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自動變速器的汽車起動時與配備M/T手動變速器的車輛有所不同:手動變速器的車輛起動時即使換擋手柄不在空擋位置,只需踩下離合器踏板,也可安全、順利地起動發動機;但配備自動變速器的車輛就不同,起動發動機時若換擋手柄不在N(空擋)或P(駐車擋),空擋起動開關的保護作用就將切斷髮動機起動電路,發動機起動馬達得不到驅動電源,因而無法運轉。一些新手經常在車輛熄火後,馬上用鑰匙擰轉點火開關但卻無法起動車輛,束手無策之下,只得求助於維修中心,當維修人員到達現場後卻發現故障原因原來就是換擋手柄沒有移入N或P擋這麼簡單。
現在大多數汽車已經採用了EFI電子燃油噴射系統,起動時發動機ECU會自動根據汽車起動時的發動機水溫、進氣溫度、起動等訊號自動延長起動時的噴油時間,增加混合氣體的濃度,故而無須像配置化油器的發動機起動時一樣深踩油門踏板,否則必然是畫蛇添足、毫無用處。
車輛起步
正確起動發動機,即可掛擋行駛。有些車主手冊要求車主在車輛起步前須熱車幾分鐘,其實在氣候不是很寒冷的情況下無須停在原地待熱,只須注意不可在發動機沒有熱車的狀態下猛加油,避免因冷車時汽油的揮發性能弱,燃油粘附在缸壁等零件上,稀釋發動機機油及零件間的油膜等原因,增加發動機的非正常磨損。
起步時需踩制動踏板,把擋杆移入所需的擋位,然後鬆開制動踏板和手剎,緩和地踩下油門踏板,即可起步。在此需注意的幾點是:手剎須已鬆開或已完全鬆開,否則由於手剎處於制動或半制動狀態,剎車盤或鼓過熱會使剎車油過熱沸騰而產生氣阻,導致剎車失效或制動衰減而釀成行車危險;踩油門要及時,不可先踩油門後掛擋或者邊掛擋邊踩油門,這些不正當的動作都會使自動變速器遭受意外的損害而縮短使用壽命。
普通道路行駛
行駛於城市、高速及其它平坦道路時,自動變速器的換擋手柄應掛在“D”位,且O/D超速擋開關處於ON。這樣自動變速器就能根據車輛的行駛速度、節氣門開度(節氣門開度與油門踏板踩下的深度成正比)、行駛阻力、車輛負荷等因素自動選擇擋位的高低,使自動變速器在一擋、二擋、三擋和四擋之間自動升降,自動選擇與車輛行駛速度最相匹配的擋位。這時駕駛者還可根據自己的駕駛風格選擇擋位模式開關的位置,如POWER模式可獲得較佳的動力性(關於模式開關功能及形式,本刊上期文章中已經做了詳盡介紹)。
隨著私家小車的日益普及,燃油經濟性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獲得最佳的燃油經濟性始終是車主們關心的話題。自動變速器的車要想獲得較佳的燃油經濟性,應特別注意如下幾點:普通駕駛狀態下,擋位模式開關應位於Economy(經濟模式)或Normal(標準普通模式);行駛過程中不可猛烈加油,應平緩地踩下油門,儘量使油門踏板保持在1/2開度的範圍內;採用“提前升擋”的操作方法,即車輛起步後,先以較大油門將車輛加速到1擋升2擋的換擋點範圍20-30km/h後,快速將油門鬆開持續2秒鐘左右,這時由於自動變速器限制升擋的節氣門油壓訊號或是電壓訊號減小,使自動變速器比一般自動升擋點提早,當感受到升擋後,即可再踏下油門踏板繼續加速前進。2擋升3擋也可用此法,這樣可以提高發動機的負荷率,使發動機的轉速降低,在一定的程度上節約了燃油的消耗,還有利於減小發動機的磨損,降低行駛中令人煩躁的噪聲,使駕乘更加舒適,此乃自動變速器節油之大法。但提前升擋將分散一部分注意力,因此希望新手在人多車多的城區道路上暫不用此法為佳。
大部分車主都反映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加速慢,動力較弱,其實這是由於自動變速器在動力液壓傳導過程中損失了一部分能量所致。有讀者曾來信請教開自動變速器如何獲得較爽的加速快感,除了應將模式開關置於Power外,還可採用“強制升擋”的操作方法,即在行駛中首先把油門踏板迅速踩到全開位置,此時由於節氣門油壓或給自動變速器控制電腦的訊號增大,使自動變速器強迫降低一個擋位,獲得猛烈的加速效果。但當加速的目的達到後,應立即鬆開油門踏板,防止發動機長時間高轉速工作。
坡道行駛
在一般的坡道行駛時,只須將擋杆置於D位,運用油門或制動踏板來控制上下坡的車速即可。
現在關於自動變速器在坡道行駛時使用D位是否正確的問題爭執頗多,有的專家則認為應當置於3擋位或者2擋位。
根據自動變速器的運動特性及大量資料,我們認為坡道行駛時的槓桿位置取決於坡道的地理特徵。以一臺4前速自動變速為例:第4擋通常是超速擋,如果在坡道行駛,阻力大於驅動力,車速下降,到一定車速時變速箱會從超速擋自動降到第3擋;而如果車輛處於坡間平路或下坡時,驅動力大於阻力,車輛又會回到超速擋。這種情況下,如果坡道很長,極易形成“迴圈跳擋”,加劇自動變速器內離合器、制動器摩擦片的摩損。此時只要關閉O/D開關,限制超速擋的使用,汽車就可穩定地在第3擋上坡,而不會形成“迴圈跳擋”。假如坡道再陡,自動變速器在3擋和2擋之間形成“迴圈跳擋”,則應把擋杆置於2擋位,即可使自動變速器在2擋穩定地上坡。絕大部分自動變速箱都有L擋,是變速比最大的擋位,可用於慢速長時間下比較陡的山坡。
如果是一般的坡道,應完全鬆開油門踏板,換擋手柄可置於D位,間斷用腳制動控制車速即可。但若坡度太大,須經常使用腳制動來控制車速的話,會由於過於頻繁制動而導致剎車系統過熱,剎車靈敏度下降或失靈,所以這時必須將擋杆移入2擋位或L位,利用發動機制動來控制車輛的下坡速度,減輕剎車系統的負擔。但採用發動機制動時須注意不可在車速較高時移入2擋位或S、L位,否則會導致自動變速器內的摩擦片因急劇摩擦而受到損壞。
泥濘、沙石、冰雪路面的行駛
行駛在輪胎附著力很低的路面時,輪胎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很小,驅動力易突破附著摩擦極限,使驅動輪出現打滑現象,自動變速器將誤認為車輛在高速行駛而提前升擋,進一步加劇打滑而使車輛有可能發生旋轉、側傾等驚險動作。此時應把換擋手柄移入S、L位,限定自動變速器的最高擋位,利用油門踏板的開啟度來控制車速,避免打滑現象的出現。
臨時停車
等待紅綠燈、交通堵塞、等候客人等,都需要臨時停車。許多人習慣於每次把換擋手柄移入N擋,其實這種習慣並不正確,因為每次移入N擋再移入D擋前進時,自動變速器內的各工作元件都會重新組合,有組合就有衝擊,天長日久必會使各零件提前達到磨損極限,所以應根據臨時停車時間的長短來決定換擋手柄的位置 。
如若停車時間較短,擋杆可以保持在D位,只用腳踏下剎車踏板,如此只需一抬腳車輛即可實現重新起步;若時間稍長也可讓擋杆保持在D位,但須注意不可跟車太近,並最好同時採用腳制動和手制動,以免與前車親密接觸;但若長時間等待,則必須把擋杆移入N位並採用手制動,以減輕駕駛勞累強度和防止ATF自動變速器油過熱而影響油質。
有的車主下車臨時辦事時,往往把擋杆停在N位,甚至沒有采取制動,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有時車內還有小孩等不可確定因素。小孩可能模仿駕駛員動作扳動擋杆使汽車前進滑移(自動變速器在N擋時,無須踩制動就可以移入D驅動擋)而發生意外,所以在此狀態下必須把擋杆移入P(停車擋)位,並拉緊手剎。
配備自動變速器的汽車起動時與配備M/T手動變速器的車輛有所不同:手動變速器的車輛起動時即使換擋手柄不在空擋位置,只需踩下離合器踏板,也可安全、順利地起動發動機;但配備自動變速器的車輛就不同,起動發動機時若換擋手柄不在N(空擋)或P(駐車擋),空擋起動開關的保護作用就將切斷髮動機起動電路,發動機起動馬達得不到驅動電源,因而無法運轉。一些新手經常在車輛熄火後,馬上用鑰匙擰轉點火開關但卻無法起動車輛,束手無策之下,只得求助於維修中心,當維修人員到達現場後卻發現故障原因原來就是換擋手柄沒有移入N或P擋這麼簡單。
現在大多數汽車已經採用了EFI電子燃油噴射系統,起動時發動機ECU會自動根據汽車起動時的發動機水溫、進氣溫度、起動等訊號自動延長起動時的噴油時間,增加混合氣體的濃度,故而無須像配置化油器的發動機起動時一樣深踩油門踏板,否則必然是畫蛇添足、毫無用處。
車輛起步
正確起動發動機,即可掛擋行駛。有些車主手冊要求車主在車輛起步前須熱車幾分鐘,其實在氣候不是很寒冷的情況下無須停在原地待熱,只須注意不可在發動機沒有熱車的狀態下猛加油,避免因冷車時汽油的揮發性能弱,燃油粘附在缸壁等零件上,稀釋發動機機油及零件間的油膜等原因,增加發動機的非正常磨損。
起步時需踩制動踏板,把擋杆移入所需的擋位,然後鬆開制動踏板和手剎,緩和地踩下油門踏板,即可起步。在此需注意的幾點是:手剎須已鬆開或已完全鬆開,否則由於手剎處於制動或半制動狀態,剎車盤或鼓過熱會使剎車油過熱沸騰而產生氣阻,導致剎車失效或制動衰減而釀成行車危險;踩油門要及時,不可先踩油門後掛擋或者邊掛擋邊踩油門,這些不正當的動作都會使自動變速器遭受意外的損害而縮短使用壽命。
普通道路行駛
行駛於城市、高速及其它平坦道路時,自動變速器的換擋手柄應掛在“D”位,且O/D超速擋開關處於ON。這樣自動變速器就能根據車輛的行駛速度、節氣門開度(節氣門開度與油門踏板踩下的深度成正比)、行駛阻力、車輛負荷等因素自動選擇擋位的高低,使自動變速器在一擋、二擋、三擋和四擋之間自動升降,自動選擇與車輛行駛速度最相匹配的擋位。這時駕駛者還可根據自己的駕駛風格選擇擋位模式開關的位置,如POWER模式可獲得較佳的動力性(關於模式開關功能及形式,本刊上期文章中已經做了詳盡介紹)。
隨著私家小車的日益普及,燃油經濟性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獲得最佳的燃油經濟性始終是車主們關心的話題。自動變速器的車要想獲得較佳的燃油經濟性,應特別注意如下幾點:普通駕駛狀態下,擋位模式開關應位於Economy(經濟模式)或Normal(標準普通模式);行駛過程中不可猛烈加油,應平緩地踩下油門,儘量使油門踏板保持在1/2開度的範圍內;採用“提前升擋”的操作方法,即車輛起步後,先以較大油門將車輛加速到1擋升2擋的換擋點範圍20-30km/h後,快速將油門鬆開持續2秒鐘左右,這時由於自動變速器限制升擋的節氣門油壓訊號或是電壓訊號減小,使自動變速器比一般自動升擋點提早,當感受到升擋後,即可再踏下油門踏板繼續加速前進。2擋升3擋也可用此法,這樣可以提高發動機的負荷率,使發動機的轉速降低,在一定的程度上節約了燃油的消耗,還有利於減小發動機的磨損,降低行駛中令人煩躁的噪聲,使駕乘更加舒適,此乃自動變速器節油之大法。但提前升擋將分散一部分注意力,因此希望新手在人多車多的城區道路上暫不用此法為佳。
大部分車主都反映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加速慢,動力較弱,其實這是由於自動變速器在動力液壓傳導過程中損失了一部分能量所致。有讀者曾來信請教開自動變速器如何獲得較爽的加速快感,除了應將模式開關置於Power外,還可採用“強制升擋”的操作方法,即在行駛中首先把油門踏板迅速踩到全開位置,此時由於節氣門油壓或給自動變速器控制電腦的訊號增大,使自動變速器強迫降低一個擋位,獲得猛烈的加速效果。但當加速的目的達到後,應立即鬆開油門踏板,防止發動機長時間高轉速工作。
坡道行駛
在一般的坡道行駛時,只須將擋杆置於D位,運用油門或制動踏板來控制上下坡的車速即可。
現在關於自動變速器在坡道行駛時使用D位是否正確的問題爭執頗多,有的專家則認為應當置於3擋位或者2擋位。
根據自動變速器的運動特性及大量資料,我們認為坡道行駛時的槓桿位置取決於坡道的地理特徵。以一臺4前速自動變速為例:第4擋通常是超速擋,如果在坡道行駛,阻力大於驅動力,車速下降,到一定車速時變速箱會從超速擋自動降到第3擋;而如果車輛處於坡間平路或下坡時,驅動力大於阻力,車輛又會回到超速擋。這種情況下,如果坡道很長,極易形成“迴圈跳擋”,加劇自動變速器內離合器、制動器摩擦片的摩損。此時只要關閉O/D開關,限制超速擋的使用,汽車就可穩定地在第3擋上坡,而不會形成“迴圈跳擋”。假如坡道再陡,自動變速器在3擋和2擋之間形成“迴圈跳擋”,則應把擋杆置於2擋位,即可使自動變速器在2擋穩定地上坡。絕大部分自動變速箱都有L擋,是變速比最大的擋位,可用於慢速長時間下比較陡的山坡。
如果是一般的坡道,應完全鬆開油門踏板,換擋手柄可置於D位,間斷用腳制動控制車速即可。但若坡度太大,須經常使用腳制動來控制車速的話,會由於過於頻繁制動而導致剎車系統過熱,剎車靈敏度下降或失靈,所以這時必須將擋杆移入2擋位或L位,利用發動機制動來控制車輛的下坡速度,減輕剎車系統的負擔。但採用發動機制動時須注意不可在車速較高時移入2擋位或S、L位,否則會導致自動變速器內的摩擦片因急劇摩擦而受到損壞。
泥濘、沙石、冰雪路面的行駛
行駛在輪胎附著力很低的路面時,輪胎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很小,驅動力易突破附著摩擦極限,使驅動輪出現打滑現象,自動變速器將誤認為車輛在高速行駛而提前升擋,進一步加劇打滑而使車輛有可能發生旋轉、側傾等驚險動作。此時應把換擋手柄移入S、L位,限定自動變速器的最高擋位,利用油門踏板的開啟度來控制車速,避免打滑現象的出現。
臨時停車
等待紅綠燈、交通堵塞、等候客人等,都需要臨時停車。許多人習慣於每次把換擋手柄移入N擋,其實這種習慣並不正確,因為每次移入N擋再移入D擋前進時,自動變速器內的各工作元件都會重新組合,有組合就有衝擊,天長日久必會使各零件提前達到磨損極限,所以應根據臨時停車時間的長短來決定換擋手柄的位置 。
如若停車時間較短,擋杆可以保持在D位,只用腳踏下剎車踏板,如此只需一抬腳車輛即可實現重新起步;若時間稍長也可讓擋杆保持在D位,但須注意不可跟車太近,並最好同時採用腳制動和手制動,以免與前車親密接觸;但若長時間等待,則必須把擋杆移入N位並採用手制動,以減輕駕駛勞累強度和防止ATF自動變速器油過熱而影響油質。
有的車主下車臨時辦事時,往往把擋杆停在N位,甚至沒有采取制動,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有時車內還有小孩等不可確定因素。小孩可能模仿駕駛員動作扳動擋杆使汽車前進滑移(自動變速器在N擋時,無須踩制動就可以移入D驅動擋)而發生意外,所以在此狀態下必須把擋杆移入P(停車擋)位,並拉緊手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