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hamberSui
-
2 # 豆子人民藝術家
清朝滅亡之後,許多地方都需要在路上抓人,強行剪掉辮子。許多百姓捂著自己的辮根,死活不願意剪。直至民國過去了十多年,很多地方依然還有留辮子的。那麼,明明滿清在明朝滅亡之後強令漢人剃髮扎辮,到清末怎麼那麼多漢人卻護著辮子了呢?
習慣成為“傳統”清末的人和我們現在網路社會的人想法是不一樣的,很多延續很久的習慣,到最後根本沒有人知道這個傳統是怎麼形成的。譬如女人裹小腳,譬如男人剃頭扎辮子。五代時期還有個砍自己手指來體現自己“孝順老孃”的風氣,誰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形成的。人們揮起菜刀砍掉自己的手指,祈求上蒼治好父母的病。後梁太祖朱溫下令禁止自殘,這才有所收斂。
清初,滿人入關以後,發現漢人女子都在小時候就裹小腳,過程非常殘忍和痛苦。於是強令“不得裹足”,奈何民間反抗強烈,就是非要讓女子裹足。於是滿清只好下令禁止旗人裹足,結果旗人中的女子依然被這種惡劣的風氣反噬。
這證明,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習慣久了,就成了“傳統”。
清末人們認為自古以來我就有辮子
清末的人們,認為自古以來我就有辮子。
何以知之呢?
因為他的父親有辮子,他的祖父有辮子,他的曾祖也有辮子。你跳出來,忽然要剪我辮子,我就這個髮型,你為什麼要強迫我改變?這就好比現在忽然有人跳出來強迫你把眉毛染成紅色一樣,說是兩千年前就有人這麼幹,是傳統,你樂意啊?
如果不樂意,棍棒伺候,槍桿子頂著,所有人就迫不得已這麼染了。持續三百年以後,這就成了“風俗”,想要改變,需要再去強迫。
還有一些是有思舊情節清代持續了將近三百年的歷史,到清末就有許多文人和大臣,覺得是“世受皇恩”,他們就透過不剪辮子來體現自己的氣節,表現自己的“思舊”情懷。其他持續時間較長的朝代都有這類情況,並不稀奇,只不過是因為清代是異族統治,就有人理不清了。清代全體百姓正月不剃頭,也是清代初期,明朝遺老遺少在提倡“思舊”,到最後訛傳成了“死舅”。
辜鴻銘:我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的辮子是無形的!五四運動的時候,辜鴻銘在北大演講,回頭甩了甩他的辮子,臺下學生皆大笑。辜鴻銘說:“我的辮子是有形的,而諸公的辮子卻是無形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清朝的時候,他們強令你們剃髮,結果大家都剃髮。
民國的時候,他們強令你們剪辮,結果大家都剪辮。
剪掉辮子的嘲笑還留著辮子的,卻忘記自己心裡頭藏著個更大的辮子。成為屈膝的順民,無獨立自主之精神,卻還在那裡哈哈笑,這本身就很搞笑。
-
3 # 北洋海軍炮手
其實早在辛亥革命前,清政府流默許了剪辮合法。至於因剪辮被殺得人,基本上都是亂黨,只要不參加亂黨,剪了辮子也也沒有事。魯迅在日本就剪了辮子留了短髮,回國後雖然浙江學政怎麼看他的短髮平頭怎麼不順眼,但是也沒把他怎麼地。
無獨有偶,清末就對新軍強制剪辮,因為頭髮太長容易著火,會燒傷軍士。清末陸軍大臣載濤在一次校閱陸軍的時候,大戰很多陸軍將領沒有剪辮,就藉著晚宴的機會將這些將軍的辮子都給剪了。話說燾貝勒也是無法無天嘛。上圖為新軍將領,下圖為清軍士兵,可以看出新軍已經剪了辮子。不過有意思的是高階將領剪了辮子後都剃了光頭,士兵都是僅僅把辮子剪了,沒剃頭。
而且,清帝退位前清政府流承認剪辮合法了,那時候還沒有民國什麼事。1911 年 12 月 7 日(宣統三年十月十七日) ,清政府明諭::資政院奏懇請降旨即行剪髮以昭大同一折,凡我臣民,均準其自由剪髮。《宣統三年奏事檔》
所以,剪辮子基本就這三種情況,要麼留西方的短髮平頭,要麼剃成光頭,要麼就是僅僅把辮子剪掉而已。後兩種居多,因為辮子剪了冷不丁不適應。另外關於清末男子的髮型,《投名狀》和《闖關東》這兩部影視劇還是比較寫實的,畢竟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不可能那麼頻繁的去剃頭,所以留成這種髮型很正常。不過很有意思的是,一直到20世紀40年代,還有廣大農村地區男子還留著辮子,直到建國後才大體上全部剪辮子。不過清朝也有不留辮子的,比如說關中大儒牛兆濂,一輩子束髮古裝也沒什麼事。而且清帝退位後因為曾是清朝舉人,所以認為同清帝君臣名分已定而拒絕民國政府邀請,黨起了清朝遺民。和他堅持一個造型的還有清朝遺民夏振武,雖然都是束髮古裝但是都拒絕民國政府出山邀請,隱居講學。
不過清政府的剪辮是自願剪辮,民國的剪辮是強制剪辮,且不說民國的強制剪辮本身就違反了民主自由之精神,當初大部分人由於習慣以及堅持“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思想而不願意剪掉辮子,因此遭到了抵制。除非是那些革命的和投機革命的,沒人願意剪掉辮子,這和清初的強制剃髮一個尿性。
-
4 # 飛海
任何一種習慣的養成。都需要很長時間。清朝統治者為了讓漢人剃頭,而採取了極端的做法。所謂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那麼到了清朝末期,清朝被推翻,為什麼還有人願意留辮子呢?也有很多老百姓來說,可能是害怕清朝活過來,從而還要在留辮子。
還有一種就是所謂的清朝,遺老遺少。他們對清朝抱有幻想,也對大清王朝抱有感情。更有甚者,一些人透過留辮子來證明自己對於清朝的忠心。
-
5 # 靜夜思160519196
首先要說明,老百姓無所謂誰當皇帝,所以根本不會在意。那麼在意的是誰?當時河北,關內關外一帶的滿洲人有上百萬,而道光年間的時候,會滿語的滿洲人只有十萬人,而且還包括達斡爾等少數民族在內,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分辨滿漢?上百萬滿洲人雜在漢人裡面,你能分的出來?還有士大夫階層,這些人和清朝是捆綁在一起的,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他們像死了爹媽一樣嚎喪也就不奇怪了。最諷刺的是很多滿洲人懼怕漢族的報復,趕緊剪掉辮子,改名換姓,跟漢人雜在一起。雖然歷史上的女真人跟他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但我還是要說,真正的女真人比他們有骨氣多了,只有戰死的女真人,沒有跪著的女真人。
-
6 # 滿樓書坊
改朝換代,從髮型到衣服,很多會有移風易俗,歷朝都是如此。
其實對老百姓來說,留辮不留辮無非是髮型問題,並不重要,但有一點,清廷要求漢人也像滿人一樣薙髮,這才是引發江南士人反抗的一個理由。
下面開始劃重點:清初江南士人反抗的並不是留辮子,而是薙髮!知道薙髮什麼意思嗎?
薙髮,就是剃髮,剃髮就是將前額頭髮剃去,前額成了禿瓢。
這才是江南士人不能容忍的!
道理很簡單,漢人自古留長髮不剪的(也是因為刀剪製造技術不過關),盤起來用頭巾卷把卷把,或者塞進帽子裡,這個衛生狀況其實是堪憂的,,清朝薙髮留辮其實是一種改進。
但是,有一點必須指明,薙髮違背了儒家說的“身上髮膚受之父母”,這個是不能動的,因此薙髮雖然可以乾淨衛生些,但因為違背儒家學說,由此才遭到強烈反抗。
當然,就算沒有薙髮政策,江南士人也是要反抗一下、意思意思的嘛。
大體而言,說薙髮造成全國血雨腥風,這只是清末革命黨編造的謠言,歷史並沒有這門回事。
事實上,漢人薙髮是一個過程,清廷各級官府也沒有這個能力去強力推行這個政策(成本太大),而薙髮的過程,其實也是從讀書人開始的。
為什麼呢,因為讀書人要科舉做官,就得按清廷的規矩辦,做官的必須薙髮沒有疑問,沒做官的,為了做官適應官場,也就慢慢薙髮了。
而在當時的環境下,讀書人就是一個社會的風向標,其他百姓看到讀書人薙髮了,慢慢也跟著學樣,大概經過百多年的時間,在康乾時期全民薙髮才成為現實。
從社會學角度而言,一個風俗一旦形成,往往就有強大的生命力,而在清朝覆亡後,這個習慣也不會一時被改變。
首先被改變的,其實那是那批讀書人,尤其那些日本留學的讀書人。當時的世界,已經不流行長髮了麼,這是前額禿瓢倒無妨,反而是長髮辮子難看,被人取笑。
因此,那批革命黨或者傾向革命黨的讀書人率先剃髮,變成歐美日本人的一樣的短髮髮型,事實上,這批人在清朝覆亡前已經剃髮了,但他們回國後收到的恥笑當然也是很多的,這個記載比比皆是,就不一一列舉了。
還有,有些雖然剃髮了,但還是想做官,於是又會給自己弄個假髮套,去參加清廷的留學生考試。
據時人筆記,有一次在保和殿考試,因為天氣熱,監考的某親王允許考試摘下帽子,結果大紅殿柱上滿滿是帶著假辮子的髮套!滑稽不!不過清廷對此卻睜一眼閉一眼,並不責罰。
為什麼呢,因為清末時期,剪辮以符合世界潮流的呼聲早已是此起彼伏,甚至攝政王載灃的弟弟、貝勒載濤訪問美國後也公開提出要剪辮,這個輿論可不僅僅是革命黨一家獨唱。
事實上,當時的新軍還有警察,因為帽子的問題,都被允許剪一半的髮辮,而到最後,很多軍校學生其實也剪除了辮子。對此,清廷各級部分都裝聾作啞,並未過問。
倒是有個了過問了,那就是辛亥年的張勳,他老人家在南京曾經專門捉拿那些無辮之人並認為是革命黨,大概砍了幾百個,這也是清末歷史上唯一因辮而罪的案例。
當然,請各位讀者原諒,畢竟這張勳是未來的“辮帥”,他老人家是以辮為命的麼。
1912年清帝退位後,年輕的讀書人當然很快剪辮了,包括很多人旗人小夥子,也很快剪辮了,因為他們愛好摔跤,有辮子不方便啊。
不剪辮的當然更多,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所謂的遺老,他們以為留辮子就是忠於清廷忠於傳統,所以很是留了一段時間。
當然,遺老中的大部分人在堅持了幾年或十幾年後覺得太過另類,也老老實實剪辮了。也有至死不剪的,這個也有。
至於一般的老百姓,大多數是不願意剪的。因為他們沒聽說革命黨的調調也不懂革命黨說是什麼民族大義,對他們來說,辮子留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剪除呢?
這就是習慣問題嘛!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辮子其實可以起到保溫作用,剪除了辮子感覺涼颼颼的,他們並不喜歡,所以也不好強迫他們。
強迫剪辮的也有,比如魯迅先生的小說就提到,誰誰誰進城“著了道”了,結果被革命黨在城門口攔住剪了辮子,結果拿著辮子哭著跑回來的,這種記載也是比比皆是。
甚至,因為剪除辮子而鬧出血案的,在各地也是十分常見。比如山西督軍閻錫山的老家,當時就鬧出了幾條人命,差點就要暴動了。
從道理上說,剪不剪辮子都是國民的個人自由,辮子畢竟是私人所有,你攔在路上強行剪辮,這是侵犯私人權利,當無疑問。
是吧?你罵人家豚尾奴、大清奴才,但人家覺得好不就行了,你憑什麼強行咔嚓呢?
再說了,大多數不願剪辮的人也不是留戀什麼清廷,無非就是習慣問題罷了。在當時的京城,最頑固的不是旗人,反而是那些山東人,他們是最不願因剪辮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清廷覆亡後,剪辮其實也是一個過程,並非是清廷一覆亡,全國就呼啦呼啦、歡欣鼓舞的剪辮了,沒有這回事。
就像纏小腳一樣,很多地方甚至到了二三十年代,都還有。當然,比其纏小腳來說,剪辮子還是比較快的,大概不出三五年,大家都覺得留辮子確實難看,慢慢也就都剪去了。
所以說,移風易俗,是一個過程,可以引導,不可強迫,不必貼政治標籤,這樣反而可以更從容,避免無謂的爭端。
-
7 # 覃仕勇說史
今天之所以忍不住舊話重提,再次回答這個問題,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原因是:上次提到的“受儒家觀念影響”,有些讀者覺得不好理解,甚至抗議,說滿清怎麼可以代表儒家立場?它什麼時候和儒家觀念站一起了?
是這樣,儒家觀念中不是有“身體髮膚為父母之精血”之說嗎?
滿清入關,老百姓為保留這“父母之精血”,曾誓死不剃頭,並因此丟失了千萬顆頭顱。而等滿清滅亡,同樣是為保留這“父母之精血”,也出現過一部分人“誓死”不剪辮。不難看出,“不肯剃頭”和“不肯剪髮”,二者在這一點上的思想核心是一致的,不能把“不肯剪辮”就視為是要為滿清盡忠。
另一原因是:看到了某位答主在回答這一問題時,胡言亂語地說“清朝薙髮留辮其實是一種改進”、“說薙髮造成全國血雨腥風,這只是清末革命黨編造的謠言,歷史並沒有這門回事”。
遙想滿清入關之初,立足未定,就強行下達了“薙髮令”,叫囂“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是何等蠻不講理!何等血腥殘暴!何等暴戾無情!
明末遺民顧炎武由此悲呼:“衣冠服飾更改”,“是為亡天下也”。
“薙髮”和“胡服”雙管齊下,漢人的脊樑骨被打斷,從此進入了一個“想為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洪秀全發奉天討胡檄,指責“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犬也”。被奴化極深的曾國藩拉大旗作虎皮,以儒家的君父綱常之理痛斥洪僭越稱君。
上面提到的答主,無視清初漢人受“薙髮”之慘災奇禍,則其受奴化之深,猶甚於曾國藩當年。
最後我想說,我所總結的清亡後不想剪辮子的五種原因,主要針對是漢人,當然,也不能包括所有的漢人。
據我所知,現在廣州有一個名叫州迪的男子,還留著一條長長的辮子;遼寧也有一個名叫赫慶鈴的小夥子,同樣以腦後留有一條長辮為榮。
這兩位是滿族人,是在誓志保留本族傳統。
但今年3月11日,有江蘇南京男子穿清初行服袍、頭束“金錢鼠尾辮”參觀明孝陵。據說這個男子是漢人,他要這麼幹的原因,自然也不在我所說的五種之列。
-
8 # 關河南望
清代建立初期,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種殘酷的高壓措施和改變漢族人髮飾的政策,激起了江南士紳集團很大的暴力反抗。
但不到三十年,到了康熙年間,中國老百姓是一種順從的性格,基本已經習慣了留著髮辮生活了,大部分人對留辮子已經不反感了。乾隆時期發生的叫魂案件,就與剪髮辮的蔓延息息相關。因為,是否留髮辮是滿清政治合法性的象徵。一旦有人試圖剪去髮辮,那麼這種行為就會被看作挑戰政治權威和叛亂的側面表徵。
有人剪頭髮逐步演變為一種政治恐慌,有髮辮代表著安全與政治正確。故而,留髮辮是政治正確這種歷史記憶不斷強化和延續,逐步成為一種慣性和制度化的理念而存在。晚清西方勢力湧入,留髮辮被看作不衛生,華人散漫,不精神,不利於工作勞動,甚至是愚昧不文明的象徵。剪去髮辮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回覆列表
可能起兵的人以為有人支援清朝,就保留辮子代表支援舊朝,結果發現沒人懷念這朝代,復辟不了。百姓可能害怕革命黨失敗,清朝光復,再來一次留頭不留髮,而新政府不會因為留辮子殺誰,權衡利弊,最優選擇是先不剪掉,先看看再說。還可能有文人,標新立異博取眼球,或保留辮子當成政治投機,萬一清朝復辟看自己這麼忠誠可能獲得重用,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