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老弟弟二

    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箇中有我也。”屠隆在《論詩文》中認為:詠物詩“體物肖形,傳神寫意”,“不沾不脫,不即不離”。如:古詩中虞世南的《詠蟬》、駱賓王的《在獄詠蟬》和李商隱的《蟬》等詠物詩。又如左河水的《詠棉花》:“不戀虛名列夏花,潔身碧野布雲霞。寒來舍子圖宏志,飛雪冰冬暖萬家。”短短四句託物言志特徵明顯。無論是虞世南想表達高潔也好,駱賓王想表達怨情也好,李商隱想表達孤清也好,都不是直說,都是透過對蟬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出來的,這就不生硬,不直白,能夠讓人有生動的想象。寫詩,必須注重形象思維,必須寫得鮮活生動,只有這樣,才是文學作品而不是報告也不是論文。在這個意義上,所有的詩歌都或多或少具有此類特點。想透過一首詩表現什麼樣的思想內涵,作者是應當明白的。在形式上怎麼才能表達好這樣的思想內涵,用什麼樣的構思和章法安排,這也離不開理性思想。當然,這樣的思維,有些是在潛意識中完成的。寫詩,不僅要有對詩的感覺,而且要掌握寫作的要領,對所寫內容本身的規律及詩的文字要求,要有熟悉的掌握。只有從理性上理解了,認識了,才能從形象上更好地感覺和表現。上述三首詩都寫到蟬,也都表達了情。雖然有的是直接表達,有的是曲折表達。詠物詩,必須有物,沒有物就稱不起詠物詩。但只簡單寫物不行,還要有人的思想情感作其靈魂。沒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寫的物就會蒼白無力。情中有物,物中有情,情物交融了,才是詠物詩應有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蝦籽冬筍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