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滬生泉
-
2 # 元寶中醫
月面上長出第一株植物嫩芽,這是無價之寶的訊息呀,月面上可生長意味著有氧氣,Sunny,水,人也可以在上面長期生存呀,可種植各種植物之類先試試,最適合什麼,先看動物在上面看能活多久,如狗的嗅覺很靈敏,可以監控試試看有什麼結果。慢慢開發月面上的價值所在。月球又能給地面帶來什麼好處,都值得研發。
-
3 # 九龍山下閒
跟胖哥學物理 生物實驗是地球外移民第一步
月面生物實驗,其實還是在一個封閉環境裡實驗,相當於人造一個生物圈,這種實驗應該對於構成人工生物圈有著積極意義,因為要想成功把地球上移民,這些閉合生物圈能否實現自迴圈很重要,當然要形成良性迴圈,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實驗成功的。
不論怎樣,比較這種生物在月球那個環境裡,利用人工生物圈技術成功成活,應該是月球生命一種誕生,起碼對於植物在這種環境下發育成長得到第一手資料,也為今後人造人物圈積累經驗。一旦人造生物圈實現一種良性自迴圈,就可以開展動物實驗,從而為最終人類搭建地球以外家園奠定基礎,這應該是科學一種良好願望,什麼時候實現自迴圈的封閉性才是成功,因為只有在這種人造生物圈裡各自生命體互相提高彼此需要物質基礎,人類才真正依賴這種自迴圈生存,而不需要依賴外面環境,這樣才能跟誕生人類地球真正切斷關係,也才是人類地球外移民成為可能!
不管怎麼樣,嫦娥四號成功登月,能開展生物實驗,也是這種生物自迴圈得到一些資料,為今後成功奠定基礎,也為人類移民開始起步探究。
2019年元月15日於宜昌夷陵吾同齋
-
4 # 智慧575
如果是封閉圈內長出植物,那是很正常的現象,有個封閉圈是植物生長的條件,這不會說明任何問題,因為植物的生長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都是會生長的。對人類來說我認為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
5 # wu吳金泉
謝邀!人類首次月面生物實驗,由嫦娥四號搭載“月面微型生態圈"(由教育部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和重慶大學牽頭研製的特殊鋁合金成的封密小罐)在月球表面進行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專案,此次搭載了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種子或蟲卵六種樣本。在月球低重力、超幅射和高低溫差大的環境下,今天嫦娥四號發回了棉花植物嫩芽的圖片,彰顯了中國研製的“月面微型生態圈"的成功及人類月面生物實驗初見成效,該嫩芽可能成為月球上第一片綠葉。當然後續試驗程序有待繼續觀察。我想隨著月球上生物(含植物動物)生長繁殖的成功,為人類開發外太空甚至向外大空移民都提供了可能性和現實性。
-
6 # 譚宏21
月球上長出植物?不太清楚是怎麼長出的。最大可能就是用月壤培養出的,即用月壤在花盆裡長出植物。
如果是“月壤花盆植物”,則意義很有限。無非說明“月壤”與“地壤”一樣可生長植物而已。
未來如果想開發出月球供人居住,月亮上存在一定量的水,關鍵的難點在於大氣怎麼固定在月球上。目前看,月球引力太小,將大氣像地球這樣自然固定在月球上,肯定不行。
所以,開發月球,一是建“地下工事”,將月面下掏空,形成地下封閉大氣迴圈體系;二是建“戴森球罩”,將大氣封閉在月面迴圈。
目前看,第二個方案較合適。人類只要開發出非噴反衝動力系統,人類就可以開建月球了!
-
7 # 山十夆和為貴
嫦娥四號完成人類首次月面生物試驗,月面長出第一株植物嫩芽,意味著它將是月球第一片綠葉,意味著月球是能夠生長生物的,意味著將來月球科研基地建成後,人類將登上月球,讓月球造福人類。
-
8 # 還有沒用過的名字
嫦娥四號攜帶的微型生物圈裡棉花種子發芽了,這是人類在月球背面第一次培育出植物,而且月球沒有大氣層輻射強烈,白天晚上溫差高,因為月球重力比地球小,植物能出芽標誌著中國太空生物技術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將來在月球上真建立基地,科研人員的基本生活可保障,能節省外太空運輸成本用於其它領域開發,特別是對月球豐富資源的開採利用。
-
9 # 空間學科
月球上生物能發育並不奇怪,那是嫦娥四號自帶的水源,否則離開水源是不會出現生物的。月球表面沒有水源的,但是有Sunny的。
-
10 # 小李愛種菜
2019年1月3月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月面種植實驗,“月球微型生態圈”是一個由特殊鋁合金材料製成的圓柱形“罐子”,(高18釐米,直經16釐米,淨容積約0.8升,總重量3公斤)。裡面放置是馬鈴薯種子、擬南芥種子、蠶卵、土壤、水、空氣以及照相機和資訊傳輸系統等科研裝置。
植物透過光合作用產生碳水化合物和氧氣,供蠶“消費”,蠶的生長過程則產生出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糞便等養料。
月球背面與正面存在很大差異,嫦娥四號對月球背面開展形貌、物質組成、月壤和月表淺層結構巡視綜合探測,將促進人類對月球早期演化歷史的新認知。
嫦娥四號的重要使命,突破了一系列極具挑戰的高新科技,是開展後續月球探測的序章,也將促進人類探索向更加深遠的太空邁進!
2019年01月15日嫦娥四號上搭載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釋出了最新試驗照片,照片顯示試驗搭載的棉花種子已經長出了嫩芽,這也標誌著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在月面進行的首次生物實驗。
回覆列表
這意味著“月面微型生態圈”製作質量非常好,因為這只是個封閉罐,所以,嫩芽出生與月球氣候無關。現在所要知道是這嫩芽命運結局是如何的。
嫦娥四號的“月面微型生態圈”命運想象
嫦娥四號的“乘客”之一,就是“月面微型生態圈”。
假如這“月面微型生態圈”在地球上已經做過模擬試驗,那麼,“月面微型生態圈”中的土豆、蠶豆等在月球上成活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其成長結果會我們預期有點出入,大概會有如下情景:
1,我這兒推測的前提是嫦娥4號落月在預期中。
2,土豆因為長在“月面微型生態圈”的土中,且接近月壤,又因月球引力比地球引力小,所以,土豆不會很大,甚至會比在地球上長的要小許多,而其枝葉卻會茂盛,要比在地球上長的茂盛。
3,蠶豆因為長在“月面微型生態圈”的土上面,且離開月壤,又因月球引力比地球引力小, 所以,蠶豆會大些的。然而,其根不會很深。
4,土豆和蠶豆是不會永生的,因此,過不了幾年,腐爛的殘根爛葉就會使得“月面微型生態圈”長滿菌、蟲。
5,假如有一天“月面微型生態圈”內的恆溫失去,枝葉腐爛了,那麼,就有好戲看了——這些菌、蟲進入月壤了,其命運是變種,還是死亡,就難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