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味史
-
2 # 津城沐雨
鄭和下西洋,本身就是個重面子輕裡子的行為。
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宣揚國威,贏得萬國來朝,當很有面子的“天朝上國”。
鄭和下西洋之前,皇帝朱棣特意囑咐他“不得持強欺負弱小”,在這中意思下,又談何開拓殖民地?
鄭和下西洋就是一個只要面子不要裡子的賠本買賣。鄭和所經之處,用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等換取當地的特產,別說掙錢,根本就是“以貴買賤”,不惜成本的去買各地的“新鮮”之物。
鄭和下西洋後並沒有把開闢的航路用於商業交易,這種賠錢的朝貢貿易,在大明國力開始衰退之後,再也無法維持,鄭和下西洋成了一個壯觀的過去。
-
3 # 一個笑臉
這一個問題要從多方面考慮。
首先最重要的,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或者順漢人和其他族類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小農意識,包括現在也可以看出來。包括古代封建王朝,只要被漢化,無一不變成了重守輕攻的樣例,每一個城市包括縣城都有高大的城牆。
因為意識的區別,所以明朝下西洋絕對不是為了侵略,我們有廣袤大陸就滿足了啊。
其次就是心理上的自大,西洋國家,小國寡民,就好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只要它看起來臣服就好了。
另外關於心理的問題,還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朱熹改造閹割的儒家思想,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明朝時候,各個小國都喜歡朝貢明朝,說個不好聽的,隨便弄點垃圾,來明朝就能換來金銀等物品。
天朝上國思想的影響一直到了現在,抱著地大物博的思想,看不起其他國家,這點在明朝也一樣。
且儒家思想講究禮儀,隨便出兵攻打其他國家是不符合儒家禮思想的,所以鄭和或許有野心,但是面對所有朝臣的反對,他肯定不敢如何。
其實舉一個下西洋例子就可以,明朝初期,南海爪哇國對明朝不恭敬,且總是打壓在島上的漢人,鄭和到了之後,只是稍做恐嚇,卻並未動刀兵。這說明儒家對我們的思想禁錮之深了。
再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其實不僅僅是炫耀國力,更多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目的在這,鄭和自然不敢做其他的事了。
-
4 # 無藏南即951W
正像前面有人說過的,鄭和下西洋是為了擺譜,顯示天朝國威。更多是為了朱棣臉上貼金,為朱棣篡位提供合法依據,其實其對內宣傳意義遠遠大於對外宣傳意義。而西方資本主義對外掠奪和殖民是為了攫取更多財富,這是由商品經濟條件下資本逐利的本性決定的。資本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就必須獲取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場。這個對原材料和市場的追逐過程就是殖民過程。
-
5 # 曹老師xixi
簡單講的就是不想,複雜的講就是沒這概念。
古代華人認為“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就一個天子,華人認識的土地,即為中國土地,不管法律上是否認可,反正就是中國天子的。
明朝鄭和下西方,不管到底是為了尋找建文帝還是為了彰顯國威,肯定的是明朝沒有軍事威懾的目的,在中國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的國家,對這些荒蕪之地是沒有興趣的,如有興趣,西伯利亞和中東早已納入古代中國囊中,在亞洲氣候最好最肥沃的土地基本都在中國曆朝範圍之內,對於西面沙漠北面戈壁南面溼毒東面大海是完全沒有興趣的,因此鄭和下南洋路過的地方,中國皇帝不僅是沒有興趣的,更是不削一顧的。並且由於中國是封建社會,不存在資本經濟,因此對海外市場也是沒有興趣的。所到之處,官員們無非是做做記錄,送送天朝財寶,再帶回一點土特產,明朝的目的就達到了。
而為什麼中國皇帝對海外沒有殖民想法,尤其是明朝正好在全球大海航時代,最具備條件,為什麼呢?其實也很簡單,古代交流通訊並不發達,東西方實際上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交流少之又少,可以講就是兩個世界,兩個模式。中國走的是東方體系,也就是藩屬國模式,西方走的是西方體系,那就是殖民模式。那時候的華人不會認識殖民也不會理解殖民,可談去開拓殖民地,連周圍的北韓越南泰國,都不去殖民,只要你承認我是老大,我就是天就行,我殖民你幹什麼?費錢費力。
所以講,明朝不殖民,第一就是不知道殖民是什麼,第二就是覺得根本沒有必要。
-
6 # 關河南望
華人的文化,道德,以及多種方面的原因。
我們來對比一下就明白了。
一,中國的地理和歷史環境和西方不同。
中國所在的東亞地區,是較為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中華華先人數千年前就在此生活了,優厚的環境,天賜的地理位置,使中國成了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古國,這也直接使中中國產生了中央之國的自信,對華人來說,中國的土地,文明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地,最先進的文明,在這塊土地之外的民族,國家,都是蠻夷,那是蠻荒之地,對應著中央之國,歷朝歷代都不會對這些地方感興趣的。
而西方國家的生存環境卻遠不如中國,其諸國林立,戰亂頻頻,沒有像中國一樣形成大一統的局面,更沒有像中國一樣有所謂的中央之國,蠻夷之類的說法,所以他們對土地更有需求,也更有侵略性。
二,中華文明的自我認知和西方不同
前邊說了,中國從古以來對自己的認知就是中央之國,這也是中華文明的根源,對應著中央之國周邊的蠻夷,華人是很有優越感的,中華文明優於蠻夷這也是事實,所以中國從來都是被學習,被羨慕的物件,所以鄭和下西洋,其目地也只是為了傳播文明,不會出現奪佔土地,擄掠人口的事情,很簡單,中國根本看不上這些地方。
而中國儒家文明也講究孝忠,去越偏遠的地方距離父母親人就越遠,也就越不能對皇帝效忠,所以連華人老百姓也都對遠方沒有興趣,那時候去嶺南,去海南做官都等同於流放了,就更不要說去世界各地了,除了追逐利潤的商人,佔國家統治地位計程車人們是不會離開故土的。
所以鄭和下西洋不可能去佔領什麼殖民地,因為中國不缺耕地,不缺國土,也沒有讓世界都沐浴在神的光輝下的雄心,對中國來說,文明的光芒足以吸引蠻夷們前來沐浴了,那就更沒有發展什麼殖民地的心了。
-
7 # 庭州行者
這個問題很好,近來總有人把鄭和下西洋說得很光鮮偉岸。這並不是說鄭和下西洋沒有任何影響,而是鄭和下西洋的影響被嚴重誇大了。
要解決題目中所提的問題,首先要了解,鄭和下西洋是一個什麼性質的行為。很多人說這是官方行為,這個說法其實不太準確。嚴格來講,這是皇帝朱棣私人意志所導致的行為。即,這個行為並沒有取得明朝官方行政體系的支援,而是皇帝直接派遣宦官進行的一次內廷行動。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文官集團在鄭和死後,將有關航海的一切資料全部銷燬,因為這鄭和的顯微鏡就是對正式行政系統的一個挑戰。
所以,這樣一個內廷行為,其目的在於,為皇帝帶來奇珍異寶,順帶去促成朝貢貿易體系。所以,從鄭和下西洋一開始,其就不存在開闢殖民地的需要,首要目的,就是為皇帝服務。
事實上,農耕民族不是沒有擴張性,反而其擴張性要強於遊牧民族。但這種擴張更多是基於開闢新的土地,而海洋對於農耕民族而言,說實話,並沒有太大的價值,農耕民族也不善於從海洋獲取利益。下西洋對於朱棣而言,是為了宣揚國威,並且滿足自己的獵奇心理,構建朝貢體系;而對於鄭和而言,不過是為了實現自己到麥加朝聖的願望。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種“官方性質”的航海活動,對於大多數參與者是無利可圖的,即使想派兵,想殖民,那這些參與者也是不會原意的;而對比西方,殖民者雖然都頂著爵士的頭銜,但那不過是一個榮譽稱號,他們的殖民活動完全是私人的,即使是國王授權,那麼殖民者本身也會獲得不少利益。所以,西方殖民者,是主動願意走出去殖民。
最後,鄭和下西洋的路,都是在一個叫汪大淵的元朝人開闢的基礎上重新走了一遍。相比鄭和,這位叫汪大淵的民間Nautilus,貢獻無疑要更大。
-
8 # 林柏忠
1鄭和是明初笫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的近臣,祖籍在南疆邊陲雲南,能在朝廷為官並被皇帝賞識,深受儒教薰陶的他忠君報國烙印腦海,而目惟從君命。
2當時遠航意圖,一是明成祖朱棣政敵前任建文帝朱允炆疑為遁海南逃,要追蹤逮住,以免復辟。二是要搞個史無前例的遠航壯舉,探求大明的未知世界。鄭和奉旨實踐這探險歷程。三是同步在域外諸地炫耀大明國威,遠播中華文明。鄭和肩負朱棣皇帝重託,絲毫沒有另添侵略殖民他國異邦的個人意圖。鄭和七次遠航大西洋過程中,以驚人的毅力無比的智慧卓越的才能率領船隊,歷經洋麵驚濤駭浪颶風暗碓重重困艱的考險,勝利實現了當時中國造出的巨船遠航大西洋的目標,創造了歷史的奇蹟。
3朱棣以清君側名義推翻了朱元璋選定的接班人朱建炆,遭到了方孝儒為代表的思想文化界的抵制,有傳統理念的篡位之嫌,雖然坐上龍廷,仍居安思危。朱允炆雖見自焚身亡,但當時檢屍技術不高,還是有借人頂替,遁海南逃之疑。再加上明朝開國時朱元璋政敵陳友諒、張士誠的殘餘勢力曾有逃到臺灣澎湖諸島的先例。在民心尚未大穩,國內還有隱患情況下,務必對朱允炆的真相進行深究,以防他東山再起。因此,傾力造大船,嘗試南下遠航,探知海外諸地實況。這是朱棣皇帝命鄭和下西洋的初心。
4當時的儒家思想是明朝上層建築意識形態佔統治地位,中華民族中大漢族主義觀念嚴重,中原地區被視為正統的權力中心,皇帝以天子自詡。明朝以宗主國稱上位,其他鄰國和遠方諸國都得向宗主國臣服納貢。所以,鄭和若實現遠渡大西洋的壯舉,對實現明朝宗主國的影響意義深遠。朱棣皇帝欲成為開創先例的英明君主,是鄭和下西洋的另一個動機。
5基於鄭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探險遠渡大西洋,明廷和皇帝並沒有拓疆擴域的計劃,所以,雖然當時明朝強大,可以發揮造船技術造出大量遠航巨船,組成龐大的船隊,讓鄭和率眾七渡大西洋,仍以顯示國威,遠播文明為目的。鄭和下西洋沒有以強凌弱,侵略殖民抵達的各個國家的情景。
6當時傾力加強遠洋航海探險的投資佔用大量朝廷庫銀,渡海跨洋徵外的財力和後勤補給的準備都無法到位。因為遠渡大西洋作戰比中國域內陸地的作戰難度倍增,即使有更進一步拓疆擴域的前途,也是不可立即貿然付諸實施的。
綜上所述,鄭和七下西洋只是奉旨行事,不為拓疆擴域,掠奪別國資源,充當殖民統治者。
-
9 # 執斧談史說事
鄭和七下西洋之所以沒有讓強大的明王朝開拓出更好的前途成為殖民列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不是以掠奪為目的而是想要建立一套萬邦來朝的朝貢體系,而這種推崇薄來厚往血虧的朝貢貿易體系不僅不能夠使得明王朝更強大反而讓它更虛弱最終難以為繼。
我們知道由於中原王朝絕大多數時期都在文明程度和國力上碾壓周邊民族和國家,因此逐漸形成了自己是世界中心其它民族和國家都應該臣服於己的天下共主心態,所以每個中原王朝甚至是政權都想要使得天下所以民族和國家至少在名義上臣服被納入自己的朝貢體系。
這些中原王朝或者是政權也把有許多民族和國家向自己朝貢視為彰顯國家強盛布國威於四方維護自己天下之主形象的必要舉措,而統治者為了這一面子工程把別的民族和國家不管是真的向自己朝貢還是隻是正常的外交活動通通都記載成了朝貢行為,甚至逐漸發展到了只要不承認是來朝貢的就拒絕和你打交道這種近乎癲狂的地步。
而對於那些表面上承認是前來朝貢的民族和國家使團中原政權的統治者為了顯示大國的威儀幾乎無一例外會重重的賞賜,這些賞賜物品的價值可以說是那些朝貢者進獻物品的幾十倍甚至是幾百倍,以至於北韓等國家把朝貢當作牟取暴利的手段頻繁進貢使得中原王朝財政困難逼不得已限制它們進貢的次數,另外也有許多外國商人也來插一腳冒充是朝貢的外交使團藉機牟取暴利。
所以古代中原王朝傾力打造的那套以自己為中心的朝貢體系根本就是一個只是面子好看實則嚴重虧本的工程,而鄭和七下西洋也正是明朝的明成祖和明宣宗等皇帝為了打造萬邦來朝假象的面子工程,當然有種說法認為除了這一目的還有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的目的,但是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不以殖民掠奪只為打造朝貢體系的和平軍事外交行動。
因此鄭和七下西洋都是推崇薄來厚往別人給你一根鳥毛你給別人一堆金子這樣幾乎是血本無歸的買賣,以至於許多沿途國家紛紛以招待等各種名義扣留一些外交人員就是生怕鄭和艦隊下次不來了,而有些小國的君主和使團因為來中國朝貢待遇太優厚了甚至樂不思蜀連自己的國家都不想回了。
所以經過鄭和艦隊七次下西洋這麼一鬧騰明朝財政虧空嚴重國力不僅沒有變強反而變得越來越虛弱了,最終在保守的儒臣們口誅筆伐下本來就難以為繼的下西洋運動也就偃旗息鼓很快停止了,而且鄭和下西洋寶船建造資料和航海資料都被他們付諸一炬並頒佈禁海令導致中國航海事業長期一蹶不振。
然而稍後半個世紀西方殖民者就依靠幾艘小破船開始了他們的大航海時代透過殖民掠奪逐漸富強起來,結果從此就改變了世界奠定了西方主導世界的格局使得東方從此從屬於西方至今都還沒有改變,而中國也因為放棄了對海洋的經營最終在近代深受其害不斷遭到列強來自海洋的侵略,因此這段務虛不務實導致的慘痛教訓直到現在依然值得我們銘記!
-
10 # 峰顏2019
一是農業文明的意識始終主導,明朝已佔據東亞最好的土地達到自給自足,對於大陸以外的世界沒有開拓的興趣。加之華人落葉歸根家鄉的情節很重,不是生活所迫,誰也不想老死他鄉。
二是作為明朝皇帝來講,下西洋主要為宣傳上國國威,另外據傳尋找建文帝下落,如果為開疆拓土,成立殖民地,由於天高皇帝遠,加之缺乏技術和物質條件,皇帝可不想希望又出現割據勢力。
連明朝內部大臣都認為這種方式是皇帝好大喜功的表現,後來的兵部尚書劉大夏一把火把造船圖紙都燒了。所以綜上所述以農業經濟立國的明朝無意識無興趣透過海洋獲得利益,下西洋只是一種天朝上國的宣傳行為。
永樂1405年,鄭和率領船隻200艘,人員兩萬餘人,開啟了大明王朝28年的海上探險。
七下西洋史料記載到達過30多個國家跟地區,最遠到達過東非,紅海,這些地方有的還是原始部落,歐洲才開始資本萌芽,軍事力量更加不屑對比,鄭和船隊都有火炮,要搶佔海外屬地跟資源簡直易如反掌。
回覆列表
當時的明朝算起來是世界上航海技術最先進的,可是華人奉行的是以和為善,以鄰為伴。受中國傳統孔子儒家思想的指導,我們從古至今(除元朝以外)都不會去侵略任何的國家,我們奉行的是以“仁”治國。所以中國當時多麼強大,經濟多麼的發達,我們都不會主動侵略別的國家!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奉行的是朝貢貿易,為的是顯揚我們的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