶吃得少,而且容易哭鬧,會比較難纏。面對這樣的寶寶,爸爸媽媽一定要有耐心,想辦法讓寶寶平靜下來。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玩遊戲,一起看動畫片,讓寶寶開心起來。
2.不要逼迫寶寶
寶寶不願意喝奶,常令媽媽們頭疼不已。為了讓寶寶多喝奶,有些媽媽可能會採取逼迫的方法,然而這麼做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會令寶寶更不願意喝奶了。因此,寶寶厭奶期時,媽媽不要逼迫寶寶喝奶。
3.減少外界干擾
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對外界的事物也變得更加好奇,周圍的聲響和走動都會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忘記“吃”這件重要的事,因此給寶寶餵奶時要營造一個安靜的進食環境。
4.挑選適合的奶嘴
有時候寶寶喝奶少,可能是由於奶嘴孔太小,寶寶吸得不順暢,從而使喝奶量減少。家長可以將奶瓶倒過來,看奶液是否能順利流出,通常最佳的流度是1秒1滴。孔太小寶寶吃著費勁,太大又容易嗆著。
5.不要頻繁換奶粉
如果寶寶厭奶是發生在更換新奶粉之後,有可能是寶寶不適應新奶粉的口味所致。因此,並不建議家長頻繁地給寶寶換奶粉,而且更換奶粉需要有一個轉奶的過程,否則容易引起寶寶的不適和排斥。
6.少吃多餐
當寶寶出現厭奶現象時,爸媽可以調整餵奶方式,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等寶寶想吃的時候再喂。
7.及時新增輔食
6個月左右的寶寶就可以開始新增輔食了,如米糊、果泥、菜泥等等,但一開始新增輔食不要吃得過多,還是以奶水為主。而6個月後就可以適量增加粥、肉泥、爛麵條、胡蘿蔔泥等半固體的食物,這時可增加寶寶輔食攝入的種類,同時可以用不同顏色的食物來促進寶寶的食慾。
8.增加運動量
透過遊戲消耗寶寶的體力,如洗完澡給寶寶做撫觸和被動操,當他精疲力盡、感到飢餓時,進食的狀況會得到改善。
小貼士:厭奶的寶寶,如果身高、體重都在正常範圍,精神狀態良好,就說明寶寶的營養攝入是正常的,媽媽們無需過於焦慮。
-
5 # 瘋狂爸比
如果是疾病原因導致的寶寶厭奶,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積極治療原發病。
排除疾病原因後,對於寶寶的生理性厭奶,以下為父母介紹幾個應對的小妙招:
第一,不要隨意更換配方奶粉寶寶已經習慣了所喝的奶粉口味,如果換了新品種,可能會引起寶寶的反感而不願吃了。像是你在問題中所說的寶寶5個月大,突然就不吃奶了。一直是吃配方奶粉,現在只要看見奶瓶就哭鬧。奶瓶也換過了,奶粉也換過了。但是沒有效果。其實換奶粉並不是明智之舉,但是可以試著更換奶瓶,以新鮮的顏色吸引寶寶。另外,奶嘴洞的大小一定要適合,如果奶嘴的奶洞太小,使寶寶吸得不順暢,喝的量減少,也會加重寶寶厭奶的症狀,一定要細心挑選。
第二,不要強行餵奶很多家長都擔心寶寶喝太少會長不大,寶寶對吃奶一抗拒就會十分焦慮,於是採用強迫的方式。但其實如果寶寶不願吃奶,不要在寶寶還沒有恢復食慾就強行餵奶,否則會使寶寶產生牴觸心理,加劇厭食感。其實只要身體無異樣,就不要強迫他喝奶,應該順其自然,少食多餐,選擇寶寶睏倦或者心情愉悅的時候餵奶。
第三,輔食上下功夫寶寶不願吃奶時,可以在輔食的種類和顏色上下功夫,提高寶寶對食物的興趣和接受程度。
第四,注意環境要給寶寶一個安靜的進食環境,減少外界的吸引或刺激。
第五,關注生長曲線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生長曲線,看看寶寶是不是有一段時間長得特別快。如果是這樣,那就是在那段時間內過量地吃母乳或喝配方奶,嬰兒的內臟非常累,厭奶是在告訴母親“奶太多了”,可以適當喂點兒果汁或水,千萬不能急,寶寶只要生長得好就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第六,增加活動。可以適當的讓孩子進行一定的運動,透過遊戲消耗寶寶的體力。當他精力耗盡、感到飢餓時,進食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6 # 奶粉和育兒
應對厭奶,先來分清“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的區別。
一、生理性厭奶
生理性厭奶,指沒有任何疾病的情況下,寶寶抗拒吃奶。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幾天~幾周,但通常不會超過1個月。
你家寶寶出現生理性厭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探索慾望越來越強,感興趣的事物越來越多,有時在吃奶時難免出現分心的情況。
隨著胃容量逐漸增大,寶寶每餐攝入的奶量越來越多,這就意味著,寶寶不需要像以往那樣頻繁地哺乳了(輔食新增同理)。如果媽媽還是不停地喂寶寶,那麼寶寶就可能會表現出強烈的厭奶傾向。
寶寶新增輔食後,味覺變得更豐富了,有時也會因此出現厭奶。
不少寶寶在乳牙萌出前會明顯厭奶。
二、病理性厭奶
病理性厭奶,指由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厭奶,譬如鵝口瘡、中耳炎、胃食管反流、感冒等。
病理性厭奶有個很重要的訊號:寶寶奶量減少的同時,精神狀態不佳,活力明顯下降。
到這裡,你應該能初步判斷寶寶厭奶的情況了。瞭解厭奶背後的緣由後,接下來就到解鎖難題的環節了。
三、應對寶寶厭奶,趕緊收好這些招
病理性厭奶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及時帶寶寶就醫。只有疾病因素消除了,寶寶才能逐漸恢復奶量。
生理性厭奶的原因相對複雜,解決辦法需要更有針對性——
不想寶寶在喝奶的時候分心,那就要打造一個安靜的、少刺激的喝奶環境。比如,拿開玩具,把電視、音樂、手機都關掉,帶寶寶回到房間裡,再開始餵奶。
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對奶的需求量會逐漸降低。媽媽要用“發展性”的眼光來看待寶寶奶量的變化,只要寶寶的身高體質持續增長,在生長髮育曲線的合理範圍內,那就不用太擔心。
長牙不適的寶寶,可透過按摩牙齦,或使用磨牙玩具來緩解。長牙不適減輕後,寶寶的奶量也會逐漸恢復。
對與生理性厭奶,媽媽沒有必要過於擔心。適當調整餵養方式的同時,耐心等待,寶寶定會和厭奶期說再見。
回覆列表
解決辦法,觀察原因,看是不是生病造成的厭奶如鵝口瘡,咽喉痛,腸絞痛等造成的,餵奶頻繁也會讓寶寶厭奶,不要一哭鬧就餵奶,要等寶寶真正餓的時候。五六個月大的嬰兒要儘量在安靜的環境中餵奶,孩子大了會對周邊環境產生興趣,有動靜的話會讓孩子的的專注力不在吃奶上。
奶粉餵養的孩子,突然換奶粉也會造成厭奶,儘量選用同一奶粉,已新增輔食的寶寶,不要用餵奶的奶瓶喂果汁,米粉,分開容器比較好。
寶寶厭奶期一次是寶寶3-4個月的時候,寶寶逐漸成熟,一方面,他可能添加了輔食,比較喜歡新口味的食品,而對母乳或奶粉失去了興趣,搖籃網說4-6個月,寶寶的體內乳糖酵素開始減少,舌頭的味覺也開始產生變化,胃口開始改變。另一方面,他的聽覺視覺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使得他對外界更感興趣,往往一有風吹草動就去“管閒事”,心思不在吃奶上了。
第二階段
寶寶6-10個月左右,這個階段大部分的寶寶在長牙。由於牙齦痛癢,寶寶往往會在吃奶的時候專注於啃咬奶嘴奶頭,導致厭奶徵
有口腔或其他疾病 偶爾長時間不吃奶粉,或有哭鬧、精神不振等,可能身體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