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體字石磊

    《論語》中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磨滅的現實意義。

    有時候、有些人去“遠遊”是沒有選擇項的。

    比如軍人,也許他們在邊防哨所站崗,也許在雪山之巔巡邏,也許在海洋孤島建設軍事基地,他們不能隨時陪伴在父母的身邊。也許,還有人在大洋的深處枕戈待旦,也許還有人在萬米高空為祖國的騰飛護航,他們都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陪在父母的身邊,照顧父母,為父母盡孝。碰上這些情況一定要將父母安置好,不管是父母的日常生活小事和還是父母的生病鬧災,都一定要有非常詳盡的可行的應對預案,以防發生意外,正如《論語》所說,“遊必有方”。

    《論語》中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就是一劑良藥,能夠讓我們將父母的養育之恩時刻銘記於心,能夠將隱患防範於未然。

    關注中國簡體字,下次接著聊。

  • 2 # 南瓜講故事

    當然有意義,只不過隨著時代發展進步,今天,我們更需要的是好好梳理這句話在當下的意思,尤其重點在於“遊必有方”。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我們從小被教育,對這句話的理解大體是: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想來古時候,因為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很大,意外很多,同時通訊也不便,萬一彼此有什麼事發生,很可能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很難即使溝通。

    所以,父母在,百善孝為先,理應守在父母身邊,盡善盡孝,或者是陪同父母頤享天年,或者去照顧父母生活起居,總之就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如果真的是要遠行,那也應該說清楚去哪裡,讓父母心裡有個譜,知道你去哪裡了,不至於太過擔心,免得“意恐遲遲歸”。

    可是,如果只把“方”解釋為“地方”,那恐怕是太小看孔子的格局,誤解了他的意思。試想,孔子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特別有理想的有志青年,他一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他帶著弟子周遊列國,也沒耽誤“遠遊”呀。

    所以,“方”更重要的是指“方法”。如果父母在,你還要遠遊,那麼必須做好安排,保證自己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父母依然能比較順暢如意地過日子,不論生活起居還是心情上,都和你在父母身邊時候差不多,重在要計劃好、安頓好。

    孔子著重強調的,是子女對父母的責任,而不是要束縛住年輕人的手腳。也就是說孔子從不反對個人為理想為明確目標的努力奮鬥。

    那麼再看交通和通訊日益發達的今天,曾經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年半載才能到達的地方,今天你可能還沒在交通工具上打個完整的盹,目的地就到了…飛機高鐵高速路…一切快的飛起來,處處是天塹變通途的鉅變。

    在今天,不論父母在不在,你遠遊一次,可能就同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是一個意思。

    並且,現在的通訊特別方便,你可以隨時隨地與父母溝通,互相瞭解彼此狀態,這就破解了曾經通訊不便的難題。

    也就是說,當前,從交通和通訊兩大方面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今天的“遠”和過去的“遠”,概念已經大大不同了。那麼,我們遠遊與否,更重要的是要保證“遊必有方”,就是一定要有“方法”,包括遠遊時候既要讓父母放心自己(比如通報目的地、安全情況等),又要提前規劃安排好父母的生活,讓他們始終處於有所依靠的狀態下。

    其實現在人的獨立意識、個體意識越來越強烈,父母子女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和人生課題,早就不是古代捆綁在一起的狀態了。

    雖說目前我們成年後,父母子女還沒有分開居住,但是這種意識其實已經越來越明顯,尤其中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大多在讀大學,住宿學校,其實這也是與“父母在,遠遊”的一種現實。而後大學畢業,很多人在異地他鄉打拼,曾經的家就徹底成了老家、成了故鄉。

    現在還有很多老年人組團養老,相約去養老院之類。總之,社會在變化,在對父母盡好贍養義務責任的前提下,我們對古語的理解也應該與時俱進,而不是咬文爵字生搬硬套。

    龍應臺在《目送》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話,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 3 # LLF888

    這句話重要性在於孝敬父母關照老人,只要是華人這是不可以任何理由而忽視的傳統文化理念,遊必有方巳對遊作出了定義。

  • 4 # 家國天下也

    “父母在,不遠遊”被曲解太多了,被斷章取義了,很多人只知道前半句但不知道後半句,所以造成了對這句話錯誤的理解。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表明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敬父母(遠遊就不好做到),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去奮鬥。

    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父母在不遠游”這句話後還有一句,就是“遊必有方”,最關鍵的就是這下半句。意思說,自己的家中長輩還活著,做子女的一定要盡孝道,執意要出去,一定要告知他們的去處,走之前要將父母安排好。但現在很多人曲解為“孝道”就是無時無刻陪在父母身邊,不能走得太遠,也不能去外地工作。

     孔子那個時候並不太平,各國之間戰爭很多,而且交通和現在的情況是遠遠不能相比的。出行遠遊是按月甚至是按年來計算的,況且也沒有便利的通訊方式。一出去就去就是幾個月,還和家裡不怎麼能聯絡上。

    現在是地球村的時代,資訊化時代,交通非常便利,特別是近年來中國高鐵的發展更是神速。各城市之間來回都是非常方便,有智慧通訊,可以語音也可以影片,這點和古代也有巨大的區別。

    因此,綜合整句來看,“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在現在仍有指導意義。不管我們做子女的身處何地,做什麼工作,首先安排好家裡老人的生活事項。如果出遠門,也要及時給家中父母報個平安,別讓自己父母擔心。經常多抽時間陪陪自己的父母,與父母多講講你遇到的事情,人到老了就怕沒人在身邊說話,你說呢?

  • 5 # 三石齋

    《論語•<裡仁篇>》記載:“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其意為:孔子說:“父母在世,盡可能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要有一定的地方和處所,離開前,應告知父母自己要去的地方和目的,以免父母惦念。”吾以為,這在孔子所處的封建時代是必要的。而從辯證法則去理解,孔子在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順父母,竟管遠遊做不到,但也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奮鬥。

    在交通發達,行遊十分方便的網路資訊化時代,對於孔子之言,吾有三點愚見,供參考。

    一、百善孝為先。清代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寫道:"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孝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所提倡的行為規範,倡導兒女之行為不應違背父母及家中長輩以及先人的意願,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繫之表現。這在現代社會的今天也是應當提倡與遵循的。

    二、男兒走四方。現代化社會與孔子所處的封建社會在思想意識,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交通訊息等方面,已經是天壤之別。作為有理想信念的年輕人,應該志在四方。父母辛辛苦苦地將自己的兒女拉扯大,也希望他們能夠博學多才,遊走八方,努力去實現人生價值。只要我們努力奮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收獲奮鬥取得的成就,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對父母希望的一個交待,更是對父母盡其孝道之解。

    三、忠孝難兩全。現實中,尤其是在當下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的資訊化時代,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漂遊四海,雲遊八方,與父母遙隔千裡,難以盡守護式之孝。但是,吾以為,盡孝之法眾多,比如,經常通電話、節假日常回家看看、接父母到自己的新家一起住或一段時間、常寄東西給父母等等。盡可能創造條件,以解忠孝難兩全之困。

  • 6 # 風月紳士

    意思很簡單:如果你父母健在,首先要看二老的身體狀況你能不能離開,再是你的工作性質和住址,也就說在外地時要經常打電話問候雙親。

  • 7 # 銀號角樂團阿東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方:在這裡是指方向、地方、處所。譯義“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要有一定的去處。在這裡,孔子所著重的,是子女對父母的責任,盡孝盡責。

    孔子在文中既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敬父母,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去奮鬥。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方"指"一定的去處",這是不讓父母擔心的去處。

    古代交通不發達,更沒有電話、手機等通訊工具,遠遊必然不能隨時見到父母。父母在世時,子女一定要小心謹慎,隨著父母年老體衰多病,隨時需要人侍奉。遠遊和侍奉之間必定是一個兩難的抉擇,如果不能為父母養老送終,將是子女的最大悲哀。春秋孔子《孔子家語卷二 ·致思第八》提出:“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道家《莊子·天運》孝的觀念:“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

    儒家十三經之一《孝經》之《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從保持自己身體完整開始到當官光宗耀祖結束。

    當今社會中,“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是否適用?我們是否應該為了父母而放棄了自己在外奮鬥的機會呢?

    答曰:“不是這樣的。”父母在不出遠門,要出遠門也要有明確的方向和理性妥善安置好父母才是最重要的。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當前無論交通工具還是資訊工具都是比較發達,子女和父母隨時溝通也比較方便,QQ、微信等聊天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總之,我們在人生事業打拼的同時,既要肩負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要常回家看看,敢於擔當,這才是“孝道”。百善孝為先,繼承中華美德,弘揚孝道文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時代的文明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 8 # 校外老師

    對這個問題我也有一定的體會。我有一個女兒已經上初中了。可是每當孩子和同學出去玩的時候,沒到下午該回來的時候不到家,心裡就有點著急。就會打電話問,到哪了。真正體會到了那句話的正確。“兒行千里母擔憂,”

    所以不讓父母為自己擔憂也是一種孝。《論語》2.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如果你能做到父母什麼都不用為你擔心,操心只是為你有身體的疾病操心,這就是盡孝。父母不會因為你的品德擔心,不會為你的能力擔心。能做到這些很難。

    同樣道理,父母會因為子女不在身邊而為子女擔心。讓父母擔心是不孝。如果,不得意而離開父母,一定要告訴父母去哪,幹什麼,減少父母的擔心。

    對於當今社會,人們對孝的概念在減弱。子女與父母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如果我們能夠更好的重視孝,家庭就會和睦,家庭就會充滿家庭的溫暖與愛。

  • 9 # 讀心情感者

    1、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兒女不應該去很遠的地方,遊必有方:如果不得已必須去遠方,那就一定要告知父母你的位置,因為這樣他們才能安心。遊必有方,我認為還有另一層意思:出去闖蕩,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然後為之努力奮鬥!

    2、小時候課本上朱自清的《背影》影響了三代人,直到現在我不敢去讀,唯恐眼淚決堤。那個父親的背影,是多少遊子相似的夢境。

    3、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不管是為生存所迫還是為了追求夢想,與父母天各一方成了常態,多少人午夜趴在窗臺遙望家鄉的方向,不敢聽到親人生病或者不順的訊息,每次電話想起腦海裡總是慌亂的先祈求家人一切平安順遂。

    4、不是人們不孝順了,而是社會的發展不允許我們承歡膝下,不允許我們停下來陪父母安度晚年,除非,你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做基礎!

    5、為人父母,要理解子女的不得已。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別讓子女擔憂,尋找有益健康的興趣愛好,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充盈起來,這才是愛子女最好的方式。

  • 10 # 陽光下的爾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應是凡人的錯誤理解,關鍵是這個"遊"字,遊學,遊說,遊行,遊玩…………。

    在封建專制的年代,你到處去學他國東西,對民眾,權貴遊說講學,宣揚自己的理想,政治主張之類都會危及權貴,除自身有不測外,還會連累父母,禍及三代!

    這個孔子也周遊列國,到處宣揚他的主張…………。所以這句話的本質是政治議題,並不是告介人們不要上京做官與出外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天的散文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