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牧影
-
2 # 尋夢者7970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村居》是清代詩人 : 高鼎 的一首七言絕句詩。整首詩描寫早春二月,鄉村明媚迷人的美麗景色;小草初長、黃鶯飛翔、歡快歌唱、垂柳輕拂堤岸。孩童放學歸來後放風箏的活潑動人、自然與人物的景象。全詩每個字都透出了詩人對春天來臨時的,喜悅和讚美。
前兩句主要寫春天醉人的景色。後兩句主要寫活潑的兒童。前兩句和後兩句是; 景與人結合、靜與動結合的轉換關係。
-
3 # 菜鳥也要飛翔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村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前二句寫景:早春二月,春回大地,野草又開始瘋狂地生長了,黃鶯也歡快得四處飛翔,春風吹拂垂柳輕輕拍打著湖岸,鄉野村子裡升起了嫋嫋的炊煙。點明瞭時間、地點、景物。
後二句寫人:頑皮的小孩不是趕快回家吃晚飯,而是趁此時春風正好放飛風箏。充滿了天真的童趣。
縱觀整詩,情景交融,充滿了孩童純真的童趣,完美地展現了春天的氣息!實在是好詩!令人回味無窮、一幅令人陶醉的優美鄉居圖。
-
4 # 江上俠chenxiliang
清代詩人高鼎所作七絕《村居》,描寫了早春農村兒童快樂放風箏的情景。前兩句寫景:二月早春,地上青草生長,天上黃鶯飛舞,堤岸上楊柳飄拂。後兩句記事:兒童從學堂早早放學後,高興地趁早放起紙鳶來。本詩前兩句寫景為後兩句記事作鋪墊,前後呼應,結構緊密:正因為有了清和晴天,兒童才能趁早趁晴野外娛樂。正因第二句“拂堤楊柳”,暗示有風,未句“忙趁東風放紙鳶”才會顯得生動而自然。
-
5 # 我是小芝士
我是文史小芝士,我試著說說我的理解。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首先,《村居》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高鼎晚年閒居農村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此詩第一、二句寫時間和自然景物,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裡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第三、四句寫的是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裡放風箏的生動情景。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由景及人、物趣橫生,顯得格外生動活潑,給人如臨其境之感。
-
6 # 向天笑
詩文釋義:正是農曆二月時,青草開始發芽生長,黃鶯也在天空飛來飛去。
修長柔嫩的楊柳枝條垂下輕撫堤岸,陶醉在春天的霧氣中。
村子中早早就散學回家的孩子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趕忙趁著東風將風箏放上了藍天。
……………
說完了詩文釋義,再說說前兩句及後兩句之間的關係。
首先,全詩前兩句寫景,無論是“草長鶯飛”還是“撫堤楊柳”雖然大部分為靜態,但都十分生動形象表達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富有朝氣。
接下來的後兩句則是寫人且添加了一個動態。
將早早散學回家孩童放風箏刻畫的淋漓盡致,
物態人事互相映襯,動態靜態彼此補充,使全詩在村居所見的“春”景這一主題下,完美和諧地得到了統一。
-
7 # 閱書史天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景,生動地描繪出農曆二月的鄉村景色,小草長出嫩芽,黃鶯在空中飛舞,柳樹在風中輕輕的拂動。一個“拂”和“醉”字將柳樹人格化,此時的柳樹就像一位身姿輕盈的美人,在迷人的春天中醉倒後輕輕扭動身姿。後兩句寫人,小孩子們放學回家早,連忙放起了風箏,著一動態描寫使春天更加生機勃勃。動靜相結合,寫出了生機勃勃的早春二月。
而這前後兩句看似並沒有聯絡,實質上前兩句才是暗線,以春的美景,渲染兒童的天真,兒童也代表新生,而春天也是新的開始。
回覆列表
關於村居的詩,比較出名的有宋代的張舜民和清代的高鼎,尤其是高鼎的《村居》。
單單從詩題來看,我們就可以瞭解村居是描寫的是鄉村圖景,雖然兩首詩所寫的景物不同,但是,在創作手法上確驚人相似。
為什這麼說呢?
村居宋代:張舜民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張舜民這首詩前兩句寫景:村居的遠處是流水潺潺,環繞著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園,青竹繞籬,綠水映陂,一派田園風光。槿花稀疏,一樹榆錢早就隨風而去了
後兩句寫了:夕陽西下,牛背上沒有牧童騎臥,只帶著成對的烏鴉,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很顯然,在寫作手法上,前兩句直接寫景,是靜態描寫;後兩句寫的是老黃牛和烏鴉,這是動態描寫,動中顯靜,這個畫面配合得很和諧。
高鼎顯然借鑑了這種寫作方法,並且大有青出於藍的架勢。
村居清代: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一二句:農曆二月,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輕拂堤岸的楊柳陶醉在春天的霧氣中。
這也是單純寫景物,雖然有黃鶯飛來飛去,但是主要還是側重於景物的靜態描寫。
三四句:村裡的孩子們早早就放學回家,趕緊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後面這兩句想比一二句,顯然就熱鬧了許多,小孩放學得早,跑到田野歡樂的放風箏。
這首詩前半部分寫景,後半部分寫人,動態靜態彼此補充,使“春”景更加生動有趣,完美和諧。
兩首詩相同之處就在這,前兩句都是以寫景物為主,後兩句則是添加了動態的景物,動靜結合,突出鄉村的美好。
不同的時,張舜民的《村居》是以動景襯托靜景,著力於描摹夕陽暮靄下鄉村的安靜,突出鄉村的恬靜美好;而高鼎的《村居》並不是用動景來襯托靜景,兩者相輔相成,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