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蘇談
-
2 # 絲雨悠心
有些孩子在考試的時候,不是把小數點寫錯,就是把數字寫錯,或是漏寫題,這些情況主要是由於孩子的專注力不夠。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就一定要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呢?
一、重視專注力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專注力是重要性。專注學習,能夠使孩子高效的利用時間。當孩子聚精會神,專注學習的時候,學習的效果要遠遠大於平時,在相同的時間裡,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可以使用短平快的方法,把作業分成幾部分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的鼓勵,並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並且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差。這些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三、要儘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避免對孩子嘮叨和訓斥,讓孩子感覺他是時間的主人,家長應教會孩子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孩子在沉浸在自己興趣同時,在無意中培養了自己的注意力。
四、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專注力每天安排20 分鐘,讓孩子選擇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時一個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讀丟,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長久堅持下去,對孩子提高專注力有很好的效果。
給孩子獨立的學習空間當孩子來說學習的時候,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獨立學習空間,不用陪伴孩子做作業,而是讓孩子在相對安靜、舒適的空間裡,自己學習。如果家長一直陪伴著孩子做作業,不僅會影響孩子專注力,也會是孩子一直依賴父母。
-
3 # 智繪媽媽
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度不夠,對於學齡兒童的影響比較大。
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要排除病理因素。如果屬於病理因素應及早就醫,切莫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排除了病理因素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一、改善睡眠質量
有的孩子由於經常睡的太晚或睡眠質量不好,易興奮、喜怒無常,不能安坐、注意力難以集中。
建議培養孩子早睡的好習慣,睡前不做巨烈運動、少看少聽能引起興奮的事情,睡足年齡對應的標準睡眠時間。這樣,第二天孩子精力充沛了,上課時注意力就能集中。
二、使用一些科學的方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使其得以提升。
1.寫數字法。
按順序寫出1-50,要求全部正確,並且沒有塗改、增加、減少數字。如果出現錯誤,從1開始重寫,但是時間繼續計時。2.盯黑點圖法。
雙眼同時盯住黑點,不眨眼,看自己能堅持多長時間,反覆多次練習並且做好記錄。
3.聽數報數法。
聽一組數字,然後立即報出來,八組為一個計時單位。起初數字的位數先簡單些,可從6位數字練起,逐漸增加數字位數至8位、10位、12位。
以上這幾個方法,簡單易操作,且不受地點的限制,如果能持續鍛練一段時間,效果非常明顯。
-
4 # 好家長學院
大部分學生由於自控能力較差,都比較貪玩,於是就出現了上課時容易分神,寫作業時磨蹭,看書時東張西望等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從學習的長遠角度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長期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學習成績必然會下降,以後想上一所好大學都難,會影響和阻礙孩子未來的發展。下面,關於孩子學習注意力這個問題,我就詳細講一下自己的看法。
保證注意力集中的意義當人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時,這就屬於刻意記憶,在這樣的記憶下,聽課效率翻版,識記內容更快,做事情更加專注,成功率也越高,同時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會越來越強,學習的信念和自信心也空前提高。
注意力集中的五個方法
1. 豐富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氛圍
據研究表明初中生能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25-35分鐘,也就是一節課45分鐘,孩子能全神貫注聽講的時間最多維持35分鐘,因此作為老師,要在學生能集中聽課的時間段,採用一些新穎的教學模式,比如遊戲教學法,透過多媒體播放豐富的影片、圖片等素材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教學氛圍,在教學中儘量多向學生提問題,增強師生互動,增強課堂趣味性,進而調動學生的注意力。
2. 目標激勵法,給予孩子學習動力
給孩子制定一個小目標,比如,一次小測驗孩子數學考了80分,家長就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制定一個目標,可以和孩子說“好樣的孩子,如果你下次能再提高5分,媽媽就獎勵你一件禮物”。也可以透過計時,只要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家長佈置的學習目標,就實現孩子一個小願望等等。透過目標激勵法,讓孩子堅定學習的信念,讓他感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集中精力完成學習的目標。
3. 從細節出發,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孩子做起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定是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我們不妨思考一下,為什麼孩子對待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如此專心,而對待學習卻總是分神?因為學習往往是家長把他們的意願強加給孩子的,並非孩子意願。因此,家長可以從細節處慢慢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買幾本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書,如《最迷人的數學趣題》《數學和數學家的故事》等等,讓孩子在有趣的數學文字中感受數學的魅力,一旦孩子專注到書籍的海洋中,就會達到忘我的境界;也可以利用早晨這個記憶最佳的時間點,讓孩子大聲朗讀單詞、文章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專注力。
4. 改變學習環境,注意勞逸結合
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轉移,試想一下,當孩子正在認真思考一道課後作業,或者正在潛心鑽研一件事情時,家長突然過來插一句“你今天作業寫完嗎”這樣會非常容易斷孩子的思考,等孩子回答完問題再去繼續自己的事情時,就可能思路已經斷了。因此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不要有太多噪音,孩子的學習桌上,也要保持整潔,只放學習用品就夠了,避免孩子學習時分心。還有一點就是,切勿為了讓孩子提高成績,而給孩子過大壓力。學習也要分時段,注意勞逸結合,以免學習時間過長,影響孩子休息,甚至影響第二天的聽課效率。
5. 家長適當陪同,給予及時鼓勵
其實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很多,但是能堅持下去的孩子不多,這時家長就要發揮作用了,可以在孩子學習稍有懈怠的時候,坐到孩子身邊陪著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當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完成作業後,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幾句“繼續加油,只要做到專注,以後你做題的正確率和速度會越來越快”適當的鼓勵能讓孩子感到自己是有學習潛力的,並給予了自己積極地心裡暗示。
-
5 # 松鼠聊心理
千萬別信那些提升孩子學習專注力的渾話
在開展兒童發展家庭援助計劃(c-fap)
專案的過程中,經常有家長和老師說孩子學習不專注,這孩子是不是應該進行注意力訓練。
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會問:“孩子最喜歡做什麼事?”通常每個家長都會告訴我至少一件他的孩子最喜歡做的事兒。
然後我接著會問:“孩子做這件事一般會持續多長時間?”同樣,通常每個家長都會告訴我,很長時間。
顯然,孩子的注意力或者說專注力,什麼問題都沒有。
這就有問題來了,孩子為什麼做他喜歡的事情時,注意會集中那麼長時間,專注力會那麼好,而學習、寫作業時,卻沒幾分鐘就走神兒了呢?
其實,只要是一個大腦發育正常的孩子,注意力或叫專注力,都是沒有問題的。孩子能不集中注意力專注於一件事情,本質上是兩個問題。一個是興趣問題,一個是心理狀態問題。
先來說說興趣問題。
孩子對學習的內容缺乏興趣,自然就難以將注意專注於其中。任何人都如此,大人也一樣。擺一個醜女或挫男,你會饒有興趣地盯著看嗎?
孩子對學習內容缺乏興趣,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天賦不在此。譬如一個天生音樂細胞少的孩子,你讓他練鋼琴,那就是在折磨他。一個是在學習過程中,經歷了太多的痛苦,如總是挨批評,如學習壓力過大,使之對學習某些科目如語文數學,甚至所有的學習科目,都產生了厭倦,即傳說中的厭學。
這第二種情況,往往是多數孩子所謂“學習不專注”的主要原因。相信多數人都熟悉這樣一種情形——在中小學時,某同學就因為數學老師或語文老師不喜歡他/她,從此就再也無心學習語文或數學了。其實,就是一個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問題,與專注力沒有半根毛線的關係。
再來說心理狀態問題。
孩子不能專注於學習,很多時候是與孩子的心理狀態有關的。譬如緊張、焦慮、疲勞、心情不好、有心思等等。譬如爸爸媽媽剛發完脾氣或正在發脾氣,譬如媽媽一直面色凝重,孩子一直惴惴不安。譬如剛捱了批評。譬如媽媽在一旁一直嚴厲地盯著孩子的作業……在這樣一些心理狀態下,孩子是沒法做到專心於學習的。其實大人也一樣,譬如你剛與人吵架了,或者惦記著家裡某件事兒,肯定沒法靜下來做事。孩子學習不專注,多半是給嘮叨、否定、批評、打罵出來的,或者是家庭的緊張氣氛給擠壓出來的。
那麼, 如何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而專注於學習呢?
一、改掉嘮叨、否定、批評、打罵孩子的習慣;改善家長個人的心情,大人不吵架,改善家庭的氛圍,讓孩子有一個放鬆的心情。
二、學會盡量忽略孩子在學習中的不足,不斷地發現孩子在學習中的進步和亮點,及時給予肯定。哪怕是昨天寫錯了8個字,今天只錯了7個字,昨天十道題裡錯了9道題,今天只錯了8道題,都是進步和亮點。
三、陪伴、引導、啟發孩子自主探索,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注意,是陪伴、引導和啟發,不是說教、講道理,也不是替代孩子。
先就說這麼多吧。
-
6 # 益身君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並不難,做到這5點就可以!
很多媽媽“吐槽”自己家孩子:
“寫作業時一會要喝水,一會上廁所,每晚都能寫到快十點!”
“老師說他上課盡做些小動作,就是不好好聽課”
【專注力】差的孩子,不僅在寫作業上拖拉不集中,長遠來說,學習成績也會下降,而且對孩子的成長也有消極影響,家長們不可不重視!
1、專注力,影響孩子學習的一大「障礙」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是指能將自己的意志持續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不被外界刺激所幹擾的能力。
在1998年,“專注力”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影響兒童學習的重要因素。
而中國的一項心理調查研究也表明,大部分兒童存在著專注力的問題:
60%的孩子聽課最多隻能堅持30分鐘;
42%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方面很差;
30%的孩子經常“走神”!
可以說,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專注力」低下是主要原因。
2、成才or庸才?就看是否擁有足夠的專注力
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終身成就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
專注力缺乏,對孩子會有哪些消極影響?
學習成績低下。 專注力不好,孩子寫作業時易分心拖拉,上課聽講容易會走神,也跟不上學習進度,嚴重影響學習效率和質量。
拉低孩子的自信心。 專注力不足、課堂表現不佳、學習成績低下等都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變得不自信,產生自卑。
阻礙自我管理能力發展。 專注力低的孩子,容易丟三落四,學習用品和個人生活用品都會亂糟糟,自我管理提升意識極薄弱。
學習狀態、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是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個人綜合能力如何,則是影響一個人「成才」還是「庸才」的最直接因素。
3、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從這5方面做起
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可以維持專注的時間是不同的。
對於7歲的孩子來說,平均來說可以維持專注的時間只有20分鐘,而學校每一節課程有40分鐘,這樣就會大大降低學習效果。
父母們如果想增加孩子的專注時間,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01、不打斷,不干擾孩子正在做的事
孩子寫作業時,家裡人不要一會送盤水果一會送杯牛奶;蹲路邊看螞蟻時,父母也不要說“這有什麼好看的,趕緊回家吃午飯”。
在孩子對身邊的環境進行探索、沉迷於做某一件事時,不要去打斷或者打擾他,讓他安靜地完成正在做的事情。
02、訓練孩子把行為培養成習慣
孩子喜歡搭樂高,就每天都陪他搭一會;
孩子喜歡閱讀,就把閱讀變為每日習慣。
在此強烈推薦把【繪本閱讀】作為習慣來培養!
名家繪本的圖片形象又生動,對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而配以故事講解,孩子會和爸爸媽媽一起進入童話世界,享受書本帶來的快樂和寧靜,無形中也加強了孩子“坐得住、聽得進”的專注感受。
而另一方面,越小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和考試,都會更有幫助!
03、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
在很多事沒有形成習慣之前,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是陌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而且此時的他們也是沒有自制力的。此時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時間表:每天幾點可以看一會電視,睡前要讀書半小時等。
藉此來形成習慣後,孩子就會對一天的生活明確,做事時也容易更專心。
04、幫助、引導孩子分階段完成目標
由於孩子現有的專注力有限,他們不可能一次性完成一件事,往往缺乏耐心和持久力。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制定計劃,然後進行目標分解,引導孩子一階段一階段完成任務,他們就不會感覺那麼困難或者難以集中。
05、為孩子創造簡約、乾淨的環境
乾淨整潔的書桌、整齊有序的房間都是良好的外在環境,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更容易精神集中,專注到學習中去。
作為父母,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因為對於孩子來說,我們也是會對他們產生影響的“人文環境”!
在很多時候,因為作業寫不完或者丟三落四,很多父母會吼叫孩子。這樣的結果只是大人發洩了情緒,而孩子只得到了責罵和害怕。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什麼。
對待孩子,需要耐心,更需要等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什麼?
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然後改善或者解決。
回覆列表
現在的學習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孩子學習能力強,父母將會省力很多。而學習能力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專注力。所謂專注力,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對孩子來說,是指他們能把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達到認識該事物的目的。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最基本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會專注力不足?在早期教育專家看來,造成孩子專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家庭環境、親子關係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如果孩子對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周圍的環境干擾太多,家長給孩子佈置的任務太多,都會讓孩子分心或者失去信心。除此之外,當下的孩子普遍看電視的時間過長,也是扼殺孩子專注力的罪魁禍首。
南方醫科大學博士曾細花,引述一份關於電視對自覺注意力影響的量化研究指出,看太多電視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因為電視就是以快速運動的影像和鮮豔的顏色引起孩子們這種注意力。但要注意,在同一種條件反射反覆刺激下,大腦潛力就會匱乏。短時間內,小孩在看電視後不容易集中精力完成另一項任務,持續不斷的外界刺激排程起來的注意力將影響大腦回路產生自覺注意力,而這種自覺注意力將在人的一生不斷生成,並使智力得到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電視的危害是可以累加的。3歲時每天看電視一小時,可以誘使被調查者到他8歲時發生注意力渙散問題的可能性成倍增加。8歲時每天看電視一小時,可以誘使被調查者發生注意力渙散的可能性增加50%,14歲時每天看電視一小時,這一可能發生的機率增加44%。如果一個孩子在16歲時有注意力渙散的症狀,那他學習成績不好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多四倍。
所以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學習順利,就需要從小對孩子進行專注力培養:
1、講睡前故事讓孩子回答問題
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應該從感官訓練入手。這裡所說的感官訓練,主要包括視覺注意力、聽覺注意力。父母可以讓孩子做一些戶外觀察活動,觀察地上的螞蟻、樹葉上的蝸牛,並提一些問題,引導他們去深度觀察一些事物和現象,並把他們所看到的現象表述出來。除了視覺注意力的培養,聽覺注意力的培養也不容忽視。你可以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並讓孩子回答一些跟故事有關的問題,如此一來孩子在聽故事時,就會特別用心,不知不覺專注力便得到了提高。除了單純的視覺訓練和聽覺訓練,等到孩子稍大一點,還可以做一些綜合感官訓練。比如說讓孩子跟你一起做同樣的運動,便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不錯選擇。
2、結合孩子愛玩的天性,用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愛玩既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豐富認知、增長技能的一個重要方式。馬平強調,在專注力的培養上,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用遊戲的方式來進行。對於年齡小的幼兒,閱讀、搭積木、拼圖、串珠、找不同等都是培養專注力的很好的遊戲。比如說,撲克牌遊戲。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4,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遊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做遊戲時一定要做完一個以後再開始做另外一個,要想辦法讓孩子關注一件事的時間逐漸增加。
3、培養孩子靜心閱讀的習慣,減少電視、漫畫、遊戲的刺激
靜心閱讀對集中注意力也有幫助,比如讓孩子從靜心閱讀10分鐘開始,慢慢增加到20分鐘、30分鐘…… 你還可以給孩子佈置任務,比如孩子要看書,行,看20分鐘書,然後把裡面的內容和媽媽聊一聊;在規定時間內帶著任務做事,孩子自然而然就會集中注意力。閱讀習慣的養成很多時候都需要父母帶頭示範,父母自己少玩手機、少看電視,孩子也一定能在這方面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