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雛姬吖

    嶗山道教自春秋時期至西漢時期,主要流派為方仙道;從東漢時期至南北朝時期屬太平道;南北朝時期至五代,分屬樓觀教團、靈寶派、上清派;宋初統屬華蓋派,金元以後則承襲全真各派。

    道教道觀

    嶗山之道教鼎盛於元、明兩代,至清代仍久盛不衰,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稱。這些宮觀洞庵散落在嶗山的峰谷崖壑間,香火鼎盛,從者雲集,使嶗山成為盛極一時的道教名山。

    青島解放初期,嶗山尚存14宮、9觀、17庵、16廟、3洞共59處道觀,共有道士200餘人。其中規模較大者有太清宮、上清宮、玉清宮、聚仙宮、華樓宮、神清宮、通真宮、大嶗觀、太和觀、明道觀、凝真觀、百福庵、臥雲庵、蔚竹庵、修真庵、明霞洞、白雲洞、太平宮和關帝廟等。

    至1959年,嶗山道觀中儲存比較完好的有7處,一般完好的有8處,部分破漏的有8處,破漏不堪的有7處,部分倒塌的2處,完全倒塌的3處,拆除的3處。共有道士86人,道姑3人。其中,太清宮15人、上清宮3人、太平宮7人、天后宮4人、聖清宮1人、玉清宮1人、神清宮3人、華樓宮3人、童真宮3人、明道觀1人、迎真觀4人、滄海觀1人、太和觀1人、大嶗觀1人、清溪庵3人、朝陽庵1人、荒草菴1人、常在庵3人(道姑1人)、壽陽庵2人、紫府庵1人、百福庵4人、蔚竹庵2人、關帝廟3人、龍王廟1人、白雲洞13人(道姑1人)、明霞洞6人、竹子庵1人(道姑)。另外,還有寄居嶗山的道士11人,其中太清宮1人、天后宮1人、聚仙宮2人、明道觀1人、滄海觀1人、白雲洞2人、竹子庵1人、百福庵1人、關帝廟1人。

    據史籍、資料和碑碣等記載,嶗山各宮觀庵名稱計有20宮、10觀、43庵、10廟、4洞、1殿和1祠共89個。在這89座道觀中,建於宋代的有4座,建於元代的有11座,建於明代的有50座,建於清代的有25座。在嶗山的道觀中,有的是僧道共居的,也有的是僧道輪流居住的,故難以精確統計,這也是嶗山道觀的一大特點。

    如今,嶗山山區內尚存道觀有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太平宮、通真宮、華樓宮、蔚竹庵、白雲洞、明道觀、關帝廟、百福庵、大嶗觀和太和觀。其中,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太平宮皆修葺一新,成為道教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語言暴力算家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