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象眼觀天下
-
2 # 考古軍中馬前卒
漢末三國時期,天下大亂,軍閥混戰。戰亂造成百姓的死亡或者逃亡,很多田地被撂荒,因此時常出現饑荒。沒有糧食吃,就只能用別的東西來代替。
亂世之中,別說普通人,就連皇帝跟王公大臣也會餓肚子。
漢獻帝興平元年,受戰亂與乾旱的影響,關中出現大饑荒。
是時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
糧食貴的買不起,人吃人成了常態。好在漢獻帝心軟,派人從太倉拿糧食,設粥棚,這才救了很多人。
就這麼苦苦熬到秋天,等來了大救星——桑葚。史書記載:
桑復生椹,人得以食。
居然要靠桑葚來維持生命,可見當時的饑饉多嚴重。
後來由於李傕郭汜之亂,漢獻帝自己也開始四處逃難,跑到了被董卓燒掉的洛陽城。洛陽在那會兒非常殘破,史書記載:
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間。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群僚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採穭,或飢死牆壁間,或為兵士所殺。
沒處住也就罷了,連吃的也沒有,尚書郎以下的官員都得出來採集野菜野果,有的還沒回去就成了“路倒”。
由此我們也就知道,曹操來迎接漢獻帝遷都許昌,對漢獻帝本人來說,雖然成了傀儡,但總算是能夠吃好睡好,一開始內心應當是充滿了感激的。
印象當中,當時的各個大軍閥都很有實力,動不動就是發動十幾萬大軍,應當不會為了糧食發愁吧?
實則不然,缺糧是普遍現象。
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pú luǒ]。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袁紹的軍隊也靠桑葚活命,袁術的軍隊吃蒲蠃,就是河蚌。至於普通老百姓,為了活命就要人吃人了。
簡直是一幅人間地獄的慘景!
至於曹操的軍隊,也好不到哪裡去。
太祖乏食, 昱略其本縣, 供三日糧, 頗雜以人脯。
程昱為了給曹操供應軍糧,竟然將人肉乾混入。。。
後來,曹操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於建安元年(公元196)開始推行屯田政策,吸引逃亡的老百姓回來種地,軍隊也參與其中,獲得了大量的糧食,成為曹操南征北戰的物質基礎。
三足鼎立之勢形成之後,吳蜀政權也推行屯田,吳國還大力開發江南未開墾的土地,其目的都是為了補充糧食。這一階段的糧食問題就沒有漢末那麼嚴重了。
-
3 # 四川達州人
非常悽慘。
東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全國登記有口5648萬,這是沒有計算徒附奴隸的資料,實際人口怎麼也有八九千萬。
50年後的赤壁大戰時的208年,全國登記人口僅300萬。即便很多因逃亡成為徒附奴隸,但縱是把實際人口定為登記人口的3倍也不過900萬口,比157年降低90%以上!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國統一,即便經過六十多年的恢復與發展,全國登記人口也僅只250萬戶1616萬,尚不足157年的30%!
自184年黃巾起事開始,在戰爭及連年災荒之下,因勞動力損失和逃亡,正常年份也會大量減產,後果就是,糧價縱然鉅萬也買不到。
對軍閥來說,手上有多少糧,就可以養多少的兵。而世家手上有多少糧,就可以換回多少奴隸徒附,又怎麼會捨得拿出珍貴的糧食去做哪怕一點點善事呢?
各種罪惡因之而來。
無助百姓就只能成為流民,背井離鄉後被迫成為世家的“客”戶。
賣兒鬻女,其實還是最輕的。當流民被地方勢力捕獲後,“菜人”也就應運而生。甚至公然捆綁在餐館旁任人點“菜”。
悽慘的叫聲,伴隨著食客們“幽雅”的進餐。以我們現代人看來,這個場景只能是,陰森森的毛骨悚然。
如果說,“菜人”還只是民間的個體行為,那末軍閥們的政權行為則已完全超越了人類的道德底限。
194年,曹操進攻徐州,結果被呂布偷襲而丟失老巢兗州,只剩三個縣。回軍爭奪兗州的曹操與呂布打了三年。
第一年,呂布及對曹操不滿的兗州世家聯合窮追猛打曹操,老曹只被動捱打的份,袁紹甚至提出讓老曹把子女家眷送到河北避難,可想而知曹操的處境有多艱難。此時,對曹操來說是非常幸運,對兗州百姓卻是巨大的災害—興平蝗災出現了。
曹呂雙方只能暫時休戰,各自去找糧食。
接收兗州的呂布當然沒法過日子,因為十萬軍隊,數萬官員家屬子女需要錢糧養活,可災荒之下的兗州哪還會有什麼糧食?
只世家手中才有糧食。然而倚靠世家才佔據兗州的呂布那就根本不可能自毀根基去搶劫這些世家,結果士兵大量餓死與逃亡。逼得沒辦法的呂布甚至親率騎兵到乘氏(縣)搶劫敵對世家,卻被李進以私兵擊敗。
反過來看,因丟失兗州而減少額外負擔的曹操在僅剩的三縣大殺世家,搶劫他們的糧食,再招募流民和世家的徒附屯田。
這且不說。曹操還用各種方式積累糧食以求養活官員士兵,甚至屠殺老弱百姓以圖減少糧食的損耗,最後竟發展到用“人脯”充當軍糧的殘酷地步(《三國志.魏志.程昱傳》注:《世語》載:“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
曹操如此,劉大耳也不是什麼善良之輩。
《三國志.先主傳》注:《英雄記》載:“…軍在廣陵,飢餓困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只能說,曹操劉備的心理素質實在過硬。
當我們在指責五胡亂華時羯胡鮮卑等劣族以漢人“兩腳羊”為食是無比罪惡的同時,有沒有人去譴責曹操劉備這些比羯胡還要“領先百年”的惡行?
第二年(195年,興平二年)蝗災結束,緩過勁來的曹軍追著呂布打,順利收回兗州。而兗州百姓在遭受蝗旱災難的同時,遭受了三年兵災—“戶不存二,口不存三”
如此記錄,在占人口八成的北方地區隨時隨地在上演,如董卓及其部屬的諸多惡行,也就不說了。
回覆列表
糧食當然是不夠的,遠遠不夠的,怎麼辦?沒辦法,所以人口大量死亡,東漢末年,漢桓帝和漢靈帝期間,全華人口最高峰是6000萬人,到了三國赤壁之戰時期,全華人口只有不足1000萬人了,剩下的5000萬人到哪裡去了?你可以去想——實際上有些專家的預測更加悲觀,胡煥庸認為當時全華人口只有600-700萬,梁啟超、郭沫若等人均認為是700萬,當然樂觀的也有,樂觀的估計是1400-1500萬。
但是無論如何,人口只有原來的10%-20%是一定的,也就是80%-90%的人都沒有了。大批的土地拋荒,所以曹操、諸葛亮、姜維這些人才能去搞屯田,後來三分天下,國家勉強穩定了,這樣以來可能糧食勉強夠吃了。
按照當時的人口預計,魏國大約500-600萬人,吳國大約300萬人,蜀國可能只有100萬人,三國都是“先軍政治”,軍隊總數占人口總數的10%,魏國軍隊約50萬人,吳國軍隊總數20萬人,蜀國只有10萬人——什麼劉備帶領70萬大軍去攻打吳國為關羽報仇,那完全是無稽之談,史學家估計夷陵之戰中,劉備的軍隊可能只有5萬人,還包含蠻王的大約1-2萬人,這已經是蜀國當時最大的能力了。
曹操的詩《蒿里行》中“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其實是很寫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