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傑兒源寶貝

    看家裡情況了,我家是親戚一直關係很好,我結婚之前,從開始工作了,自己賺錢了,就在過年的時候去叔叔姑姑舅舅家送禮。結婚之後依舊這樣。

  • 2 # 冰冰情感夜話

    這個視情況而定,如果只有一個叔叔,且女孩與叔叔感情很深,侄女願意象孝敬父母似地對待叔叔,自然可以讓感情維繫似婚前般深厚。如果叔叔有好幾位,那麼孝敬必然一視同仁,那就比較考慮經濟承受能力了。親情維護離不開金錢,逢年過節給父母送禮,禮物輕重不一,父母尚可諒解。如果孝敬叔叔,禮物太重是一筆不少的開支,禮物太輕難以拿出手,且未必待見。而且太頻繁的登門拜訪,會成為一種打擾,從不拜訪,沒了親戚情份。適度送禮拜訪,才不失社交適度,我們這裡一般都是春節為必不可少的拜訪時節。

    對於剛嫁出去的侄女,出嫁前和叔叔一家走得很近,極為親密。再說民間侄女結婚,叔叔一般都會以孃家重量級身份出席婚禮,是會安排坐頭席的位置,可見叔叔在孃家人中,是除父母外最值得尊敬的長輩,在於孃家人的來往中不可忽視,而且很多難以割捨,逢年過節以及生日酒宴,都會有人情往來。

    這樣的人情往來,看似熱鬧非凡,久而久之,則不厭其煩、不堪重負,只想儘快中斷這種累人的虛偽應酬。

    記得我們剛結婚那兩年,與三個叔叔家都有著不捨的人情往來,逢年過節、各家生日,都會前往祝賀。只是隨著交往太過頻繁,畢竟三天兩頭往孃家跑,實在是厭倦了,何況費時費錢,經濟也不堪重負。剛成家的年輕人自己的日子都過得極為拮据,哪有多少積蓄用於人情往來?今天是這位叔叔生日,明天又是哪位弟弟、妹妹過生,總之覺得沒完沒了,最後雙方自然而發自內心地停止了這種太過頻繁的禮尚往來。舍掉這些繁文縟節,從此變得清靜多了,只有春節才會提著禮品登門拜訪,畢竟春節是萬家團圓的第一大節日,應酬孃家人也是必不可少的,自然不能漏掉輩份高的叔叔。

    親情維繫,無非就是錢在撐著。如果逢年過節送禮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那麼做個孝順、懂事的侄女,自然能贏得孃家人的好口碑,如果嫁得又遠,經濟條件一般,還是選擇酌情對待。畢竟叔叔原本就應該區別於父母,而不在同等規格內。

  • 3 # 赤鏈蛇妖

    我作為嬸嬸、同時也是侄媳婦,建議你不要開這個先河。趁著主動權在你手裡,可得想清楚了,開弓沒有回頭箭。該不該是一回事,送不送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實,並非只有你糾結,你的叔叔也糾結,他該怎麼還禮呢?給你孩子多少壓歲錢合適呢?說來說去離不開錢。

    逢年過節給長輩拜年,是千百年來一直不變的習俗。

    過去,一年四季吃不上白麵饅頭,更不用說肉,所以家家戶戶在春節都會給家裡的長輩,比如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叔叔伯伯、堂叔伯……送碗肉餃子和兩個白麵饅頭,以示孝順、懂事,也讓下輩知道家族組成成員。

    老人收到晚輩的敬意,也是滿滿的感動,甚至還會有暖暖的幸福感。

    後來,家家戶戶一年四季都是白麵饅頭,偶爾也吃頓肉解解饞,這時候,春節拜年也會端一碗餃子,再拿兩個饅頭。

    長輩就會說:“還送啥哩!都一樣,都是好面一塊,過來說說話、聊聊天就妥了”。但老人還是很開心的,有一種被尊敬的自豪感。那年代的老人都有“習俗”情節。

    送禮的作用也只剩下族人之間互相走動,聯絡一下感情。因為那時,也只是不缺吃的,“錢”還是個稀缺貨。

    現在,你再給長輩端碗肉餃子、拿兩個饅頭試試,不把你挖苦一通就算是好修為了。長輩心裡肯定犯嘀咕:“這孩子是不是病了?要不然,這是抽的哪門子邪風啊?

    可問題是——現在“錢”依然是個稀缺貨。那麼,問題就來了。

    一、你的長輩有幾個?

    比如我,公公婆婆、爸爸媽媽都是他們兄弟姐妹中的老大,他們那個年代,沒有計劃生育,兄妹眾多。

    我數了數,光婆婆一輩的整整三十個,一家兩箱,六十箱。

    老公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我的爺爺奶奶都是長壽老人。

    二、你有妯娌幾個,關係處得怎麼樣?

    比如我,妯娌四個,關係一般,並且每個人心裡都藏著一個小九九。

    無論去誰家拜年,婆婆都跟著,妯娌四個都得花一樣的錢,合夥買禮品,平均分攤錢,花多少錢,自己不能做主。

    買的禮品,不可能幾箱全買一樣的東西。有貴的,也有便宜的。就像我們妯娌四個,家庭有富裕的,也有相對貧窮的。

    三、你的那些所謂的長輩,人品怎麼樣?素質呢?

    有些性情溫和善良、又善於人情世故的長輩,對每一個客人都熱情招待,最起碼要與每個客人說上一句話,來的都是客嘛!

    也有那麼一些奇葩長輩,先打眼一掃禮品的大概價格差異,就從心裡理所當然認為、貴的禮品是家庭富裕的買的,便宜的是窮酸家庭買的。

    鬱悶就出在這裡。

    關鍵婆婆還裝迷瞪抹油,任憑婆婆的兄弟姐妹誤會、偏待,一句話都不解釋。

    婆婆的兄弟姐妹,作為我們妯娌四個的拜年物件,連口水都不給窮的外甥媳婦喝,卻拉著富裕的外甥媳婦熱情的噓寒問暖。

    更氣人的是給孩子紅包。

    我們妯娌四個花一樣的錢,孩子一樣多。那些奇葩卻故意當著你的面給富裕的孩子一百塊壓歲錢,只給你的孩子十塊錢壓歲錢。目的就是讓你明白,你的孩子、你的禮品就值那麼多。

    如果你不忿、膽敢說出禮品是平均攤錢,他們會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你,像看一個小丑表演。再以鄙視的眼神斜視你,意思就是你是為了壓歲錢的多少而撒謊。

    就算你說的是真的,你還是為了錢。因為你窮! 因為你缺錢。

    這就是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越來越不願意走親戚的真正原因。

    四、你婆婆偏心嗎?你是否富到可以不在乎甚至隨意扔掉這些禮品的錢?

    在所有的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中,我們是妯娌最多的。我們出去四份禮品,回來一份、兩份、或三份,但架不住家子多呀!

    我們妯娌每年花近四萬塊錢左右的禮品,平均一家一萬上下。我婆婆可以收兩到三萬的禮品。

    這些東西婆婆沒有明說,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1.婆婆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標準一個三高人。很明顯,禮品婆婆沒本事吃。

    2.婆婆所有親戚都是我們妯娌花錢買禮品,婆婆從來都沒有拿出哪怕一箱讓我們少買點,少花點錢。

    3.婆婆也捨不得送鄰居。我們都知道婆婆不跟任何人共事。

    這些東西去哪兒了呢?

    而且速度還颼颼的呢!

    親戚沒拜完,東西先沒了。

    4.每次提到這個,大嫂滴滴滴一笑,回家一肚子火,給大哥鬧。

    我。回到家冷嘲熱諷,說老公:“去吧,給你媽說說話,說不定你媽會賞給你一根火腿嚐嚐呢!那麼多東西,你媽又不走親戚,放壞了,多可惜呀!再說了,你那麼孝順,吃個跳蚤,還不忘記送你媽個大腿呢!”

    老公:“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二嫂。

    弟媳婦憋氣不吭,轉臉偷著樂,回到家笑抽了。

    弟媳婦每年回孃家都不買禮品,光婆婆的都拿不完了,還有她的三個孩子吃的……………………

    出嫁後逢年過節該不該給叔叔送禮?如果你不是同輩中老大,那前面有車,後面有轍,你不得不跟著走了!

    如果你是同輩中老大,經濟條件一般,就沒必要開這個先河嘍!

    因為它不是偶爾一次兩次,是幾十年的來回互換禮品紅包,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很有可能會發生你意想不到的不愉快的事情。

    人畢竟是自私的,而且貧富差距,扒高踩低,性格素質……甚至有可能你物資上吃了虧還得罪了人。

    至於題主說的出嫁後是否需要像孝敬父母一樣孝敬叔叔,這就得問你自己了。你的叔叔是否像你的父母一樣疼你呢?

    人的關係都是相互的,你來我往,別把自己裝的像不諳世事的傻白甜一樣!

    #情感##紅紅火火過大年#

  • 4 # 遠嫁女夢夢

    這個話題我有話語權。因為我就有兩個叔叔,我剛結婚那會兒每次回來都要給兩個叔叔買禮品,我媽說因為我遠嫁,一年才回來一次,小時候叔叔嬸嬸對我也很好,不買點東西過意不去,當然我回婆家的時候他們又會包紅包給我孩子。這樣過去了四五年,後來有一次我回去又買了肉和牛奶給嬸嬸他們送去,我小的嬸嬸就說哎呀以後來就不要買東西了,大熱天的。我一般都是暑假帶孩子回去。聽話聽音嘛,作為一個成年人我聽出了嬸嬸的話外音,帶了東西給她她其實並不是很高興收,因為她還要考慮回禮,回多了吧自家條件不允許,回少了吧怕我們不舒服,而且天熱她還要請我們去家裡吃一頓,也挺累挺麻煩的。我就跟我媽說,以後就不要買東西給他們了,省得麻煩,侄女畢竟只是侄女,儘管他們都沒有女兒。所以呢這件事要看雙方的為人和經濟狀況。

  • 5 # 清風和暢001

    我就是一個出嫁女,爸爸兄弟六個,除了他自己,上頭有四個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剛出嫁那幾年,每年過年都要給伯伯叔叔拜年包紅包,三五百的拿。那時心思很單純,想著小時候受過伯伯叔叔的照顧(一般是逢年過節到他們家吃飯),現在成家了,拿點錢孝順伯伯叔叔也是應該的。我從來沒想過到伯伯叔叔家撈什麼好處,賺什麼便宜。可是時間一長,我就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

    第一,親戚覺得累贅。我們那過年走親戚,親戚一般是要準備飯的。其實也就一年到你家來吃一頓飯,何況還不是白吃的。但是隨著伯伯叔叔年紀的增大,他們都不願準備飯或是做不了了。而那些堂兄弟、堂兄弟媳婦也不願意幫自己父母、公婆準備飯菜招待我們這些堂妹堂妹夫。因此伯伯叔叔們看到我們拿紅包上門拜年,他們很尷尬。準備飯菜嘛,他們做不過來;不準備嘛,又失了禮數。所以他們並不願意侄女帶紅包上門拜年。

    第二,心理不平衡。我們這裡,侄兒上叔叔、伯伯家拜年是從來不拿紅包的,侄女就要拿紅包給老人。因此家裡女兒多的就認為自己吃虧了,心理不平衡,這容易造成兄弟間的隔閡。因為這些事情吵架相罵的不在少數。同時侄女們拿的紅包有多有少,老人們也有意見。

    第三,很難一碗水端平。伯伯叔叔伯母嬸嬸們性格不一樣。有些很善良很大度,有些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生怕自己吃虧。我們送紅包沒有笑臉相迎,甚至還要在背後說些閒話,時間久了,我們心裡也不開心。比如說侄女結婚,我們這的風俗一般是邀請叔叔伯伯去侄女婿家送親,侄女婿家還有幾百塊錢紅包打發。我孃家當時辦出嫁酒沒有收禮,結婚時也是用幾臺小車客客氣氣請他們去吃喜酒。可是他們沒花一分錢還有人嫌棄人家打發少了錢。侄女生孩子,客氣的按習俗送只雞,送點雞蛋,不客氣的啥都沒有。叔叔伯伯家辦事,你送的禮必須每家都一樣,要一碗水端平。但是你家有事,叔叔伯伯中每家隨的禮都可以不一樣,甚至有些的還躲著不來。作為晚輩,我們有時候覺得很累。你一百次中做好了九十九次,一次沒做好,前面九十九次的好都是白做了。他們仍然要說閒話,仍然認為你做得不好。走這樣的親戚,心累!

    所以,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我們現在逢年過節不給叔叔伯伯家送禮了,只去拜個年。這樣大家都省事,挺好!

  • 6 # 蓮娃L

    如果排除掉你家族裡大家都心照不宣,認為這種情況不送禮,和經濟條件不允許這兩條,我認為既然是逢年過節,即使你出嫁了還是該給叔叔家送禮。

    今年過年我外甥女就帶些禮物看望了叔叔、姑姑、姨媽、舅舅等所有的長輩,一家一家地拜年。

    按傳統風俗,你是可以不送,因為有女兒出嫁後不必跟孃家親戚來往的老規矩。但這個規矩的形成原因是按照傳統家族觀念,嫁出去的女兒成了外人,可以不和孃家親戚來往,也不必贍養父母,更加不能繼承父母的財產。這些老規定其實已經和現在的法律法規、實際生活產生了衝突。

    例如現在講的是男女平等,女兒跟兒子一樣對父母有贍養義務,有繼承遺產的權利,是否該繼續延伸到都要和孃家親戚來往,因為這一條跟所有人的利害關係都不大,不會導致激勵的家庭和社會矛盾,所以法律不去做規範,讓民間自己去約定俗成。

    什麼叫“約定俗成”?就是老百姓根據大多數人的需要形成一個比較合情合理的統一認識和做法。隨著社會的變化,尤其是經歷了獨生子女政策後,現在這一條“約定俗成”的老規矩有沒有根據新環境改變的必要呢?我認為是有必要的,原因有二。

    一是現在家庭經歷過獨生子女政策後,一般都人丁稀少。如果依然按照老規矩,逢年過節太冷清,可走的親戚也太少了。所以出嫁的女兒把叔叔也納入來往物件,可以多一門親戚,增加家族歡聚的熱鬧氣氛。

    是現在家庭成員異地工作的多,大家難得相聚,家族和家庭觀念都被淡化,家庭呈現日益鬆散的局面。所以晚輩如能儘量把更多的長輩納入親戚範圍,有利於家庭和家族的情感凝聚。

    三是執行獨生子女政策的這代人老了,獲得後輩關注的機會和時間都太少。一個孩子兼顧事業和四個以上的老人,顧此失彼是常態,如果侄兒侄女和外甥子、外甥女這些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都能與彼此的老人保持來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互幫互助,有利於只有一個子女的這代人老了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照顧。

    中國社會其實是家族社會,家庭是其基本單位,人丁興旺、子孫繞膝是大家的理想追求。你給叔叔拜年送禮,叔叔也會給你孩子壓歲錢祝福,其樂融融相比老死不相往來孰好孰壞,應該很清楚吧。

  • 7 # 宋言爾

    首先:

    出嫁後的女兒肯定不可能像孝敬父母那樣去孝敬叔叔,這是不現實的,因為叔叔家的孩子也不可能像孝敬他父母那樣去孝敬你的父母!

    其次:

    是否要給叔叔備禮品,備什麼樣的禮品,逢年過節都要備嗎?

    這個問題我覺得這要看你們那邊的風俗習慣以及你們和你叔叔家的關係如何。

    我孃家是江西的,我們那邊的風俗是這樣的:

    出嫁的女兒,逢年過節都要給父母送禮。以前主要是買肉買水果買菸酒,現在簡化了就不買東西直接給錢。

    一般是端午和中秋節那天,出嫁的女兒帶著老公孩子一起回孃家送節,吃完午飯再回去。叔叔家或者伯父家是不需要送禮的,他們也不需招待飯菜。

    春節在我們那邊來說是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出嫁的女兒在初二那天要回孃家拜年,不僅要給父母送禮,還要給伯父和叔叔送。當然,親疏有別,送的禮也有輕重之分,給伯父和叔叔送的禮品是不可能跟送給父母的禮品一樣!

    我們那邊講究禮尚往來,通常初二或者初三,伯父和叔叔他們也會請這些出嫁的女兒們和侄女們吃新年飯。但是堂哥們不管是否已婚,是不會特意給我們的父母送禮品的,頂多也就是請吃新年飯的時候叫老人家一起過來吃。(可能是傳統觀念,覺得是同一個大家族的人,一家人,所以沒必要送禮吧。)

    總結:

    所以,出嫁女兒是否要給叔叔送禮,主要看你們那邊的習俗和你們兩家人的關係。送禮和收禮都是心甘情願、高高興興的事情,是為了促進雙方情感的,如果因為這事情弄得太糾結,就違背了送禮的初衷了。

  • 8 # 伊人飛77

    我爸爸兄弟三個,我爸老大,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我二叔家生了三個女兒;三叔家一個兒子。從我們小的時候,三嬸就說,就她家沒有閨女,所以老了沒人送好吃的,我那時就說:“放心吧嬸子,到你老了我們姊妹四個都給你送好吃的”。所以從我結婚後每年的逢年過節,我都給兩個叔叔家送禮,東西不在多,就為讓三叔覺得他也有女兒。二叔家二妹嫁在本村,過節也是送,大妹和三妹嫁到外地了,就不送。所以這個事情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就是憑心。我弟弟結婚後,也是這樣,逢年過節的也是兩個叔叔家都給送箱酒,就為讓二叔高興。

  • 9 # 業餘業餘

    作為出嫁女 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去的。 沒出嫁前就是住一個村的一大家人。很多叔叔大伯對侄子侄女都是很好的,為了拜年的紅包不去不太合適,別的地方省省,有些東西不能省。我奶奶沒去逝之前一直住在叔叔家,我十歲之前我們家也是跟叔叔奶奶一起住在一個大房子裡,所以心裡一直覺得其實大家還是一家人。只要別人對你好過,就應該記在心裡,也要想著回報,如果把他們當親人就要回去看看,不走感情是會越來越淡的。如果過年也走不上一趟,還有啥時候會去看看呢?

    雖然說最後這些親戚親情隨著時間都會淡下去,那應該是到我兒女那輩了吧。尤其我父親去世以後,就更覺得叔叔大伯很親切。

    個人見解,如果關係本來就不好,本來就沒啥感情的,那看不看變路人倒沒關係。如果看重這段親情,就不用權衡那麼多 ,看一下,維護一下親情也是應該的。

  • 10 # 別以為我很幸福

    我是出嫁女,我一年三節都會給叔叔家送禮送錢,舅舅家去了也送,叔叔家是孃家必須送,這是老規矩。29年了,一年不拉,現在送的更多,因為叔叔有兩個留守的孫子孫女在家。我叔叔以前也會給我女兒壓歲錢的。自己家的親人儘量對他們好一點。我兩個弟弟也會在過年拿錢給叔叔嬸嬸。我們的情義也換來叔叔一家的情義,我們堂兄弟表兄弟都很親,這麼多年來,我父母住在我叔叔家隔壁,一直都是互相照應,有一次一個外地人還問我媽媽,我叔叔是不是他兒子,因為我們姐弟都在外面工作不在父母身邊,而我叔叔只比我大三歲。我父母蓋房子完全由我叔叔統管,買什麼材料,貼什麼瓷磚,我們都不要插手,平時換煤氣呀買物質呀出門走親戚呀,都是我叔叔開車接來接去,總之,自己家親人你不對他好你還對誰好?我家和我叔叔家情義很深,不像我老公家,叔伯家老死不相往來,我真的很納悶我喜歡有情有義的家庭,有情有義的親戚,當然,大家都要好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你回婆家幹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