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資大叔
-
2 # 文子隨筆
每一位職場人在求職過程中都會面臨offer選擇,當你面對平臺、職位、薪酬、地點、發展等等條件選擇困難時,其實你已經走進了死衚衕。你需要了解一些你還不知道的事,瞭解是什麼影響著你的決定,然後你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P1
職位
職位名稱:職位名稱直接顯示本崗位的基礎資訊和直接權利,對外的展示和對團隊的管控,同時代表著一個人能產生的價值。
彙報上級:彙報上級顯示在公司的工作許可權和工作半徑,在企業彙報給CEO和彙報給總監的差別很大。彙報上級決定著每一項工作是否可以在完成結束後第一時間向前推進和拍板。
下屬人數:下屬人數及分工,以展示本崗位的職責覆蓋範圍,也是一種權利和責任的展現。
考核目標:考核目標顯示公司對本崗位的直接要求和所要開展的重點工作內容,透過努力完成任務目標才能展現自己的真正能力,獲得更高更大的話語權。
P2
薪酬福利
薪酬
基本工資
是工資中的基本部分。按月發放並且不與員工績效考評結果掛鉤。員工若因違規、違紀而受到經濟處罰時,扣減基本工資。
績效工資
它是員工按照公司的業績要求,完成其職位績效目標應獲得的收入。主要根據員工每個考評期考評結果計算,它體現了薪酬的激勵性,是員工工資的重要組成。
考核方式包含:OKR、KPI、360度、綜合平衡計分卡。
加班工資
員工在工作時間之外從事勞動應得的報酬。
福利
基本保障福利
“五險”即:
養老保險:22%
醫療保險:12%
失業保險:2%
工傷保險:0.5%
生育保險:0.5%
“一金”即:
住房公積金:7%
合計:44%
補充福利
補充公積金
醫療保障類
交通補貼、每日餐補
節日禮金類
禮品類
團隊建設類
骨幹員工額外福利
房車補貼計劃:
針對主管/資深及以上員工特殊關照的現金福利。
獎金
績效獎金
薪酬反映員工的工作業績的部分為績效獎金。
效益獎金
薪酬反映公司的經濟效益部分為效益獎金。
獎金分配
績效獎金及效益獎金與工作業績、經濟效益掛鉤。
津貼
對勞動者給與的一種工資補貼方式。
P3
工作地點
工作環境
公司的辦公環境決定員工在企業工作的心情,提供良好優雅的辦公環境能給員工歸屬感和依賴性,使大家工作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對家庭的影響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有獨立的小家庭,工作的距離決定他能對家庭的關照和幫助的多少。
通勤時間
在城市工作交通雖然便利,但上班高峰期會經常出現堵車、地鐵擁擠等問題,加上距離太遠,容易導致身體疲憊、工作狀態不佳等問題。
P4
個人發展
能力提升:管理能力、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升。
資源積累:在公司工作和與外部企業合作過程中能接觸到的人脈和資源的積累,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極為重要。
上升空間:透過能力的提升、資源的積累,為公司創造的價值越來越大,職位提升的機會也隨之而來。
offer選擇時,除了瞭解這些基本知識,你也要有一些方法。
具體你可以試試以下建議:
第一:可以根據自己下個階段將要達到的期望和目標,將職位、薪酬、工作地點、個人發展這四項進行有效排序,得出你想要的答案。
第二:可以跟家人商量,聽聽家人的建議,畢竟身邊的人更瞭解你。
第三:可以跟身邊專業的獵頭顧問尋求幫助。
第四:可以透過在對方企業任職的朋友瞭解公司的資訊。
第五:可以透過網路官方資訊獲取企業的發展、業務的情況、團隊的情況等等。
對於offer選擇來說,因為每個職場人在所處的階段是不相同的,有的剛剛工作,需要提升和學習,有的則更看到職位權利、上升的機會,有的可能要轉移城市,有的是更注重家庭和孩子的照顧,所以offer選擇的重點在於目前你所處的階段和你下個階段將要達到的期望。
回覆列表
怎麼正常的去選擇offer?我覺得這對於找工作的職場人士可能是一個非常頭疼的事情,那麼其實我們只要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從幾個方面去考慮清楚,我覺得沒有什麼難處。
我們首先要清楚一個問題就是一個職場人士,他出來上班所追求的東西是什麼?
第一,可能所追求的是金錢。
第二,追求的是個人的職業發展。
第三,他所追求的可能是僅僅是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
那如果說是第1種情況,我們就考慮,哪家公司薪資福利好,是吧,五險呢,雙休啊,啊,固定工資高啊,福利好啊,唉,從這幾個因素去考慮我追求者,那麼我就從這幾個因素去評估,哪一家公司給予我的更多,同時可能做的時間還會長一些,那麼我就去選擇誰。
針對第2種情況是吧?當一個企業在錢上不能給你提供更多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從個人的職業規劃的,我們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去考慮這件事情。哪一家公司對於我整個的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是有利的,他在我的職業生涯的過程當中是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是能夠鍛鍊我個人的能力,是能夠提升我個人的職業的發展的砝碼的。那麼我就選擇誰,很簡單。
那第3種情況有的人說就前兩種就行了,其實第3種情況對於很多想要創業的人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啊。一般入職這家公司可能是他創業的,行業和這家公司的業務是有關聯的,所以他會從這個角度來去考慮,那麼我們要考慮的就是企業應沒有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去鍛鍊,讓你去了解去掌握公司很多很多對於你創業有好處的,一些內容和一些工作,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那麼你去都沒啥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