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脈 Rocky Mountain 概述 落基山脈又譯作洛磯山脈,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由許多小山脈組成,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南北縱貫4500多公里,廣袤而缺乏植被。其名稱源自印第安部落名。英國殖民者初到加拿大阿西尼波音(assiniboine)地區,得知當地印第安部落名為“石頭”,加之該地的山像石頭一樣光禿禿的沒有值被,於是將此山秒為“石頭山”,英語譯為“rocky”,後來此名擴及縱貫南北的整座山脈。中文“落基”一詞是從英文“rocky”音譯而來的。 巍峨的落基山脈綿延起伏,自北向南,有數千公里之長。整個落基山脈由眾多小山脈組成,其中有名稱的就有39 條。這條巨大的山脈南北狹長,北至加拿大西部,南達美國西南部的得克薩斯州一帶,幾乎縱貫美國全境。 諸多山脈高聳入雲,白雪覆頂,極為壯觀。大部分山脈平均海拔達2000到3000 米,有的甚至超過了4000 米,如埃爾伯特峰高達4399 米,加尼特峰高達4202 米,布蘭卡峰高達4365米等。在這個大山脈的加拿大境內,由賈斯珀(Jasper)、班夫(Banff)、庫特內(Kootnay)和約霍(Yoho)4個國家公園和羅布森山、阿西尼博因山和漢姆伯3個省立公園,總面積約2.3122萬平方千米,組成了“加拿大落基山脈公園群”。 北美大陸最重要的分水嶺,除聖勞倫斯河外,北美幾乎所有大河都發源於此。山脈以西的河流屬太平洋水系,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屬北冰洋水系和大西洋水系。 地質 落基山脈一般定義為從加拿大的裡阿德河到新墨西哥州的格蘭德河,南北兩端再延伸只能是屬於美洲山地的一部分,不再屬於落基山脈。 落基山脈的比較年輕的部分,是在白堊紀時代(大約1億4千萬年至6千5百萬年前)隆起的,南部可能在前寒武紀(大約39億8千萬年至6億年前)就已經隆起了。落基山脈的地質結構主要由火成岩和變質岩組成,在南部邊緣也有年輕的沉積岩。在有些地區有第三紀(大約6千5百萬年至180萬年前)噴發的火山岩。幾千年來河流的侵蝕,使得山間谷地成為相對平坦的盆地。落基山脈的中西部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斷層和褶皺花崗岩組成。 從更新世到全新世(1800萬年-11000年前)發生多次冰河時期,當時黃石公園的90%都被冰川覆蓋著,從1550年到1860年還屬於“小冰河時代”,冰川曾經向前推進。 落基山脈積雪融化補充河流和湖泊的水源,佔美國全部淡水水源的1/4,從落基山脈發源的河流流入三個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這些河流包括: 阿肯色河 Arkansas River、阿薩巴斯卡河 Athabasca River、科羅拉多河 Colorado River、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弗雷塞河 Fraser River、庫特奈河 Kootenay River、密蘇里河 Missouri River、皮斯河 Peace River、普拉特河 Platte River、格蘭德河 Rio Grande、薩斯喀徹溫河 Saskatchewan River、斯內克河 Snake River、黃石河 Yellowstone River 落基山脈是北美大陸的分水嶺,在蒙大拿州的“冰河國家公園”內,有一座2444米的山峰,被稱作“三分水嶺”,因為從這裡起流出的河流,分別奔向三個大洋。
落基山脈 Rocky Mountain 概述 落基山脈又譯作洛磯山脈,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由許多小山脈組成,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南北縱貫4500多公里,廣袤而缺乏植被。其名稱源自印第安部落名。英國殖民者初到加拿大阿西尼波音(assiniboine)地區,得知當地印第安部落名為“石頭”,加之該地的山像石頭一樣光禿禿的沒有值被,於是將此山秒為“石頭山”,英語譯為“rocky”,後來此名擴及縱貫南北的整座山脈。中文“落基”一詞是從英文“rocky”音譯而來的。 巍峨的落基山脈綿延起伏,自北向南,有數千公里之長。整個落基山脈由眾多小山脈組成,其中有名稱的就有39 條。這條巨大的山脈南北狹長,北至加拿大西部,南達美國西南部的得克薩斯州一帶,幾乎縱貫美國全境。 諸多山脈高聳入雲,白雪覆頂,極為壯觀。大部分山脈平均海拔達2000到3000 米,有的甚至超過了4000 米,如埃爾伯特峰高達4399 米,加尼特峰高達4202 米,布蘭卡峰高達4365米等。在這個大山脈的加拿大境內,由賈斯珀(Jasper)、班夫(Banff)、庫特內(Kootnay)和約霍(Yoho)4個國家公園和羅布森山、阿西尼博因山和漢姆伯3個省立公園,總面積約2.3122萬平方千米,組成了“加拿大落基山脈公園群”。 北美大陸最重要的分水嶺,除聖勞倫斯河外,北美幾乎所有大河都發源於此。山脈以西的河流屬太平洋水系,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屬北冰洋水系和大西洋水系。 地質 落基山脈一般定義為從加拿大的裡阿德河到新墨西哥州的格蘭德河,南北兩端再延伸只能是屬於美洲山地的一部分,不再屬於落基山脈。 落基山脈的比較年輕的部分,是在白堊紀時代(大約1億4千萬年至6千5百萬年前)隆起的,南部可能在前寒武紀(大約39億8千萬年至6億年前)就已經隆起了。落基山脈的地質結構主要由火成岩和變質岩組成,在南部邊緣也有年輕的沉積岩。在有些地區有第三紀(大約6千5百萬年至180萬年前)噴發的火山岩。幾千年來河流的侵蝕,使得山間谷地成為相對平坦的盆地。落基山脈的中西部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斷層和褶皺花崗岩組成。 從更新世到全新世(1800萬年-11000年前)發生多次冰河時期,當時黃石公園的90%都被冰川覆蓋著,從1550年到1860年還屬於“小冰河時代”,冰川曾經向前推進。 落基山脈積雪融化補充河流和湖泊的水源,佔美國全部淡水水源的1/4,從落基山脈發源的河流流入三個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這些河流包括: 阿肯色河 Arkansas River、阿薩巴斯卡河 Athabasca River、科羅拉多河 Colorado River、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弗雷塞河 Fraser River、庫特奈河 Kootenay River、密蘇里河 Missouri River、皮斯河 Peace River、普拉特河 Platte River、格蘭德河 Rio Grande、薩斯喀徹溫河 Saskatchewan River、斯內克河 Snake River、黃石河 Yellowstone River 落基山脈是北美大陸的分水嶺,在蒙大拿州的“冰河國家公園”內,有一座2444米的山峰,被稱作“三分水嶺”,因為從這裡起流出的河流,分別奔向三個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