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去南方旅遊的時候經常看到,想問這是什麼做的?怎麼做才最好吃?為什麼要吃這個?
5
回覆列表
  • 1 # 葉子的小廚

    青團是用春天特有的植物比如艾葉、清明草、麥青等來做成青汁,然後加入糯米粉和大米粉做成糕團,裡面包上餡料,蒸成軟軟糯糯的圓子,便是青團。

    傳統的青團由三部分組成:青汁、糕團和餡料。

    青汁也有用車前草、馬蘭頭等代替的;糕團裡是大部分糯米粉和小部分大米粉;餡料分為甜餡和鹹餡。

    青團是清明節特有的美食,有源遠的歷史由來,有著美味與春天的氣息,是一道傳統的小吃。

    做法分為四步:

    第一步:做青汁

    我做的青汁採用的清明草,我從網上買的新鮮經驗清明草,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方便來採集青汁的原材料,不同地方根據當地的特色採用不同的青汁原材料。

    將青汁原材料焯水後打成汁。

    第二步:做糕團

    打的青汁和粉類混合,可以根據口味新增適量糖,粉為糯米粉和大米粉,比例按照糯米粉70%,大米粉30%的比例新增,當然,這個也不是絕對的,每個人口味不一樣,也有全部用糯米粉做的,加了大米粉的吃起來更有嚼頭,不會太粘,全部糯米粉的很粘。

    第三步:做餡料

    餡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材料來做,我做的是紅豆沙的。

    紅豆泡好後加入適量水,用破壁機打細,然後加入適量糖和一點點豬油慢慢炒幹水分,我用的麵包機的果醬功能,省去人力炒,用麵包機炒表面一定要蓋錫紙,不然會飛濺出來。

    第四步:蒸青團

    三種材料都備齊後就進行包制,像包湯圓一樣包裹起來蒸熟即可。

  • 2 # kaoker烘焙

    | 愛烘焙、 愛美食都在這裡等你

    中國的傳統節日似乎都離不開吃的。清明節當然要有青團,不同的餡料吃起來味道也會各有不同。

    青團青團,當然是綠色的,春天這個季節吃上軟軟糯糯、綠油油的青團,彷彿把春天都吃進了肚子裡。這是屬於春天特有的食物。

    紀念旅行

    傳統的做法用到的是艾草汁、麥苗、鼠麴草等等,有些地方會加入石灰水處理植物汁液,讓青團顏色和口感更好,餅皮吃起來帶有特殊的清香味。

    因為艾草、鼠麴草等受地域、季節影響,取材比較困難,所以現代做法改良了很多,會加入抹茶粉、菠菜汁、大麥汁等等。

    小時候每到清明,都會吃上很好吃的棉菜餅,我們溫州的棉菜餅是用鼠麴草做的,顏色看起來會比艾草做的要深。

    清明餅兒是溫州的叫法,溫州話就是“扁兒”,這是用一部分的大米粉跟糯米粉混合鼠麴草的汁液做的。如果單純用糯米粉的話會太軟不容易成型。

    小時候跟著大人去山上把採來的鼠麴草放進一個石臼裡,用一個很大很重的錘子去把草搗爛,搗爛後再放入糯米粉,一點點拌勻,就變成綠色的餅皮了。青團一般都是蒸熟的,也有個別會用煎的方法。

    溫州的清明餅還會用一張碧綠的柚子葉防粘,柚子葉帶有特殊的香氣,更增添了清明餅的風味。

    餅的餡有鹹甜兩種。有鹹菜肉筍丁,還有用豆沙、紅糖做餡的。

    每個地方不同,清明粄的形狀也會有所不同。客家、閩南、潮汕等等喜歡做成圓形的,江西那邊喜歡鹹的肉餡,做成餃子的形狀。

    看來清明除了緬懷先人還有很多開啟方式哦。那讓我們來親手來製作一個不一樣的青團吧,來饋贈親友吧。

    卡通青團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可愛醜萌的卡通青團是怎麼做的吧!

    卡通青團材料

    糯米粉/125g

    水/適量

    糖粉/10g

    粘米粉/30g

    草莓粉/1g

    抹茶粉/5g

    竹炭粉/1g

    豬油/1小勺

    豆沙餡/100g

    1、糯米粉+粘米粉+糖粉用75度左右的熱水來和麵,加一些豬油會讓麵糰更潤,水分一點點慢慢加別一次性加很多,揉成光滑的麵糰即可。

    2、白色的糯米拿出一小部分加草莓粉、抹茶粉、竹炭粉揉勻就變成有顏色的了,粉的多少決定麵糰顏色的深淺,取一大塊麵糰加入抹茶粉,只要一點點淡綠色就可以了,蒸熟後顏色會變深很多!這點要特別注意哦。

    3、各種顏色做好蓋上保鮮膜或者佈防止風乾備用,我那個綠色做的太濃了…

    4、先準備好紅豆餡,每個約20g。取一塊麵團包入豆沙餡。豆沙餡的青團是用來做臉部跟身體的部位。

    尤達大師

    用刀將麵糰切出兩個三角形,用手稍微整一下型這就是耳朵了。

    將麵糰按扁一點就是臉。用竹炭粉做成眼睛,用一點點水安上耳朵。粉色的是腮紅,還有嘴巴,因為很小所以你可以用牙籤幫助黏貼。

    怪獸

    準備兩個豆沙麵糰。整形成兩個三角形,並黏貼好。

    取四個麵糰做成四肢。粉色麵糰切出三角形,綠色的切出稍大一些的三角形做尾巴。

    三角形黏貼在怪獸的頭上,綠色三角形整的彎一點做尾巴。

    白色的麵糰切成很小的三角形做怪獸的牙齒。黑色麵糰做成眼睛、嘴巴。

    爪子搓成條用牙籤切下來。沾點水把爪子粘上去即可。

    青蛙

    綠色的糰子加上白色的部分做眼睛。

    黑色的麵糰做成眼睛、嘴巴、粉色的做成腮紅。

    獨眼怪

    獨眼怪跟青蛙的做法差不多,用稍微深一些的綠色麵糰做成耳朵即可。

    水燒開放入蒸屜內蒸10分鐘左右,要墊塗布或者防粘油紙哦。

    小貼士

    1、 糯米粉裡面加糖的話千萬不要加砂糖,這樣煮好粗砂糖融化形成空隙怕會不好看,糖粉更好哦。

    2、 每種顏色的麵糰揉好以後一定要洗乾淨手再包另外一個顏色,不然會混色哦。

    3、 糯米糰表面容易幹,可以蓋上一個保鮮膜或者布。

    4、青團用保鮮膜包起來,這樣會不容易變得乾硬,吃的時候可以再蒸一下會比較軟。

    5、青團不要蒸過頭不然會塌陷不飽滿哦。

    圖片編輯:紀念旅行

  • 3 # 七妹下廚房

    青團這個江南地區的傳統小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火遍了整個吃播界,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糕點。開啟吃播影片,到處都可以看到漂亮的小哥哥和小姐姐們,拿著顏色豔麗的青團,津津有味的吃著,看著糯韌綿軟的青團、聽著主播吧唧吧唧的咀嚼聲,真是讓人慾罷不能、口水漣漣。

    這個綠饅頭一樣的糕點是用艾草做的,把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然後裹進豆沙或是其他口味的餡兒。每年到了清明前後,江南地區的人就會做清明糰子來祭祖,除了祭祖的說法,因為“清明”和“聰明”是諧音,因此又有在那天生的孩子最聰明的說法,只要到了清明,家裡有孩子的都會抱著孩子給鄰居要青團吃,為的就是討個好彩頭,討個聰明。

    在當地,這個從老一輩就傳下來的習俗,當然也流傳了很多的典故。傳說有一年的清明節,太平天國李秀成的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一位老農為了幫助成太平把他化裝成農民模樣,逃過了清兵的追捕。於是清兵就在村裡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給陳太平帶吃的。農民在想給如何給陳太平帶吃的時,突然滑到,地上的艾草染得整個手和膝蓋都是綠色,於是它靈光一閃,採了些艾草回家,煮爛擠成汁後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個個糰子放在青草裡,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回到大本營後,李秀成下令太平軍每個人都要學會做青團自保,從此吃青團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別看這用艾草做的青團是糕點的一種,但它卻沒有糕點的膩,聞著就清香撲鼻,吃上去更是香糯可口。除了美味可以解饞外,這小小的青團其實也富含著滿滿的營養,青團中的艾草又名香艾,自古就有平喘、消火、抗菌的功效,並且在當下的寒冷冬天,它還可以起到散寒除溼,溫經止血的作用。而做青團用的糯米中,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等,可以起到溫暖脾胃,補益中氣的功效,是冬季溫補強壯之佳品。好吃的又美味的青團,是不是也想來學習製作一下啦?今天就教給大家青團的製作方法,感興趣的朋友趕緊學起來吧。

    用料:艾草200g、糯米粉300g、大米粉80g、白糖20g、食用油30g、熱水320ml

    步驟:

    1、艾草摘去老葉後,洗淨瀝乾,放入開水中焯水

    2、焯好水後立刻撈出,用冷水沖涼後擠幹水份備用

    3、在焯過水的艾草加入200ml的熱水,放入攪拌機中攪打成細膩的艾草糊

    4、然後把糯米粉、大米粉、白糖放入大盆中,在倒入艾草糊,攪拌均勻

    5、在盆中慢慢倒入熱水(差不多120ml),邊倒邊用筷子攪拌,直到麵糊變的比較厚,但又不幹的狀態,接著倒入30g食用油,攪拌均勻

    6、在鍋中加入足量的水,把攪拌好的麵糊擱在蒸架上,開中大火,蓋上蓋子

    7、鍋中水開後計時,五分鐘後開啟蓋子,用筷子攪拌麵糊一次,然後在蓋上蓋子蒸,每隔五分鐘後攪拌麵糊一次,至少兩次

    8、等麵糊蒸20分鐘熟後,看顏色變成均勻的深綠色,關火,取出放涼

    9、等麵糊到手可以觸控的溫度,取一張保鮮膜,挖一勺約40克的麵糰放在保鮮膜中間,手蘸涼開水把麵糰按扁,取20g豆沙餡,搓圓放在麵糰中間

    10、拎起保鮮膜四個角,收攏,包成糰子的樣子,把保鮮膜紮緊後,口朝下放置,現在的青團就已經可以儲存和食用了

    美味的青團就做好了,是不是吃著自己的成果,感覺味道也會更棒呢?不過在這裡小編也為那些想吃但可能沒空做的朋友們收集了一點福利,路邊賣青團的這麼做,教大家如何老購買到健康美味的青團。首先是看,如果顏色偏綠的那就是可以放心的買了,通常發青發黑有肯那個是人工色素合成,第二是輕捏,特別軟的很有可能是添加了防止變硬的防腐劑,並且太軟的青團也會沒有嚼勁。最後就是聞,有濃郁清香味的都是比較可靠的。好了寒冷的冬天,大家都買來青團驅驅寒吧,關於青團,大家有什麼想討論的,歡迎在下面的評論去裡交流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現在醫院的醫務人員態度如何?